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国内外遥感最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国内外遥感最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有代表性的是智能引导系统。系统本身是在国际先进的超 图数据结构 (HBDS)理论基础上,实现遥感 (RS)、地理信
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 (GPS)、专家系统(ES)和智
能化决策知识系统(IDSS)即 5“S”的联合。
•
5S技术是把 GIS、RS、GPS、IDSS、ES这 5项单项
技术综合、 集成为一个整体, 更方便、 更迅速地解决综合 信息问题决策的一项集成技术。
10
5S技术及其内部结构
11
5S技术一体化集成
12
5S技术的功能
5S技术整体结合所构成的系统是高度自动化、 实时化和智能化的GIS系统。这种系统,不仅具有 自动、 实时采集、处理和更新数据的功能,而且 能够智能式地分析和运用数据,为各种应用提供科 学的决策咨询, 并回答用户可能提出的各种复杂 问题。5S技术为科学研究、政府管理、社会生产 提供了新一代的观测手段、描述语言和思维工具 。5S的结合应用,取长补短,是自然的发展趋势,必 将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动力。
3
广泛应用
基于遥感的这些特点,遥感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军事侦 察、导弹预警、军事测绘、海洋监视、气象观测和互剂侦 检等。在民用方面,遥感技术广泛用于地球资源普查、植 被分类、土地利用规划、农作物病虫害和作物产量调查、 环境污染监测、海洋研制、地震监测等方面。
遥感行业的发展因而在一个国家的科技进步中占据着 举足轻重的低位。
• 【5】 朱志勤 遥测遥感技术的现状及发展 计算机自动测量与控制 1999年第7卷第2期
32
22
5. 雷达卫星遥感日益受到青睐
(3)高分辨率波束,三种参数依此为37°~48°,45公里及10 米x10米 。
(4)扫描雷达波束,该模式具有对全球快速成像能力,成 像宽度大(300公里或500公里),分辨率较低(50米x50 米或100米x100米),入射角为20°~49°
(5)试验波束,该模式最大特点为入射角大,且变化幅度 小49°~59° ,成像宽度及分辨率分别为75公里及28米x 30米。
2
: 一. 遥感技术主要特点
• 3、获取信息受条件限制少。
在地球上有很多地方,自然条件极为恶劣,人类难以 到达,如沙漠、沼泽、高山峻岭等。采用不受地面条件限 制的遥感技术,特别是航天遥感可方便及时地获取各种宝 贵资料。
• 4、获取信息的手段多,信息量大。
根据不同的任务,遥感技术可选用不同波段和遥感仪 器来获取信息。例如可采用可见光探测物体,也可采用紫 外线,红外线和微波探测物体。利用不同波段对物体不同 的穿透性,还可获取地物内部信息。例如,地面深层、水 的下层,冰层下的水体,沙漠下面的地物特性等,微波波 段还可以全天候的工作。
18
“嫦娥一号”首用空间微波遥感测 量月壤厚度
我国自主研 发的首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2007年10月24日发 射)令中国成为世界上五个成功探月的国家之一。但很少有人知道, “嫦娥一号”在国际上首次搭载微波辐射遥感系统,并成功“测量” 月壤厚度,人类探索宇宙,就此开启了全新的“科学之眼”。
19
国内外遥感 最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刘威兵 制作
2012.05.15
1
: 一. 遥感技术主要特点
• 1、可获取大范围数据资料。
遥感用航摄飞机飞行高度为10km左右,陆地卫星的卫星轨道高度 达910km左右,从而,可及时获取大范围的信息。
• 2、获取信息的速度快,周期短。
由于卫星围绕地球运转,从而能及时获取所经地区的各种自然现 象的最新资料,以便更新原有资料,或根据新旧资料变化进行动态监 测,这是人工实地测量和航空摄影测量无法比拟的 。
摄
16
17
3. 微波遥感技术:
• 微波遥感技术 是当前国际遥感技术发展重点之一, 其全天候性、穿透性和纹理特性是其它遥感方法不具备 的。利用这一特性对解决我国海况监测,恶劣气象条件 下的灾害监测,冰雪覆盖区、云雾覆盖区、松散层掩盖 区及国土资源勘查等将有重大作用。微波遥感的发展进 一步体现为多极化技术、多波段技术和多工作模式。
20
多平台传感器的的应用
例: ALOS是日本的对地观测卫星,ALOS卫星载有三 个传感器:全色遥感立体测绘仪(PRISM),主要 用于数字高程测绘;先进可见光与近红外辐射计 -2(AVNIR-2),用于精确陆地观测;相控阵型 L波段合成孔径雷达(PALSAR),用于全天时全天 候陆地观测。
21
5. 雷达卫星遥感日益受到青睐
30
遥感卫星在商业市场应用中的新局面
• 美国政府对遥感卫星的新指令: 最大程度地依赖商业遥感卫星来支持军事、情报、
对外 政策、本土安全及国内用户所需的图像和空 间需求。美国的商业卫星图像公司在国家安 全作战行动中将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31
参考文献
