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百年前的中国铁路老照片

百年前的中国铁路老照片

百年前的中国铁路老照片
百年前的中国铁路老照片,肯定你没看过老照片(清末民
初的中国铁路) 1905 年京张铁路开工时的詹天佑。

詹天佑是我国最早的铁路工程师,生于1861 年,广东南海人。

1872 年考取幼童赴美留学生,1881 年毕业于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铁路专修科。

1905 年至1909 年以总工程师身份主持修建了著名的京张铁路。

民国成立后,任北京政府交通部技监、粤汉川铁路督办等职。

京张铁路竣工典礼所用专车。

鉴于京张的战略地位,清政府曾事先对觊觎已久的英、俄两国声明,此路修筑“只用华款、华员自造,不允他国承造” 。

因而从筹资、勘测到设计和施工,京张铁路完全由国人独立完成。

京张铁路竣工典礼上的扎彩牌楼和龙旗。

经过四年的艰苦施工,1909 年全长201.2 公里的京张铁路接受了邮传部三堂验收,并在南口举行了盛大通车典礼,当时参加典礼的中外来宾有一万多人。

邮传部官员与詹天佑等人在京张铁路竣工典礼时的合影。

1906 年,清政府批准设立邮传部,下设船政、路政、电政、邮政和庶务五司。

修筑铁路相关事宜均属路政司管辖。

京张铁路的南口机车房。

根据大型机车运营之需,京张铁路
修筑时即在南口等地设置了机务设备及机车维修工厂。

京张铁路京西站三家店车站。

京张铁路起点车站——广安门
车站。

京张铁路西直门站停车场。

西直门车站为京张铁路南端的大站,由詹天佑设计,于1906 年开始建造。

京张铁路竣工后,首先由验道专车进行试验运行。

片中验道车上满载修筑铁路的工人和技术人员。

车前合影的技术人员中左一为
詹文彪、右三为詹天佑。

京张铁路青龙桥车站在八达岭南约
1.5 公里处,是京张铁路线上的一段艰巨工程。

为解决青龙桥地段坡大弯急,火车爬不上去、转不回来的难题,詹天佑创造性地运用了折返法,设计了“人”字形线路,成功解决了问题。

京张铁路途经居庸关山洞北口。

这是京张铁路修建过程中的难关。

其路段包括居庸关、八达岭、五挂头、石佛寺等四个隧道工程,总长1645 米,其中居庸关隧道长367
米。

詹天佑率领工程技术人员克服资金少、设备差等困难,顺利完成了居庸关隧道工程。

京张铁路宣化府车站。

京张铁路门头沟车站。

为解决机车用煤,京张铁路专门修筑了门头沟煤矿支线。

京张铁路在康庄段的水塔和火车房。

京张铁路康庄停车场景象。

由于京张铁路施工难度大,詹天佑把全线施工分为三段:丰台到南口为第一段,南口到康庄为第二段,康庄至张家口为第三段。

图片所摄正是第二段终点康庄。

京张铁路线上的摩格尔机车。

在京张铁路南口关沟段修建过程
分之一的最大坡度,这是山区铁路少有的大坡
道线路。

为使机车顺利通过,最初采用了摩格尔机车双机牵引。

适应山区线路的北英机车。

詹天佑选定京张线路最大坡
度的同时注意机车类型的选择。

经向美国从事机车制造的同学洛德咨询,购置了英国北英公司机车,并于1908 年运达关沟段工地。

京张铁路先后共购进4 台北英机车。

京张铁路
马力机车。

考虑到京张线的山区路段特点,詹天佑从美国鲍德温工厂购进世界新型机车,其额定牵引力为42000 公斤,为当时亚洲最大马力的机车;竣工当年又购进美国赉玛厂制造的3 台山道机车与谢式齿轮传动立缸机车。

京张铁路线上使用的播德威机车。

京张铁路上的守车车厢。

守车是指货车的最后一节车厢,这里存放列车供应品并提供货车是否顺利运行;同时守车也是列车员记录货物装卸的临时办公室。

京张铁路竣工典礼上使用的头等花车。

花车专用于接待贵宾,讲究内部设计装潢,由一般客车车厢改装而成。

信号。

当列车运行时,守车中的司闸员可从车窗观看到整列京张铁路修建中的运碴车。

碴车属铁路货车的一种,是用于铁路隧道、地下矿山等工程掘进的运碴设备。

这是清末专门用来运猪的车厢,厢体四面的木板之间空隙较大,便于牲畜
中部设置车门,结实耐用。

清末纵贯新宁县全境的新
宁铁路竣工典礼。

新宁铁路由广东新宁华侨绅商陈宜禧于
1906 年集资兴办,1909 年4 月首先在新宁县境内通车,长约50 余公里;此段铁路的铁轨、枕木及铁板由美国进口;火车头、车厢由德国制造,除此之外,全部由华人设计和建筑。

