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法非法
柏林围墙射杀案
系争案件的被告 K .-H .W .是东德时期的边境守卫 , 在 1972年某月 14 日晚至 15 日晨与另一名士兵在东柏林帝 国议会大厦旁的 Spree 河岸担任哨岗 。当晚 22 时 30 分左 右 ,一名二十九岁的东柏林男子悄然接近河岸 ,打算偷渡到 西柏林 ,在游到河中央时被边境守卫发现,于是两名卫兵立 即大声喝令该男子游回 , 在制止无效后, 随即开枪射击。其 中 W .开了三枪, 另外一名哨兵开了两枪 ,其中除第一枪为警 告外 ,其余四枪均朝向该偷渡男子射击 。结果该偷渡男子 头部中枪,溺水身亡。但至于致命一枪为何人所发, 无从查 证 。事后 ,两名哨兵被授予优质服务奖章及奖金 150 马克, 死者被火化后, 以自杀之名义通知家属 。德国统一后, W .被 检察官以杀人罪提起公诉。
怨毒告密者案
二战期间, 一个德国士兵在奉命出差执行任务时进行了 一次短暂的探亲,在探亲期间, 他向妻子说了一些对希特勒 政府不敬的言辞。他走后, 妻子向当地纳粹当局告发了丈 夫, 结果丈夫遭到军事法庭的特别审判。按照当时的德国 法律, 一切不利于元首和第三帝国统治的言行都是违法的, 于是, 这个丈夫被捕并被判处死刑, 不过由于偶然的原因并 没有执行, 而是被送上前线。纳粹倒台后, 那个妻子因为告 密行为导致了丈夫被囚禁而受到起诉。妻子辩称丈夫被监 禁判刑是根据当时德国的法律, 告发丈夫仅仅是使一个罪 犯归案受审, 因而自己是无罪的 。
目的, 是不够明智的 。从一般常理来说, 这种处理方式 也有过于功利和随意之嫌:尽管处理结果可能是正确 的, 但什么是 “正义 ”,什么又算“过于邪恶 ”, 标准 是很难确定的, 为了达到眼前目的而随意援引道德正 义原则, 本身就是一件不严肃的事。
如何处理这பைடு நூலகம்案件?
当时的德国法院和著名法学家拉德布鲁赫采用自
然法观点认为,由于纳粹法律的道德不公正性, 所以 它根本就不是法律, 那个妇女并非根据什么法律行事, 因此应当受到惩罚 。这一通过宣布过去的法律无效 (不是法律 )的方法而实现的对正义的维护, 曾被认为 是自然法学说 的胜 利和 实证主 义法 学被 推翻的 表 现。哈特所代表的实证主义法学派则认为,仅仅通过宣 布过去的法律无效而达到惩罚行为极不道德的女子之
此案历经柏林邦法院 、联邦普通法院之判决, 联邦宪法法院之“裁判宪法诉愿”审判 、欧洲人权 法院之判决 ,历时近十年之久。而其中便牵扯到如果 依据当时国家之法律来看是执行职务的合法行为 ,而 在国家转型之后 ,如果对此(包括法律和行为)重新为 评价时, 当事者是否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担法律责任? 其中对于法律所为之评价即牵涉到恶法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