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一些基本概念:
形象思维(直感思维)是一种复杂的多途径、多回路、非线性的思维方式,其中灵感、顿悟的思维形式是形象思维的特例。
灵感是不可预期和无从有意调控的心理现象和思维现象。
直觉是思维主体不借助于逻辑程序和经验积累而穿透认识事物的表层,直接洞察事物本质和深层状态的意识活动和思维形式。
对于科学方法有两种理解:一是科学的方法(The Scientific Methods)。
它是指符合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具有科学性的、在实践活动中行之有效的方法,被称之为广义的科学方法。
二是、科学研究中的方法,英文表述为:the methods in scientific research.主要指科学研究领域中的方法,即狭义的科学方法。
科学方法的分类:获取科学事实的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等)、整理科学事实的方法(比较法,分类法等)、构造科学理论体系的方法(假说法,模型法等)、横向科学方法等(功能模拟法,黑箱法等)。
因此直观,灵感等形象思维对于科学方法有以下几方面影响:
一、从获取科学事实的方法的角度来看:直观,灵感等
形象思维为科学方法提供一个清晰的理解。
比如直觉
可以让我们在直接的实验观察时快速的找到我们需
要观察或者记录的现象,进而从这一点进行更为细微
的观察,提高科学观察的效率。
而灵感在设计科学实
验时,更是体现了它的重要性,因为科学实验设计不
是用理论可以解决的,它往往需要天才的灵感。
比如,
卡文迪许就是利用光的反射设计了一个精密扭秤比
较准确的测量了万有引力常数G。
但两百多年来,经
过许多人的实验,万有引力常数的精度仍是最差,这
也说明灵感对于科学的实验设计是很重要的。
所以直
观,灵感等形象思维为科学研究和认识提供了可感
知的认识基础。
二、从整理科学事实的方法的角度来看:直观,灵感等
形象思维可以直观形象,清晰和具体地揭示事物的本
质。
比如,在比较法中,利用直觉,灵感等形象思维
可以很快,很深刻的揭示事物的本质。
卢瑟福采用太
阳系环绕模型来解释原子结构,使人一目了然,并产
生清晰深刻的印象。
又如,在分析法中,形象思维同
样起着重要的作用。
当年居里夫人在对于铀盐的放射
现象有极大兴趣,但通过仪器检测却始终没能找出原
因,为此他们经过数次精确的实验,最后终于发现在
铀盐中存在百分之零点几的未知元素。
这样的发现完
全凭借居里夫人对于化学元素的直觉,因为一般人肯
定会把这百分之零点几看作是仪器误差,而不会想成
是有未知元素存在。
由此可见,直觉在分析法中可以
直观形象,清晰和具体地揭示事物的本质。
三、从构造科学理论体的方法的角度来看:直观,灵感
等形象思维可以不顾逻辑上的束缚,为科学方法提供
一个独特的渠道。
比如模型法,通过研究模型来解释
原型(被模拟的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的方法如
果不是直觉或者灵感等形象思维,人们很可能会在思
维上深陷于过去的传统思维,而无法对于新事物做出
合理的解释。
沃森和克里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他
们在提出DNA的结构时,最初提出的是三双螺旋结
构,但与实验室是背道而驰,突然沃森想到自然界中
生物体都有成对的现象,于是想到DNA结构应该是
双螺旋结构,最后经过检验他的想法是正确的。
所以
科学的直觉和灵感往往可以把已有的知识于新的研
究对象联系起来,沟通认识的渠道,跨越或洞穿复杂
现象的逻辑阻隔。
四、从横向科学方法的角度来看:直观,灵感等形象思
维同样可以清晰地揭示事物的本质。
比如黑箱方法,
它是利用外部观测、试验,通过输入、输出信息来研
究黑箱功能和特征,探究其构造和机理的方法。
就像
你到市场上去买西瓜,在不切开西瓜的前提下,你只
能通过西瓜皮的色泽,手感,或者敲敲西瓜听取声音
来辨别西瓜内部的质量如何。
这个不仅需要以前经验
的积累,更是一种直觉。
在科学研究是,也是同样的
道理。
所以直观,灵感等形象思维可以清晰地揭示
事物的本质。
事实上,人们的每一次认识上的飞跃,最初都是有直觉和灵感所触发的,但这一过程常常表现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因此许多科学家,尤其是著名的科学家往往很重视直觉的培养。
爱因斯坦认为,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真正可贵的因素是直觉”,没有直觉等形象思维的产生,科学家往往容易在原来的科学范式中思考问题。
而直观,灵感等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有何不同?
抽象思维(逻辑思维)主要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能动的反映客观世界的认识过程。
包括:正向思维、逆向思维、横向思维、发散思维。
形象思维(直感思维)是一种复杂的多途径、多回路、非线性的思维方式,其中灵感、顿悟的思维形式是形象思维的特例。
它们两者有以下几点不同:
一、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在形象性上存在差异。
形象性是形
象思维最基本的特点。
形象思维所反映的对象是事物的
形象,思维形式是意象、直感、想象等形象性的观念,其表达的工具和手段是能为感官所感知的图形、图像、图式和形象性的符号。
形象思维的形象性使它具有生动
性、直观性和整体性的优点。
而抽象思维是形而上的,具有抽象性,不是能用具体的事物可以描述,它更多的
是一种概念,一种理解。
二、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在人类大脑中形成的地方不同。
左半脑长于语言功能、逻辑分析、推理思维、数学运算,
侧重于抽象思维;右半脑更长于非语言、非数学、非
逻辑的空间关系,即侧重于形象思维。
例如做梦,梦
通常是非语言、非逻辑、情感化、形象化的,这正是
右半脑的特征。
而当我们用语言来描述自己的梦时,
这时我们就是在运用左半脑。
所以两者在形成的地方
是不同的。
三、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在创造性上存在差异。
人们惊奇的
发现,右半脑的许多特殊形式,如无意识、非逻辑等就
是创造性思维的基本特征。
形象思维并不满足于对已有
形象的再现,它更致力于追求对已有形象的加工,而获
得新形象产品的输出。
所以,形象性使形象思维具有创
造性的优点。
四、形象思维具有非逻辑性,而抽象思维具有逻辑性。
形象
思维不像抽象思维那样,对信息的加工一步一步、首尾
相接地、线性地进行,而是可以调用许多形象性材料,一下子合在一起形成新的形象,或由一个形象跳跃到另
一个形象。
它对信息的加工过程不是系列加工,而是平
行加工,是面性的或立体性的。
它可以使思维主体迅速
从整体上把握住问题。
而抽象思维是要按一定的规律,
逻辑来加工制作,撇开事物的具体形式和个别属性,揭
示事物的本质,形成新的认识、概念,然后再运用新的
认识、概念继续进行推理和判断,由此达到概括地、间
接地反映现实事物本质和相互关系,形成对现实的更高
一级的理性认识。
因此抽象思维总是存在一定的逻辑性,而这正是它与形象思维所不同的。
五、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在精确性上存在差异。
形象思维对
问题的反映是粗线条的反映,对问题的把握是大体上的
把握,对问题的分析是定性的或半定量的。
它通常用于
问题的定性分析;而抽象思维不同,它可以给出精确的
数量关系,通常用于问题的定量分析。
而且,形象思维
有时在处理一些问题时会出现比较大的偏差,这时就需
要逻辑思维来纠正或者检验形象思维的正确性、科学性。
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虽然形式不同,但两者不是对立的,而是互补的。
,这两者殊途同归,各有其能,能以理性的方式共同探讨事物的本质和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