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常用除草剂小麦是密植作物,化学除草工效高、成本低、减轻劳动强度。
(一)2,4-D 丁酯[ 中文通用名] 2 ,4-D 丁酯[ 英文通用名] 2 ,4-D butylate[ 化学名称] 2 ,4 -二氯苯氧基乙酸正丁基酯[ 作用特点] 2,4-D 丁酯为苯氧乙酸类激素型选择性除草剂。
具有较强的内吸传导性。
在小麦田主要用于苗后茎叶处理。
药液喷施到杂草茎叶表面后,穿过角质层和细胞质膜,最后传导到植株各部分。
杂草受害后茎叶扭曲、畸形,最终死亡。
用药后一般24 小时阔叶杂草即会出现畸形卷曲症状,7-15 天死亡。
由于植物之间在外部形态,组织结构和生理方面的差异,对2,4-D 表现出不同抵抗能力。
一般双子叶植物降解2, 4- D的速度慢,因而抵抗力弱,容易受害,而禾本科植物能很快地代谢2, 4- D,而使之失去活性。
因此,该药在禾本科植物小麦和双子叶杂草之间具有很好的选择性。
[制剂]常用制剂为72% 2 , 4- D丁酯乳油[应用技术]72% 2, 4-D丁酯乳油用于小麦田,防除播娘蒿、荠菜、藜、蓼、猪殃殃、律草、苦荬菜、刺儿菜、田旋花等阔叶杂草,对禾本科杂草无效。
适宜施药时期及用药量:在小麦返青期每亩用72% 2, 4- D丁酯乳油40- 50毫升,加水25-30公斤均匀喷雾。
2, 4-D 丁酯乳油可以与百草敌、溴苯腈等混用,剂量各减半,以扩大杀草谱。
施药时应注意: , 4- D 丁酯有很强的挥发性,药剂雾滴可在空气中飘移很远,使敏感植物受害。
与禾谷类作物同时生长的菠菜、豆类、棉花、油菜、向日葵等双子叶作物对其十分敏感,是我国阔叶农作物发生药害的一个主要原因。
因此该药施用时应选择无风或风小的天气进行,喷雾器的喷头最好戴保护罩,防止药剂雾滴飘移到双子叶作物田。
更不能在与敏感作物套种的小麦田使用此药。
2.严格掌握施药时期和使用量。
小麦在3叶前和拔节后对2, 4-D丁酯敏感,此时用药,易造成小麦药害。
药害症状在小麦抽穗期后才表现出来。
轻者小麦抽穗时表现麦穗弯曲不易从旗叶抽出,显“鹤首”状。
重者麦穗表现畸形,变成“方头”穗。
因此,该药应在小麦3叶期以后至拔节前施用。
3.分装和喷施2, 4- D丁酯的器械要专用,以免造成“二次污染”。
,4 —D丁酯乳油不能与酸碱性物质接触,以免因水解作用造成药效降低,也不宜与种子及化肥一起贮藏。
(二)、2 甲4 氯[中文通用名] 2 甲4氯钠[ 英文通用名] MCPA-Na[ 化学名称] 2 -甲基- 4-氯苯氧乙酸钠[ 作用特点] 作用方式和选择性同2,4- D 丁酯。
但其挥发性和作用速度比2,4- D 丁酯乳油低且慢。
[ 制剂] 20 % 2 甲4 氯钠盐水剂和56% 2 甲4 氯钠可湿性粉剂[应用技术]2甲4氯钠杀草谱与2, 4-D基本相同。
适宜施药时期:在小麦分蘖盛期,每亩施用20%2 甲4氯钠水剂250-300毫升,加水25- 30公斤进行茎叶均匀喷雾。
注意事项同2, 4- D丁酯(三)麦草畏[ 中文通用名] 麦草畏[ 英文通用名] dicamba[ 其它名称] 百草敌[ 化学名称] 3 , 6-二氯- 2-甲氧基苯甲酸[ 作用特点] 麦草畏属安息香酸系除草剂,具有内吸传导作用。
该药用于苗后喷雾,很快被杂草的叶、茎、根吸收,通过韧皮部及木质部向上下传导,药剂多集中在分生组织及代谢活动旺盛的部位,阻碍植物激素的正常活动,从而使其死亡。
对一年生和多年生阔叶杂草有显着防除效果。
用药后一般24 小时阔叶杂草即会出现畸形卷曲症状, 10-20天死亡。
小麦等禾本科植物吸收药剂后能很快地进行代谢分解使之失效,故表现较强的耐药性。
