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励志理想-主题班会
书籍是巨大的力量——列宁 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高尔基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尔 每一本书都是一个用黑字印在白纸上的 灵魂,只要我的眼睛、
我的理智接触了它,它就活起来了——高尔基 光阴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奥斯特洛夫斯基 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泉源!只有知识才是有用的,只有 它才能够使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 人精确.史鉴 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博物使人深沉; 伦理使人庄重;
中国,这条东方巨龙已腾飞,“振兴中华”的伟大任务就由我们来承担, 同学们,明天的太阳一定会由我们托起,让这句不朽的名言不再成为空谈,不 再成为口号.
励志是一门学问,这门学问不管多么博学的人都读不懂,学不精,进而形 成一个独立学科“励志学”.励志学,不仅仅是要激活一个人的财富欲望,更要 激活一个人的生命能量,唤醒一个民族的创造热情.失去创造力,是一个人乃至 一个民族最大的悲哀.而励志,便是让一个人重新焕发起这种力量.励志,并不是 让弱者取代另一个人成为强者,而是让一个弱者能与强者比肩,拥有实力相当 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励志,即是唤醒一个人的内在创造力.惟有从内心深处展开的 力量,用心灵体验总结出的精华,才是一个人真正获得尊严和自信的途径.
我们不会忘记周恩来为实现他的理想而刻苦读书的历历往事:
图书馆,他专心孜孜,如饥似渴;旅行途中,他争分夺秒,不知 疲倦;
“大江歌罢掉头东”,他东渡日本,为的是寻求救国救民的 真理;他远涉重洋,赴法勤工俭学,为的正是中华之崛起……
读书,他不满足于学校,他投身社会,深入群众,向工人学
习;读书,他不满足于国内,他放眼世界,投身巴黎公社,洋为 中用;读书,周恩来不仅掌握了丰富的知识,为以后的革命工作 打下了竖实的基础,也让他找到了救国救民的真理,更坚定了他 的共产主义信念.
◎鲁迅嚼辣椒驱寒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 期成绩优异,学校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 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 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 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 著名的文学家.
理想和信念是人生的强大动力.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 往,这种超越目前的美好生活就是人们的需要,理想越是美好,人
们的动机也就越是强烈,于是驱使人们积极行动的力量也就变得越 是强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曾形象地 把理想比作一个人心灵上的“发动机”.有了这个“发动机”人们就 有了奋起进取的巨大动力.美国盲人女学者海伦•凯勒的奋斗事迹也是 催人泪下.她曾这样说:“当一个人感到有一种力量推动他去翱翔时, 他是决不应该去爬行的.”这种推动她在广阔的天空中翱翔的巨大精 神力量就是崇高的人生理想和信念.
在现代,雷锋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人民的好卫 士——任长霞同志执法为民保平安.
同学们,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我们应 该怎么做呢?以天下为己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学生的义务就是学习,我们要把强烈的爱国之情投入到学习中去,知识才
是力量,没有科学文化你何以谈报国?出了这道校墙,我们要面对的是社会的 纷繁复杂.是我们单纯稚嫩的思想所必须接受的.只有在校园里学好知识,练好 专业,才能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正所谓:看世间风云变幻,谁 主沉浮?
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 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
得到鱼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 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了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 篓旁.
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当他已 经看到不远处那片蔚蓝色的海洋时,他浑身的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他也只 能眼巴巴地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间.
人们可以从不同学科的角度来给理想做出不同的解释.从 哲学角度,理想是“人生之最高准则”;从社会学角度, “理想是未来美好生活和美好社会的向往和追求”;从心 理学角度,“理想是指向未来,指向人的生活和活动的远 景” ;从美学角度,“理想是至善至美的生活”;从伦理
学的角度,“理想是最高尚的人格”;从人生哲学的角度, “理想就是人生奋斗目标,是一个人如何度过自己一生的 总体规划.”
