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阅读能力的培养宁维广
摘要:读书是一种生活享受,就如同看电视、玩游戏、做运动一样。
除了工具
类书籍外,一般作家写书,就如同导演拍电影、画家画画一样,是一种艺术创作,是希望读者能从中得到美的享受,能从书中主人公跌宕起伏的命运中得到情绪上
的宣泄。
关键词:阅读的兴趣阅读的能力和技术阅读速度阅读准确性阅读方
法
在教学工作中,我们常常会感觉到学生读书有快慢之分、理解能力有深浅之分、推理判断水平有高低之分。
为什么会造成上述差别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的阅读兴趣,能引起他们的注意力的提高。
只有对文章感兴趣才能对文章的
理解达到一种深的层次。
一、怎样才能让孩子有阅读的兴趣呢?
1.阅读是一种自我情感享受,是一种个人的内在的需求。
在孩子起初接触书、有读书的倾向时,这是最好的引导时期,只要是符合孩子年龄的故事书或者儿童
文学,情节很跌宕起伏,孩子读的时候为了急于知道情节发展当然是会很快速地
阅读了。
读这样的书也是有好处的,不爱阅读的孩子因此会爱上阅读。
对孩子阅
读的要求切记不要功利的思想太严重,应该让他享受阅读的过程,总希望他阅读
后能得到些什么、思考些什么,希望对他的写作有帮助。
但其实当你看到他阅读
中得到那种快乐时,也会非常开心的。
兴趣是一切学习之动力源泉,只要他有兴
趣阅读,那么他读书的范围自然而然就会扩大,涉及的面也会越来越广,阅读的
能力自然也会提升。
当然,书海茫茫,要有导航员。
2.通过多读来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语言文字
首先,读的形式要多种多样。
要根据内容的需要,选择不同的阅读方式。
课
文中任务对话较多的,可让学生分角色朗读。
有的课文内容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读;还有对比性地读;学生开火车似地读。
教师应抓住时机,训练学生读,让学生在
读中体味、在读中加深理解。
指名读和齐声读时,要指导学生读出感情,这种方
法适合在理解课文内容后使用。
在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扫除障碍、读准字音,把
句子读通顺的情况下采用轻声读;在理解句、段含义时最好用默读,边读边思考。
有些句段充满感情,又比较长,老师可以先示范再让学生模仿,从而更好地以读
来体会出句段中所表达的感情。
再者读时要有技艺。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怎样用有声有色的语言表达
出来呢?老师根据内容的需要指出带着某种感情去读。
只强调带着某种感情去读
还不够,还要适时引导学生知道段中哪些话应读重音,句中那几个字应读轻音,
哪些快些,哪儿慢些、哪儿高些,哪儿低些,更好地体味文中之意,来提高朗读
的表现力。
二、阅读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
1.学生的阅读能力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别。
学生阅读能力的差别是其阅读技术
的水平造成的。
阅读是一种能力,这是大家所公认的。
阅读是一种技术,有些人
可能不甚理解。
要谈阅读,阅读的能力和阅读的技术,我们得首先让孩子喜欢阅读,才能求其次。
阅读经过有效的科学的训练,是可以提高的。
进行课外阅读的
主要目的是扩展知识面,这时宜用快速阅读,用心过滤所读内容,即记忆其中的
有用信息、重要信息,这样就会提高记忆的效果了。
如果是一些特殊的阅读,如
修改作文、审阅试题,这时的阅读不能强求阅读的速度,最好是字斟句酌。
如果
阅读信息量大且密集的文章资料,如古文、试卷、科普知识等,有特殊记忆要求,阅读速度也不宜高。
高速阅读只能用于阅读量大,但有效信息量小、信息密集度
低的文章资料,如长篇小说、已读过的文章、一般性的新闻等等。
2.重视读写例话,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读写例话介于认识和实践之间,对
学生的读写实践活动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指导侧重训练“读”的例话方面,先
让学生通过自学,明确例话在阅读方法,然后让学生联系学习实际,谈谈自己的
做法和学后的体会。
当然,以后每学一篇课文,除抓住本组的训练项目外,还要
按这种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方法进行训练,让学生反复实践。
这样,不仅提高了
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阅读的能力和技术除了以速度体现外,还表现在准确度上
1.针对性的阅读。
针对性地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根据学生兴趣的不同重点施教,以点带面,促进整体水平的提高。
2.结合课外阅读。
有目的地让小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一些课外读物进
行阅读。
这样有助于他们的阅读速度和理解分析能力的提高。
由于课外读物是自
己所选,因而在阅读时的目的明确、态度认真。
3.正确引导阅读。
在校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中,阅读方法的正确与否,关系
到阅读质量的好坏。
由于小学生的阅读速度较慢,在最初的阅读过程中,对字句
的阅读不很连贯,造成这种现象是由于小学生理解能力不强所引起的。
想要提高
小学生的阅读速度,必须与提高理解能力结合起来。
理解能力提高了,阅读速度
加快就成为必然。
4.把住朗读默读。
在教学中要安排比较充裕的时间,让学生朗读课文,指导
小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朗读课文的全过程中,使学生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朗读。
通过朗读加深理解,不断提高阅读能力。
默读,是无声的阅读活动。
学生通
过默读,一边读一边想,理解文章内容,逐步培养独立进行阅读的思想意识和习惯。
加强有目的、有层次地朗读和默读,是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