[制剂] 48 %百草敌水剂[ 应用技术] 麦草畏用于小麦田防除播娘蒿、荠菜、藜、猪殃殃、牛繁缕、大巢菜、荞麦蔓、苍耳、田旋花、刺儿菜、问荆等,对禾本科杂草无防效。
适宜施药时期及用药量:小麦分蘖至拔节前,每亩用48%百草敌水剂25-40 毫升,加水20-30 公斤,均匀喷雾。
为扩大杀草谱,百草敌可与其它杀草谱不同的除草剂混用。
与2, 4-D一样,麦草畏施用时严禁漂移到周围的敏感作物上。
小麦3叶期前和拔节期后,不宜施用麦草畏,以免造成药害。
(四)、溴苯腈[ 中文通用名] 溴苯腈[ 英文通用名]bromoxynil[ 其它名称] 伴地农(Pardner )[ 化学名称]3 ,5-二溴-4-羟基-1 -氰基苯[ 作用特点] 溴苯腈是选择性苗后茎叶处理触杀型除草剂。
主要经由叶片吸收,在植物体内进行极其有限的传导,通过抑制光合作用的各个过程迅速使植物组织坏死。
施药24 小时内叶片褪绿,出现坏死斑。
在气温较高、光照较强的条件下,加速叶片枯死。
[ 制剂] 伴地农%乳油[ 应用技术] 溴苯腈用于小麦田,防除播娘蒿、荠菜、藜、蓼、扁蓄、荞麦蔓、婆婆钠、牛繁缕、大巢菜等。
对禾本科杂草无防效。
适宜施药时期及用药量:在小麦3-5 叶期,阔叶杂草基本出齐苗后4叶期前的生长旺盛时期,每亩用%溴苯腈乳油100-150毫升,加水25-30 公斤均匀喷雾。
该药可与2,4-D丁酯或2甲4氯钠混用等,扩大杀草谱。
混用剂量较各药剂单用时减半。
该药为茎叶处理触杀型除草剂,施用时期应尽量提前。
杂草植株较大时,除草效果降低。
另外施用后如有降雨,应该重喷。
(五)噻吩磺隆[ 中文通用名] 噻吩磺隆[ 英文通用名]thifensulfuron[ 商品名称] 噻吩磺隆、阔叶散、宝收(Harmony)[ 化学名称] 3 -[(4 -甲氧基-6-甲基-1,2,3-三嗪基-2-基)氨基碳基氨基磺酰基]-2-噻吩羧酸甲酯[ 作用特点] 噻吩磺隆是磺酰脲类内吸传导型苗后选择性除草剂,是乙酰乳酸合酶(ALS)的抑制剂。
药剂被植物叶、根、吸收后通过抑制植物的乙酰乳酸合酶,阻止支链氨基酸的生物合成,从而抑制细胞分裂,使植物分生组织停止生长,在药后2-4周死亡。
小麦对噻吩磺隆有抵抗能力,正常剂量下安全。
噻吩磺隆在土壤中被好气微生物分解,30 天后对下茬作物生长无害。
[ 制剂] 75 %宝收水分散粒剂,15%噻吩磺隆可湿性粉剂等[ 应用技术] 噻吩磺隆用于小麦田防除阔叶杂草如播娘蒿、荠菜、麦瓶草、地肤、藜、蓼、扁蓄、猪殃殃、婆婆钠、繁缕、鸭舌草等。
该药对2,4-D 丁酯类药剂不能防除的麦瓶草等有很好的防效。
对禾本科杂草无效。
适宜用药时期及用药量:小麦苗期至孕穗前均可用药。
为节省施药量,可在杂草2-4 叶期每亩用75%宝收水分散粒剂1-3 克,加水25-30 公斤进行均匀喷雾。
该药施用时注意: 1. 杂草对该药的反应较慢,低温时用药,药后4周以上杂草才能全部死亡,不可在未见除草效果之前急于人工除草。
2. 该药活性高、施药量低,用药时应先配成母液再倒入喷雾器。
同时因本药活性强,故用药应后及时、彻底清洗药械。
(六)苯磺隆[ 中文通用名] 苯磺隆[ 英文通用名]tribenuron-methyl[ 商品名称] 巨星、麦乐乐等[化学名称] 3 -(4-甲氧基- 6-甲基- 1,3,5-三嗪基- 2-基)-1-(2-甲氧基甲酰基苯基)磺酰脲[ 作用特点] 苯磺隆是磺酰脲类内吸传导型苗后选择性除草剂,是乙酰乳酸合酶(ALS)的抑制剂。
药剂被植物叶、根、吸收后通过抑制植物的乙酰乳酸合酶,阻止支链氨基酸的生物合成,从而抑制细胞分裂,使植物分生组织停止生长,在药后2- 4 周死亡。
小麦对苯磺隆有较强抵抗能力,正常剂量下安全。
