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概况
子夜时分下沉到地平线以下不超过7度时,晚霞
朝 霞 相 连 , 彻 夜 不 黑 , 称 为 “ 白 夜 ” (белые ночи)。 在俄罗斯的圣彼得堡和阿尔汉格尔斯
克都有这一奇观。但以圣彼得堡(北纬60度左右) 的白夜最为著名。圣彼得堡的白夜每年从6月11日 起延续到7月2日。此时的圣彼得堡是旅游的最佳 时期。
沙漠、半沙漠带畜类
绵羊
马
骆驼
亚热带(黑海沿岸的高加索山鹿)
亚热带植物
板栗
毛榉
亚热带植物
杜鹃
桂樱
第 一 章 俄 罗 斯 概 况
第二节
二、自然带 索契:
气候与自然带
俄罗斯的南部黑海之滨的索契,四 季温暖如春,是典型的亚热带气候,盛 产柠檬和橙子。那里的海水、沙滩、阳
光是旅游胜地不可或缺的条件。
参军的适龄青年将从现在的85万减少到45万,这
势必会影响国家的安全。
第 一 章 俄 罗 斯 概 况
第五节
一、人口
人口和区划
分布:俄罗斯的人口分布不均,城市人口
占人口总数的72%。农村人口只有26%。 密度:俄罗斯联邦平均人口密度为8.4人 /平方公里。工业地区人口密度最大,北极地 区和西伯利亚部分地区则人烟稀少。如在中部 的莫斯科州(含莫斯科)人口密度为324.7人/平 方公里,而在雅库特共和国(东西伯利亚)每平 方公里平均只有O.3人。
( Российская Федерация) 简称:俄联邦或俄罗斯 (Россия)
第 一 章 俄 罗 斯 概 况
第一节 地理位置和地形
一、地理位置
面积: 1707.54万平方公里 ,(占原苏联领土 面积的76%),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是地球 陆地面积的八分之一,比我国面积大一倍左右。 东西长9000多公里,南北宽4000多公里。
年,人口自然减员达2000万,相当于目前全国总
人口16%。
人口负增长趋势
第 一 章 俄 罗 斯 概 况
第五节
一、人口
人口和区划
原因: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老化、
死亡率升高和生育率下降。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困 难使百姓生活艰难,健康水平下降,寿命缩短; 社会动荡使许多夫妇不愿生育。问题十分严峻。
影响:长此以往,18年后俄罗斯联邦可应征
索契(疗养院)
索契(码头)
索契(码头)
索契(浴场)
索契(游艇)
索契(海边垂钓)
索契(雪域风光)
索契(绿草与雪山)
索契(滑雪)
索契(游雪山)
索契(奥运与教堂)
索契(海上余晖)
第 一 章 俄 罗 斯 概 况
第一节
二、自然带
地理、气候与自然带
白夜:在南北半球纬度60度以上,太阳中心
地形
乌拉尔山脉
东欧平原
厄山花莲
厄尔布鲁士山
第 一 章 俄 罗 斯 概 况
第二节
一、气候 类型:
气候和自然带
俄罗斯联邦的大部分国土位于欧洲和亚洲 的内陆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国80%左右 的领土处于温带气候的控制之下,但气候显得 复杂多样。由北向南依次为寒带、亚寒带、温 带、小部分是亚热带,从西往东大陆性气候的 特征逐渐加强。
土地资源
农业土地
牧场
草场
第 一 章 俄 罗 斯 概 况
第三节
一、森林资源
土地资源和森林资源
俄罗斯森林拥有量占世界森林资源总 量的1/4,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45%,木材 储量约820亿立方米,占全球木材储量的 25%。木材储备主要在西伯利亚和远东森 林地区。
西伯利亚森林区
第 一 章 俄 罗 斯 概 况
第二节
一、气候
气候和自然带
特色: 严寒是俄罗斯的一大特色。在引进“圣诞 老人”的形象之前,俄罗斯有自己的“严寒老 人” (Дед-мороз) 。俄语中形容严寒的词汇 特 别丰富:“собычий холод”, “трескучий мороз”, “крeщенские морозы”, 表达暴风雪的词汇也特别多。如:“метель”、 “вьюга”、“пурга”等等。 欧洲人戏称俄罗斯严寒为“二月将军”。
第一节 地理位置和地形
二、疆域 岛屿(8个):
萨哈林岛、新地岛、北地群岛、法
兰士约瑟夫地群岛、弗兰格尔岛、新西
伯利亚群岛、千岛群岛和科曼多尔群岛。
第 一 章 俄 罗 斯 概 况
第一节 地理位置和地形
二、疆域 濒临12个海,通向三大洋: 北面由西往东,毗邻大陆的有巴伦 支海、白海、喀拉海、拉普捷夫海、东 西伯利亚海和楚科奇海,与北冰洋连; 东临白令海、鄂霍茨克海和日本海,与 太平洋相通;西濒波罗的海,西南有黑 海和亚速海,与大西洋相接。
