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讨论_治病救人原则

中医讨论_治病救人原则

微信资料整理(2017/11/24)关键词:中医讨论,治病救人原则中医疗法和期刊中醫發展的限制, 原因很多, 有自身的, 有西方藥廠的阻撓.西方藥廠自從二戰後成了全球的主流, 所有醫學研究的標準, 國際期刋的控制, 全依西藥的性質為準. 中醫治病的方法所做的任何研究, 都上不了期刋. 就進不了主流.我們曾經和美國的哈佛醫學院合作想做睡眠研究, 目標是希望結果能上期刋.當我們提出中醫的治病方式, 需要先檢測病人, 依病人的病因, 擬定不同的處方. 這本是很正常的. 但他們說這樣的研究無法做期刋所要的報告. 依西藥的作法, 找來一批病人, 所有病人只用一種藥, 一段時間後看成功的比例. 如果同時有多種不同的處方, 病人還要分類, 這樣的結果是上不了期刋的.這就斷送了中醫療法上期刋的路. 未來只能中國自己建立慢性病期刋, 前提是中國必需先克服慢性病, 然後建立慢性病治療標準, 只要能發展出痊愈技術, 中國自然擁有期刋的權威.西醫也不是憑空擁有權威的. 他們的權威來自於克服了傳染病, 有了大貢獻, 才有主流地位. 中醫也同樣要做出類似抗生素的貢獻, 才有機會成為慢性病的主流.阅读《养生的逻辑》一书所提的问题:老师,最近在重读第三本书,感觉和以前很不一样,有几个问题不太明白,请教一下老师:1.老师当时为何会想到重新回到最原始的哲学层次来思考问题:“身体是很容易出错的?”,“身体是非常不容易出错”。

?这个想法是如何产生的呢?=======在研究養生的過程中很早就發現了,在第一本书中谈的概念就是如此,只是在写第三本书时更清楚的理清楚。

2.如果身体是非常不容易出错的,那又为何世上会有如此之多的,千奇百怪的疾病?甚至有些孩子一出生就带着疾病来到人世间?还有些出生后陆陆续续开始生一些疾病?=======在出生时是有一定比例出错的,但只要出生是正常的,多半后续的身体就很不容易出错。

出生时的出错,有灵魂转生时的一些必然出现的问题。

那是另一个课题。

身体修复各个器官都可能产生症状,这些症状本就千奇百怪。

只是现在全当成了病,也没人往这个方向研究,主要是没人研究人体自愈。

这不好赚钱。

3.接着上一个问题,这是不是就牵扯到“疾病的重新定义问题”。

很多疾病,根本就算不上疾病,只是症状而已?我们习惯于将身体的种种不舒服直接理解为疾病,忽略了很多只是中间反应?老师的重新定义疾病是从这个角度思考的吗?还是另有其他原因?=======不完全是。

