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1年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和省、市决策部署,积极应对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努力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经济增长平稳,结构调整加快,城市功能提升,社会事业进步,人民生活改善,全面完成年初确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实现“十二五”规划良好开局。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6756.20亿元,比上年增长12.5%。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8.70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3254.02亿元,增长16.4%;第三产业增加值3303.48亿元,增长9.6%。
一、二、三产业比重2.9:48.2:48.9,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下降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2.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下降2.5个百分点。
表1: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在全市生产总值中,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3398.37亿元,比上年增长12.1%;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3357.83亿元,增长13.0%。
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49.7%,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全市企业总数19.31万户,比上年增加1.74万户。
其中,私营企业16.29万户,当年新增3.13万户。
个体工商户40.48万户。
个体、私营企业从业人数191.57万人,增加32.63万人。
其中,私营企业从业人数85.37万人,增加5.68万人。
全年全口径财政收入1795.99亿元,比上年增长26.8%。
地方财政收入1194.30亿元,增长32.0%。
地方一般预算收入673.26亿元,增长40.0%。
其中,税收收入547.68亿元,增长37.9%;非税收入125.58亿元,增长49.9%。
表2:2011年财政收入及其增长速度居民消费价格一季度同比上涨4.8%,二季度上涨5.5%,三季度上涨6.1%,四季度上涨4.5%,全年累计上涨5.2%,其中,食品类上涨10.1%,非食品类上涨3.1%;消费品类上涨5.8%,服务项目类上涨4.0%。
商品零售价格上涨4.7%。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5.95%,其中,轻工业品上涨5.15%,重工业品上涨6.14%;生产资料上涨7.26%,生活资料上涨2.13%。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9.23%。
表3:2011年价格指数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5.34万人,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4.01万人,帮扶困难群体再就业2.57万人,农村外出务工人员68.90万人。
登记失业人员数10.4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94%。
二、农业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329.49亿元,比上年增长4.0%。
其中,农业174.68亿元,增长2.4%;林业3.49亿元,增长60.4%;牧业90.02亿元,增长5.1%;渔业59.40亿元,增长4.7%;农林牧渔服务业1.90亿元,增长9.6%。
表4:2011年农业总产值及其增长速度全年粮食种植面积221.02千公顷,比上年减少17.14千公顷。
棉花种植面积19.23千公顷,增加3.90千公顷。
油料种植面积98.24千公顷,减少2.35千公顷。
蔬菜种植面积161.81千公顷,增加6.88千公顷,其中,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84.67千公顷,增加8.00千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120.86万吨,比上年下降11.6%。
棉花2.35万吨,增长16.5%。
油料17.61万吨,下降7.3%。
蔬菜627.13万吨,增长6.1%。
生猪出栏278.05万头,增长6.1%。
家禽出笼5164.87万只,增长2.6%。
牛奶产量5.95万吨,增长8.2%。
水产品产量46.01万吨,增长6.0%。
表5: 2011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年末农业产业化农户覆盖率63.3%,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
名特优水产养殖面积72.67千公顷,增加2.67千公顷。
畜禽养殖小区254个,增加12个。
新建优势农产品正规化基地9.33千公顷,正规化基地总数达91.33千公顷。
建设农业化标准示范区43个,标准化示范区总数达到110个。
全年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1230亿元,增长29.5%。
178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80亿元,增长18.8%。
年末耕地面积206.52千公顷,比上年减少0.55千公顷。
其中,土地流转面积92.00千公顷,比上年增加14.69千公顷。
农业机械总动力233.36万千瓦,增加1.32万千瓦。
其中,农业排灌机械总动力62.00万千瓦,增加1.32万千瓦。
农业灌溉用水量12.3亿立方米,增加1.6亿立方米。
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54%,提高1个百分点。
三、工业和建筑业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458.75亿元,比上年增长16.0%。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390.66亿元,增长21.8%。
其中,轻工业总产值1564.57亿元,增长24.8%;重工业总产值5826.09亿元,增长21.0%。
表6: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及其增长速度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96家。
产值过100亿元的企业13家,比上年增加3家;过10亿元的企业78家,增加26家。