第四节
水资源
俄罗斯境内河道纵横,湖泊星罗棋布。共有 河流250万条,湖泊约300万个。其中包括: 世界最大的湖——里海(面积37.1万平方公里) 世界最深的湖——贝加尔湖(最深处1620米) 全国最长的河流——勒拿河(全长4400公里) 全国水流最湍急的河流——叶尼塞河 欧洲最长的河流——伏尔加河 (全长3531公里) 俄罗斯河水流量达424.6万立方米,相当于 世界河水总流量的10%。水源共给方式主要为 雪水。
苔原带植被 苔原沼泽 沼泽草
低矮植物
云莓
苔原带动物
北极狐
北方鹿
第 一 章 俄 罗 斯 概 况
第二节
二、自然带
气候与自然带
森林冻土带 苔原带 以南不大的 地带,夏天 比苔原带长 而暖。
驯鹿
狩猎归来
土著居民
第 一 章 俄 罗 斯 概 况
第二节
二、自然带
气候与自然带
森林带(北极圈—北纬50度) 俄罗斯 60%以上的土地分布在这一地 区。西至西部边界,东至太平洋沿岸,是 世界上最大的森林区。北方为针叶林带, 南方为混交林带。俄罗斯的森林带大部分 被泰加林所覆盖
平均气温 -300C。主要降水形式为降雪,
植被稀少。
北极荒漠带植被
地衣
苔藓
白熊
北极荒漠带动物
北极荒漠带动物 海豹
海鸟
海象
海象
第 第 一 一 章 章 俄 俄 罗 罗 斯 斯 概 概 况 况
第二节
二、自然带
气候与自然带
苔原带(冻土带) (北冰洋沿岸—北极圈) 属亚寒带气候,冬季长达8-9个月, 大部分地区终年冰雪覆盖,最暖月份平 均气温不超过100C,生长着一年生低矮植 物。
第 一 章 俄 罗 斯 概 况 地理位置
第 一 章 俄 罗 斯 概 况
第一节
地理位置和地形
一、地理位置
时差:俄罗斯最东和最西的两地时差达 11个小时。 俄罗斯的标 准时以莫斯
科的时区(东
三时)为准。
第 一 章 俄 罗 斯 概 况
第一节 地理位置和地形
二、疆域 邻国(17个): 西北面:挪威、瑞典、芬兰 西 面: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 波兰、白俄罗斯 西南面:乌克兰 南 面:格鲁吉亚、阿塞拜疆、 哈萨克斯坦 东南面:中国、蒙古、朝鲜 东 面:与日本、美国隔海相望
针叶林 第 一 章 俄 罗 斯 概 况
第 一 章 俄 罗 斯 概 况
混交林
泰加林
泰加林
针叶林
泰加林
云杉
松树
针叶林
泰加林
雪松
针叶林
泰加林
冷杉
小叶林
白桦
杨树
阔叶林
橡树
椴树
阔叶林
槭树
泰加林带动物
松鼠
紫貂
泰加林带动物
棕熊
麋鹿
泰加林带动物
狐狸
狼
第 一 章 俄 罗 斯 概 况
第二节
二、自然带
边境线 岛屿 濒临12个海
第 一 章 俄 罗 斯 概 况
第一节
三、地形
地理位置和地形
地形:乌拉尔山脉以西的欧洲部分是 东欧平原(也称俄罗斯平原),乌拉尔山脉 以东的亚洲部分为自西向东依次为西西伯 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和东部山地。 欧洲部分的南部横贯着大高加索山脉,主 峰厄尔布鲁士的海拔5642米,是俄罗斯的 最高点。
劳 动 人 口 比 例
第 一 章 俄 罗 斯 概 况
第五节
二、民族
人口和区划
俄罗斯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 160多个大小民族。其中80%的人口为俄 罗斯族,超过百万人口的民族有:俄罗斯 人、鞑靼人、乌克兰人、巴什基尔人、楚 瓦什人、车臣人、亚美尼亚人。
俄罗斯人
鞑靼人
乌克兰人
巴什基尔人
楚瓦什人
邻国
第一节 地理位置和地形 第 一 二、疆域 章
边境线总长度58600公里。其中:
俄 罗 斯 概 况
பைடு நூலகம்
陆路边境线:17000多公里 海岸线: 40000多公里 与俄罗斯共同边境线最长的国家是哈 萨克斯坦(7200公里)。我国与俄罗斯的共 同边界线长达4000多公里。
第 一 章 俄 罗 斯 概 况
车臣人
亚美尼亚人
第 一 章 俄 罗 斯 概 况
第五节
二、区划
人口和区划
89个联邦主体:
21个共和国 6个边疆区 49个州 2个联邦直辖市
1个自治州
10个民族自治区
行政区划
第 一 章 俄 罗 斯 概 况
第五节
二、区划 7个联邦区 :
人口和区划
以莫斯科为中心的 以圣彼得堡为中心的
中央区 西北区
二、自然带
气候与自然带
自然带(自北向南分布): 极北荒漠带、苔原带(冻土带)、 森林冻土带、森林带、森林草原带、草 原带、半沙漠带、沙漠带、亚热带。
第 一 章 俄 罗 斯 概 况
第二节
二、自然带
气候与自然带
北极荒漠带(北冰洋诸岛)
气候特征:冬季严寒而漫长,夏季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