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极管及其基本电路PPT课件

二极管及其基本电路PPT课件

单向导电性愈好 。
• 最高工作频率fM :当频率大到一定程度时,二极管的单向导
电性将明显地变差。
2021/3/8
二极管应用问题
• 种类、型号选择--查器件手册。 • 正负极判断(P72 3.3.2)
2021/3/8
3.4 二极管基本电路及其分析方法
3.4.1 简单二极管电路的图解分析方法 3.4.2 二极管电路的简化模型分析方法
2021/3/8
3.2.1 载流子的漂移与扩散
漂移运动: 在电场作用引起的载流子的运动称为漂移运动。
扩散运动: 由载流子浓度差引起的载流子的运动称为扩散运
动。
2021/3/8
3.2.2 PN结的形成
(1)两边的浓度差引起载流子的扩散运动 (2)复合形成内电场:阻挡扩散,促使漂移
(3)扩散和漂移动态平衡:PN结(空间电荷区、耗尽层、势垒区)
• 半导体的正负电荷数是相等的,他们的作用互相 抵消,因此保持电中性。
• 掺杂产生的是多子,本征激发产生的是少子。
2021/3/8
3.2 PN结的形成及特性
3.2.1 载流子的漂移与扩散 3.2.2 PN结的形成 3.2.3 PN结的单向导电性 3.2.4 PN结的反向击穿 3.2.5 PN结的电容效应*
3.1 半导体的基本知识 3.2 PN结的形成及特性 3.3 半导体二极管 3.4 二极管基本电路及其分析方法 3.5 特殊二极管
2021/3/8
3.1 半导体的基本知识
半导体: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当受
外界光和热刺激或加入微量掺杂,导电能力显著增加。
典型的半导体材料
元素 化合物 掺杂元素
(b)电路模型
特别注意: ▪ 小信号模型中的微变电阻rd与静态工作点Q有关。
本节中的有关概念
• 半导体材料-本征半导体结构-半导体掺杂 • 半导体的导电机制-自由电子、空穴 • 掺杂半导体-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 • 多数载流子(多子)、少数载流子(少子)
2021/3/8
小结
• P型半导体中含有受主杂质,在室温下,受主 杂质电离为带正电的空穴和带负电的受主离子。
• N型半导体中含有施主杂质,在室温下,施主 杂质电离为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施主离子。
硅(Si)、锗(Ge)
砷化镓(GaAs) 硼(B)、磷(P)
2021/3/8
本征半导体
本征半导体——化学成分纯净(99.99999%)的
半导体单晶体。须在单晶炉中提炼得到。它在物 理结构上呈单晶体形态, 绝对零度时,价电子无 法挣脱本身原子核束缚,此时本征半导体呈现绝
缘体特性。
本征半导体的导电机制: 本征激发+外电场使自由电子导电
2021/3/8
3.4.1 简单二极管电路的图解分析方法
二极管是一种非线性器件,因而其电路一般要采用 非线性电路的分析方法,相对来说比较复杂,而图解
分析法则较简单,但前提条件是已知二极管的V -I 特
性曲线。
2021/3/8
例3.4.1 电路如图所示,已知二极管的V-I特性曲线、电源VDD 和电阻R,求二极管两端电压vD和流过二极管的电流iD 。
3.3.3 二极管的主要参数
• 最大整流电流(平均值)IF:是指管子长期运行时允许通过
的最大正向平均电流,电流太大会烧坏。如2AP1最大整流电流为 16mA。
• 反向击穿电压 VBR和最大反向工作电压VRM :VRM约为击穿
电压的一半 。
• 反向电流IR:指管子未击穿时的反向电流,其值愈小,则管子的
(1)理想模型
在实际电路中,当电源电压远比二极管 的管压降大时,利用此法是可行的。
(a)V-I特性 (b)代表符号 (c)正向偏置时的电路模型 (d)反向偏置时的电路模型
2021/3/8
3.4.2 二极管电路的简化模型分析方法
1.二极管V-I 特性的建模
(2)恒压降模型
(3)折线模型
典型值是0.7V (只a)有V当-I特二性极(管b)的电电路模流型iD 近似等于或大于1mA时 2021才/3/8是正确的。
• PN结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时,仅有很小的反向漂移电流, 呈现高电阻。 PN结截止
∴ PN结具有单向导电性。
2021/3/8
3.3 半导体二极管
3.3.1 半导体二极管的结构 3.3.2 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3.3.3 二极管的主要参数
2021/3/8
半导体二极管图片
2021/3/8
二极管的代表符号
阳极 a
k 阴极
2021/3/8
杂质半导体
杂质半导体:为了提高半导体的导电能力,人为掺入某
些微量的有用元素作为杂质,称为杂质半导体。在提炼单 晶的过程中一起完成。掺杂是为了显著改变半导体中的自 由电子浓度或空穴浓度,以明显提高半导体的导电性能。
三价元素掺杂——P 型半导体 五价元素掺杂——N 型半导体
2021/3/8
解:即由i电D路的R 1KvVDL方R 1程V,DD 可是得一i条D 斜V率DD为R-v1D/R的直线,称为负载线 2Q021的/3/8坐标值(VD,ID)即为所求。Q点称为电路的工作点
3.4.2 二极管电路的简化模型分析方法
1.二极管V-I 特性的建模
将指数模型 iDIS(e分vD段VT线性1)化,得到二极管特性的 等效模型。
2021/3/8
二极管的伏安特性及电流方程
i f (u)
v
击穿
iIS(eV T1) (常温 V T下 2m 6 V电) 压
温度的 电压当量
材料 硅Si 锗Ge
开启电压 0.5V 0.1V
导通电压 0.5~0.8V 0.1~0.3V
反向饱 开启 和电流 电压
反向饱和电流 1µA以下 几十µA
2021/3/8
2021/3/8
3.2.3 PN结的单向导电性
• 外加电压才显示出来 • 外加正向电压: P 区接电源正极,或使 P 区的
电位高于N 区。P(+) N(-)
• 外加反向电压 : N 区接电源正极,或使得 N 区
的电位高于 P 区。P(-) N(+)
2021/3/8
PN结的单向导电性
• PN结正偏时,具有较大的正向扩散电流, 呈现低电阻; PN结导通
Vth约为0.5V;
(arD ) V-0I特.71性m 0(A .5b)电2路0模 0型
3.4.2 二极管电路的简化模型分析方法
1.二极管V-I 特性的建模
(4)小信号模型
过Q点的切线可以等效成
一个微变电阻

rd
vD iD
常温下(T=300K)rd
VT ID
26(mV) ID(mA)
(a)V-I特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