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九年级《思想品德》第十课选择希望人生教案

2014九年级《思想品德》第十课选择希望人生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 “发现提出解答问题”教案第四单元 满怀希望 迎接明天P110 —146第十课 选择希望人生 P126---146第一框:《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一课时)P127—131一、教学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明白树立理想十分重要,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必须做出长远规划和具体规 划,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来使理想实现。

二、教学重点、难点:三、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导入:约5分钟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是我们进步的内燃机。

我们有了理想就会为 之奋斗,为之努力,为之拼搏。

理想犹如我们成长过程中的太阳,会驱散我们前进途中的迷雾, 照亮前进道路上的路标;又像强劲的东风,能够鼓起我们前进的风帆,使我们通往直前。

所以, 我们要确立合理、科学的理想,为理想插上翅膀,把理想变成现实。

(二八学生预习:约5分钟要求事先预习,在课堂上在用时阅读新授内容约 5分钟。

(三八 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约 5分钟引导学生针对阅读的内容,进行发现问题,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问题 不分大小,适时在黑板写出学生提出的问题。

(三)、师生解答问题:约20分钟 对课本活动内容的解答:活动1:绘制自己的理想树 如:大学教师和谐健身活动2: “小张报考研究生” (1)指导学生阅读小张的故事。

(2 )引导学生思考后面的三个问题,在全班进行探讨和交流。

(答:三个问题的参考答案:①无忧无虑;②他有了理想,有了人生前进的方向,就能在亲爱教学重点对理想的规划和理想的实现教学难点树立理想的重要性p127 自律p128的希望中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幸福, 对自己充满信心和希望, 不在乎周围人的看法;③克服困难,坚持学习,牺牲娱乐和休闲等方面的时间,刻苦努力,每天都有计划和安排,生活有条不紊, 有序进行。

) (3)在全班交流后,教师进行总结:(答:缺乏理想,就会使人缺少内在的激励,缺少前进的动力;有了理想,人生就不会迷失方 向,就能在新的希望中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幸福。

(从正反两方面引导学生认识理想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人生的积极意义。

)活动3: “他们的理想能够实现吗” P129(1 )呈现三个情境。

(2 )分小组探讨后面的问题,每个人充分发表意见。

(答:①三人的理想与现实之间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第一位是由于机遇,第二位是自身条件 影响到理想的实现,第三位是家庭环境和外在因素。

②难度较大。

因为有自身条件和外在条件 的限制:外表漂亮,歌声甜美不是成为歌星的必然条件;打篮球确实对身高有严格要求,除了 极特殊的情况;出国留学需一定的经济条件,除非有别人的资助或公费。

三人须付出超常努力,或考虑适当调整目标。

要掌握正确方法,艰辛努力,调整目标。

(3 )在全班进行交流,教师总结理想和现实之间存在差距的原因。

(答:从上述活动中,我们认识到,由于外在环境和自身条件的局限, 些差距,要实现自己的理想,需要掌握正确的方法,付出艰辛的努力。

活动4: “从老师到电视台节目主持人” P130(1 )呈现故事情境。

(2) 引导学生思考并交流对后面问题的认识。

【答:⑴学历较低,缺乏经验。

⑵对理想作出了规划,并树立了理想, 拼搏,艰苦奋斗,脚踏实地,全力以赴地付出努力。

⑶①还要继续努力,不断学习,提高自身 素质和增强自身的能力;②要具有一种不屈不挠、坚持不懈的精神;③谦虚谨慎,积累经验, 使自己更充实。

】(3) 教师进行总结:要实现理想,就要把长远目标与具体行动有机地结合起来,知道自己现在 该做什么,明确现在做的事情对实现长远目标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活动5: “杨振宁的故事” p131 (1 )指导学生阅读杨振宁的故事;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下列问题:杨振宁为什么要中途放弃做实验论文的初衷? 如果他不放弃自己的初衷,结果可能会怎样? 这则故事对你的启示有哪些?【答:⑴他动手能力太差了。

⑵可能通过努力获得一定的成绩,但因为动手能力不强,不会获 得今天的辉煌成绩,甚至可能一事无成。

⑶启示:具体理想是发展变化的,有时要根据自己的 能力、兴趣等实际情况,对自己的理想适当的进行调整,以缩短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推动 理想的实现。

】(3)在全班交流后,教师进行总结:理想的实现需要坚持不懈,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盲目蛮干, 而要掌握一定策略,特别是要善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自己的具体理想作出适当的调整。

活动6: “给理想树添枝加叶”(1 )课前通知学生将前面画的理想树带来,并要求学生事先准备好绿色、黄色和红色彩纸。

(2) 告诉学生绿色代表自己已经拥有的能力;黄色代表自己正在努力充实的能力;红色代表自 己目前缺乏,还需要培养或学习的能力。

将彩色纸剪成树叶的形状,提醒学生用树叶的大小来 表示各项能力的需要程理想和现实之间总会有)确立了人生目标,顽强度。

(3)将树叶贴在理想树相应的位置上,并思考理想实现的可能性以及今后的打算。

(4 )在全班进行交流,请一些同学上台介绍自己的理想树,教师予以鼓励,并提醒学生保留自己的理想树,让自己和这棵树一起共同成长。

对要求掌握的知识点进行解答:1什么叫理想?P128是我们在学业成就、未来职业、道德人格甚至家庭生活方面追求的目标,代表着我们对生命的一种盼望,反映了我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人生,就是立足现实,不断追求各种具体理想的历程。

