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警察法课件

警察法课件


警察的两大作用
一是维护国家安全 二是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警察的三大特性
一是武装性
二是治安行政性 三是刑事司法性
警察的实质
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工具
我国人民警察
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 工具,是具有武装性质的治安行政 和刑事司法力量。
我国人民警察的构成
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 国家安全机关的人民警察 监狱管理及劳教管理机关的人民警察 法院的司法警察
警 容 纪 律
人民警察必须按照规定着装, 佩带人民警察标志或者持有人民警 察证件,保持警容严整,举止端庄。
四、关于“第四章 组织管理”
组织机构与职务序列 警衔制度 录用制度 教育培训制度 岗位服务年限和最高任职年限制度 奖励制度
组织机构和职务序列

国家根据人民警察的工作性质、任务和特 点,规定组织机构设置和职务序列。
奖励制度
人民警察个人或者集体在工作中表现 突出,有显著成绩和特殊贡献的,给予 奖励。奖励分为:嘉奖、三等功、二等 功、一等功、授予荣誉称号。 对受奖励的人民警察,按照国家有 关规定,可以提前晋升警衔,并给予一 定的物质奖励。
五、关于“第五章 警务保障”
●命令执行保障 ●社会协助保障 ●物质保障
命令执行保障
紧急状态处置权的特点
紧急性 自决性 临时性
三、关于“第三章 义务与纪 律”
●职业道德方面的义务和纪律 ●社会救助和服务方面的义务。 ●工作纪律 ●警容纪律
职业道德方面的义务和纪律
1.秉公执法,办事公道; 2.模范遵守社会公德; 3.礼貌待人,文明执勤; 4.尊重人民群众的风俗习惯。
社会救助和服务方面的义务
两项基本原则
●群众路线的原则 第三条 人民警察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保持 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 受人民的监督,维护人民的利益,全心全意为人 民服务。 ●严格依法办事的原则 第四条 人民警察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活动准 则,忠于职守,清正廉洁,纪律严明,服从命令, 严格执法。
二、关于“第二章 职权”
人民警察职责履行原则
一是分工负责、互相配合原则。分工负责, 指各警种对14项职责进行业务分工,各负其责; 互相配合,指各警种之间互相配合、各地区之间 互相配合。 二是及时履行原则。这是严格依法办事的要求; 也是惩治违法犯罪的需要。 三是不受工作时间限制原则。指第19条规定 的“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时间,遇有其工作职责范 围的紧急情况,应当履行职责。”
1、维护国家安全

维护国家安全,包括维护国家政 权的安全、社会制度的安全、领土 和主权的安全。

我国国家安全当前面临的威胁
▲美国等有关国家的武力威胁与和平演变; ▲台湾、西藏等地的分裂势力; ▲国内敌对势力的危害。
2、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社会治安秩序指法律法规确认的 社会秩序。
现阶段社会治安秩序的主要威胁
警察法
湖 北 警 官 学院 周章琪
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 警察法概述 第二部分 《人民警察法》分述
第一部分 警察法概述
一、两个基本概念 二、八章内容的逻辑联系 三、五个指导思想和三项原 警 察
警察是指按照统治阶级的 意志,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 秩序的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 和刑事司法力量。
录 用 制 度
第二十六、二十七条规定人民警察的 录用条件、原则、程序,后来公安部又颁 布了《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录用办法》、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辞退办法》与之配套。 这些规定适用于人民警察机关录用主任科 员以下非领导职务的人民警察。
教育培训制度
国家发展人民警察教育事业,对人民 警察有计划地进行政治思想、法制、警 察业务等教育培训。
警察权力的构成
《人民警察法》第7条至18条共12条对 人民警察的各项权力都规定得很具体,但按其性 质和作用不同可分为三类,即警察权力由三类构 成: 第一类 治安行政管理权; 第二类 刑事司法权 ; 第三类 紧急状态处置权 。
第一类
治安行政管理权
治安行政管理权,指人民警察在防范和查处违反治安 管理行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方面可以行使的一系列权力。 包括: ★行政强制措施权。包括劳动教养、收容教育、收容教养、 强制戒毒、强制遣送、没收、查封、扣押、冻结、划拔、 扣缴、责令停业、限期整改等措施。 ★治安处罚权。治安处罚包括行政拘留、警告、治安罚款、 吊销证照等 ★盘查权。包括当场盘问检查和留置盘问。 ★约束权。包括保护性约束和强制监护。 ★交通管制权。
人民警察职责的内容



