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旅游基础理论与研究方法(海大讲座)

旅游基础理论与研究方法(海大讲座)


– 旅游产业: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出境旅游 – 旅游教育:拓荒起步——学科纷争——获得地位 – 旅游研究:应用导向——学术纷争——走向规范 现状特点:
(1)从事理论探索、有较高学术水平的作品很少; (2)过度强调应用与实践,缺乏学术思潮与理论纷争 (3)研究取向趋附政府主导,缺乏独立性、严肃性。
在学科内部形成了公理性的预设,建立了共识的基础和规则,
即学术规范。
旅游学是什么?
字面涵义:旅游学是研究旅游现象的学科(科学) 用“学”的条件或标准来衡量,就会发现
(1)有大量的人和组织从事相关研究;大大的
(2)有自己独立的语言系统(概念、范畴);烂烂的
(3)有自己的理论和方法:少少的 (4)在学科内部形成了公理性的预设,建立了共识的基 础和规则,即学术规范。失范的
常生活的空间固定性与人类的本能好奇心”之间的矛盾,
其产生具有双重基本动力:“探索+逃避”。 陈才:论旅游现象的基本矛盾,旅游学刊,2000年
观点之一
日常生活世界的 固定性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人对外部世界 的好奇性
对外部生活世界的探索 对日常生活世界的逃避
旅游基础理论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旅游学刊》特邀学术
委员,《旅游科学》、《Journal of China Tourism Research》等多家学术期刊编委等职。 研究领域:旅游基础理论,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研究,旅 游研究方法、旅游体验研究。代表作:《基础旅游学》。
《基础旅游学》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旅游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第二节 了旅游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第三节 旅游学的学科性质和学科体系 第四节 旅游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旅游的本质与特征 第一节 旅游的本质与特征 第二节 旅游的定义与类型 第三节 旅游现象的历史考察 第三章 旅游活动的构成要素 第一节 旅游者 第二节 旅游资源 第三节 旅游产品 第四节 旅游业
学科的介入;(4)跨学科的形成——旅游社会科学。
现状特点 (1)旅游研究是在缺乏得到共识的学科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 的指导下进行的。 (2)各学科间发展很不平衡,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和环 境生态学日益成为主要学科和带头学科。 (3)单科研究水平高于综合研究水平
旅游学的产生与发展(国内)
三位一体、同步发展的进程(1978——2013)
• 旅游者的性格理论?(外生)
• 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态度:从欣喜到愤怒(内生) • 旅游体验的本真性理论?(内生) • 旅游流的运动规律(内生)
申葆嘉对旅游学基础理论的构建
申葆嘉简介
1980年应邀在南开大学任教,1982年参加旅游学系建系
工作。其主张应在社会科学范畴内从事旅游教育和研究工作,
认为旅游学基础理论研究是旅游学科建设中的重点工作,长期 从事旅游学基础理论,标志性成果是《国外旅游研究进展》和 《旅游学原理》。 • 《国外旅游研究进展》是5篇序列性研究综述,1996年发表于
旅游现象是什么:广义与狭义之之争——国际国内皆困惑 广义的定义:艾斯特定义,为国际通用,特点是强调非盈
利,认为旅游本质上是“空间”上的“暂时性”移动,强调
了异地性和暂时性。 代表人物:申葆嘉、保继刚…… 关于异地性与暂时性:概念性定义与技术性定义 问题的症结:旅游与旅行不加区分,于是便有了商务旅游、 探亲旅游、会展旅游、医疗旅游……
申葆嘉vs谢彦君
• 旅游是什么:宏观社会现象vs微观的个人行为
• 旅游是怎么来的:古代旅游与现代旅游的关系
• 如何研究旅游现象:
先宏观后微观,由经济进去从文化出来vs微观入手
,不关注经济
其他著名学者关注的问题及其观点
• 终极之问皆困惑 • 属性体系说不清 • 分支学科都痛苦
终极之问皆困惑——旅游现象的本质
有一个特定的时间、空间的限定。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有一个事
实正好反映出来,这个事实就是托马斯库克旅行社,到了托马斯库 克那个时代,他的工作代表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的一种需要。在历史 上,旅游的人都是游客的个人行为,怎么会在同一个时间聚集在一 块变成一个社会行为?这就是规律了。
申葆嘉自述《旅游学原理》
旅游现象的运行结构,即“旅游是怎么动的”。
海南大学学术讲座
旅游学基础理论与研究方法
陈才
博士 、 教授
海南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内 容 纲 要
第一讲 旅游学基础理论
第二讲 旅游学研究方法
旅游学基础理论与研究方法系列讲座
第一讲 旅游学基础理论
一、何为理论? 二、何为旅游学? 三、旅游学有无理论?哪些属于旅游学理论? 四、个人思考与观点阐述?
