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下颌间隙感染PPT课件

下颌间隙感染PPT课件


2. 心理护理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常伴有疼痛、张口受限 等症状,严重者发生进食和吞咽障碍,影响患者 的生命质量和精神状态。
(1)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鼓励 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以精湛的技术 赢得患者信任和尊重。
(2)多接触病人,主动倾听患者倾诉,了解病人的 心理状态,多与其交谈,解除疑虑,生活上尽量 体贴关怀,鼓励家属、亲友陪伴,给予精神、心 理支持,
临床表现 1.轻者无明显全身症状,重者高热、寒战、脱水、
白细胞增高、食欲不振、周身不适;
2.局部表现为发红、肿胀、皮温高、疼痛,涉及 咀嚼肌的间隙感染,有张口受限,位于舌、口底、 咽旁者则出现进食、吞咽或呼吸困难。 3.区域性淋巴结肿大、压痛; 4.腐败坏死性感染者,全身中毒症状严重;局部 为弥散性肿胀、皮肤紧张发亮,呈暗红色,有捻 发音;
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护理常规 概述
.
颌面部间隙感染是颜面、颌周及口咽区软 组织肿大化脓性炎症的总称。化脓性炎症 弥散时称为蜂窝织炎,局限时称为脓肿。
正常颌面部各层组织之间存在潜在的筋膜 间隙,当感染侵入这些间隙时,化脓性炎 症使疏松结缔组织溶解液化,炎症产物充 满其中,此时才出现明显的间隙。感染可 局限于一个间隙内,也可循阻力薄弱的组 织扩散,形成弥散性的多个间隙感染,如 口底。
d.同时观察引流液量、色、性的变化及患者神志、 面色、生命体征变化。
e.发现患者面色苍白,暂停冲洗伤口。
f.冲洗完毕,协助患者取半卧位以减少伤口张力, 利于伤口引流。
4.保持呼吸道通畅
(1)给予氧气吸入,因喉头水肿所致的呼吸道阻塞 应立即行环甲膜穿刺或气管切开。
(2)若炎症侵及口底、舌下等间隙,患者可出现舌 体抬高、咽腔缩小等并发呼吸道梗阻的临床表现, 应做好抢救准备,昏迷患者将舌体牵拉至口外固 定,保证呼吸道通畅。
护理诊断 1、急性疼痛 与感染引起局部肿胀、组织受压有关。 2、体温过高 与感染引起全身反应有关 3、潜在并发症 窒息、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脑脓肿、败血症等 4、焦虑 与症状严重导致全身不适及担心预后不佳有关
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 (1)监测T、P、R、BP; a.对发热、寒战患者注意询问有无头痛、呕吐、
健康教育
1.平时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 2.多食新鲜蔬菜水果,患病期间多饮水,排除毒素。 3.保持口腔清洁,养成饭后漱口、早晚刷牙的习惯。 4.祛除局部刺激因素,拔除残牙、残冠、义齿边缘要光
滑。
5.对无保留价值的阻生牙,根尖来自等病灶,炎症消退后, 及时拔除,根除隐患。
6.每半年进行一次口腔健康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介绍疾病发生的原因、治疗手段,邀请康复期 患者现身说法,使病人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和治疗 上的配合,以缓解患者焦虑不安的情绪。
3 . 切口护理
(1)脓肿切开后,更换敷料2~3次/d,
(2)冲洗创口
a.用1%~3%的双氧水.+用NS冲洗伤口
b.或洗必泰溶液。
c.或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菌素加生理盐 水冲洗伤口,
病因
最常见为牙源性感染 如下颌第三磨牙冠周 炎根尖周炎颌骨骨髓炎等;
其次是腺源性感染 可由扁桃体炎唾液腺炎 颌面部淋巴结炎等扩散所致在婴幼儿中多 见继发与创伤面部疖痈口腔溃疡和血源性 感染者已少见
间隙感染的病原菌以溶血性四链球菌为主 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常为混合性细菌感 染厌氧菌所致的感染少见
5.加强口腔护理
(1)一般病人,漱口液漱口1-2次/天
(2)洗必泰漱口1-2次/天
(3)儿童及重症用1%~3%的双氧水.洗必泰擦 拭口腔每4小时一次,在口腔内停留2~3min。
(4)每餐后用生理盐水漱口
6、饮食指导
高热量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补充水、电解 质、各种维生素,且多饮水。
颈项强直等颅内感染征象。
b.当体温超过39℃及时给予温水擦浴,并嘱其 多饮水,
(2)意识、尿量 a.该病发展迅速,可出现感染性休克或昏迷、败血
症、呼吸道梗阻而危及生命,故炎症未控制前, 应高度警惕,严密观察患者意识是否清楚,有无 烦躁、神志淡漠、嗜睡等;
b.注意患者尿量情况。 (3)床边备气切包。
诊断 1 .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结合局部解剖知
识 (1).局部片状红、肿、热、痛;
(2).区域性淋巴结肿痛; (3).有不同程度开口困难或吞咽困难; (4).重者全身症状严重,吞咽障碍,并可有呼 吸困难; 2 .血白细胞总数及白细胞分类中性粒细胞比例增 多,可有核左移或细胞中毒颗粒 3 .穿刺抽脓等方法可以作出正确诊断一般化脓性 感染抽出的脓液呈色稠脓或桃花脓而腐败坏死性 感染脓液稀薄呈暗灰色常有腐败坏死性恶臭 4 .X线片有助于诊断检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