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疟疾检验技术培训课件

疟疾检验技术培训课件

吉氏染液浓度
门诊染色
操作1 (快染) 配制5%染液,(每张血片约需染 液2ml):量筒内量2ml缓冲液或净水,直接滴 加吉氏原液7滴,混匀,滴入待染标本的厚薄血 膜上,染色10min,清水细缓冲洗,晾干镜检。
操作2 (慢染) 在染色量筒内量2ml蒸馏水或净水, 再 滴加吉氏原液4滴,混匀,滴入待染标本上,染 色30~40min。清水细缓冲洗,晾干镜检。
白细胞疟原虫密度计数法(WHO推荐)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将血片平置于染色板上。 用吸管吸取已稀释的吉氏液约2ml于厚薄血 膜上,染色10 min。 用清水细缓冲去染液。 置玻片于插板上,自然晾干。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血片制作与染色注意事项
●使用前载玻片一定要清洁,不然会影响 血 片制作和镜检结果.
成批血片染色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将已用甲醇固定薄血膜的血片插入染色缸,倒入3% 吉氏染液稀释液(3毫升吉氏原液加缓冲液或净水97 毫升,混匀)浸没血片,同时对厚薄血膜染色30min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酌情增减染色时间和浓 度),然后用清水轻轻将染液漂洗干净,将血片标 本(血膜面朝下)插于晾干板上晾干,包装,镜 检。
实验室技术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分子生物学、血清学技术发展迅猛,但是 确诊疟疾的“金标准” 仍然是血液显微 镜检查
●显微镜检查是唯一可鉴别4种疟原虫的方 法
●厚薄血涂片的检查仍被认为是不可替代 的疟疾诊断的金标准
血片制作
厚薄血膜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制作
在制作血片前,首先要核对患者的姓名、 年龄和住址
常用吉氏染色法
吉氏染液(原液)的配置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吉氏染粉 (Azure B type) 5g
甘油 (纯)
250ml
甲醇 (纯)
250ml
吉氏粉放入研钵中,加少量甘油充分研磨, 然后边加边磨, 直至甘油加完,将研磨的染液倒入棕色瓶中,在 研钵中加入 少许甲醇清洗研钵,然后倒入棕色瓶中,再放入甲醇清洗, 反复数次,直至甲醇用完。盖好瓶盖,将染液充分摇匀,置 于室内,每天晃动数分钟,存放一周后经过滤即可使用。保 存时间越长染色效果越好。
整个染色液配制时间不能少于5个小时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稀释吉氏原液
●原液需经pH7.0盐酸缓冲液(PBS)或 净水稀释后,方可用于厚薄血片染色。
●吸取母液时,不要晃动瓶子,以免沉淀 物泛起影响染色效果.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厚血膜 用推片的一角,从取血部位刮取约4微升 血量(相当于火柴头大小),使血滴与平置的 载玻片接触,再由里向外一个方向旋转,转2~4 圈,涂成直径0.8~1厘米大小圆形厚血膜。
薄血膜再取一小滴血.将血置于第一张玻片离厚血 膜适当远的地方.将采血玻片(推片)的边缘紧贴 载玻片使 血液沿边缘散开(如图示).
●厚血膜干燥时不要加热,加热会使原虫变形, 影响镜检结果.
●配置母液时过滤可除去杂质颗粒,有助于提 高镜检质量.
● 固定薄血膜时不要将甲醇触碰到厚血膜
● 冲洗染液时,不要冲走厚血膜。
原虫密度计算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估计疟原虫感染程度有三种方法:
门诊发热病人血片 居民普查血片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厚薄血膜的标准
●厚血膜血量适宜,不宜过多或过少
●薄血膜平整,无皱折和空泡.红细胞单层排列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血片染色
两种染色方法: ●吉氏染色法 ●瑞氏染色法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取血部位和血量
采血部位和取血方法:耳垂 或无名指,通常在耳垂取 血,先用75%酒精棉球消毒 取血部位,待酒精干后, 用左手拇指和食指紧捏耳 垂上方或无名指指尖,右 手持消毒针迅速刺入皮肤, 不宜过深或过浅。然后用 右手中指轻轻挤压出血。 厚血膜血量约一粒米大小。
●半定量计数法 检查厚血膜 ●白细胞原虫密度计数法 检查厚血膜 ●红细胞感染率计算法 检查薄血膜
半定量计数法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用厚血膜每个视野中所观察到疟原虫的平均数粗略 地估计出疟原虫密度。这种方法简便,缺点是计数 的疟原虫数受血膜厚薄影响,只能定性,不宜作定 量分析。 国内常用。此方法将密度分为6级: 1.全厚血膜查见疟原虫数在10个以内,记录实际数字 2.全厚血膜查见疟原虫数在10个以上,但平均每个视 野不到1个虫,记录“少” 3.平均每个视野1~5个虫,记录“+” 4.平均每个视野6~10个虫,记录“++” 5. 平均每个视野11~100个虫,记录“+++ ” 6. 平均每个视野100个虫以上,记录“++++ ”。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正确的推片姿势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标准的疟疾厚薄血膜片位置
各种不同的疟疾血片涂制法: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标准血片
质量好的染色 :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核呈红色,胞浆呈蓝色
如果血片偏红,说明染液偏酸性
如果血片偏蓝,说明染液偏硷性
外观吉氏染色血片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染色过程
血片干燥后, 用甲醇固定薄血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