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每题有4个选项,其中只有1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选项号填入括号内)1、石油是天然生成的、液态的、以( B )为主的混合物。
(A)氢氧化合物(B)碳氢化合物(C)氧化物(D)氢化物2、石油凝固点高低与其( A )量有关。
(A)蜡(B)胶质(C)硫(D)碳3、石油的凝固点一般为( A )。
(A)-50~30℃(B)-10~10℃(C)0~30℃(D)30~40℃4、通常所说的天然气是指天然生成的( A )气体。
(A)所有(B)甲烷(C)烷类(D)烃类5、在标准状态下,天然气和空气的密度之比为(B )。
(A)0.6~0.8 (B)0.6~1.0 (C)0.8~1.0 (D)1.06~1.20 6、天然气的发热量随着( A )含量增加而升高。
(A)重烃(B)轻烃(C)重烷(D)烃类7、生油气层的颜色与岩石中含有的( A )、氢氧化压铁、绿泥石及有机物有关。
(A)硫化铁(B)硫酸铁(C)碳酸铁(D)氧化铜8、生油气层主要有暗色的( B )和富含有机质的碳酸盐岩。
(A)生物灰岩(B)沉积岩类(C)礁块灰岩(D)碎屑岩9、生油气层富含有机质和生物化石,尤其以含大量成分散状的( A )为主。
(A)浮游生物(B)爬行动物(C)植物(D)微生物10、目前,生产部门大量采用地球化学分析的方法,来( C )认识生油气层。
(A)估计(B)定性(C)定量(D)线性11、反映岩层有机质丰度的指标不包括( C )。
(A)石油类沥青含量(B)剩余有机碳含量(C)烃与有机质的比值(D)烃含量12、反映岩层中氧化还原的指标不包括( C )。
(A)铁的还原系数(B)还原硫的含量(C)化石的含量(D)二价铁和三价铁的比值13、储油气层必须具备一定的( B )和一定的连通性。
(A)孔隙度(B)储集空间(C)密度(D)渗透性14、岩石孔隙性的好坏常用( A )来表示。
(A)孔隙度(B)渗透性(C)渗透率(D)连通性15、储油气层主要分为( A )、碳酸盐岩类和其他岩盐储集层三类。
(A)碎屑岩类(B)沉积岩类(C)化学岩类(D)生物岩类16、盖层一般具有( A )、相对不渗透或渗透性极弱的特性。
(A)厚度大、岩性致密(B)厚度大、岩性坚硬(C)厚度小、岩性致密(D)岩性致密、孔隙度高17、页岩、泥岩的盖层常可与(A )储集层相伴生。
(A)碎屑岩(B)碳酸盐岩(C)石灰岩(D)白云岩18、岩盐、石膏、石灰岩、白云岩等盖层多于(C )相伴生。
(A)碎屑岩(B)岩浆岩(C)碳酸盐岩(D)变质岩19、控制油气藏的基本条件是( B )。
(A)生、储、盖(B)生、运、圈(C)生、盖、圈(D)运、圈、保20、石油地质学中所说的( C )是指油气在地壳内形成工业聚集的基本单元。
(A)油气田(B)工业油气藏(C)油气藏(D)油田21、油气藏的主要参数不包括( C )(A)油气藏及气顶高度(B)含油水边缘(C)油气产量(D)含油气面积22、油气藏的基本类型有( C )(A)两大类(B)三大类(C)四大类(D)五大类23、岩性尖灭油气藏属于(C )油气藏(A)构造油气藏(B)地层油气藏(C)岩性油气藏(D)特殊类型油气藏24、油气在构造圈闭内聚集的油气藏称为(C )(A)岩性油气藏(B)地层油气藏(C)构造油气藏25、油气聚集在因岩性或物性发生横向变化形成的岩性灭尖、透镜体等圈闭中的油气藏称为( A )(A)岩性油气藏(B)地层油气藏(C)构造油气藏(D)岩性尖灭油气藏26、我国的油气勘探一般分为( B )阶段(A)2个(B)3个(C)4个(D)5个27、钻井地质录井是指在(B )中,取全取准反映地质情况的各项资料数据的工作(A)取心过程(B)钻井过程(C)测井过程(D)试油过程28、油气田勘探是指在( C )的基础上打出油气井,在提供一定含油气范围的情况下,进一步掌握含油气范围内地质条件和含油气水性质等的勘探。
(A)地质普查(B)区域综合勘探(C)整体解剖(D)取心钻井29、石油工程中,区域探井又称(C )(A)预探井(B)参数井(C)基准井(D)区域解剖井30、整体解剖井的主要任务是尽快查明( B )构造带油气聚集情况。
(A)一级(B)二级(C)一、二级(D)二、三级31、区域探井是以( C )为勘探对象。
(A)三级构造(B)二级构造(C)整个盆地(D)整个油气藏32、钻时是指钻头每钻进(C )深度的岩层所需要的时间(A)1m (B)0.5m (C)一个单位(D)10m33、钻时通常所用的单位是(C )(A)m/min (B)h/m (C)min/m或min/0.5m (D)s/m34、钻时录井时,在目的层加密带要每(B )记录一次。
(A)1m (B)0.5m (C)0.2m (D)0.2~0.5m35、( B )是反映井下最直观、最实际的第一手资料。
(A)岩屑(B)岩心(C)钻时曲线(D)颜色36、岩心录井是指地质人员按( B )对岩心进行编录、观察、试验和描述的工作过程。
(A)一定顺序(B)一定标准(C)大小(D)颜色37、通过观察描述( C ),可以了解地层沉积特性、岩性特征、含油气水特征和地下构造情况。
(A)钻时曲线(B)岩屑(C)岩心(D)测井曲线38、岩屑录井是指在钻井过程中,地质人员按一定的( C ),将岩屑连续收集起来,进行观察、分析、归位,以恢复地下原始剖面过程。
