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级市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资料)

地级市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资料)

地级市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一:
记者:去年10月14日,国家科技部批准我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请您介绍一下,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是一项什么样的工作?它将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何种重要的推动作用?
韩: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工作开始于1986年,是由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19部门共同推动的一项地方性可持续发展综合示范试点工作。

旨在通过国家和各省对科技项目的支持,依靠科技进步、机制创新和制度建设,全面提高实验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探索不同类型地区的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机制和模式,为不同类型的地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示范。

“十一五”末,全国要建立近百个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我市是全省第一个开展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的地级市。

二、
民生科技创新与应用
价值中国推荐 2009-11-11 14:06:05 《中国科技财富》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是科技部践行科学发展观,依靠科技推动我国经济与社会持协调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

实验区自1986年建设试点开始,已历经23年。

截至目前,已建立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69个,省级实验区100多个,分布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3个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

82个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示范区按行政区划分布,市(地级市、城区)23个,占总数的28%;县(县级市、城区)52个,占总数的63.5%;建制镇7个,占总数的8.5%。

按区域分布,东部地区37个,占45.1%。

中部地区30个,占36.6%;西部地区15个,占18.3%。

(/Media/Article.aspx?ArticleId=49492)
经过20多年的建设,实验区已经成为实施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验基地,地方政府推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载体,社会发展领域科技重点项目示范基地,中国可持续发展实践面向国际的窗口。

三、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是科技部践行科学发展观,依靠科技推动我国经济与社会持协调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

实验区自1986年建设试点开始,已历经23年,主要开展了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实践活动,一是开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探索与实践活动,探索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减少和消除不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

二是开展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探索与实践,探索建立经济社会协调运行的新机制,舒缓城镇化进程中突出矛盾,促进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及文明发展,推动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三是开展生态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探索与实践活动,推行绿色理念,节约能源、保护和修复生态;减少排放,控制和治理环境污染;节约和保护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取得显著成效和积极的社会影响,为推进区域可持续发展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

截至目前,已建立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69个,省级实验区100多个,分布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3个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

82个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示范区按行政区划分布,市(地级市、城区)23个,占总数的28%;县(县级市、城区)52个,占总数的63.5%;建制镇7个,占总数的8.5%。

按区域分布,东部地区37个,占45.1%。

中部地区30个,占36.6%;西部地区15个,占18.3%。

按实验模式类型划分,主要分为大城市中心区-改善人居环境和社会和谐推进模式;城郊结合类型区--统筹城乡发展创新机制与推进
模式;产业集聚区-能源、资源节约与高效利用创新方法与运行模式;生态脆弱区-生态保护、修复与科学利用的协调机制与模式;
资源依附类型区-产业提升与转型可持续发展途径与模式;自然灾害频发区-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的有效机制与模式等。

经过20多年的建设,实验区已经成为实施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验基地,地方政府推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载体,社会发展领域科技重点项目示范基地,中国可持续发展实践面向国际的窗口。

(/ztzl/kjzg60/kjzg60hhcj/kjzg60mskj/kcxfzsy/200909/t20090911_72752. ht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