主要是中医需要遵循基本原则,治因不治果。

西医把所有慢性病都定义为原因不明,从中医的概念那就无从下手了。

因此定义疾病,一定要包含原因,没有包含原因的定义都不算定义。

严格来讲当前西医根本没有任何慢性病的定义。

也没人敢说他们对慢性病的理解可以称之为定义。

对于各种慢性病,医学上只有一些不成熟的陈述。

4.老师在设计按摩椅的时候,考虑到头部的按摩,但是后来说有危险,这又是为何?=======头部的形状变化太多,又有大量重要器官。

要做也不是不可能,以现代机器人的技术,配上视讯和AI是完全做得到的。

但成本可能过高。

太低成本的系统,可能造成头部的伤害。

5.老师昨天谈到梦境和身体健康之间的关系,有什么相关的资料可以推荐的吗?=======没有专书。

有些心理学方面的,我从许多书中学来的。

也有身边一些奇特朋友的经验。

中药的法律问题:中医的问题不是单纯学术的问题,是庞大利益集团操作出来的结果。

整个操作时间超过百年。

从中国的法律到西方的期刋,都受到操作。

有一个事实很少人知道。

中国人是全世界最理解中药的,但是中国人的法律,不管在大陆还是台湾,都是全球阻碍中医发展最强的法律,也是对中药最严格管理的国家。

日本是目前除了中国以为的中药市场最大的卖家,占有市场90%的市占率。

原因无他,他们把中药当成食物来管,没什么限制,也能宣称疗效。

在中国这么做早就违法了。

西方国家就更松了。

中医药在中国要发展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中药的法律和世界接轨就行。

至少和日本一样,大家竞争的起跑点才会相同。

那些定法律的人,不管在台湾还是大陆,真该打屁股。

日本的药,在中国基地种植,有些在台湾生产,然后贴牌卖到全世界。

中国人自以为聪明,其实还是有很多大地方很笨。

简单的说,只有中国人的地方把中药当成和西药一样的严格管理。

其他国家则把中药当成食物管理。

食物根本没什么管理。

中医治病用药是下下策,只要明理,多数情形是不需要用药也能治。

中医治病,从根本说是调心。

但就算治身也还有砭、针、灸、药四大疗法。

分别是砭是上上策,针是上策,灸是下策,药是下下策。

砭只要懂理拿个汤匙或石头,就能帮人治病,最方便。

针只要有针,古代是不丢弃重复用的,因此没耗材。

灸要艾灸一项耗材,因此为下策。

药就需要大量耗材,最不方便。

因此是下下策。

今天利益诱导,药成了主流,一些砭能治的病都成了绝症。

大陆把中医称之为中医药,就说明行业里有多少好医生了。

台湾没大陆严重,医生收入高,有许多是真想帮人解决疾病的。

大陆还需要一点时间,但应该很快会走上正路。

中国的读书人自古就有一定水平和道德标准。

我对这还是有信心的。

好医生还是有,我认得一些真正的良医。

针/灸:针和灸是不一样的。

针本要炼气才能从事,但现在没什么人炼气。

针的效用就差了十万八千里。

只能和灸一起了。

现在工发达,未来可以用设备代替人工做物理疗法。

砭又可以上来。

以往让医生帮人按摩,一方面赚钱不易,另一方面累人,满头汗,形象不高大。

体质虚弱的人不适合给气血比自己高的人按摩。

针有多种用途,针刺入穴位,穴位内的钙会离子化,导通经络中的胶原纤维,那是光䊹。

经络就通了。

如果能把气循针注入人体,会循经络流动,疏通整条经络。

针刺只疏有限的点,含气区域会大很多。

气还能补充病人的能量。

按摩:自己气虚时。

帮人按摩时,特别是帮小孩按时,别用左手,只用右手。

如果以银发老人为主要客户,这就不会是问题了。

老年人的气虚,过不到年轻人身上。

气是左进右出,用右手按,病人的病气不易过来。

按完后,用力向地面甩手,想像把手上的病气甩到地心里。

甩一两分钟,应该就没事了。

是意念甩手,两手都甩。

但要分开,一支一支甩,否则意念不集中甩不出去。

甩手时要集中意念在手上,想像把病气甩出去。

如果你气好些,可能会在皮肤上出现病变。

那些病气会排到皮肤上有些会很痒,有些会结成块。

最好你每天早晚开始用手,时间要长些。

想像把身体里存在的病气,一点一点甩出去。

出现小水泡,会很痒,甩个几分钟,痒会消失,但水泡要几天才会不见。

问题:@吳清忠给我按摩的小姑娘说我体内湿气重,按摩一会儿手就痒的不行,有些比我严重的顾客,按摩完小姑娘手上竟然出现水泡,根据吴老师的解释,小姑娘体质好气足才会这样反应回答:也不是气足,真的气足,病人的病气根本上不了身。

气和水一样,高往低流。

中里巴人本炼气功,后来气会从指尖流失,师父就告知他天生是个医者,要他学医。

针灸师就要炼到气能外放,师父才教针法。

年轻应该不会吸别人的病气。

但有些人是不知不觉有意的吸入,那另当别论。

炼气的人治病时,会耗点气,但打坐就能恢复。

幫別人治療有練氣的針灸師自己是很耗氣的。

珠海有个老医师,气功师,现在应有八十了吧。

她没时间炼气,病人的病气都留在皮肤上,结成痂黑黑的一整片。

倪海厦医师好像以用药为主,不是气。

但他自己最后是接受西医治癌。

他得癌,说明对癌的病理不够理解,或理论有缺失。

中医以预防为主,治也以自愈为主,自愈和预防是一回事。

得癌后又没用自己的方法克服,是最大败笔。

倪医师的死,说句中国人的古话,学艺不精,怪不得人。

自己的养生和给他人治病原则:学中医,自己养生极重要,自己都出了事,那你的理论如何立足?自己建立了一套理论,就有责任活到很老。

这是责任,喜不喜欢,想不想要设法做到。

学习中医,生死要弄懂,中医是身心灵一体的,就算是灵界的影响,能不能处理也是医术的一环。

有些是灵的问题,或她本身不想改变,那都是要有一定机缘才能治,自己应知道那些能碰那些不能碰。

有些人,总是怨天尤人,这种病人就是不能碰。

都是别人的错,自己就不会改变了,那如何治?有些病人,无论如何看,都找不到因,当然可能自己能力不足,但找不到因,也是不能贸然出手的。

以前陈玉琴,如果两次病人都是晚睡,她就把病人赶出去。

把病人赶出去是很重要的处方,病人才知道你是认真的要求他早睡。

管理上有两个指标,一是意愿,二是能力。

有意愿没能力,可以用。

有能力没意愿,不可以用。

治病也一样,愿意改变,才能治。

英文意愿用will, 能力用can。

最好的员工will & can。

医生不是老师,不能有教无类。

医可医之人。

不医不可治的病。

有时不治而治,就像前面把病赶出去。

如果病人明白了,开始早睡,不就被治了。

被赶出去的病人,多半是高职位的人,太有自信,不把医师的话当真,自以为是。

赶他出去,是一种当头棒喝。

敲醒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