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植物磷素营养与化学

植物磷素营养与化学

2.弱酸溶性磷肥。不溶于水,能被根系分泌
的 有 机 酸 等 弱 酸 溶 解 , 主 要 成 分 是 HPO42—, 可被逐步吸收利用。
3.难溶性磷肥。仅有少数可被磷吸收能力强
的作物吸收利用,当季利用率低,但后效长。
三、常用化学磷肥的性质和施用
(一)水溶性磷肥
1.过磷酸钙
简称普钙,分子式Ca(H2PO4)2.H2O+CaSO4.2H2O,含 P2O514~20%,是我国主要磷肥品种,由硫酸处理 磷矿粉而制成。 (1)成分和性质 ❖ 灰白色粉末或颗粒状,稍有酸味。Ca(H2PO4)2.H2O (水溶)和CaSO4.2H2O(难溶)各占50%左右,另 外含2~4%的硫酸铁、硫酸铝,3.5~5%的游离酸, 水溶液呈酸性反应。 ❖ 过磷酸钙的退化作用
工业或制造高质量的磷肥。 ( 2 ) P%=7.86~12.2% 的 为 中 品 位 磷 矿 ,
P%<7.86% 的为低品位磷矿。只适宜就地开 采,就地加工、就地利用,我国磷矿资源中 90%属于中、低品位磷矿。
2.制造方法
(1)机械法 将磷矿石用机械粉碎、磨细制成磷矿粉肥料的方 法。要求90%以上的颗粒能通过0.149 ㎜筛。
2.影响植物吸收磷素的主要因素
根系吸收磷是主动吸收,一般认为是借助于质子化的 磷酸根载体实现的,和以下因素有关。 (1)植物特性。主要是根系生长量、形态、根分泌物的
数量和种类及根系改变局部土壤酸碱性的能力等。 (2)土壤性质。微酸性至中性土壤磷有效性最高。 (3)气候条件。低温不利于对磷的主动吸收。
蔬 菜 磷 过 剩 症 状
黄瓜下部老叶的叶脉间出现斑点状黄
化并向上枯死,而上部叶片则似蘑菇状。
黄瓜 初期症状:叶脉间出现白斑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黄 瓜
黄瓜
上下叶片的叶色均变淡。
黄瓜
其黄化与氮、钾、镁的缺乏所引起的黄化 不同,只是一些小型的斑点状黄化。
黄瓜
斑点状黄化的典型症状。新叶上多发生叶缘的黄化。
茄子
(2)磷过量症状:作物的无效分蘖和瘪籽增加,叶片
肥厚而密集,叶色浓绿,植株矮小,节间过短,生 长明显受抑制;繁殖器官成熟进程加快,导致营养 体小,产量降低;妨碍对Zn、Cu、Fe的吸收和运 输,引起植物对这些元素的营养不良反应。
2.丰缺指标
(1)土壤分析
(2)植株分析







左:水稻缺磷,
当季利用率只有10~25%:酸离子移动性很弱,大部分 在0.5㎝范围之内;施肥点周围pH明显下降,土壤Fe、Al Ca、Mg溶出,产生磷的固定。
②在酸性土壤中的固定
2Fe(OH)3/2Al(OH)3+Ca(H2PO4)2.H2O=2FePO4/2AlPO4↓+Ca(OH)2+5H2O
③在石灰性土壤中的固定
有效施用的原则:尽量减 少与土壤接触,增加 与作物根系接触。
①集中施用
集中施在根群附近。作基肥施用(15~20㎏/亩)应集 中施于根系密集层;作追肥要早施;作种肥可拌种或 直接施用。
②与有机肥混合施用
③酸性土壤配施石灰
可调节土壤pH至6.5左右,减少固定。
④制成颗粒肥料
3~5㎜为宜。
⑤根外追肥
单子叶植物1~2%,双子叶植物和果树0.5~1.0%,蔬 菜0.5%为宜。
а—Ca3(PO4)2+2CO2+2H2O→2 CaHPO4+Ca(HCO3)2
2 CaHPO4+2CO2+2H2O→Ca(H2PO4)2+Ca(HCO3)2

植株发僵不分

蘖,根系生长 差(上健)
右:水稻缺磷
的田间景观— —不分蘖,如 同“一柱香”
水 稻
缺 磷 和 施 磷 肥 比 较
小麦缺磷,叶色暗绿,下位叶常呈紫红色
田间缺磷小麦,茎细叶少,下部叶呈紫红色
大麦缺磷,植株矮小僵化,分蘖少(左健)
玉米缺磷,下部茎叶常呈紫色
田间玉米缺磷僵化
高粱缺磷,茎细,叶显紫红色
3.我国土壤中磷酸盐的组成
南方土壤以O-P占主要地位,砖红壤和水稻土中尤其 多;石灰性土壤则以Ca-P为主。
三、影响土壤中磷素有效性的因素
1.土壤酸碱度 土壤为中性范围内有效性最高,
酸性和石灰性土壤中有效性均较低。
2.黏土矿物 具羟基化表面的氧化物类胶体和1:1
型黏土矿物使磷的有效性降低。
3.有机质 可减少土壤对磷的固定,提高其有效性。 4.水分 多水的还原条件下,磷的有效性提高。
3.对磷素的利用
❖ 磷酸盐进入植物体后,直接参与糖类、蛋 白质和脂肪等物质的代谢,并形成各种含 磷有机化合物。
❖ 根系吸收的磷酸根能很快通过木质部向地 上部运输,叶片吸收的磷则通过韧皮部向 根部运输。
四、植物磷素失调症状及其丰缺指标
1.失调症状
(1)缺磷症状:植株生长发育迟缓、矮小、瘦弱。在
缺磷初期,叶片较小,叶色呈暗绿或灰绿,缺乏光 泽;在某些植物的茎叶上会出现紫红色斑点或条纹。 缺磷严重时,叶片枯死脱落。缺磷症状一般从基部 老叶开始,逐步向上扩展。
甘蓝的磷过剩与缺钾
右为正常植株,而左为缺钾条 件下磷施用过量时产生的症状。