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培根 书籍——当代真正的大学——托马斯·卡莱尔
Hale Waihona Puke 岳飞的“精忠报国”,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 心照汗青”……一个个爱国英雄的事迹也深深的教育了他.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有志不在年高.少年周恩来正是痛心于祖 国的落后挨打、饱受侵略,惨遭蹂躏的现实,才立志为中华之崛 起而读书.
又有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了长者恩赐的一根鱼竿和一篓鱼.只是他 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定共同去找寻大海,他俩每次只煮一条鱼,他们经 过遥远的跋涉,来到了海边,从此,两人开始了捕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他 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 康的生活.
【励志心语】 一个人只顾眼前的利益,得到的终将是短暂的欢愉; 一个人目标高远,但也要面对现实的生活.
Zháo bì
◎凿 壁 借 光Kuāng héng 西汉时,有个叫匡 衡的人,非常勤奋好学,但家境贫困,买 不起蜡烛.匡衡的邻居,家境富裕,夜间烛火通明.匡衡请求晚 上去他家读书,但邻居不允许.不得已,匡衡想了一个办法, 偷偷地在墙壁上凿了一个小洞,让邻居的亮光透过来,借着这 点亮光读书. 用这种方法,匡衡读完了一些书,但他买不起新 书.有一天,他发现一个财主家里藏着许多书,于是他向财主 提出,愿意帮助干活,不要工钱.财主很奇怪,问其原因,匡 衡说:“我给你干活,不要工钱,只是想借你家里的书看看.” 财主听说只借书看而不要工钱,很是高兴.匡衡就这样读了很 多书,因而成为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王亚南苦读成才
王亚南小时候胸有大志,酷爱读书.他在读中学时,为了争 取更多的时间读书,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条脚锯短半 尺,成为三脚床.每天读到深夜,疲劳时上床去睡一觉后迷 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脚方向倾斜过去,他一下子被惊醒过来, 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读.天天如此,从未间断.结果他年年都 取得优异的成绩,被誉为班内的三杰之一.他由于少年时勤 奋刻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杰出的经济学家.
理想和信念是人生的奋斗目标.在人生的大海里航行,没有明确 的目标,就像一叶没有舵手的小舟,随波飘流,难以驰向幸福的彼 岸.而理想就是人们向往和追求的目标,有了目标,人生就有了明确 的方向,崇高的理想能使我们在黑暗中找到光明,在迷途中找准方 向,在困难时充满信心.不少青年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的奋斗目标是 考入大学,当进入大学以后,就应认真思考,树立更远大而崇高的 理想,生活的道路及其漫长,千万不可落下理想的风帆.
还有就是学会反省,真正的强者,敢于正视自己的失败,在真正强大的目 光逼视下,失败才会孕育另一种价值——诞生智慧.
套用马斯洛的一句话,励志学永远不会产生奇迹,真正让一个人改变的是 对自我的觉察!
● 做自己最喜欢的,做自己最擅长的. ——李彦宏《成功由我》
● 光并非太阳的专利,你也可以发光. ● 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 要冒一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 是愿意去做、愿意去冒险的人. ● 知识给人重量,成就给人光彩,大多数人只是看到了 光彩,而不去称量重量. ● 人之所以有一张嘴,而有两只耳朵,原因是听的要比 说的多一倍. ● 辛勤的蜜蜂永没有时间悲哀. —— 布莱克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 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如果你要想成功、要想追求所企望的美梦,就千万不 可有这样的信念,因为那会扼杀你的潜能,毁掉你的希望.
在古代,楚国诗人屈原把满腔的热忱溶于《离骚》之中,含恨而逝.宋朝 爱国名将岳飞,背上的四个大字“精忠报国”,伴随着他走过了多少个戎马春 秋.清朝禁烟大臣林则徐在赶赴广州之前给他的老师留下了一句诗:“苟利国 家生死已,岂因祸福避趋之”.
在近代,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还有秋瑾的诗, 田汉的词,聂耳的曲.多少革命老前辈用生命和青春创造了我们今天的幸福, 毛主席的油灯,周总理的大衣,朱总司令的扁担.他们把自己的爱国之情表现 在拯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