该药在土壤中的残效期较噻吩磺隆长,用药60 天后对下茬作物无害。
[ 制剂] 75 %巨星水分散粒剂,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20 %麦乐乐可湿性粉剂等[ 应用技术] 苯磺隆用于小麦田防除阔叶杂草如播娘蒿、荠菜、离子草、藜、蓼、地肤、扁蓄、麦瓶草、麦家公、繁缕、猪殃殃等,对部分2,4-D 丁酯类药剂不能防除的阔叶杂草有很好的防效。
对禾本科杂草无效。
适宜用药时期及用药量:小麦2 叶至孕穗期。
分秋用和春用两个时期。
秋用一般在小麦3 叶至秋季分蘖期施药,用药剂量为每亩10%干苯磺隆可湿性粉剂5 -克,加水25-30 公斤喷雾。
春季施药在小麦返青至孕穗期进行,用药剂量为每亩10%干苯磺隆可湿性粉剂-15克,加水30-35 公斤喷雾。
苯磺隆对小麦安全性也很好,在小麦出苗后至孕穗期喷施对小麦产量均无影响。
苯磺隆可与2,4 -D 丁酯和2甲4氯钠混用,以扩大杀草谱。
该药施用时应注意: 1.杂草对苯磺隆反应较慢,药后4周以上杂草才能全部死亡,不可在未见效果之前急于人工除草。
2. 两熟地区麦田苯磺隆应尽量早用,冬前杂草基本出全苗或春季3 月20 日前喷施为宜。
如果喷施太晚,后茬花生等套播作物早期生长易受药剂在土壤中残留药效的影响。
(七)甲磺隆[ 中文通用名] 甲磺隆[ 英文通用名]metsulfuron-methl[ 商品名称] 甲磺隆[ 化学名称] 2 -(4-甲氧基- 6-甲基- 1,3,5-三嗪基- 2-基氨基甲酰基氨基磺酰基)苯甲酸甲酯[ 作用特点] 同苯磺隆。
该药较苯磺隆效果快,但在土壤中的残效期较长,用药100 天后对下茬敏感作物仍有药害。
[ 制剂] 10 %甲磺隆可湿性粉剂等[ 应用技术]甲磺隆用于小麦田防除阔叶杂草如播娘蒿、荠菜、藜、麦瓶草、地肤、蓼、扁蓄、大巢菜、婆婆钠、碎米荠、看麦娘等。
对大部分禾本科杂草无效。
适宜用药时期及用药量:小麦 2 叶至孕穗期均可用药,但由于多熟地区大部分后茬作物对该药敏感,因此该药以小麦冬前分蘖期施用为宜。
每亩用10%甲磺隆可湿性粉剂克,加水25-30公斤均匀喷雾。
该药施用时应注意:1 .该药仅限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酸性土壤(Ph<7)、稻麦轮作区的小麦田使用。
2.甲磺隆应尽量早用,冬前杂草基本出全苗或春季早期喷施为宜,并作到喷雾均匀,不重喷。
(八)氯磺隆[ 中文通用名] 氯磺隆[ 英文通用名]chlorsulfuron[ 商品名称] 氯磺隆[ 化学名称] 1 - (2 -氯苯基磺酰基)-3-(4-甲氧基- 6-甲基- 1,3,5-三嗪基- 2-基)脲[作用特点] 同甲磺隆。
该药在土壤中的残效期较长,用药100 天后对下茬敏感作物仍有药害。
[ 制剂] 10 %氯磺隆可湿性粉剂等[ 应用技术] 氯磺隆用于小麦田防除阔叶杂草如播娘蒿、荠菜、藜、麦瓶草、猪殃殃、碎米荠、地肤、蓼、扁蓄、早熟禾、黑麦草等。
对大部分禾本科杂草无效。
适宜用药时期及用药量:小麦2叶至孕穗期均可用药,但由于多熟地区大部分后茬作物对该药敏感,因此该药以小麦冬前分蘖期施用为宜。
每亩用10%氯磺隆可湿性粉剂1 克,加水25-30 公斤喷雾。
该药施用时应注意: 1. 该药仅限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酸性土壤(Ph<7)、稻麦轮作区的小麦田使用。
2.氯磺隆应尽量早用,并作到喷雾均匀,不重喷,不超量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