1、预防、制止和侦查违法犯罪活动; 2、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制止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 3、维护交通安全和交通秩序,处理交通事故; 4、组织、实施消防工作,实行消防监督; 5、管理枪支弹药、管制刀具和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 6、对法律、法规规定的特种行业进行管理; 7、警卫国家规定的特定人员,守卫重要的场所和设施; 8、管理集会、游行、示威活动; 9、管理户政、国籍、入境出境事务和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居留、旅行的有关事务; 10、维护国(边)境地区的治安秩序; 11、对被判处管制、拘役、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和监外执行的罪犯执行刑罚,对 被宣告缓刑、假释的罪犯实行监督、考察; 12、监督管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工作; 13、指导和监督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重点建设工程的治安保卫 工作,指导治安保卫委员会等群众性组织的治安防范工作; 14、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检察院的司法警察
2. 警 察 法
狭义:指专门系统规定警察制度和警 察行为的某一部法典。 广义:指规定有关警察制度和警察行 为的法律、法规的总称。与“警察法规” 同义。
我国的《人民警察法》
我国《人民警察法》于1995年2月28
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实施,属普通法,有8
章52条近7000字。
二、我国《人民警察法》 各章内容的逻辑联系
公民和组织的不作为义务
一是不得公然侮辱正在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 二是不得阻碍人民警察调查取证; 三是不得拒绝或者阻碍人民警察执行追捕、搜 查、救险等任务进入有关住所、场所; 四是不得对执行救人、救险、追捕、警卫等紧 急任务的警车故意设置障碍; 五是不得拒绝或者阻碍人民警察执行职务。 有上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行政管理处罚; 以暴力、威胁方法实施前款规定的行为,构成 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严重刑事犯罪; ▲突发治安事件; ▲治安灾害事故。
3、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 人身自由和合法财产
人身安全,包括生命安全、身体安全、 人格尊严; 人身自由指不受非法拘禁及搜身; 合法财产包括职工工资收入,私人企 业的资产利润,公民的储蓄、房产等。
4、保护公共财产
保护公共财产,包括保护全民所
有制财产和集体所有制财产。

警 衔 制 度
我国警衔制度的特点: 1、属非军衔的警衔制度:五等十三级 2、高、中、初警衔结构比较科学合理。首次授衔后测算: 高级:总警监和警监约占0.3% 中级:警督27% 初级:警司和警员约占72.7% 3、向长期在基层工作的老干部倾斜。。 4、向战斗在第一线职责繁重的主要领导岗位倾斜。 5、体现重视科学技术、重视人才的思想。 6、把激励机制引入警衔制度。
●三项立法原则:
1、继承和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2、职责、权力和监督相一致的原则;
3、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
第二部分 《人民警察法》分述
一、关于“第一章 总则”
两个基本内容: 一是我国人民警察的基本任务 二是人民警察工作的基本原则
关于人民警察的基本任务
第二条 人民警察的任务是维护国家安 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的人身 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财产,保护公共财 产,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总则 职权 义务和纪律 组织管理 警务保障 执法监督 法律责任 附则
三、《人民警察法》的 立法思想和原则
●五个立法思想: 1、民主专政的思想; 2、立警为民的思想; 3、力争稳定的思想;
4、为警清廉的思想;
5、警务工作和队伍建设两手抓的思想。
2001年7月,公安部又颁布了《公安机关 人民警察训练条令》8章46条,使之具体化。
教育培训制度
国家发展人民警察教育事业,对人民 警察有计划地进行政治思想、法制、警 察业务等教育培训。
2001年7月,公安部又颁布了《公安机关 人民警察训练条令》8章46条,使之具体化。
服务年限和任职年限制度

国家根据人民警察的工作性质、任 务和特点,分别规定不同岗位的服务年 限和不同职务的最高任职年龄。
人民警察的权力
警察权力是指国家依法授予警察为履行其 职责而可以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手段。从三方 面理解: 第一,警察权力是指一系列措施和手段; 第二,警察权力与其职责相适应; 第三,警察权力是国家通过法律赋予的。
警察权力的特征
一是特殊的强制性 二是严格的法定性 三是主体的特定性 四是强大的实力性 五是广泛的影响性 六是强烈的国家属性
第二类
刑事司法权
刑事司法权,指人民警察在刑事诉讼活动中 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方面可以行使的一系列权力。 包括: • ★侦查权 • ★刑事强制措施权 • ★技术侦查权 • ★刑事处罚执行权 • ★其他机关人民警察的刑事司法权
第三类
紧急状态处置权
紧急状态处置权,指人民警察在突发性重大暴 力犯罪、重大治安事件、重大自然灾害事故等紧 急状态下可以采取的非常措施与手段。包括: ★强行带离现场权 ★使用武器权和警械权 ★优先乘坐、优先通行、优先使用权 ★现场管制权
5、预防、制止和惩治 违法犯罪活动
预防违法犯罪 制止违法犯罪 惩治违法犯罪
五项任务之间的关系
保护性任务 保护公共利益 维护国家安全 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保护公共财产 保护公共利益与保护个人利益,总体上说是 一致的关系。 保护性任务与惩治性任务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可分割;前者是目 的性任务,后者是手段性任务,二者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 保护公民人身安全、人 身自由和合法财产 预防、制止、惩治违 法犯罪活动 保护个人利益 惩治性任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