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电话交换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条为任意俩个用户之间输送话音信息的通路。
2.电话交换机按接续动作分类,可分为人工电话交换与自动电话交换。
3.电话通信的基本要求有四点:效率,非线性失真系数,频率特性及清晰度。
4.电话机的主要有三个部分组成:信号设备,通讯设备和转换设备。
5.拨号盘的结构,主要是脉冲接点和短路接点组。
拨号盘的主要工作参数是脉冲频率,断续比和脉冲间隔。
6.按键式电话机的电路可由集成电路组装。
按键式话机分脉冲式及双音频两类。
脉冲式可分并联脉冲拨号及串联脉冲拨号俩类。
7.电话交换机具有信号监视功能,连接功能及控制功能。
对于间接控制方式的交换机可分两大部分:话路设备和控制设备。
8.话路设备的组成方式有空间分割方式和时间分割方式;控制设备有布线逻辑控制和存贮程序控制方式。
9.机电式交换机本局接续经过呼出接续,拨号及呼入接线三个阶段。
10.电话通信网的基本结构分三类:网状网,心状网及复合网。
11.我国电话网分为长途电话网和本地网两部分。
国内长途网结构为四级汇接辐射式。
12.本地网的编号采用等位制。
特种业务用三位号,本地网端局号码为七位(或六位),其中三位(或二位)为局号,用户分机号为四位。
13.长途网的编号为不等位制,它包括三部分;长途字冠+长途区号+端局号码。
国际长途全自动号码由国际长途字冠,国家号码和国内号码三部分组成。
14.通话的话费主要决定三个因素:通话的次数、通话时长及通话距离。
15.电话网服务质量体现在传输质量、接续质量和稳定性三个方面。
16.长途通信有三种接续制度;迟接制、立接制和迅接制,这三种即接续制度分别对应人工接续、半自动接续、和全自动接续三种方式。
.第二章1.为保证通信网的正常运行,完成网络中各部分之间信息的正确传输和交换,以实现任意两个用户之间的通信,必须要有一个完善的信号系统。
2.按信号的工作区域分,信号可分为用户线信号、局间信号的传递方向分,信号可分为前向信号和后向信号。
按信号的功能分,信号可分为监视信号、选择信号和操作信号。
跟据信号传递途径的不同,局间信号又可分为随路信号和公共信道信号方式。
3.用户线信号是由用户设备发出的信号。
该信号反映用户话机的摘、挂机状态。
除此之外,用户线信号还包括选择信号和各类信号音。
这些信号都是在二线音频线路上传送。
4.在随路信号方式中,局间信号的基本结构可分未经编码和边编码信号俩大类。
5.根据信号功能的不同,局间信号可分为线路信号和记发器信号。
它们分别在两交换局的不同设备之间传送。
6.线路信号监视话路上呼叫状态,控制接续的进展。
此类信号一般采用非编码形式的信号结构。
7.线路信号在模拟信道上可用直流信号或交流信号。
在数字信道上可传送可用数字型信号。
线路信号在多段路由上采用逐段转发的传送方式。
8.记发器信号包括被叫号码的数字信号以及为建立接续所必须的控制信号。
9.我国的记发器信号采用带内多频编码信号。
前向信号为六中取二、后向为四中取二的多频编码信号。
10. 记发器信号在多段路由上,可根据上、下两段电路质量采用逐段转发还是端到端的方式,在两局之间可采用不证实的脉冲方式和互换方式,我国主要采用多频互控方式。
11.公共信道方式中,信号在一个专用信道上传送,因此除原有的话路网外,还有一个公共信道信令网。
12.信令网由信令点、信令转接点、信令链路等设备组成。
各信令之间的信号方式有对应工作方式、非对应工作方式。
非对应工作方式中又可分全分离工作方式和准对应工作方式。
13.信令网可分为无级信令网和分级信令网两类。
