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微生物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作用
微生物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作用
七 微生物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作用
第一节 污水的生物处理类型 有机污染的污染程度可用COD、BOD、 有机污染的污染程度可用 、 、 TOC等表示。 等表示。 等表示 微生物处理有机污染物的方法分为好氧处 厌氧处理和兼氧处理三大类。 理、厌氧处理和兼氧处理三大类。
好氧处理( ⑴ 好氧处理(BOD5<500mg/L) ) O2作为电子受体 CO2+H2O • OD:0.5~2.0mg/L(处理前) : ~ (处理前) • OD:2.0~4.0mg/L(处理后) : ~ (处理后) • pH:6.5~8.5 : ~ • T:25~40℃、30℃最佳 : ~ ℃ ℃ • C:N:P=100:5:1 : : : : C量过高,N、P为限制因子,应添加 、P; 量过高, 、 为限制因子 应添加N、 ; 为限制因子, 量过高 N、P过高,易引起水体富营养化 过高, 、 过高
㈡ 活性污泥的形成 • 活性污泥的形成是微生物在废水中新陈代 谢和生长繁殖的结果。 谢和生长繁殖的结果。 细菌、菌胶团早期形态; ① 细菌、菌胶团早期形态; 菌胶团吸附污染物,形成有机物、微生物、 ② 菌胶团吸附污染物,形成有机物、微生物、 无机物组成颗粒,是污泥正常形成的基础; 无机物组成颗粒,是污泥正常形成的基础; 桥联作用、静电作用。 ③ 桥联作用、静电作用。
• 菌胶团:由细菌分泌的多糖类物质将细菌包覆 菌胶团: 成的粘性团块。 成的粘性团块。 • 菌胶团是活性污泥的主体,作用表现如下: 菌胶团是活性污泥的主体,作用表现如下: 吸附富集生物和污染物, ⅰ.吸附富集生物和污染物,增加微生物与污染 吸附富集生物和污染物 物接触机会; 物接触机会; 促进活性污泥颗粒形成; ⅱ.促进活性污泥颗粒形成; 促进活性污泥颗粒形成 防止微型动物对细菌吞食; ⅲ.防止微型动物对细菌吞食; 防止微型动物对细菌吞食 为原生动物、 ⅳ.为原生动物、微型后生动物提供吸附场所和 为原生动物 生存环境。 生存环境。
㈨运行效果检测 反映处理效果的项目:进出水BOD、COD、 ①反映处理效果的项目:进出水 、 、 TN、TP、SS等 、 、 等 ②反映污泥情况的项目:SV、MLSS、SVI、 反映污泥情况的项目: 、 、 、 DO、微生物相等 、 反映污泥营养和环境条件的项目: 、 、 ③反映污泥营养和环境条件的项目:N、P、 pH、水温等 、 一般SV和 常测 常测。 一般 和DO常测。
兼氧(水解)处理( 废水、 ⑶ 兼氧(水解)处理(PVA废水、表面活性 废水 剂废水、焦化废水、印染废水) 剂废水、焦化废水、印染废水) 水解产酸菌 把复杂有机物转化 有利于好氧处理
一、活性污泥法 • 活性污泥法是应用最广泛的废水好氧生物 处理技术,主要用来处理生活污水, 处理技术,主要用来处理生活污水,也用 在纺织、印染、炼油、石油化工、 在纺织、印染、炼油、石油化工、造纸焦 化等工业废水中。 化等工业废水中。
㈠ 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 见图 • 活性污泥:由细菌、霉菌、原生动物、藻 活性污泥:由细菌、霉菌、原生动物、 类等大量微生物以及污水中有机和无机的 固体物凝聚较之一起所形成的褐色的絮状 体或绒粒。 体或绒粒。 • 含水率高、比表面积大、结构松散 含水率高、比表面积大、 吸 附和氧化分解有机物 • 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主要为细菌,而细菌 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主要为细菌, 多数以菌胶团形式存在, 多数以菌胶团形式存在,少数以游离态存 在