(A)取样间距(B)迟到时间(C)取样间距和迟到时间(D)井深39、对岩屑代表性影响不大的因素是( C )(A)井壁坍塌(B)划眼深度(C)机械钻速(D)切力变化40、利用岩屑录井草图进行地层对比,可及时了解本井(D )等。
(A)岩性特征(B)钻遇层位(C)正钻层位(D)上述三项41、钻井液录井是通过纪录钻井过程中(C )的变化来研究地层及其含油气情况的工作过程。
(A)钻时(B)钻速(C)钻井液性能(D)钻井液颜色42、影响钻井液性能的地质因素不包括(D )(A)盐侵、黏土侵、地温、地层倾角 D43、钻井液录井的方法是(D )(A)观察钻井液颜色的变化(B)测定钻井液性能的变化(C)观察钻井液中油、气、水的显示(D)上述三项44、气测录井是一种直接测定钻井液中(B )含量的一种录井方法。
(A)气体(B)可燃性气体(C)天然气(D)空气45、影响气测录井的地质因素不包括(D )(A)油气比(B)地层压力(C)岩石渗透率和孔隙度(D)岩层厚度46、气测录井的实质是通过分析钻井液中可燃性气体的含量,发现( C )油气藏。
(A)工业(B)有无(C)有无工业价值的(D)有经济价值的47、荧光是石油和大部分石油产品在(D )照射下所发出的一种特殊的光。
(A)红外光(B)红光(C)紫光(D)紫外光48、根据岩屑所发荧光的亮度和颜色可测定石油的(C )(A)含量(B)组分(C)含量和组分(D)密度49、不属于荧光分析法的是( C )(A)荧光直照法(B)点滴分析法(C)性能对比法(D)系列对比法50、钻井液矿化度高于地层水矿化度或地层电阻率大于(B )时,使用感应测井的效果不如侧向测井。
(A)20Ω·m (B)50Ω·m (C)80Ω·m (D)100Ω·m51、微电极测井的径向探测深度一般为( B )(A)1.5~3.0cm (B)2.5~5.0cm (C)5.0~7.5cm (D)7.5~10.0cm52、邻近侧向测井的探测范围是(C )(A)7.6~10.0cm (B)10~15cm (C)15~25cm (D)25~35cm53、微球形聚焦测井的径向探测深度为(C )(A)5.0cm (B)10cm (C)15cm (D)25cm54、不属于岩性孔隙度测井方法的是( D )(A)密度测井(B)中子测井(C)声波测井(D)自然伽马测井55、中子测井资料主要用来确定地层孔隙度,也可用来划分岩性及(C )(A)含油层(B)含水层(C)含气层(D)干层56、在沉积岩中,声波时差主要与(D )有关。
(A)岩石骨架(B)岩石孔隙分布(C)孔隙中流体性质(D)上述三项57、确定泥质含量的测井方法有(A )、自然伽马能谱测井和自然电位测井。
(A)自然伽马测井(B)电阻率测井(C)声波测井(D)密度测井58、自然电位曲线可以划分渗透性地层,分析岩性,确定地层中的泥质含量及估算地层水( B )(A)矿化度(B)电阻率(C)成分(D)浓度59、岩石中泥质含量较高是,对(C )的影响不能忽视。
(A)自然伽马测井(B)自然伽马能谱测井(C)孔隙度测井(D)自然电位测井60、不能确定裂缝性地层的测井方法是(A )(A)自然电位测井(B)井下声波电视测井(C)声波全波列测井(D)地层倾角测井61、地层倾角测井磁带纪录采样点电导率曲线为每米(D )点。
(A)40个(B)100个(C)200个(D)320个62、地层倾角测井时,接触井壁裂缝的极板将出现( C )异常。
(A)高电位(B)高电阻率(C)低电阻率(D)低电位63、水泥与套管胶结不好时,声波能量通过钢管( B )传播,在地层中传播能量小(A)高频(B)高速(C)低频(D)低速64、在下套管注水泥的井中,声波从发射器到接收器可通过(C )途径传播。
(A)2种(B)3种(C)4种(D)5种65、噪声测井仪可获得( D )不同频率的曲线(A)3条(B)4条(C)5条(D)6条66、井斜测井能够测量(C )(A)井斜角(B)方位角(C)井斜角及井斜方位角(D)井眼曲率67、稠油在地面的黏度一般超过(D )(A)50mPa·s (B)200mPa·s (C)400mPa·s (D)600mPa·s68、超高温井温测试仪可耐温( C )以上,耐压20MPa。
(A)210℃(B)200℃(C)350℃(D)600℃69、在下列孔隙度测井方法中,测井效果较好的是( C )(A)声波测井(B)中子测井(C)密度测井(D)井径测井70、不同测井方法的( D )各不相同。
(A)探测系统(B)测量原理(C)作用(D)上述三项71、选择测井系列时,需考虑(D )(A)地质条件(B)井眼条件(C)井的类型(D)上述三项72、所选择的测井系列需能准确的提供孔隙度、含水饱和度、束缚水饱和度、可动油两、残余油气饱和度、泥质含量及渗透率的近似值等( C )参数。
(A)水力(B)钻井(C)地质(D)岩性73、测井车停车位置与井口之间最少要有( C )清洁平整的场地。
(A)10m (B)20m (C)30m (D)50m74、主井场电源电压要平稳,电压波动要小于( C ),频率50Hz。
(A)±10% (B)±8% (C)±5% (D)±12.5%75、在测井作业前要( C )转盘,配合测井队吊升测井设备和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