2、理想有什么作用?p128 —129(1 )、人生需要理想。

理想是引导人生航船的方向;(2)、理想指向未来,表现为奋斗目标,对人的行为有导向、驱动和调控作用;(3)、理想能激励我们不断超越自己,让我们充满了实现自身价值的喜悦,使我们的人生充满幸福。

3、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p130由于外在环境和自身条件的局限,理想和现实之间总会有些差距。

(1 )、需要对人生作出规划。

规划长远些、具体些、划分为入港额阶段性目标(2)、我们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等实际情况,对自己的理想进行适当的调整,以缩短理想与现实间的距离,促进理想的实现。

(3)、通向理想的道路只有一条,那就是脚踏实地、全力以赴。

也需要不断增强自身的能力,坚持不懈。

(四)小结、训练、巩固与提高:余时(由学生归纳,教师点评):一、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一)给未来插上翅膀1、理想是指向未来的奋斗目标,包含生活的方方面面2、理想对人生的意义(二)通向理想之路1、理想与现实之间总会存在差距2、实现理想的途径⑴为了理想,我们需要对人生作出规划。

⑵具体的理想是动态的、发展的。

⑶理想的实现需要具备一定的能力做基础四、教师课后反思:第二框:《理智面对学习压力》(一课时)p132—136、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学习生活中存在压力,这种压力会对我们产生哪些影响以及如何克服考试焦虑。

二、教学重点、难点:正确面对学习压力三、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导入:约5分钟1、 什么叫理想? P1282、 理想有什么作用? p128 —1293、 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p130(二八学生预习:约5分钟要求事先预习,在课堂上在用时阅读新授内容约 5分钟。

(三八 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约 5分钟引导学生针对阅读的内容,进行发现问题,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问题 不分大小,适时在黑板写出学生提出的问题。

(三)、师生解答问题:约20分钟 对课本活动内容的解答:活动1:要学习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明天考试,我要取得好成绩…… 老师期待我的进步……父母希望我考上理想学校…… 这时你的心里有什么感觉?身体有什么反映? (学生回答:略)分析同学们出现学习压力反应的原因。

(答:考试压力,学习压力,老师的期待,父母及长辈的希望等。

p132一一对学习的不同作用毫无压力,过于轻松会使人失去前进的动力,不利于学习的进步活动2:请同学们看教材 P133三幅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面对考试的压力,他们三个的态度如何?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根据同学们的回答,我们来填表:活动3:请同学们看教材P133-134中的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1 )在生活中,你有哪些面对压力反而表现得更好的经历?(答:在学习上适度压力可以推动我们继续努力,不断超越自己,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2)你曾听说过哪些有关“压力”的说法?(答:“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把种子种到地里,要用土压实,才能长出好苗”。

)(3)概括上述经历和说法,谈谈你对“压力”的认识。

(答:压力是催人向上的良好催化剂;“压力”是通向成功的动力和源泉;“压力”是我们战胜困难的强大精神支柱,等。

)(4)同样的课程,有的同学越学越有趣、越轻松,有的同学则越学越觉得是一种负担;有的同学可以连续几个小时玩游戏仍余兴未尽,上课却觉得累。

这是为什么?(答:学习压力常与我们内心的感受和体验有关,与个人兴趣爱好、性格特长也有一定的关系。

)活动4:见教材P134事例(1 )呈现小清的故事(2 )探讨后面的问题,在全班进行交流。

【两个问题的参考答案:⑴是。

是中考。

⑵办法:①将压力看作学习的动力;②明确学习目的, 培养学习兴趣;③向别人倾诉,心理咨询;④体育锻炼,听音乐、看书和影视,休假旅游等;⑤读轻松的小说,对镜子给自己“加油”等。

】(3)教师总结学生陷入考试焦虑的原因,并帮助学生找到应对考试焦虑的方法。

活动5:请同学们看教材P133中下的材料,并思考下列问题(1)你如何看待考试?试用一句话来形容自己心目中的考试。

(答:考试是一把双刃剑,看你如何看待它。

)(2 )对待考试,其它人的看法又如何?(答:同学:考试是张判决书,掌握着你的生死大权,等。

老师:考试检验同学们当前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及方法是否得当等,也检验老师的教学方法是否正确,是否符合教育的要求。

家长:考试是检验你的唯一标准。

)(3)你认为哪些观念有助于你积极面对考试?(答:老师的观点有助于自己积极面对考试,因为考试衡量自己平时学习效果和质量的一把尺子。

)活动6:如何增强自身实力?(学生回答,教师归纳)(答:⑴拟定具体的复习计划;⑵不轻言放弃任何一科,也不只专攻某一学科;⑶养成有规律的作息习惯,保持良好的体力和充沛的精力;⑷掌握一些放松情绪的方法;⑸要调整自己的应试心态;⑹将自己的大目标分成一阶段一阶段的小目标,分段完成;⑺坚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等。

)对要求掌握的知识点进行解答:1、如何正确认识学习的压力? P132-133(1 )、学习生活总会有压力的存在,感受压力是正常的。

(2) 、学习压力给我们带来的影响:一方面是积极影响,适度的学习压力可以激发我们的干劲 和潜能,使我们表现得更积极。

另一方面是消极影响,过度的学习压力则会使焦虑不断增加, 影响学习效率和正常发挥。

(3) 、学习需要适度的压力。

我们要在现有的基础上给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自觉适度加压, 增强学习动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