㈢ 活性污泥的培养驯化 活性污泥培养中“种泥”的来源: 活性污泥培养中“种泥”的来源: 同类废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 ⑴ 同类废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 生活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 ⑵ 生活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 ⑶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 较大毒性和难降解有机废水, ⑷ 较大毒性和难降解有机废水,采用处理废 水下水道中沉积物或受该污染的土壤。 水下水道中沉积物或受该污染的土壤。
基本工艺流程: 基本工艺流程: 废水 初沉池
曝气池
二沉池
出水
回流污泥
剩余污泥 浓缩 消化 干燥 焚烧、 焚烧、填埋
各个池子、系统的作用: 各个池子、系统的作用: • 初沉池:降低曝气池中进水的 及沉砂, 初沉池:降低曝气池中进水的SS及沉砂 及沉砂, 也可以去除部分BOD; 也可以去除部分 ; • 曝气池:也叫反应池、生物反应器,提供 曝气池:也叫反应池、生物反应器, 微生物吸附降解有机物的场所; 微生物吸附降解有机物的场所; • 曝气系统:供O2、搅拌,使微生物与有机 曝气系统: 搅拌, 物充分接触混合; 物充分接触混合;
• 国内流行的污水处理工艺
– AB法 吸附+生物氧化 法 吸附+ – SBR法 进水、反应、沉淀、出水、闲置 法 进水、反应、沉淀、出水、 – A/O法 缺氧(Anoxin)/好氧(Oxic) 好氧( 法 缺氧( 好氧 – A/A/O法 法 – 氧化沟法等
㈧ 活性污泥膨胀原因及控制措施 • 原因:为丝状菌大量繁殖所引起,如污水中缺乏 原因:为丝状菌大量繁殖所引起, N、P、Fe等,溶解氧不足,水温高等,此外,超 、 、 等 溶解氧不足,水温高等,此外, 负荷、污泥龄过长、或有机物浓度梯度小等。 负荷、污泥龄过长、或有机物浓度梯度小等。 • 控制:针对原因采取措施,如缺氧加大曝气量, 控制:针对原因采取措施,如缺氧加大曝气量, 污泥负荷率过高,可适当调整MLSS值,若污泥 污泥负荷率过高,可适当调整 值 大量流失,可加5- 氯化铁, 大量流失,可加 -10mg/L氯化铁,帮助凝聚, 氯化铁 帮助凝聚, 刺激菌胶团生长,也可加漂白粉抑制丝状菌繁殖。 刺激菌胶团生长,也可加漂白粉抑制丝状菌繁殖。
活性污泥法的净化机理(吸附、稳定阶段) ㈥ 活性污泥法的净化机理(吸附、稳定阶段) • 吸附阶段:有机物转移到活性污泥上去, 吸附阶段:有机物转移到活性污泥上去, 15~45min; ~ ; • 稳定阶段:大分子有机物先被细菌分泌的胞外 稳定阶段: 酶作用分解为小分子化合物, 酶作用分解为小分子化合物,然后被细菌摄入 体内,继而在胞内酶作用下, 体内,继而在胞内酶作用下,一部分被同化成 细胞物质,另一部分转化成CO2、H2O、 细胞物质,另一部分转化成 、 SO42-、NH3、PO43-
㈣ 活性污泥性能指标 • 活性污泥浓度: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 活性污泥浓度: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 MLSS(mg/L) ( ) 一般1500-2000 mg/L 一般 - • 污泥沉降比(SV):混合液在 量筒中静 污泥沉降比( ):混合液在1L量筒中静 ):混合液在 置30min,沉降污泥与原混合液体积比。 ,沉降污泥与原混合液体积比。 SV=30%为正常情况 为正常情况