树 磷 素
苹 果







第三节 常用化学磷肥的种类、性质和施用
一、磷素资源和磷肥制造方法
1.磷素资源
❖ 主要由磷矿石加工而成。我国磷矿资源主要 分布在贵州、云南、四川、湖南、湖北等。
❖ 不同品位: (1)P%>12.2%的为高品位磷矿,适宜于磷肥
(2)Fe-P 指土壤中磷酸铁类化合物。
有非效晶性质中态等Fe偏PO下4.。XH晶2O质是态水活溶性性很磷低肥,施植入物土不壤能后吸的收初利期用产。物,
(3)Al-P 指土壤中磷酸铝类化合物。胶结态是有效磷源,
结晶态的活性则很低。
(4)O-P 闭蓄态磷,是由Fe(OH)3包被的磷,有效性很低。
形成机制:Fe(OH)2H2PO4+O= Fe(OH)3+H2PO4-
(1)成分和性质
成S8.i5O分)2。复,一杂不般,吸为湿除灰、а绿不—色结Ca或块3(、灰P无棕O4腐色)蚀粉2,性末还,,含便弱M于碱g贮O性运、(和C8a施.O2用~、。 质量好的产品,95%以上的磷可溶于2%柠檬酸。
(2)在土壤中的转化
❖ 在土壤酸或作物根系分泌的酸作用下的转化: а—Ca3(PO4)2+H+→CaHPO4 CaHPO4+H+→Ca(H2PO4)2
二、磷的营养作用
1.是植物重要化合物的组成成分
(1)核酸与核蛋白 (2)磷脂 (3)植素 (4)ATP和多种酶的组成成分
2.参与植物体内三大物质代谢
(1)碳水化合物的代谢 (2)蛋白质的代谢 (3)脂肪的代谢
3.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
(1)促进根系生长。促进生长点细胞分裂和增殖,次 生根增加。
(2)促进营养生长。能促进三大物质代谢。
(2)转化和施用
与过磷酸钙相似,但用量少。
(二)弱酸溶性磷肥
又称枸溶性磷肥,主要成分能溶于2%柠檬酸、中性或 微碱性的柠檬酸铵溶液的磷肥。
1.钙镁磷肥
矿分石子和式适а量—含C镁a3、(硅P矿O物4)(2,如含蛇纹P2O石5、14~橄2榄0%石。、是白磷云
石等)在高温(1350~1400℃)共熔,用水快速冷却 成玻璃状,磨碎过筛而成。
(2)植素类 是肌醇(环几六醇TIP)磷酸盐类,占有 机磷的20%—50%。其中钙镁盐类(矿化率高)占2— 3%,铁盐(矿化率低)占97%。
(3)磷脂类 占有机磷的1%。
2.无机磷
(1)Ca-P 指土壤中的磷酸钙镁化合物。主要有以下形态:
➢ Ca2-P 以CaHPO4为代表,有效性高,持续性好。 ➢ Ca8-P 如Ca8H2(PO4)6,有效性次于Ca2-P,是缓效磷源。 ➢ C基a本10-无P 效如。Ca10(PO4)6(OH)2,Ca10(PO4)6F2,对植物
生产上采取的措施:集中施
用磷肥、根外施用磷肥、 磷肥与有机肥混合施用。
第二节 植物磷素营养
一、植物体内的磷的含量、形态和分布 1.含量和形态
植 物 体 内 磷 ( P2O5) 的 含 量 约 占 干 物 质 的 0 . 2 ~ 1.1%。其中有机磷约占全磷的85%,无机磷15%左 右。
2.分布
油料作物>豆科作物>禾谷类作物;幼嫩器官>衰老 器官;繁殖器官>营养器官;生长前期>生长后期; 磷素供应充足的植株>磷素缺乏环境生长的植株。
2.重过磷酸钙
又称双料过磷酸钙,简称重钙,分子式Ca(H2PO4)2.H2O, 含P2O540~50%。
(1)成分和性质
主 要 成 分 是 Ca(H2PO4) 2.H2O, 不 含 石 膏 。 为 白 色 或 灰
褐色粉粒状,含4~8%的游离酸, 易溶于水,水溶液微酸性,吸湿 性和腐蚀性比过磷酸钙强,但不 易发生磷的退化。
茄子缺磷下部叶片由变
黄到干枯脱落,上部叶 片成灰绿色,茎杆停止 伸长,生长点生长受抑, 果实也不再膨大。
黄瓜缺磷,其下
部叶片的叶脉间 失绿黄化,上部 叶片呈灰绿色。
甜椒缺磷下部叶片的叶脉间失
绿黄化,上部叶片呈灰绿色。
草莓在缺磷条件下进行水培时,其叶
片变小,叶色失去光泽呈深绿色。下部 叶片为正常叶。
4.提高的抗逆性和适应能力
(1)抗寒能力。提高细胞内可溶性糖和磷脂浓度。 (2)抗旱能力。维持原生质的胶体状态,增加弹性和
拈性,使水分不易丧失。 (3)抗酸碱能力。H2PO4—和HPO42—构成了细胞内的
缓冲系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