分级信令网有二级和三级信令网,它们分别有一级和二级信令转接点。
14.信令网内各信令点都分配一个号码。
国际信令网信令点的号码码位长度为14,我国信令点码位长度24位。
15.No.7号信号系统由四个功能级组成:信令数据链路、信令链路功能、信令网功能级和用户部分功能级。
由信令数据链路、信令链路及信令网功能组成七号信令系统的公用信息传递部分。
16. 7号信号单元由用户部分产生的可变长度信号消息字段和消息传递部分的固定长度字段组成。
信号单元按长度指示码可分三类:用户消息信号单元、链路状况信号单元和填充信号单元。
17.在7号系统中,全部电话信号都以消息信号单元的形式传送。
在该消息信号单元中与用户密切相关的电话信号信息、业务信息和信号信息三部分。
第三章1.存贮程序控制方式的数字交换的主要优点之一是可用较简单的改变程序的方法改变交换的功能,因此使交换机可以不断增加新功能、新业务,以满足通信中的各种新的要求。
2.程控交换机用户新服务项目有缩位拨号,热线服务,转移呼叫,呼叫等待,遇忙回叫,免打扰服务,截接服务等。
3.脉冲编码调制系统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脉冲信号而能实现多路复用的一项技术。
信号转换过程经过三个阶段:取样、量化和编码。
4.为了在接收端恢复原来的信息,取样频率应大于信号波形中最高频率值的两倍。
对话音信号的取样频率应定位8000Hz,即每隔125µs取一次信息。
5.量化是分级取整的意思。
通过量化将无限多的幅度值纳入有限的幅度等级之中,为编码打下基础。
6.编码是用一组二进制脉冲来代表已量化的样值幅度。
这过程又称为模/数转换。
7.数字交换网络的基本功能:可使任一输入话路与任一输出话路之间交换信息,即数字交换网络可完成时隙交换。
在具体实现时,一般应具备两种基本功能:(1)对一条复用线进行时隙交换;(2)在复用线之间进行(同一时隙)交换。
8.T型时分接线器可完成一条复用线进行时隙交换功能。
该接线器由一个话音存贮器、一个控制存贮器组成。
话音存贮器用来暂存话音脉冲信息,控制存贮器用于寄存话音时隙地址。
T接线器有两中工作方式:(1)控制写入、时钟读出,又称输入控制;(2)时钟写入、控制读出,又称输出控制。
这些工作方式实质上是针对话音存贮器而言的,对控制存贮器来说,只有控制写入,顺序读出一种方式,即由CPU控制写入,在定时脉冲控制下按顺序读出。
9.S型空分接线器完成在复用线之间(同一时隙)进行交换的功能。
它由交叉点矩阵和控制存贮器组成。
控制存贮器的数量可按输入线配置,也可按输出线配置,分别称为输入控制方式和输出控制方式。
控制存贮器的工作方式也是控制写入、时钟读出。
10.进入数字交换网的时分复用线的复用度,也就是时隙数,为使复用度高而又不使码率太高,一般可进行串/并交换。
即在进入交换网前进行串/并交换,从交换网出来后还需进行并/串交换,以串行码输出。
11.数字交换网络又称接线网络,或称为选组级子系统,是数字电话交换系统的话路接续部分。
数字交换网有各种不同的结构,最简单的只有一个接线器,对于大型网络可与S 接线器结合,构成TST,STS,TSST等结构。
12.数字交换系统的话路部分是4线工作的,来、去话单向传输,单向交换。
由A到B的通道建立后,B到A的通道要随着建立。
这二个方向的路由相差半帧时隙,即一般采用反相法。
二个方向的通道同时示闲、同时占用。
13.数字交换网络可分化为等效的空分网络,这就是时—空等效概念。
一个包含N个时隙的T接线器等效于一个N×N矩阵的空分交换网络。
一个具有M条入线和M条出线,每线有N 个时隙的空分接线器,等效于数量为N的M×M空分交换网络(即有N个M×M 空分交换网络。
