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闽江公园环境景观调研报告(精)

闽江公园环境景观调研报告(精)

课程实习专题报告课程名称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年级1111111111111111111111姓名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学号102266014028、18、25、12、31、42教师1111总成绩福建农林大学艺术学院、园林学院2011 年3 月18 日目录一、闽江公园环境景观调研时间二、闽江公园环境景观调研地点三、闽江公园环境景观调研目的四、闽江公园环境景观总体概况五、闽江公园园路调研分析六、闽江公园园椅调研分析七、闽江公园雕塑调研分析八、闽江公园植物造景分析九、闽江公园调研心得总结闽江公园环境景观调研报告一、闽江公园环境景观调研时间:2011年3月11日二、闽江公园环境景观调研地点:福州闽江公园三、闽江公园环境景观调研目的:通过本次的环境景观的调研,了解园路、雕塑、植物造景、园椅的相关设计知识及形式等,并学会在今后的设计中运用。

四、闽江公园总体环境景观概况:闽江公园,位于福建省福州市区闽江南、北两岸,它是福州市内最大的开放式休闲公园。

闽江公园分为北园和南园,以江为界,遥相呼应。

闽江公园的建成,是福州市“东扩南进”战略的重要阶段性成果,也极大地闽江两岸拉动了房地产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闽江公园集亲水性、生态性、艺术性为一体,体现了独特的闽江流域文化特色和榕城风情。

而其“福州国际城雕长廊”,自世界大洲17个国家的64件雕塑作品,犹如64颗明珠,在绿色的草坪上闪闪发光,给整座城市带来浓浓的国际化色彩和无比清新的现代气息。

丰富的建筑小品,给闽江公园带来不一样的景观,以及植物的造景的恰到好处,给游人带来不一样的体会,使整个公园缀上了彩带,镶上了明珠,显得更年轻、更健美、更时尚了。

闽江公园中的各种设施较为全面,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一个,休闲、游玩、观赏等服务为一体的景观环境。

近年来,随着城区的东扩南进,与路堤并行的沿江带状公园,总称为闽江公园的北园与南园,又成为全城最亮丽的风景线。

堤、路、公园,三者合一;生命线、交通线、风景线,三线结合,体现出这个城市的独特韵味。

五、闽江公园园路调研分析:园路是园林的组成部分,是指绿地中的道路、广场等各种铺装地坪。

它是园林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是园林的骨架、网络。

园路的规划布置,往往反映不同的园林面貌和风格。

园路是组织和引导游人观赏景物的驱足空间,与建筑、水体、山石、植物等造园要素一起组成丰富多彩的园林景观。

而园林道路又是园林的脉络,它的规划布局及走向必须满足该区域使用功能的要求,同时也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一、园路的功能:1、园路具有引导游览、交通联系并提供散步休息场所的作用。

利用道路不但可以使整个绿地成为一个整体,更重要的是通过组织和划分空间达成统一的景观效果,为游客展示园林风景画面的作用,引导游客按照设计者的意图,路线来游赏景物,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园路是游客的导游者。

它象脉络一样,把园林的各个景区景点联成整体。

2、组织和划分园林空间作用。

在园林中常常是利用地形建筑,植物或道路把全园分隔成各种不同功能的景区,同时又通过道路把各个景区联系成一个整体,道路仍然是划分和组织空间的重要方法之一。

中国传统园林“道莫便于捷,而妙于迂”、路径盘蹊”、“曲径通幽”等都道出了园林道路在有限的空间内忌直求曲,以曲为妙。

园路规划决定了全园的整体布局。

各景区、景点看似零散,实以园路为纽带,通过有意识的布局,有层次、有节奏地展开,使游人充分感受园林艺术之美。

3、构成园景作用。

园路优美的曲线,丰富多彩的路面铺装,可与周围山、水、建筑、花草、树林、石景等景物紧密结合,不仅是“因景设路”而且是“因路保景”,而且形成路随景转,景因路活,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

