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做好在青年中发展党员工作

做好在青年中发展党员工作

做好在青年中发展党员工作
王润英
我们物资系统35岁以下的青年党员占党员总数13.9%。

党员队伍这种年龄结构,不适应改革的形势,影响我们党员民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培养及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工作。

为此,局组织处和团委对青年入党问题进行了调查。

一、主要问题
1.在被调查的158个基层党支部中,29.7%的党支部认为,培养青年入党有必要,但实际工作难度太大,信心不足。

11.4%的党支部对发展青年积极分子入党没有近远期计划,49.4%的支部虽然有措施,但没有形成文字,根本就没有措施的占5.7%,对于制定的措施落实得好的支部仅占9.5%。

2.在被调查的党员中,有21.2%的同志认为对加强培养青年积极分子入党的力度上应慎重为好,且有个别同志认为“无实际意义”或“不切合实际”有利于55.8%的同志认为对青年入党积极分子可以采取待其基本具备条件后组织再对其进行培养。

对本支部的青年入党积极分子了解的仅占23%。

3.在调查的青年中,仅有60%的青年听过党课,接受过党的基础知识的教育。

在“了解入党的基本程序”的问题上“了解”的占49.16%,有58%的认为只有符合党员标准后,才能递交申请。

4.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基层党支部对培养青年入党的态度问题上,对党员的评价上和对本单位青年人的评价问题上,党支部、党员
和青年的评判存在着较大差异。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1.对发展青年党员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

一是把发展青年党员工作当成软指标,没有明确的计划和措施。

发展党员的工作没有被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列入日程,更谈不上专门研究发展青年党员的问题了。

在调查中,问到支部书记在发展工作上有哪些考虑和措施时,有的支部书记答不上来,有的说:“有规定提拔青年人当领导干部,没有明确规定一定要发展年轻党员,谁成熟发展谁。

”二是思想观念陈旧。

突出表现在如何看待青年人的问题上。

青年人思想异常活跃,他们接受新生事物快,有强烈的进取心和好奇心,头脑中缺少旧体制的框架束缚,更多的是对新知识的渴求。

读夜校,上驾校,学电脑,学外语占据了他们大多数业余时间。

但是在一些党员中,尤其是一些基层党组织的负责人看青年人总感到政治不成熟,看问题多,求全责备。

有些同志一说就是当年我们争取入党时每天早来晚走,如何如何,不能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样已经发展了的大环境,客观正确地分析看待青年人,妨碍了在青年中发展党员的工作。

三是强调客观原因多,没有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

在分析影响青年人入党的外部因素时,有88.6%的支部认为是受大环境的影响。

有的支部坐等积极分子自然成熟,还有的支部把眼光只盯在几个写过申请的同志身上,经常讲的一句话是“我们不能拉他们入党阿”!
2.基础工作薄弱,对青年积极分子培养教育制度不落实。

多年来,虽然我们多次明确规定了一些制度,如指定联系人,定期找积极分子
谈话,定期分析积极分子状况,推优入党,党员责任区等,但都不够落实。

有的单位积极分子长期无人过问。

积极分子的素质得不到提高,入党动机不明确,党的基本知识了解甚少。

很多青年人提出,希望党组织能和我们多交流思想,多些善意的批评,并能告诉我们在复杂的环境中应该怎样做。

3.支部书记年龄老化,自身素质不高,对发展青年党员造成不利影响。

目前,除了局机关以外的178名支部书记中,35岁以下的仅有5名,占2.8%,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135名,占76.7%,由于年龄文化上的差异,影响与青年人之间的互相理解沟通。

有时在掌握发展党员标准上有偏差,对年轻人求全责备,论资排辈,一些基本具备条件的年轻人不能及时加入党组织。

另外,再加上支部书记自身素质不高,兼职较多,使得发展工作受影响。

4.党支部自身建设薄弱,党员模范作用发挥不够,削弱了对青年入党的吸引力。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凡是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模范作用发挥好的单位,青年人中递交入党申请书的人就较多。