14.有了时分交换网与空分交换网的等效关系,就可以用空分交换的话务理论对时分交换网的内部阻塞进行分析和计算。
第四章1.程控数字交换机是建立在时分复用基础上,由计算机存贮器程序控制的家换系统。
它是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的。
2.程控数字交换机的硬件结构可分为通话和控制两大部分。
通话部分主要负责通话接续,监视用户线或中继线状态,对用户或其它交换局发送、接收信号等各项与呼叫接续直接有关的工作。
控制部分则对通话部分进行控制,对整个交换机进行维护和管理。
3.通话部分的主要设备是:用户级、远端用户级、数字交换网络、模拟中继接口、数字中继接口、移动电话接口、信号设备等。
用户级又包括模拟用户电路和集中设备,以及对数字用户环路提供的数字用户电路接口。
4.控制部分是由中央处理机、各种外围处理机以及输入/输出设备等组成。
中央处理机负责整个交换机的控制,外围处理机则协作中央处理机完成局部的控制任务。
5.数字交换机的核心是数字交换网络,各种外围设备可看作是对外部各种模拟或数字新年好的接口电路,将这些信号转换为数字交换网络可以接受的新号形式和进行逆变换。
6.数字交换机的硬件结构不断采用大规模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使电路功能不断集成化,出现了多种功能的专用集成电路,提高了整个交换机的可靠性,并降低了成本。
这对于数字交换的发展很重要。
7.用户级设备具有模拟用户电路、用户集中设备和数字用户电路。
模拟用户电路主要完成将模拟话机发出和接受的模拟语音信号与PCM编码的数字信号之间转换。
用户电路由馈电、过压保护、振铃、监视、编译码、混合电路、测试等电路功能组成,简称BOR SCHT的功能。
8.用户集中是为了将每个用户较小的话务量进行话务集中后,送交换网络进行交换以提高其效率。
目前的数字交换机主要以数字方式进行话务集中,使许多用户共用数条与数字交换网络相连的数字电路复用链路。
9.数字用户电路为数字用户终端设备接入交换机提供接口电路。
它无需振铃和编译码功能,其基本功能除常规的过压保护、馈电、测试、信令插入/提取、多路复用/分路等功能外,主要完成在用户线上进行双向二线数字双向传输,并进行用户数字二线信号与数字交换网络数字四线信号的转换。
10.模拟中继接口提供数字交换机对模拟中继线的接口。
它与模拟用户电路接口一样同属模拟接口。
它们的区别是模拟中继线负责交换机之间的连接,因此话务量较大。
它的主要功能是编译码、混合电路、过压保护、测试、线路信号监视等。
11.数字中继接口负责数字中继线和交换机的接口。
数字中继线信号在进入数字交换网路进行交换前需进行适配交换。
数字中继接口的基本功能是帧码产生、帧定位、连零抑制、码型变换、告警处理、时钟恢复、帧同步、信令插入和提取等。
12.信号设备为数字交换机提供各种所需的信号。
这些信号设备主要是信号音发生器、双音多频接收器、多频信号接收器和发送器、铃流发生器等。
在数字交换机中,信号音和多频信号发生器均采用抽样,编码存贮直接产生数字信号的方式,并经半固定连接提供给数字交换网络供选用。
数字信号的接受也是直接通过数字滤波电路处理接收的。
13.程控数字交换机的控制系统可以分为集中控制方式和分散控制方式两大类。
集中控制方式是指整个交换机由中央处理机控制呼叫处理,每个处理机都能使用全部资源。
也能执行所有功能。
分散控制方式是指交换机的控制功能由几个处理机共同完成,每台处理机只能达到资源的一部分且只能执行一部分功能。
14.在双机结构的冗余配置中,处理机间的相互关系有:微同步,负荷分担和主/备用三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