4、组织排水功能。

道路可以借助其路边缘成边沟组织排水,一般园林绿地都高于路面,方能实现以地形排水为主的原则,道路汇集两侧绿地径流之后,利用纵向坡度即可按预定方向将雨水排除。

(二、园路的设计原则1、因地制宜的原则园路的布局设计,除了依据园林建设的规划形式外,还结合地形地貌设计,一般园路宜曲不宜直,贵在合乎自然,追求自然野趣,依山随势,回环曲折;要自然流畅,犹若流水,随地势就布局设计,除了依据园林建设的规划形式外,还必须结合地形地貌设计,一般园路宜曲不宜直,贵在合乎自然,追求自然野趣,依山随势,回环曲折;要自然流畅,犹若流水,随地势就形。

2、满足实用功能,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在园林中,园路的设计也必须遵循工人行走为先的原则。

也就上说设计修筑的园路必须满足导游和组织交通的作用,要考虑到人总喜欢走洁净的习惯,所以园路设计必须首先考虑为人服务、满足人的需求。

否则就回导致修筑的园路少人走,而园路的绿地被踩出了园路。

3、园路的环绕性,切记设计无目的、死胡同的园路园林工程建设只能感的道路应形成一个换状道路网络,四通八达,.道路设计要做到有的防矢,因景设路,因游设路,不能漫无目的,更不能使游人正在游兴时“此路不通”,这是园路设计最忌讳的。

4、综合园林造景进行布局设计的原则因路通景。

同时也要使路和其他造景要素很好的结合,使整个园林更加和谐,并创造出一定的意境来。

比如,为了适宜青少年好立宪的心理,宜在园林中设计羊肠捷径,在水面上可设计汀步;为了适宜中老年游览,坡度超过12°就要设计台阶,且每隔不定的距离设计一处平台以利休息;为了达到曲径通幽,可以在曲路的曲处设计假山、置石及树丛,形成和谐的景观。

(三、园路规划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1、两条自然式园路相交于一点,所形成的对角不宜相等,道路需要转换方向时,梨园交叉点要有一定长度作为方向转变的过渡。

如果两条直线道路相交时,可以正交,也可以斜交。

为了美观实用,要求交叉在一点上,对角相等,这样就显得自然和谐。

2、两路相交的所成的角度一般不宜小于60°。

若由于实际情况限制,角度太小,可以在交叉处设立一个三角绿地,时交叉所形成的尖角的以缓和.很多园林绿地规划中园路所占面积,比例不适应,造成交通不便,造成人们行路挤占绿地现象。

如:韩城市太史园广场是一个繁华的商业区中的广场,每天人流都很多,但其中设计中绿地草坪占有很大的面积,园路穿插其中只占很小的比例,游人难免要踩踏草坪,影响景观效果。

相反,某些规划设计中,又过多规划园路,形如蜘蛛网,不仅影响景观效果,同时给建筑投资也加大了负担,还于生态不利。

3、若三角园路相交在一起时,三条路的中心线应交汇于一点上,否则显得杂乱.某些园路交叉口设计不合理,夹角太小,未考虑转弯半径。

人们为了方便,往往踩踏草坪。

有些交叉口相交路数量太多(如四、五条,造成人们在路口交叉处无所适从的现象。

4、由主干道上发出来的次干道分叉的位置,宜在主干道凸出的位置发出次干道,这样就显得流畅自如.某些园路在与环境的处理上,不是很适宜。

如与园形花坛相切,建筑物入口集散广场处,相交路口偏重量一侧,道路与水体驳岸紧贴布置等。

5、在较短的距离内道路的一侧不宜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交叉口,尽量避免多条道路交接在一起。

如果避免不了,则需在交接处形成一个广场。

6、凡道路交叉索性承德大小角不宜采用弧线,每个转角要圆润。

7、自然式道路在通向建筑正面时,应逐渐与建筑物对齐并趋垂直,在顺向建筑时,应于建筑趋于平行。

8、两条相反方向的曲线园路相遇时,在交界处要幼教长距离的直线,切忌是S 形。

总而言之,严格执行规划规范,合理布置园路所占面积,满足园路功能要求。

遵循道路规划设计原则,协调道路规划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并加强自身艺术素质及业务素质,避免矫揉造作,使道路规划设计真正体现功能美与艺术。