有的青年谈到“我认为共产党员是个光荣的称号,只有言行符合党员的标准,才能称之为党员。

但是个别人的言行有损这个称号,使我们对党组织的信心不足,看看再说……”在对青年的问卷调查中“对党员的总体评价”回答“很好”的占0.2%,“好”的占3
5.2%,“一般的”占57.54%,“较差”的占9.2%。

在“你认为新时期共产党员应是什么形象”一题中,答“劳模先进”的占27.93%,答“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占58.15%。

由此可见,青年们心目中有着分明的评判标准,他们把有
着高尚思想境界、为社会甘于奉献的劳动者,看作是党员形象的代表,但如果周围近60%的党员行为让他们感到“一般”时,他们是否还会积极入党呢?
除上述原因外,也反映出上级党组织在抓发展青年入党的工作中,决心不大,指导不够,措施不利等问题。

三、加强在青年中发展党员工作的措施
1.提高认识,增强做好在优秀青年中发展党员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各级党组织要以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市委党建三年规划纲要为指导,统一认识,解放思想,认真克服影响在青年中发展党员的各种思想障碍。

一是克服由于青年人较注意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思想复杂,教育难度大等,而对发展青年党员工作产生的畏难情绪。

二是转变发展党员工作是“软指标”,可以“慢慢来”的观念,增强紧迫感。

尤其是要把发展青年党员工作做为当前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三是纠正“坐等上门”,“自然成熟”的思想,加强灌输,主动出击,千方百计引导青年进步,满腔热情地关心青年积极分子成长。

四是转变“求全责备”、“论资排辈”的观念,正确掌握发展党员的标准,用时代的眼光,前进的眼光看待青年人,看本质,看主流,看发展。

2.切实加强对发展青年党员工作的领导和具体指导。

各级党委、总支、支部,要按照市委党建三年规划纲要和局党组的实施意见,把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一是要定期研究发展工作,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检查、有总结,党委书记要亲自抓。

二是加强调查研究,扩大青年积极分子队伍,对35岁以下所有非党青年进行逐人分析,
研究对策,制定措施。

三是局下半年再次召开发展青年党员情况座谈会,交流经验,研究方法。

3.加强发展青年党员的基础工作。

一是扩大积极分子队伍,把着眼点放在为企业建设一支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职工队伍,培养社会主义企业的一代新人上。

这既是发展青年入党工作的基础,也是搞好企业的需要。

二是要处理好发展与培养的关系。

把工作重点放在对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上,放在提高群众的思想政治思想觉悟上。

党组织应特别重视近几年从大、中专学校毕业分配来的这一青年群体。

多找他们谈心,及时指出他们存在的问题,并要大胆地交任务,压担子,创造条件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端正入党动机,早日具备入党条件。

三是要建立健全工作制度。

建立党团联系工作制度,概括为“四个一体化”即:目标一体化,规划一体化,组织一体化,教育一体化。

党团组织经常沟通情况,协调一致做好工作。

四是党组织要加强对共青团工作的领导,关心团组织的建设,党团组织共同做好推优入党工作,形成制度,完善程序。

4.提高党支部书记素质,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

工作任务重,人数较少,党的组织比较薄弱的单位和部门,应当配备专职党支部书记。

支部书记兼职的要保证有足够的精力抓党的建设,有的需要配专职副书记。

要有意识地选配一批优秀青年党员担任党支部书记。

对党支部书记要坚持每年脱产培训一次的制度。

关心支部书记的思想、工作、生活,帮助他们不断提高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

党支部要紧紧围绕本企业扭亏、减亏、增效的目标开展党支部“达标”活动。

充分发挥战斗
堡垒作用,增强凝聚力、战斗力和对群众,对青年的吸引力,因此,要进一步健全党支部工作和党内生活各项制度,要下力量加强党员队伍建设,重点解决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强的问题,同时党员要联系青年,开展一个党员联系一个青年的活动。

5.加强青年的思想教育。

要着眼于提高团员青年的思想政治素质,着重从三方面抓好思想教育。

一是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使青年认识到要跟共产党走,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搞到底。

二是党的基本知识和热爱党的教育,澄清对党的模糊认识。

三是党员标准的教育,提高青年人按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的自觉性,看到差距,明确努力方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