• 【1】 李德仁 摄影测量与遥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 学报 2000年2月
25
7.对地观测能力的创新
• 高时间分辨率,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 高波谱、全波段、多角度探测及其定量化探测,提高全面
探测能力 • 小卫星与大卫星发展并举
以平台为中心向以载荷为中心转变,高性能敏捷小卫星平台技术, 与高分辨率成像载荷结合,实现多模式成像;综合大卫星(多载荷) 对目标实施同步探测。代表性的是欧洲ENVISAT卫星,拥有10个传 感器,光学与微波等各种传感器同步观测。
23
6. 后遥感技术的提出
• 后遥感应用技术是一种遥感信息深化应用 的技术,其含义是指将遥感技术与传统地 学方法相结合,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 一种信息综合应用技术。其内容涵盖信息 处理、信息解译、信息分析、信息表述和 信息应用等一整套方法技术系统。
24
7.对地观测能力的创新
进入21世纪以来,对地观测技术有了一个非常大的跃进,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 • 高空间分辨率同时宽覆盖 卫星遥感空间分辨率已逼近亚米级,极限为厘米级,提高 目标探测精度;在提高空间分辨率的同时提高覆盖宽度, 提高目标探测的效率。比如利用离轴三反技术,可研制2 米空间分辨率150公里宽覆盖;20米空间分辨率可达到 1500公里覆盖宽度。
13
5S视图
14
2. 高光谱分辨率传感器是未来 空间遥感发展的核心内容:
• 高光谱分辨率传感器
• 是指既能对目标成像又可以测量目标物波谱特性的光学传 感器其特点是光谱分辨率高、波段连续性强。其传感器在 0.4μm-2.5μm范围内可细分成几十个,甚至几百个波段, 光谱分辨率将达到 5nm-10nm。
• 【2】 郭祖军 张友炎 李永铁 世界航天遥感技术现状、发展趋势及油 气遥感应用方向 国土资源遥感 2000年第2期 总第44期 中国3S吧
• 【3】 张义彬 曲家惠 世界遥感技术发展现状及其地质应用 国土资源 遥感 1998年第4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第38期
• 【4】 胡明城 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和最新成就 测绘科学 2000年第25 卷第1期
7
• 【据美国军事与航空航天电子学网站2007年3月 14日报道】 根据美国BCC研究公司新的研究报告 ——“遥感技术与全球市场——IAS022A”分析 ,2006年全球遥感产品市场已达70多亿美元, 2007年将达73亿美元,到2012年将达99亿美元 ,年增长率为6.3%。
8
四、遥感技术发展的趋势
26
8.影像处理技术不断创新,应 用不断深入
目前影像处理技术朝着多元化和企业级方向发展,除了 传统的桌面影像处理技术外,还有影像管理技术,面向 服务的影像处理技术等。
在影像信息智能化提取方面,除了有半自动化人工提 取工具外,在影像自动分类方面,基于光谱的方法,除 了传统的统计学方法,还包括了基于神经网络,模式识 别等方法;基于专家知识的决策树分类,充分利用了多 源数据的特性;基于面向对象的空间特征提取技术。
4. 多平台多传感器对地遥感应用
随着数字地球和智慧星球等概念的兴起,遥感应用在各行 业不断地深入渗透。遥感应用从国家需求为主,逐渐扩展 到企业应用层次,甚至个人日常生活中。在大量的实际应 用中对空间、时间、辐射以及光谱方面的分辨率和时效性 的要求越来越高,依靠一个平台上的一个传感器获取的数 据常常难以满足应用需求。因此,深入开发多平台多传感 器(Multi-platform Multi-sensor-M2)的遥感能力,逐渐 成为遥感应用的发展趋势。
29
Erdas遥感新技术为无人机数据处理提 供解决方案
• 徕卡通过使用LPS处理无人机数据,采用严密的光束法区 域网平差,在保证一定精度的情况下,能够以较少的人工 干预,用最快的速度完成整个测区的处理过程。在影像重 采样过程中支持批处理的并行计算和分布式处理,提高了 数据生产的效率,并且只需一般的工作站即可处理,满足 了无人机数据在测绘(正射影像/镶嵌/DTM等系列测绘产品 )以及灾害应急快速处理方面的需要,为无人机数据处理 市场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4
二.遥感技术的应用
• 遥感应用领域
资源普查
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森 林草场资源、野生动物资源等
灾害监测
旱情、水灾,滑坡、泥石流、地 震、农林病虫害、森林失火等
环境监测
荒漠化、土壤盐渍化、环境污染、
海洋生态、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
响、植被变化、海洋冰山漂流等
工程建设及规划
大型水利工程、港口工程、核
15
近期发射的高分辨率卫星类型
发射时间
特点
GeoEye-1 2008年9月 测图能力极强、重访周期
6日
极短、 分辨率高
WorldView 1
WorldView 2
2007年9月 多波段、高清晰影像、更 18日 灵活的运转、更精确的拍
摄
2009年10 月8日
多波段、高清晰影像、更
灵活的运转、更精确的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