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企业先进理念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体会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行政管理方式”。
现代企业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具有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经济发展的引导和支撑作用,对于创新政府行政管理方式,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为什么要引进企业的先进管理理念?
当前,政府管理的事务更加综合化、复杂化和多样化,“上管天,下管地,中间还要管空气”,全能政府对社会生活事务的全面包揽,以“政府本位”为核心,以强制性为特点的传统行政管理模式已不适应公众对政府提供个性化服务的要求,难以应对新时代的挑战,必须建立以“顾客”为导向的新型公共管理模式,以公共服务消费者—顾客的需求为导向,在公共服务的各个环节上坚持顾客至上,真正树立起“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施政新理念,在公共服务过程中尽快实现由权力本位向权利本位、由政府本位向社会本位,由官本位向民本位的根本转变。
企业的先进管理理念有哪几种?如何借鉴吸收?
把企业管理理念引入行政管理,并不是全盘吸收,将政府改变得像企业一样,而是有选择、有重点的引入其精粹来促进政府管理。
从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角度来看,很有必要引入企业的服务、
质量、成本、效率、诚信五种先进管理理念。
服务理念是商业企业的最重要的管理理念,这也是企业在实战中不断总结出来的经验。
顾客是企业的生存之本、发展之源,企业工作人员态度的好坏和服务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客户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自身的经营效益,影响着企业的社会声誉。
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必须把为顾客服务摆在第一位,树立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观念,想顾客之所想,急顾客之所急,满足顾客之所需。
长期以来,行政管理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为公众服务的责任意识比较淡漠。
要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步伐,建立新型公共管理关系,迫切需要引入企业的服务理念,以公共服务消费者—顾客的需求为导向,在公共服务的各个环节上坚持顾客至上,以顾客高兴不高兴,顾客答应不答应,顾客满意不满意作为政府行政的价值追求,努力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更好地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质量理念是企业通过控制产品质量,不断提升服务品牌知名度和客户满意度,加强质量文化建设的根本观念和执着追求。
是支撑企业在市场竞争制胜的基石。
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即IS09000,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质量管理体系技术委员会制定的一族国际标准。
通过实施体系认证,使企业树立“以满足顾客要求为经营宗旨,以产品/服务质量为本,以竞争为手段,向市场要效益”的经营理念,稳定并提高了产品/服务的质量;使企业
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与管理意识得到增强,企业管理从“人治”转向“法制”,明确了各项管理职责和工作程序,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使领导从日常事务中脱身,可以集中精力抓重点工作,通过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及时发现问题,加以改进,使企业建立了自我完善与自我改进的机制;员工的管理素质得到提高,企业规范管理的意识得到增强,并建立起自我发现问题,自我改进,自我完善的机制,为企业实施全面的科学管理(例如财务、行政、营销管理等)奠定基础,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就是行政机关的质量问题。
将IS09000管理体系引入行政机关,就是要将行政人员视为生产者,将行政行为产生的结果视为产品,将服务对象视为顾客或产品使用者,将行政管理与国际公认的管理标准接轨,建立起职责明确、程序规范、流程顺畅、高效运转、全面受控的管理体系,改变基础管理薄弱、推诿扯皮、管理粗放等状况,促进政府机关管理工作由经验型、人治化、随意性向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转变,从而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
成本理念是企业根据一定时期预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标,由成本控制主体在其职权范围内,在生产耗费发生以前和成本控制过程中,对各种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和调节措施,以保证成本管理目标实现的管理行为。
它是一门花钱的艺术,而不是节约的艺术。
企业投入的每一分钱,都与企业的发展、员工的利益息息相关。
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要有竞争力,必须
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进一步降低成本。
要对事前、事中、事后各环节实行全过程的成本控制,使成本管理真正出效益、出成果。
企业要追求利润最大化,必须按照严、细、实、全的要求,紧紧抓住降低成本这个“牛鼻子”,树立大成本观,从改进工艺、加强管理干起,从每个人自身做起,从每个工作岗位抓起,人人精打细算,环环认真调控,降低成本,争创效益。
众所周知,政府行为的垄断性、行政绩效评估操作困难、行政收入的非价格性是造成行政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引入企业的成本理念,就是要从经济角度规定政府管理目标,重视行政成本和行政效率之间的关系,努力将政府管理导入低投入、高产出的模式。
效率理念对于企业来说,提高劳动生产率就是提高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即以最少的生产资源的投入,争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企业为了有效提升效率,首先对企业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进一步优化,做到标准化。
企业的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是现代企业规范化管理的产物,流程的标准化包括了岗位责任、权限设置、信息传递通道、业务流程、决策机制等,实际上规范化的内部运作机制。
其次是提升企业员工的整体执行技能,一方面在招聘过程中挑选具备较强执行技能的员工,另一方面在企业内部进行持续的职业化训练,主要是通过执行技能培训和对职业技能运用的考核来实现。
最后通过建立具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和激励机制,良好的职业发展通道,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氛围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
极性。
企业效率理念的核心就是建立以人力资源为核心的规范化企业管理体系。
当前,提升行政效率已是各级政府下大力气着力破解的难题。
引入企业的效率理念,一要通过“流程再造”,将为“顾客”提供的服务用最基本的流程表现出来,进一步简化过多过细的规章制度,修订完善一批方便快捷的规章制度和行政流程,并通过简化过程环节的整理和监督推进行政流程的制式化、格式化、标准化、一体化、透明化,从而确保工作效率。
二是借鉴企业的奖惩激励机制,尽快建立起科学的行政效能测量体系,将重点放在工作成效上、把效率、效果和公众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成绩的标准,推行以绩效行为为核心的监控、考核和奖惩制度,破除“官本位”观念,推进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借以给行政人员施加适度有效的能力危机感,激励其将提高工作效率内化为自己的工作目标,外化为为公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产品。
诚信理念是现代企业持续经营的核心竞争力。
如果从博弈论的角度研究企业与客户的关系,企业与客户的一次交易行为可以视做一次博弈,单次博弈中,博弈的参与者很可能是不诚信的,因为在追逐自我利益最大化条件下不诚信可能是其“占优策略”,但如果进行多次博弈,博弈的参与者就必须选择诚信,否则就会丧失交易机会。
重新选择交易方往往会增加更大的交易费用。
参与市场竞争的各个企业在经过无数的失败教训后,无不把焦点聚集到“诚信”上。
以信誉赢得市场是所有的\企业得出的结论。
当前,政府公信力不足的原因和表现是多方面的,全方位重塑政府公信力刻不容缓。
引入企业的诚信理念,首先要了解公众对政府的要求,进一步明确现代文明的政治和行政伦理。
现代政府应该是什么样的,应该做什么而不能做什么,政府与人民的关系应当如何,政府权力来源自哪里,应当如何行使权力,都应以人民需求和现代政治要求在理念和定位上加以明确。
其次要将理念和定位制度化。
防止空谈理念、制度虚置,说到要做到,承诺要兑现,不能以高调的理念和不实用的制度程序误导百姓、贻害公众。
最后要将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判断政府工作的唯一标准,全力塑造人民作主的政府、人民满意的政府、经得起人民问责的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