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武平紫金矿业有限公司

武平紫金矿业有限公司

武平紫金矿业有限公司悦洋银多金属矿改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三明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二○○八年十月1、项目由来武平县中堡镇悦洋银矿原属于福建省武平县荣和矿业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见矿采矿、采富弃贫的挖洞式开采,即浪费资源,经济效益较差,又存在较多的采空区,造成安全隐患,尾矿曾对下游村庄和汀江构成危害。

规范开采、严格的安全与环保措施迫在眉睫,为此,由有实力的企业来开发是最佳途径。

2006年12月,在有关部门协调下,悦洋银矿转让给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武平紫金矿业有限公司。

武平紫金高度重视安全环保工作,收购后,武平紫金公司首先对矿区遗留的安全环保问题进行整改,使现有工程通过市安全监督部门和环保部门的验收。

紫金公司利用其低品位选矿的技术优势和集团化的运营管理经验,降低入选品位,重新核定矿区储量,武平紫金公司提出日处理矿石2000t扩建工程,并委托厦门紫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编制了《武平紫金矿业有限公司悦洋银多金属矿改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福建省环境保护条例》规定,建设单位武平紫金矿业有限公司委托三明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和福建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共同承担对悦洋银多金属矿改扩建工程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接受委托后,评价单位组织有关技术人员查阅相关工程资料,踏勘现场,并按环境影响评价的有关技术规范编制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供建设单位上报审查。

2、工程概况2.1现有工程概况武平县中堡镇悦洋矿区原属于福建省武平县荣和矿业发展有限公司,2006年12月,在有关部门协调下,悦洋银矿转让给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武平紫金矿业有限公司。

矿区由金矿和银矿组成,其中金矿已停止开采和选矿,银矿拟进行扩建。

银矿日处理矿石650t,采取坑下开采工艺,运输系统采用竖井与斜坡道联合开拓方案,主井井深450m,副井井深380m。

目前开采中段有-100m、-130m、-160m。

在用尾矿库位于选厂北面,库容97.8×104m3,至今累计已堆存尾矿45×104m3。

弃渣场位于1#主井井口东侧沟谷,占地面积约2200m2,目前实际堆积废土石总量约1.1×104m3。

现有工程主要污染源为尾矿库排放的废水,去向为汀江。

2.2扩建工程概况扩建工程项目组成及评价内容见表1。

(1)扩建工程规模为2000t/d,达产后日处理矿石合计2650t,年处理矿石87.45×104t。

(2)悦洋矿段扩建工程涉及范围为57~85#勘探线,-190~20m标高。

在开采范围内设计开采储量1167.5×104t,矿山服务年限为18年。

(3)新建601m深主井一处,斜坡道2788m。

增加-190开采及运输中段,开采工艺采用分段空场法、点柱充填法和房柱法。

(4)新选厂位于矿区东部,生产工艺为浮选+氰化浸出+锌粉置换+氰渣回收处理,产品为银泥、铜精矿、锌精矿和硫精矿。

(5)扩建尾矿库位于现有银矿尾矿库下游,由初期坝、副坝、后期堆积坝和防洪措施等组成。

设计库容689.85×104m3,设计堆高280m,本评价要求尾矿堆高降至265m。

(6)新建弃渣场位于矿区南部,由挡渣坝、调节库、缓冲池和防洪措施等组成。

设计库容为90.46×104m3。

(7)炸药库和雷管库位于矿区南部,建10t炸药库2座、20万发雷管库1座,导爆索库1座。

(8)通风由新主井、原主井和斜坡道进风,将现风井作为专用回风井。

2.3(1)扩建工程新增占用基本农田约12.01hm2,占用林地约31.74hm2。

用地规划需得到有关主管部门调整后方可占用。

(2)尾矿库西侧为悦洋村,北侧有一养猪场,尾矿库一旦发生地质灾害事故将对下游敏感目标造成风险影响。

此外,尾矿库范围内有村民居住,需搬迁。

炸药库安全允许距离范围之内有岭头村部分村民居住,需搬迁。

合计需迁移村民约50户206人。

(1)水环境扩建工程排放废水二股,分别是尾矿库排放废水和弃渣场排放废水。

弃渣场废水年均排水量为213.4t/d,其主要污染物为SS,含极少量的Au、Ag、Cu、Zn、S等元素。

弃渣场废水由挡渣坝及排洪沟先后进入调节库和缓冲池,达标后排放下游水沟,进入汀江。

尾矿库废水年均排水量约598.5m3/d,主要污染物为SS、COD、氨氮和总锰等。

(2)固体废物扩建工程需处置固体废物主要有采矿废矿石、浮选尾矿、维修废物和生活垃圾等。

采矿废石合计产生量约119.9×104t,其中弃渣场堆存95.92×104t,采空区充填23.98×104t。

尾矿合计产生量1055×104t,其中尾矿库堆存422×104t,采空区充填633×104t。

扩建工程维修废物产生量约3.3t/a,主要含废机油、抹布和废配件等。

新增生活垃圾量为227t/a。

(3)水土流失项目建设扰动地表面积43.75hm2,本建设工程在水保方案服务期内,由于施工建设、生产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总量为9856t,其中原地貌水土流失量为1290t,新增水土流失量为8566t。

3、工程环境影响评估3.1水环境影响评价扩建工程纳污水体为悦洋溪和汀江,悦洋溪入汀江处下游25km为上杭县南岗取水口,因此,纳入水体及水源地为本工程水环境保护目标。

调查范围内汀江的上述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地表水Ⅲ类水水质标准,符合功能区划要求。

