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基础》中“+”“-”号的含义
张永春
在《电工基础》中“+”“-”号出现在很多章节中,几乎贯穿了《电工基础》的始终,正确理解这些“+”“-”号的含义,有助于理解并掌握相应的概念、规律、定律,并能准确运用。
现将其总结如下,请大家指正。
一、 物理量的“+”“-”:
1、 电压、电流、电动势的“+”“-”号:
这些物理量的“+”“-”表示了它们的方向与所假设的参考方向之间的关系。
当电压、电流、电动势为“+”时,表示它们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同;当电压、电流、电动势为“-”时,表示它们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
要注意:在比较这些物理量大小时,它们的“+”“-”只表示方向,不能参与比较大小。
2、 电功率的“+”“-”:
对负载来说,如果功率为“+”表示负载在吸收功率,它是真正意义上的负载;如果功率为“-”表示负载在释放功率,它实际上起了电源的作用。
对电源来说,如果功率为“+”表示电源在释放功率,它是真正意义上的电源;如果功率为“-”表示电源在吸收功率,实际上在电路中相当于负载。
因此,电功率的“+”“-”可以用来判断该元件在电路中实际是起电源作用,还是作为负载在使用,同样不能用来比较大小。
3、 温度系数的“+”“-”:
电阻的温度系数也有“+”“-”,当温度系数为“+”时,表示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金属导体的电阻;当温度系数为“-”时,表示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半导体材料的电阻。
4、 相位差的“+”“-”:
相位差的“+”“-”表示了两个同频率的正弦量相位超前与滞后的关系。
例如:一正弦电流的初相为φi0,同频率的一正弦电压的初相为φu0,当φ=φi0-φu0>0时,相位差φ为“+”,表示电流比电压超前φ;当φ=φi0-φu0<0时,相位差φ为“-”,表示电流比电压滞后φ。
二、 公式中的“+”“-”:
在《电工基础》中,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的常用表达形式是U=IR ,实际上,这是在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相一致的情况下,如图⑴所示。
如果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不一致,这时公式的表达形式应为U= -IR ,如图⑵所示。
也就是说,当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一致时,公式前为“+”,通常省去,就成为我们常见的形式;当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不一致时,公式前为“-”,这时公式表现为另一种形式。
类似的还有:P=UI 和P=-UI 、P=EI 和P=-EI 、E=I(R+r)和E=-I(R+r)等等。
必须注意的是:公式中的“+”“-”与公式中各物理量本身的“+”“-”是不同的,要区分开来,这也是学生学习中易混淆的地方。
I
+ U – 图⑴
I - U + 图⑵
例1:在图⑵中U=10V ,I=-2A ,试计算该元件的功率并判断是吸收还是释放功率? 解:由于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不一致,所以:
P=-UI=-10×(-2)w=20w
因为P>0,所以该元件是吸收功率。
三、 规律、定律的符号法则中的“+”“-”:
1、 电路中电位的计算:
电路中某点的电位,等于从被求点通过一定的路径绕到零电位点,此路径上全部电压降的代数和。
在求代数和时,如果电动势方向与绕行方向相同,此电动势取负号,反之取正号;如果电阻上的电流方向与绕行方向相同,此电阻上的电压取正号,反之取负号。
需要注意:一是路径绕行方向与电流方向不能混淆,二是电流本身的正负对电阻上电压的正负的影响。
教师在教学中应讲透、讲清,不能含糊不清。
例2:在图⑶中,R 1=2Ω,R 2=3Ω,E=6V ,内阻不计,I 1=0.5A ,I 2=-0.5A ,求A 点、B 点的电位。
解:选择C 点为零电位点, 则A 点的电位为: V A =I 1R 1+E=0.5A ×2Ω+6V=7V B 点的电位为: V B =-E-I 2R 2 =-6V-(- 0.5A)×3Ω=-4.5V
2、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可以表述为:在任一电路的任一节点上,电流的代数和等于零。
即:∑I=0。
此时规定:流入节点的电流为正,流出节点的电流为负。
注意:这里的“流入”、“流出”是依据电流的参考方向判断的,同时还要注意,因电流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的不同,电流本身还有正负,不能把这两种正负号混淆。
例3:如图⑷,I 1=2A 、I 2=-4A 、I 3=-3A 、I 4=8A ,求:I 5=?
解: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I 1+(-I 2)+I 3+(-I 4)+(-I 5)=0
所以,I 5= I 1+(-I 2)+I 3+(-I 4) = I 1-I 2+I 3-I 4 =2A-(-4A)+(-3A)-8A
=-5A
负号表示I 5的实际方向与图中所设参考方向相反。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还可以表述为:电路中任意一个节点上,在任一时刻,流入节点的电流之和,等于流出节点的电流之和。
即:∑I 入=∑I 出。
在这种表述中,没有另外规定电流的正负,而直接用“流入”、“流出”来表示,此时,仅须注意电流这个物理量本身的正负就行了。
学生在学习时这种表述相对较容易接受。
3、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可以表述为:沿任一回路绕行一周,回路中所有的电动势的代数和等于所有的电阻上的电压降的代数和。
即:∑E=∑IR 。
此时规定:当电动势的方向与回路绕行方向一致时,此电动势取正号,反之则取负号。
当电阻上的电流方向与回路绕行方向一致时,此电阻上的电压降取正号,反之则取负号。
在此要注意电流方向与回路绕行方向的区别,以及电流本身的正负,对电阻上的电压降的正负的影响。
例4:在图⑸中,各电流参考方向已标明。
已知:I 1=5A ,I 2=2A ,I 3=-4A ,I 4=-2A ,E 1=10V ,E 2=6V ,R 1=1Ω,R 2=1Ω,R 4=5Ω,试求:R 3=?
图⑶
解:设回路绕行方向为顺时针方向,则:
E 1-E 2=-I 1R 1-I 4R 4+I 2R 2+I 3R 3 Ω=Ω-⨯-⨯-+⨯+-=-++=75.04125)2(15610I R I R I R I E -E R 3224411213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还可以表述为:沿任一回路绕行一周,各段电压降的代数和等于零。
即:∑U=0。
此时各段电压的正负,与电位的计算中各电压正负的确定是一样的。
这里不再详细讨论,但要注意,在基尔霍夫定律的这两种表述的符号法则中,对电动势的处理是不一样的。
为了不使学生引起混淆,在教学中可有意识地强化其中一种表述,而弱化另一种表述,待学生能熟练掌握其中一种表述时,另一种表述也就不难掌握了。
2010年12月9日
图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