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版毛概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练习题

2013版毛概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练习题

一、思考练习题选编(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起点是A.中国共产党的诞生B.1930年《反对本本主义》的发表C.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首次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命题D.毛泽东《<共产党人>发刊词》的发表2.第一次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A.遵义会议B.七大C.七届六中全会D.八大3.中国共产党人第一篇反对教条主义的重要文献是A.《井冈山的斗争》B.《反对本本主义》C.《实践论》D.《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4.毛泽东最伟大的功绩是A.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B.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指出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C.建立了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D.建立了一个无产阶级的革命政党5.1978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具体针对的问题是A.“两个凡是”B.“以阶级斗争为纲”C.苏联模式D.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6.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是A.《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D.《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7.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命题是在A.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B.1982年党的十二大C.1987年党的十三大D.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8.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伟大旗帜,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伟大旗帜是A.马克思主义B.邓小平理论C.社会主义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A.邓小平理论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科学发展观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0.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A. 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B. 坚持协调发展C. 坚持可持续发展D. 坚持以人为本11.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始终的是A.理论创新B.实事求是C.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D.尊重实践、尊重群众12.提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的会议是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B.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C.党的十二大D.党的十七大13.江泽民为党的思想路线增加的新内容是A.解放思想B.与时俱进C.创新D.执政为民14.与时俱进的实质是A.解放思想B.实事求是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D.创新15.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直接丰富和发展党的思想路线的一个重要思想是A.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B.社会主义本质论C.发展是硬道理D.“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二)多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A.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B.用中国的语言和风格来表达马克思主义C.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D.按老祖宗说的话去做E.按党的最高领导人的话去做2.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理论成果是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E.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3.20世纪的中国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变是A.推翻清王朝,结束封建帝制B.进行国民革命,推翻北洋军阀政权C.进行抗日战争,打败日本帝国主义D.进行人民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制度E. 实行改革开放,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4.邓小平在强调马克思主义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时,指出A.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真正坚持了马克思主义B.离开自己国家的实际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C.只有结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才是我们所需要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D.我们要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E.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5.“三个代表”是指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A.世界第三世界国家B.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C.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D.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E.工人阶级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A.指导思想B.立党之本C.执政之基D.力量之源E.根本宗旨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的重大战略思想有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E.社会主义和谐社会8.科学发展观的内涵A.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坚持以人为本B.科学发展观追求的目的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C.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是坚持协调发展D.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是坚持可持续发展E.科学发展观是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9.在新时期两个重大历史关头,邓小平同志发表的两个解放思想的宣言书是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B.《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C.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D.1992年南方谈话E.《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10.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即A.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B.是否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C.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D.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E.是否有利于对外开放的进行1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辩证关系是A.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和与时俱进的前提B.与时俱进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根据和目的C.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和前提和条件D.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根据和目的E.与时俱进是解放思想、事实求是的结果和体现12.解放思想通常包括A.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不同的观点B.对原先的认识进行再认识,对原先认识中正确的部分坚持、错误的部分纠正C.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的基础上,形成新的认识D.一切新的观点E.脱离实际的胡思乱想13.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正是把握和运用这个精髓A.才能把握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B.才能把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脉相承的内在联系C.一代又一代马克思主义者才能不断开拓创新、有所发现、有所创造D.中国马克思主义才能成为新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心E.马克思主义才能在中国不断丰富和发展14.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A. 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B.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D.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E.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共同的根是马克思列宁主义15.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于不同时期,面临不同任务,但其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其共同点是A.共同的“根”——马克思列宁主义B.共同的价值追求——人民利益至上C.共同的思想方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D.共同的认识基础——中国的具体实际E.共同的最高理想——共产主义(三)辨析题1.毛泽东思想是毛泽东的全部思想的总和。

2.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与时俱进。

3.解放思想意味着放飞思想,也就是意志自由。

(四)论述题1.马克思主义为什么必须同中国实际相结合?2.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的关系?3.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的精髓?(五)材料题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经过90年的奋斗、创造、积累,党和人民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成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

一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系统回答了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如何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问题,并对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辛探索,以创造性的内容为马克思主义宝库增添了新的财富;另一大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1年7月1日)材料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近一百六十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同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摘自《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2007年10月)根据材料回答:(1)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理论成果。

(2)分析两次历史性飞跃的重要经验。

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为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断在实践中推进理论创新打开了新的理论视野。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15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2003年7月 1日)材料2邓小平同志称自己是“实事求是派”,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他最尊重实践,善于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善于从新的实践和新的条件中总结新经验、提出新观点、拓展新视野、开辟新道路。

邓小平同志以其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和高瞻远瞩的政治远见,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提出了许多对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具有开创意义的思想,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胡锦涛《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2004年8月22日)材料3总结90年的发展历程,我们党保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根本点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始终保持党开拓前进的精神动力;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任人唯贤、广纳人才,以事业感召、培养、造就人才,不断增加新鲜血液,始终保持党的蓬勃活力;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正视并及时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始终保持党的肌体健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