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程少堂《诗经·子衿》课例执非常关注教学内容与()的勾连,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时刻感受到古代经典中接受文言知识。
1. C. 政策法规2.古代典故3.外国生活4.现代生活2、张玉新执教《东坡词二首》的课例中,特别强调“教服务于学”,其教学内容的选择侧重在()。
1.想象2.朗读3.阅读方法和策略4.写作3、武凤霞的《一株紫丁香》课例是借助()对接儿童生活。
1. D. 图画2.资料推展3.想象4.故事4、“素描作文”教学的训练非常重视()。
1. A. 训练学生的构思能力2.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3.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4.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5、新课程提倡的“三维目标”是()这三个维度。
1.知识,过程,方法2.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3.知识,能力,素质4.知识,思维,习惯6、被称为“本色语文”的代表教师是()。
1. B. 曹勇军2.王崧舟3.韩军4.黄厚江7、欧阳代娜老师执教的()课例,体现了文言文串讲发的传统精髓和现代化改造。
1.《兰亭集序》2.《醉翁亭记》3.《小石潭记》4.《岳阳楼记》8、窦桂梅《林冲棒打洪教头》教例充分体现了()教学法的灵活和生动。
1. E. 讲授法2. F. 串讲法3.朗读4.小组合作多项选择题9、黄厚江老师语文“本色教学”的“阅读教学策略”有:().1.以讲授为主2.以文本理解为基础3.以问题探讨为引导4.以语言活动为基本形式10、“大语文”说明文教学设计的特点有:()。
1.说明文教学设计“有追求”2.说明文要讲很多百科知识3.说明文知识训练设计“活”而“实”4.说明文的教学视野开阔11、中小学诗歌教学对语文教师素养的要求:()。
1.教师要提高现代诗歌的解读和鉴赏水平2.教师要有较强的朗读能力3.教师要能够进行科学的朗读指导4.教师要注意创新诗歌教学活动的设计12、洪镇涛语感训练的四步课堂结构包括:()。
1.积累语言,积淀语感2.实践语言,习得语感3.品味语言,生成语感4.感受语言,触发语感13、散文独特的审美特质有:().1.散文的语言形式美2.散文的结构美3.散文的性情之美4.散文的音韵美判断题14、张孝纯老师运用“大语文”理念指导下的说明文教学视野非常开阔。
1. A.√2. B.×15、在初中低年级,小说的教学往往可以处理为记叙文教学;在高中,小说的教学则非常明显地表现为文学1. A.√2. B.×16、串讲是一种陈旧的文言文教学方法,应该淘汰掉。
1. A.√2. B.×17、散文体式繁杂,形式自由,取材广泛,写法灵活,风格多样融叙事、抒情、描写、议论于一炉。
1. A.√2. B.×18、目前国内对“实用文”的概念和“实用文阅读能力”的界定已经很成熟了。
1. A.√2. B.×19、王崧舟执教《枫桥夜泊》中有高度诗化的教学语言。
1. A.√2. B.×20、“串讲”之所以是“串讲”,就是要紧扣文本的语句,把字、词、句的意义、修辞等逐个进行解释。
这楚”的“八字真经”,颇有道理。
正因其“逐字、逐词、逐句”的落实,所以串讲模式在引导学生理解文章1. A.√2. B.×21、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是对一种话语系统的敏锐感觉,语感的获得既要有丰富的感性实践,还要有理性1. A.√2. B.×22、陈钟樑的《合欢树》课堂实录充分体现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语文课堂的教学风格。
1. A.√2. B.×23、“串讲”以文本本身为线索“串”起了所有的教学内容,为“讲”开辟了自由灵活而又井然有序的空间和文本思想内涵理解的矛盾。
1. A.√2. B.×24、黄厚江老师被称为“本色语文”的倡导人。
1. A.√2. B.×25、王崧舟执教《枫桥夜泊》用到了精彩的朗读教学。
1. A.√2. B.×26、洪镇涛老师善于运用“比较揣摩法”,对文本的标点、字词、句子或段落,采用加一加、减一减、调一调1. A.√2. B.×27、方帆老师执教的《荔枝蜜》课例跟中国老师教学《荔枝蜜》有很大的差异。
1. A.√2. B.×28、李卫东老师执教的《陋室铭》案例,被张定远誉为“文言文教学的范例”。
1. A.√2. B.×29、“真情实感”并不能保证学生能写出好文章。
1. A.√2. B.×30、吴泓老师认为“高中语文专题研究性学习”四大特征是“网络平台、完整经典、专题阅读、读写一体”。
1. A.√2. B.×主观题31、话题式手法参考答案:话题式手法主要是一种探究的手法,即设置难易适度的与课文密切相关的问题,给学生以“抓32、文本细读参考答案:文本细读源于20世纪西方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流派——语义学。
在课程教学语境下谈文本细读主独立的存在,阅读要以作品文本自身展开描述和评价。
至于作者的真实意图,我们只能以作品为33、板块式教学设计参考答案:板块式教学设计就是将一节课或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分为几个明显的而彼此之间又有的过程、教学的内容呈“板块”状并列而又一步一步地逐层深入。