(1)本项目污水正常排放时,由于污染物排放量较小,基本不会对下游汀江水质产生影响,不会改变水体Ⅲ类环境功能要求。

(2)本项目污水非正常排放时,特征污染物排放将对下游汀江水质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影响不大。

除CN-在排污口下游很小范围内(不超过10m)超过Ⅲ类标准外,其余水体的水质仍能满足环境功能区划的要求。

3.2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扩建工程新增占地面积约为43.75hm2,为基本农田和林地,工程建设将改变土地类型,因此,占用土地是本工程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矿区区域上属构造剥蚀丘陵地形,海拔高程一般200~400m,相对高差50~100m,最高为上堂山,高程512.5m,最低为汀江河床,高程约187m。

地形总体较缓,仅北部拟建尾矿库拟设初期坝沟谷地形较陡。

矿区土地类型有疏林地、水田、居民用地三部分组成。

其中①疏林地约占矿区面积的80%,植被覆盖率达70%,森林覆盖率约占40%,森林以次生松树、杉树、桉树为主,植被的群落结构:针叶林主要有马尾松,灌丛主要有盐肤木、白栎、胡枝子等,草本植物主要有芒萁、蕨类等;②水田面积约15%,一般种植双季水稻;③居民用地占5%,主要为村民建房、生活配套设施占地等。

(1)矿山开采对土地利用影响分析扩建工程增加43.75hm2。

所占用的山地主要是林地和耕地。

(2)对植被的影响分析在占地范围内的植被全部被清除或覆盖,估算将总伐除乔木1672m3,植被生物量损失2675t。

(3)水土流失预测结论扩建工程建设后总破坏土地面积约60.13hm2,扩建工程增加43.75m2。

预测本项目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总量为9856t,其中原地貌水土流失量为1290t,新增水土流失量为8566t。

本工程所处区域环境较为脆弱,属于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区,项目建设过程中,人工开挖和机械碾压等活动破坏了原地貌,如不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不仅加剧了区域内水土流失的发生和发展,而且对周边生态环境也可能造成不良影响。

⑴占用、破坏土地资源工程建设改变、破坏了原地貌,如不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将会加剧本地区的水土流失。

且永久占地使土地失去其生物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

⑵加大项目区及周边地区土壤侵蚀强度工程建设改变、破坏了原地貌,从而加大了项目区及周边地区土壤侵蚀强度。

⑶对汀江的危害由于本矿区位于汀江边,建设期将产生大量的裸露表面及松散堆积体,如不对建设过程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将会直接影响到汀江的入河泥沙量。

⑷尾矿的堆存对环境的危害尾矿排放不仅压占土地,而且影响矿区生态环境和地理景观。

受各种侵蚀影响,区域水土流失较原来严重。

3.3固体废物影响本项目固体废物主要有采矿废矿石、浮选尾矿、氰渣、维修废物和生活垃圾等。

废矿石除用于采空区回填外,其余堆置于矿区南部的弃渣场,弃渣场有足够的堆存库容。

尾矿堆存在北面的尾矿库,新建尾矿库有足够的堆存库容。

氰渣经回收,成为副产品。

维修废物和生活垃圾可分类处置。

因此,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均可得到有效处置,在采取安全环保措施后,对周边环境和敏感目标影响不大。

(1)尾矿处置尾矿库工程包括东侧的初期坝和西侧的副坝以及后期堆积坝组成。

初期坝采用透水堆石坝,坝顶标高234m,坝底标高220.5m,坝高13.5m,初期坝形成初期库容25.92×104m3,后期采用尾矿堆坝。

副坝位于西侧,副坝坝顶标高260m,坝底标高251m,坝高9m。

最终堆积标高280m时总库容689.85×104m3,有效库容为551.88万m3。

扩建工程需堆存的尾矿约257.04×104m3,因此,拟建尾矿库库容能满足扩建工程要求。

在尾矿库周边及区内设置排洪系统。

根据安全评价内容,拟建尾矿库稳定性较好,因此,拟建尾矿库能满足扩建工程要求。

(2)采矿废石处置设计拟定弃渣场最终堆置标高295m,堆置总高度72m,台阶高度15m,台阶边坡1:2,相邻台阶之间留15m宽的平台,形成弃渣场平均堆置边坡1:3。

弃渣场总有效容积90.46×104m3,确定为三等弃渣场。

服务期内需堆存的废矿石总量约为35.2×104m3,因此,拟建弃渣场库容能满足扩建工程要求。

拦渣坝坝顶标高235m,坝底标高223m,坝高12m,坝顶宽4m,上游坡1:1.5,下游坡1:1.5,坝轴线长44.635m,拦渣坝下游坡采用干砌块石护坡。

调节库的拦水坝采用不透水土坝,拦水坝坝顶标高227m,坝底标高218m,坝高9m,坝顶宽4m,上、下游坡均为1:2,在上游坡及下游坡222m标高以下设干砌块石护坡,在下游坡222m标高以上植草绿化。

调节库库容按满足防100年一遇洪水及短期内加投石灰占用库容考虑,坝顶超高0.7m,调洪库容20870m3。

缓冲池的拦挡坝采用M7.5浆砌石坝,坝顶标高222m,坝底标高215.7m,坝高6.3m,坝顶宽2m,上游坡铅直,下游坡1:0.7,在坝底设排渗通道。

在浆砌石坝顶设带闸板的溢流口,闸板为木闸板,长1.2m,闸板断面0.2m×0.2m。

溢流口标高219m,宽0.8m,最高洪水位221m,调洪库容3900m3。

在弃渣场周边及区内设置排洪系统。

根据安全评价内容,拟建弃渣场稳定性较好,因此,拟建弃渣场能满足扩建工程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