活性污泥的组成: 活性污泥的组成: M=Ma+Me+Mi+Mii 式中: 活性污泥 式中:M-活性污泥 Ma-活性微生物 活性微生物 Me-微生物分解过程残留物 微生物分解过程残留物 Mi-不可生物降解部分 不可生物降解部分 Mii-无机物 无机物
细菌为主,革兰阴性菌为主; ① 细菌为主,革兰阴性菌为主; 丝状细菌(引起活性污泥膨胀); ② 丝状细菌(引起活性污泥膨胀); 真菌,较少,酸性(絮状体形成、 ③ 真菌,较少,酸性(絮状体形成、污泥膨 胀有关); 胀有关); 原生动物、微型后生动物( ④ 原生动物、微型后生动物(掌握各动物的 污水中的指示作用)。 污水中的指示作用)。
污泥负荷率( ) 污泥负荷率(Ns): ㎏(BOD5)/㎏(MLSS)d ㎏ Ns=Q.So/m.v 式中: 式中:Q—平均进水流量 平均进水流量 So—进水平均 进水平均BOD5值 进水平均 m—污泥浓度 污泥浓度 v—曝气池体积 曝气池体积
㈤活性污泥法 • 活性污泥法:将空气鼓入水体中,水中好 活性污泥法:将空气鼓入水体中, 氧细菌繁殖,微生物吸附、 氧细菌繁殖,微生物吸附、降解有机污染 最终使有机物转化为CO2、H2O、NH3 物,最终使有机物转化为 、 然后把活性污泥分离出来, 等,然后把活性污泥分离出来,成为净水 的方法。 的方法。
活性污泥培养初期、中期、成熟期各优势种群。 活性污泥培养初期、中期、成熟期各优势种群。 • 培养初期一般鞭毛虫和变形虫占优势 • 培养中期游泳型纤毛虫和鞭毛虫占优势 • 培养成熟期钟虫等固着型纤毛虫占优势
• 驯化活性污泥,在工业废水中,使混合液 驯化活性污泥,在工业废水中, 中逐渐增加工业废水的比例, 中逐渐增加工业废水的比例,直到达到满 负荷。 负荷。 • 为了缩短培养和驯化时间,可将培养和驯 为了缩短培பைடு நூலகம்和驯化时间, 化合并起来。 化合并起来。
• •
•
二沉池:固液分离、污泥浓缩; 二沉池:固液分离、污泥浓缩; 回流系统: 回流系统:确保曝气池中有一定活性污泥 浓度,即保持有足够的微生物量, 浓度,即保持有足够的微生物量,起到接 种作用; 种作用; 剩余污泥排出系统:排出增殖的活性污泥, 剩余污泥排出系统:排出增殖的活性污泥, 以维持整个活性污泥系统的稳定性。 以维持整个活性污泥系统的稳定性。
• 一般认为:当曝气池中出现大量钟虫、累 一般认为:当曝气池中出现大量钟虫、 枝虫、盖纤虫、聚缩虫、独缩虫等固着型 枝虫、盖纤虫、聚缩虫、独缩虫等固着型 的纤毛虫及轮虫时, 的纤毛虫及轮虫时,说明污水处理运转正 出水水质好; 常,出水水质好; • 当大量出现豆形虫、草履虫、四膜虫等游 当大量出现豆形虫、草履虫、四膜虫等游 泳型纤毛虫和鞭毛虫、根足虫时,说明活 泳型纤毛虫和鞭毛虫、根足虫时, 性污泥结构松散,运转不正常, 性污泥结构松散,运转不正常,出水水质 差; • 出现线虫则说明缺氧。 出现线虫则说明缺氧。 线虫则说明缺氧
• 污泥体积指数(SVI): 污泥体积指数( ):mL/g ): 曝气池混合液经30min静沉后,1g干污泥所占的容积, 静沉后, 干污泥所占的容积 干污泥所占的容积, 曝气池混合液经 静沉后 SVI=混合液 混合液30min静沉后污泥容积(mL/L)/污泥干重 静沉后污泥容积( 混合液 静沉后污泥容积 ) 污泥干重 (g/L)=SV/MLSS ) 能较好的反应污泥的松散程度和凝聚沉淀性能 • SVI值过低,说明泥粒细小紧密,无机物多,缺乏 值过低, 值过低 说明泥粒细小紧密,无机物多, 活性; 活性; • 过高说明污泥难于沉淀分离,使回流污泥浓度降低 过高说明污泥难于沉淀分离, • SVI介于 ~150 mL/g, 100 mL/g 最理想 介于50~ 介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