六、闽江公园园椅调研分析:园椅是园林绿化中必不可少的设施之一,随着人性化设计理念的深入人心,园椅的外观设计更趋于艺术化,材质更加丰富,使用起来更加舒适、耐久。

此外,座椅的安置也更加强调与环境相协调。

座椅材料进行简单分析: (1木材。

触觉较好,材料加工性强,但其耐久性差(经过加热注入防腐剂处理的木材,也具有较强的耐久性。

随着木材粘接技术和弯曲技术的提高,椅的形态已开始多样化。

(2石材。

以花岗岩等匝质的石材为宜。

石材具有坚硬性、耐府性,抗冲击性强,装饰效果较佳,欧洲使用较普遍。

由于石材加工技术有限,其形态变化较少。

(3混凝上。

材料吸水性强,易风化,触觉较差,可与其他材料配合使用。

(4陶器。

以陶瓷材料经烧造而成,由于烧窑工艺的限定,其尺寸不宜过大,过程中易变形,难以制成复杂的形状。

(5金属材料。

以铸铁为主,铸铁具有厚重感和耐久性,可自由塑造形态。

也有使用不锈钢和铝合金材料的金属材料,由于其热冷传导性高,难以适应座面要求。

现在由于冲孔加工技术的进步,可使金属薄板制成网状结构,散热性较好,可使用于座面。

铝合金、小口径钢管等可加工成轻巧、曲折的造型。

(6塑料。

由于塑料材料易加工,色彩丰富,一般适宜做座椅的面,以其他材料制成脚部。

但塑科易腐蚀变化,强度和耐久性也较差。

为了改变材料的特性,可采用塑料、混凝土相结合的复合材料,以增强材料的强度。

调研总结: 1、座椅形式:有特殊要求的公共场所(商业区休息点、长时间等待的地点等)最好布置有靠背的座椅;其它公共场所布置长凳或有靠背的座椅均可;在座椅数量不够时,可布置辅助座椅;在可能的情况下,座椅尽量设计尽量简洁; 2、座椅材质:最好为木质,合成塑料最好少使用。

3、布置方式:根据“边界效应”原则布置座椅,最好身后有物体倚靠(大树、墙体等);根据设计,若使用者希望有较私密空间时,应考虑在座椅周边布置一些遮挡物;座椅尽量与道路保持一定距离;尽量考虑朝向与景观;尽量靠近自然景观;设置一些方便交流的座椅(如距离较进、呈围合状等)总之,要通盘考虑使者用的数量、年龄、类型、需要等结合理论知识进行座椅的设计和布置。

七、闽江公园雕塑调研分析一个漂亮的城市,构成其美应有三个组成部分,即建筑、雕塑和绿化。

而城市雕塑则是城市的眼睛,是城市美化的点睛之笔。

在提倡城市与自然共存,大力发展生态园林的今天,雕塑作为一种艺术的表现方式,与城市绿化有机地结合,能相得益彰。

雕塑功能作用: 1、雕塑在公园中有鲜明的个性、园景跟雕塑相结合,有别于一般公园将雕塑作为点缀。

通过对整个公园的合理规划,整体环境的创造,并综合运用造景元素以获得雕塑 6所处环境的意境美,追求雕塑与园林的相互依托与融合。

2、每件雕塑并不是独立存在,它们彼此呼应构成一个动态的连续画面,使游赏者在园中可游、可观、可思、可品,触景生情,达到一种美的享受。

3、公园大门的拉模亭后的雕塑,以及园路沿边的各种雕塑都是创作的艺术精品。

有的雕塑背面以高大乔木组成浓密的绿化带,在蓝天、绿树的衬托下,使雕塑作品更富艺术魅力。

4、雕塑艺术作为公园环境的构成部分和重要的景观语言,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公园空间文化的塑造起重要的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