其中,东风汽车公司、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和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等4家企业入围2011年中国制造企业500强。
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全年11大工业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7219.1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97.7%。
其中,千亿元行业4个,分别是汽车及零部件产值1334.18亿元,装备制造产值1080.66亿元,钢铁及深加工产值1028.58亿元,电子信息产值1010.92亿元。
两大开发区工业总产值2984.21亿元,增长19.0%。
其中,东湖新技术开发区1301.46亿元,增长30.1%;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1682.75亿元,增长11.7%。
表7: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大行业总产值及其增长速度全年主要工业产品中,钢材产量1729.90万吨,比上年增长12.2%。
生铁产量1763.67万吨,增长11.7%。
汽车产量68.80万辆,增长2.8%。
原油加工量503.38万吨,增长1.0%。
显示器1505.65万台,增长7.3%。
房间空调器758.14万台,增长4.0%。
卷烟269.51万箱,增长2.5%。
软饮料266.78万吨,增长19.9%。
发电量213.77亿千瓦小时,增长15.4%。
光缆1106.12万芯千米,增长13.9%。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98.70%,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工业产品销售收入8775.64亿元,增长17.9%;实现利税总额919.77亿元,增长7.6%。
其中,利润总额351.00亿元,增长1.6%。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545.00亿元,比上年增长10.1%。
建筑业产值3031.27亿元,增长29.3%。
年末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1243家。
四、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255.16亿元,比上年增长22.1%,其中,固定资产投资4232.38亿元,增长22.5%。
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29.07亿元,比上年下降4.9%;第二产业投资1223.38亿元,增长39.1%,其中,工业投资1202.14亿元,增长42.0%;第三产业投资2979.93亿元,增长14.6%,其中,基础设施投资981.39亿元,下降3.3%。
表8:201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在工业投资中,纺织服装业投资42.30亿元,增长131.4%;食品、饮料行业投资82.26亿元,增长68.7%;石化行业投资152.32亿元,增长62.2%;钢铁业投资96.32亿元,增长58.1%;专、通用设备制造业投资140.32亿元,增长56.2%;通信、电子设备制造业投资96.72亿元,增长39.3%;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投资138.40亿元,增长21.5%。
在基础设施投资中,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投资41.42亿元,增长130%;水上运输业投资34.97亿元,增长141.7%;城市公共交通业投资129.27亿元,增长31.4%;道路运输业投资88.60亿元,增长18.2%;铁路运输业投资45.00亿元,下降59.2%;市政设施投资517.71亿元,下降11.3%。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新开工项目2252个,比上年增加600个;完成投资1176.95亿元,增长31.4%。
其中,投资在5亿元以上项目115个,增加26个;完成投资1387.13亿元,增长22.2%。
全年市级重点建设项目230个,完成投资1380.00亿元,增长8.3%。
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80万吨乙烯、神龙汽车新1、2号平台、东风本田扩产、富士康、二七长江大桥、东沙湖连通工程、轨道交通2号线等一大批重大项目加快推进或竣工。
五、房地产业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274.17亿元,比上年增长25.2%。
其中,住宅开发投资737.31亿元,增长23.9%;写字楼投资49.79亿元,增长88.2%;商业用房投资163.69亿元,增长59.8%。
商品房施工面积5961.06万平方米,增长17.6%。
其中,住宅施工面积4500.77万平方米,增长18.1%。
房屋新开工面积2097.84万平方米,下降20.1%。
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1583.01万平方米,下降18.0%。
房屋竣工面积1064.06万平方米,增长15.7%,其中,住宅竣工面积921.98万平方米,增长25.7%。
在全年房地产开发中,保障房投资69.45亿元,施工面积711.51万平方米,新开工面积403.71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67.44万平方米。
表9:2011年房地产开发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及其增长速度六、国内贸易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59.04亿元,比上年增长18.0%。
其中,限额以上批零企业零售额1721.27亿元,增长28.2%;限额以下零售额1237.77亿元,增长5.8%。
按行业分,批发零售业零售额2664.05亿元,增长18.3%;住宿餐饮业零售额294.99亿元,增长14.5%。
按地区分,城镇零售额2788.61亿元,增长18.1%;乡村零售额170.43亿元,增长15.2%。
按用途分,吃的商品零售额926.18亿元,增长24.0%;穿的商品零售额352.23亿元,增长7.1%;用的商品零售额1680.63亿元,增长17.3%。
表10: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速度年末全市重点流通企业大中型综合超市158个,比上年增加16个。
便民超市、百货店、专业店、专卖店4128个,增加832个。
重点流通企业市外商业网点369个,其中,省外商业网点55个,省内市外314个。
登记注册的商品交易市场598个,其中,消费品市场542个。
七、对外经济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227.9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