1920 年新宁铁路最后全线通车,通车里程133公里。


宁县内通车庆典之日,宁阳铁路公司门前挤满了前来观看热 闹的民众。

新宁铁路逐段竣工后,人们在宁城车站前同火车 合影。

新宁铁路的兴修带动了沿线的富庶繁荣,如大泽、司 前、公益、大江、台城、斗山等圩镇,均因新宁铁路而兴盛; 台山、新会、江门迅速兴建了机械、电力、造纸、制糖等现 代化工厂,文化、教育事业也随之发展起来。

新宁铁路员工 与机车的合影。

人们在新宁铁路公益车站与火车头合影。

清 末修筑新宁铁路的同时,还先后建成公益、北街两个码头和
有工人子弟学校、 《新宁铁路月刊》 、新宁铁路电话局等附属 单位。

清末民初的北京火车站。

全称为京奉铁路正阳门东车 站,位于前门大街东侧,始建于 1903 年,1906 年正式启用。

从清末至 1958 年北京新火车站建成前,前门东车站一直是 北京最大的火车站, 时间长达半个世纪。

1903 年火车通进北
年年底, 从南北两端同时开工, 1906 年 4 月 1 日全线竣工通 车,全长 1214 公里。

俄国势力范围下的“牛庄”铁路。

庄本指今辽宁省海城市牛庄镇,但鸦片战争后英国官员到此 考察后,认为营口比牛庄的航运条件好,便强行将牛庄港开 在了营口,由于条约定稿已无法更改,英国人便将营口称作
庄(营口)港 1861 年 4 月 3 日开埠,此后规模迅
公益机器厂、 牛湾船坞以及宁城印刷厂等一批附属工程,并
京城时的情景。

清末京汉铁路局建筑外观。

京汉铁路于 1898 庄,致使营口港在世界航海史上以牛庄港之称延用了 70
多年。

速扩大。

清末民初已成为俄国的势力范围。

俄国列强控制下的满洲铁路。

俄国在建成西伯利亚铁路后,于1898 年强行在中国修建满洲里至绥芬河的中东铁路和哈尔滨至大连的南满铁路。

清末胶济铁路上的青岛车站。

1899 年由德国独家修筑和经营的胶济铁路在青岛正式开工,1904 年6 月1 日,青岛至济南的干线以及张店至博山、淄川至洪山支线,全长共计440.7 公里的胶济铁路全线建成通车。

从照片中看青岛车站的外观完全是一座欧式建筑。

正在修建中的津浦铁路黄河大桥。

津浦铁路北段自京奉铁路天津总站以南两路接轨处起,至山东韩庄,长626 公里;南段自韩庄至浦口,长383
公里。

两段分别于1908年7月和1909年1月开工,1911年
完成铺轨。

济南津浦路上的跨桥。

1908 年清政府屈服于英、德列强的压力,同意由英、德承办津镇铁路(天津至镇江)并签定了借款合同。

同时将津镇铁路改为津浦铁路,全长
1009 公里。

津芦铁路在北京地区铺轨的情景。

1895 年清政府拨款修建了天津至卢沟桥的铁路,简称津芦铁路。

这是修建津芦铁路时工人在北京的哈德门铺轨的情形。

沪宁铁路线
的标准站房。

沪宁铁路自上海至南京。

1905 年4 月开工,
1908 年竣工,历经三年,全长311 公里。

1917 年,交通部第一次铁路实习生试验及格授予证书留念。

民国交通部成立初期,针对中国铁路人才匮乏的现状,专门组织了铁路人才的培训、考核等具体工作。

1917 年汉粤川铁路线上的岳州停车场及机车房。

1918 年9 月建成汉粤川铁路湘鄂段,即武昌至长沙之间365 公里的铁路,将两湖地区连为一体。

汉粤川铁路线使用的巴尔德温大机车。

1917 年的汉
粤川铁路总公所。

民国成立后,孙中山先生提出“全国铁路网建设”的宏伟规划,同时提出将原计划修建的川汉、粤汉两条铁路合并成立汉粤川铁路公司。

1911 年建造的汉口大智门火车站。

1889 年清政府向列强借款兴建了北京卢沟桥至汉口的芦汉铁路,并于1901 年从卢沟桥延展至北京前门车站。

1906 年北京至汉口铁路全线通车,定名为京汉铁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