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齐桓晋文之事》公开课课件ppt

最新《齐桓晋文之事》公开课课件ppt

④思想,学说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⑤道理,道义、规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
道:动词
①取道
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②走路,赶路
闻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
③说,讲
何可胜道也哉?
④通“导”,引导,疏导
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货殖列传序》)
所以(对于人民),最好的办法是顺其自然发展,其 次是借有利的形势引导他们。
第二层(1)
❖ 翻译下列句子,并解释加点的字词: ❖ 1、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 王:名作动,行王道以统一天下
❖ 2、莫之能御也
❖ 宾语前置句
❖ 3、何由知吾可也
❖ 宾语前置
❖ 4、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
❖ 觳觫:恐惧而战栗 ❖ 就:走向
第二层(2)
❖ 5、然则废衅钟与 与:同“欤”,吗 ❖ 6、不识有诸 识:知道 诸:兼词“之乎” ❖ 7、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爱:吝啬 ❖ 8、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固:本来 ❖ 9、然,诚有百姓者 然:是;诚:的确。 ❖ 10、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⑥爱而不见,搔首踯躅 通“薆”,隐蔽,躲 藏
重点实词:与
❖ 1、然则废衅钟与 同“欤”,吗 ❖ 2、我持……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给予 ❖ 3、孰与君少长 和 ❖ 4、蹇叔之子与师 参与 ❖ 5、与秦而不助六国也 交好
第三层(1)
❖ 翻译下列句子,并解释加点的字词:
❖ 1、夫子之谓也
宾语前置
❖ 2、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 这样
❖ 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老: “尊敬”,后两个是“老刑人:”“型”及,,做推榜

所样以:表原因
❖ 10、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重点实词:乃
❖ 1、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 这样
❖ 2、无伤也,是乃仁术也 是
❖ 3、家祭勿忘告乃翁
你的
❖ 4、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竟然
❖ 5、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才
❖ 6、屠乃奔倚其下 于是
异:形容词做动词,感到奇怪。
第二层(3)
❖ 11、以小易大,彼恶知之
小、大:形作名 恶:何,怎么
❖ 12、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 隐:恻隐,哀怜
❖ 13、是诚何心哉 诚:真的
❖ 14、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宜:应当
主谓倒装句
❖ 13、无伤也,是乃仁术也 伤:伤害
❖ 14、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远:形作动,远离
重点实词:若
①动词,像,好像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②动词,及,比得上 ❖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③代词,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
译为“你的”“你们的”。 ❖ 若入前为寿 ❖ 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④代词,他,他的 ❖ 孔子生不知其父,若母匿(隐瞒)之。
⑤指示代词,这,这样,如此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 ⑥连词,表假设,“如果”“假如”
第一层
❖ 翻译下列句子,并解释加点的字词: ❖ 1、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
道:谈论 ❖ 2 、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宾语前置句 ❖ 3、无以,则王乎
以:同“已”,停止(这个话题) 王:名词活用动词,行王道。
道:名词
①道路
有狼当道,人立而啼。
②途径,方法
此五者,致胜之道也。
③风尚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重点实词:舍
❖ 1、舍南舍北皆春水
房屋
❖ 2、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建房
❖ 3、舍之!吾不忍其觳觫 放下
❖ 4、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 停止
重点实词:爱
①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爱护 、疼爱 ②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 吝啬 ③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爱惜 ④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慕,欣赏 ⑤爱其二毛(怜惜鬓发花白的老人)怜惜,同情
❖ 莅:临,统治 中国:古今异义,中原地区
第二部分(2)
❖ 5、以若所为,求若所欲 ❖ 若:如此 ❖ 6、犹缘木而求鱼也 ❖ 缘:攀爬 ❖ 7、若是其甚与?殆有甚焉 ❖ 其:难道 殆:恐怕,可能 ❖ 8、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 ❖ 小、大(寡少弱强):形作名
敌:抵抗
第二部分(3)
❖ 9、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
❖ 4、不与,归而形诸梦 显示
第二部分(1)
❖ 1、抑王兴甲兵,危士臣 ,构怨于诸侯
❖ 抑:还是/难道 危:使动用法
❖ 2、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
❖ 为:因为
肥甘、轻暖:形容词作名词
❖ 3、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
❖ 已:同“矣”,了。
❖ 4、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 辟:开拓 朝:使……朝见。
第一部分
❖ 第一层(从开头到“则王乎”),提出并明确 话题,以问“霸道”开始,转入说“王道”。
❖ 第二层(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到“是以君子远庖厨也”),提出“保民而王” 的中心论点,肯定齐宣王能够保民而王。
❖ 第三层(从“王说”到“王请度之”),剖析 齐宣王的仁心未及于民,未成王道,不是 “不能”,而是“不为”。
《齐桓晋文之事》公开课课件 ppt
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开头至“王请度之”),主要说齐 宣王未实行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
第二部分(“抑王兴甲兵,危士臣”至“孰能 御之”),从反面论述“霸道”的危害,敦 促齐宣王彻底改弦易辙,放弃霸道,实行 王道。 第三部分(“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 矣。’”到篇末),阐述施行王道的具体措施。
❖ 3、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所以:表原因
合:符合
❖ 4、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明:形作名,视力 末:尖端
❖ 5、则王许之乎 许:相信,认可
第三层(2)
❖ 6、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 独:却 ❖ 7、舆薪之不见……百姓之不见保
❖ 宾语前置(之,提宾 ) 第二个“见”:

宾语前置
❖ 8、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重点实词:明
❖ 1、举头望明月
明亮
❖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 贤明
❖ 5、力尚足以登,火尚足以明也 照明
❖ 6、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 公开
重点实词:形
❖ 1、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情形
❖ 2、视之,形若土狗 形状
❖ 3、无案牍之劳形
形体,身形
❖ 集:会集
服:征服
❖ 10、盖亦反其本矣
❖ 盖:通“盍”,何不
❖ 11、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
❖ 疾:憎恨
愬:控诉
❖ 12、其若是,孰能御之
❖ 其:假如 御:抵挡
重点实词:于
❖ 1、构怨于诸侯 和
❖ 2、然后快于心与 在
❖ 3、吾何快于是 对
❖ 4、不拘于时,学于余 “被”
“向”
❖ 5、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