34、切入口参考答案:切入口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阅读教学用语,是阅读教学的“穴位”——阅读教学中一个特殊的“感觉点”和35、语文味儿参考答案:语文味儿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和渗透教师的生命体验为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极具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令人陶36、主问题参考答案:主问题是相对于课堂上随意的连问、简单的追问和习惯性的碎问而言的,它指的是课文研读教学中能“牵一发大的“简化教学头绪,强调内容综合”。
37、文心技巧参考答案:文心技巧包括读者意识、发表意识、真话意识、作品意识。
“文心技巧”没有实实在在的训练,38、抛锚式教学参考答案:抛锚式教学有时也称“基于问题的教学”,这种教学要求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基于一定的问题验;而不是直接接受某种知识或经验。
39、说读式手法参考答案:说读式手法是指用边读边说的方式引导学生说一说读一读,读一读说一说,在读与说的充分活动理解。
40、语感参考答案: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是对一种话语系统的敏锐感觉,语感的获得既要有丰富的感性实践,41、原型解读参考答案:原型解读是现代西方文艺批评流派之一,又称神话原型派文艺批评、分析心理学派文艺。
要打破的原型因素,原型批评不把作品列为主要批评对象,而侧重于从宏观上总结文艺的普遍规律。
42、举例分析文言文如何融合现代教育理念进行“串讲”教学设计。
参考答案:若以欧阳代娜执教《岳阳楼记》为例,有以下要点:1.关注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培养;(若没有结合具体实例,则酌情扣分)2.进行了“艺术化”的教学设计;(若没有结合具体实例,则酌情扣分)3.在问题的探究中理解;(若没有结合具体实例,则酌情扣分)4.改变“串讲”的具体形式;(若没有结合具体实例,则酌情扣分)5.在诵读活动中加深理解。
(没有结合具体实例,则酌情扣分)若没有按照小标题形式答题酌情扣分43、结合具体的作文教学实录,论述“言语交际表达训练”教学设计的操作要领。
参考答案:1、创设情境,引领学生真切体验“民谣”;(若没有结合具体实例,则酌情扣分)2、铺桥搭路,促使学生在探究中体验抽象词汇;(没有结合具体实例,则酌情扣分)3、语感熏染,促使学生在比较、联想中体验词汇的诗性美;(若没有结合具体实例,则酌情扣分)4、多元朗读,引领学生体验词汇传递的情感美;(若没有结合具体实例,则酌情扣分)5、补充语文材料,引导学生体验词汇传递的文本意蕴。
(若没有结合具体实例,则酌情扣分)若没有按照小标题形式答题,酌情扣分44、任选一篇小说,尝试设计一例阅读教学的“切入口”教学片段。
参考答案:1、研读文本,梳理阅读教学内容:切入口设计的前提(若没有结合具体实例,则酌情扣分)2、结合学情,遴选阅读教学内容:切入口设计的控制域(若没有结合具体实例,则酌情扣分)3、重组教学内容,建构“教学逻辑”:切入口设计的关键(若没有结合具体实例,则酌情扣分)要总体权衡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的匹配性。
要认真提炼教学内容的最佳排列组合。
要精心研究“最佳排列组合”的要领:切入口的呈现若没有按照小标题形式答题酌情扣分。
45、结合具体的作文教学实录,论述素描作文教学设计的操作要领。
参考答案:以贾志敏《记一件-------的事》教例,素描作文教学设计的操作要领有以下几点:1、素描作文教学的“序”:语言训练与思维发展的高度融合素描作文训练重视写作教学序列的设计,而且这个序列非常重视“语言训练与思维发展”的配合,语言的条理训练同时开展。
2、素描作文的“招”:作文知识的“讲”与“练”紧密结合教学知识清晰可辨别,不是空架子;学练结合,点评精彩;开发游戏活动,“学”“练”乐趣无穷。
3、“素描作文”的“效”:真实、朴实、扎实真实抒写,引导学生的观察生活的有心人,让学生作文时“有东西可写”;朴实执教,教学作风严谨朴实;扎实培养学生语言文字基本功,落实三“关”:句子关、段落关和篇章关。
答案组织符合“以小标题形式分条阐述”。
46、结合具体教学实例,论述管建刚“作文评讲课”的操作要领。
参考答案:结合其《作文评讲课》案例,分析操作要领如下:尊重童心世界,先“放胆”后“小心”;(没有举例酌情扣分)“文心技巧”优于“文字技巧”,写作兴趣和写作意志是作文教学的核心;(没有举例酌情扣分)“慧心”经营作文讲评课型。
(没有举例酌情扣分)47、结合具体教学设计实例,论述语文“三维目标”中“过程与方法”维度的落实。
参考答案:以宁鸿彬执教《皇帝的新装》为例,“过程与方法”维度的落实要注意以下几点:1、开放发散的多元“答案”课堂教学中,教师设置能够激发学生思维的问题、促使学生思维活跃,是实施“过程与方法”的第一步。
在本个问题,学生的答案有:“一个不称职的皇帝”“一个愚蠢的皇帝”“一个无能的皇帝”“一个昏庸的皇帝”“一“一个爱美的皇帝”“一个无知的皇帝”。
第二个问题学生的答案是“蠢、骗、伪、假、傻、装、新、心”八个字加多元。
这些无不昭示着执教者在“过程方法”维度的成功。
2、高水平的引领与点拨如果说开放发散的多元答案是学生实施“学习过程与法”维度的开端,那么接下来教师对学生回答的回应和引运作。
这个环节要求教师的反映敏捷、深刻,教师的高度和宽度对生的高度和宽度有着直接的影响。
比如本课例中功的操作。
3、学习方法的明示和示范在教学实践中,对“过程与方法”的理解有很多误区,有的理解为教师的教学方法,而没有真实落脚在学生的生的学习方法”,但是很难落实到具体的“学习方法”,只是随意的提到“小组合作”“探究”等方法。
本课例在时,明确指明“我们采用了恰当的筛选方法,这就是排除法、检验法和比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