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甘肃省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模型与方法

甘肃省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模型与方法

了《关于联合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协 议》。
从2003年起,每年汛期(5-9月)在中央电 视台天气预报节目中和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发布 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信息。提醒山区居民和单 位防范地质灾害、注意人身和财产安全。
背景与概况
背景与概况
• 2003年16个省开展预报,2004年全国 30个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发生的省 份全部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
模型与方法
• 3.3本省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的空间范 围为我省所辖的行政辖区面积,重点区 域为兰州、陇南、天水、甘南、临夏、 定西、平凉、庆阳等。
• 3.4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的时间段为每 年的主汛,即每年的6月1日至9月31日。
模型与方法
• 3.5地质灾害气象预报等级划分。 • 根据国土资源部和中国气象局的联合划
背景与概况
• 4.2 甘肃省气象预警工作的进展
• 甘肃省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由甘肃 省国土资源厅和甘肃省气象局合作开展,合作项 目以甘肃省气象局和甘肃省国土资源厅以甘气发 [2003]111号文件《关于开展全省地质灾害气象 预报预警工作的通知》为依据,具体由甘肃省地 质环境监测院和兰州中心气象台负责开展。 自 2003年8月1日正式开始。甘肃省地质灾害气象预 警工作自开展以来,在减灾防灾方面起到了重要 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主要取得了以下进 展和成果:
背景与概况
背景与概况
• 4.1.2 水文
• 本省位于我国湿润区向西部干旱区的过渡地 带,地面水系复杂多样,境内河流分为内陆河、 黄河、长江三大流域,共十二个水系。其中内陆 河流域有苏干湖、疏勒河、黑河、石羊河四个水 系;黄河流域有黄河干流、洮河、湟水、渭河、 泾河、北洛河六个水系;长江流域有嘉陵江、汉 江两个水系。多年平均年径流量大于10亿立方米 的较大江河计有12条,按水量大小排列是:黄河 、白龙江、洮河、湟水、白水江、大通河、渭河 、泾河、西汉水、黑河、嘉陵江、大夏河。
背景与概况
• 1、成立了甘肃省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课题组。 • 2、编制了甘肃省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实施方案。 • 3、建成了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平台。 • 4、开发了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系统软件。 • 5、编制年度《甘肃省地质灾害趋势预报报告》,
自2004年至今已完成6份地质灾害趋势预报报告, 有效指导了地质灾害的防治。
甘肃省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模型与方法
背景与概况
2.气象因素在诱发地质灾
害中的作用
多年的研究和经验
其他诱发
37%
降雨诱发
63%
表明,超过三分之二的
突发性地质灾害是由于大气降雨直接诱发与大气因素相关的。每年
汛期地质灾害造成的人
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占全
年的70-80%以上。
背景与概况
3.我国地质灾害 气象预警现状 2003年4月7日国土资源部和中国气象局签订
背景与概况
• 4.3 甘肃省气象预警工作不足
• 1.原有的预警预报模板采用单一的临界雨量判据 法,此法未考虑预警精度还受到所预警地区面积 大小、突发性地质事件样本数量、地质环境复杂 程度和地质环境稳定性及区域社会活动状况等诸 多限制;
• 2.单一临界雨量指标难于解释地质环境变化及地 质灾害成因对预警工作的影响,因此很难更新判 据、提高预警准确性。
提纲
• 引言 • 模型与方法 • 效果与作用 • 设想与建议
模型与方法
• 1、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的主要内容 • 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在充分考虑
地质背景条件的基础上,根据降雨条件 ,对降雨诱发的突发性群发型滑坡、崩 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的空间范围 和时间范围及其发生的可能性程度进行 预测,并通过电视、电台、互联网等媒 体将预测结果向社会发布。
背景与概况
• 4、甘肃省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现状
• 4.1 甘肃省地质环境概况
• 4.1.1 气象
• 本省大多数地区降水较少,有72%的地方年 降水量少于500毫米,58%的地方年降水量在300 毫米以下。全省城市年降水量在38—560毫米之 间,总的分布趋势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地区差异 性大,其中敦煌降水最少,年降水量在40毫米以 下;庆阳降水最多,在560毫米以上;其余地区 年降水量为80—520毫米。自兰州、定西、陇南 市区为一个相对少雨带,在其两侧各有一个相对 多雨区。
模型与方法
• 2、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的目的 • 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的目的:建立符
合甘肃省实际情况的山区高原突发性地 质灾害预警预报数学模型和预警预报系 统、预警信息发布平台,灾害发生前24 小时能够进行预警识别,并通过有关渠 道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研究成果应用于 甘肃省地质灾害监测和预警预报实际工 作中。
122
56
109
2004
153
83
107
2005
153
101
124
2006
163
62
120
2007
162
56
118
18
2008
213
94
176
94
合计
966
452
747
112
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地质灾害调查与群测群 防相结合的防灾减灾效益非常明显。 2003- 2008年,成功避让地质灾害4038起,安全转移 18.7万人。
• 据2009年底统计,全国已经有223个 地(市、州)、1035个县(区、市) 也开展了这项工作。
背景与概况
2003年把全国划分为7个一级区,28个二级(预警)区。
背景与概况
2003-2008年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信息发布统计
年度
预警产品 (份)
电视台 (次)
信息网 (次)
中国之声 电台(次)
2003
模型与方法
• 3.基本要求
• 3.1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的对象是降雨 诱发的、区域的、突发性群发型崩塌— —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模型与方法
• 3.2 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是对地质 灾害发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预警。空间 预警是比较明确地划定在一定条件下、 一定时间段内地质灾害将要发生的地域 或地点;时间预警是在空间预警的基础 上,针对某一具体地域,给出地质灾害 在某一时段内或某一时刻将要发生的可 能性大小。
分标准,地质灾害气象预报可划分为五 个等级。 • 一级:发生灾害的可能性很小,天气以 无降水或小于5mm的降水。 • 二级:发生灾害的可能性较小,由5— 10mm的稳定性降水引起遇年久的房屋或 工程,有可能发生灾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