各种人士对旅游学的看法
业外人士:
– 是一个没有学问(理论)的学科。
– 是一个经济管理学科。
业内人士:
– 是一个应用性(实践性、操作性)的学科。
– 是一个谁都可以插足的学科。
– 是一个随意摆布、凭空杜撰的学科。
旅游学的产生与发展(国际)
发展进程(申葆嘉,国外旅游研究进展,旅游学刊,1994)
(1)早期的认知;(2)一战、二战时的沉寂;(3)多
终极之问皆困惑:旅游现象的本质?
旅游现象是什么:广义与狭义之之争——国际国内皆困惑 狭义的定义——强调“目的性”
代表观点:谢彦君“愉悦”说 :愉悦——愉快——快感
王宁:有意义的体验
马波:人类精神生活在空间上的展开。
属性体系说不清:旅游知识共同体
分支学科都痛苦
旅游经济学 旅游地理学 旅游心理学 旅游文化学 旅游人类学 旅游社会学 旅游规划学 • 旅游美学 • 旅游营销学 • 旅游策划学
旅游学的当前面貌之三:内容肤浅重复
知识不系统,生搬硬套其他学科
内容十分肤浅,几乎不用动脑
教学教材混乱,内容大量重复
三、旅游学有无理论?
几个熟悉的旅游学理论
申葆嘉对旅游学基础理论的构建
谢彦君对旅游学基础理论的构建
其他学者对旅游学理论的思考
几个熟知的旅游学理论
•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外生)
旅游学的当前面貌之一:
学科背景复杂,范围广泛,边界不清
从旅游学研究的范围来看,可从若干方面加以研究: 摘自【史蒂芬 史密斯:旅游决策与分析方法】 – 旅游作为一种个人经历:心理学…… – 旅游社会一种行为: 社会学 …… – 旅游作为一种地理现象:地理学…… – 旅游作为一种财富来源:经济学…… – 旅游作为一种商业活动:管理学…… – 旅游作为一个行业: 管理学…… 于是,旅游学呈 现为一个综合性学科或交叉性 学科,而不是一种专门化的知识体系。
结构,是商品化了的文化。
申葆嘉自述《旅游学原理》
旅游是什么?
“旅游是社会现象”,旅游的前身是什么?旅游
的前身是旅行。旅行是什么?旅行就是平时我们在地
面上的运动,什么事情都可以说是旅行。
申葆嘉自述《旅游学原理》
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旅游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不是自古有之。 第二,旅游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为什么这么说?是因为过去 一直有人讲,“旅游是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这种提法等 于是旅游发生的时候,是到它该发生的时候就发生了,所以它必须
《旅游学刊》,在国内旅游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
• 《旅游学原理》是申葆嘉1999年出版的一部旅游基础理论研究
学术专著,被国内旅游学术界称为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旅游基
础理论研究专著。
《旅游学原理》目录
• 序:我的旅游观 第一单元 总论 一、释名 二、科学、社会科学与旅游学 三、旅游学原理的构思:前人工作的方法论问题 四、旅游学基础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旅游现象的起源 五、旅游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 第二单元 旅游宏观运行研究 六、旅游运行的动态研究 七、旅游运行的线点结构 八、旅游运行的双重结构 九、旅游现象运动的多元系统结构 十、旅游现象中的系统问题
一、何为理论?
理论:是对一种现象(事实)的系统化的解释,
是对表达各种事实的各个概念之间关系的理性 研究。 理论=(概念+命题) 例如:旅游流在空间上具有距离衰减现象 旅游流在时间上具有季节性
一、何为理论?
科学理论:科学理论是指一套具有内在联系的
概念体系以及命题,可以解释现有的事实或现 象,并且能对未来进行预测。
《基础旅游学》的逻辑体系
• 旅游现象的本质与特征
• 旅游现象的构成要素
静态分析
• 旅游动机与旅游需求
• 旅游体验 • 旅游流
动态分析
微观分析
• 旅游效应
宏观分析
• 旅游容量
对谢彦君的学术观点的解读
1、研究视角:微观视角,以个体为出发点 2、基本观点: (1)旅游是出自愉悦目的旅行。 (2)体验是旅游现象的内核。 (3)旅游是一种社会现象,起源于古代,成 熟于魏晋南北朝。
旅游学的当前面貌之二:理论严重滞后失真
– 概念匮乏:学界缺乏归纳概念(概念化)的能力,却有硬造概念
的冲动。
– 命题随意:如:旅游是人类的基本需要 ;旅游文化可以追溯800 万年的历史;新婚旅游在先秦时期就已经蔚然成风……
– 理论缺位:在大陆旅游学界,至今不知道是否有人敢自称自己的
研究是由诸多自洽的命题构成的科学的理论体系? – 方法单薄:滥用定量方法,歪曲定性方法。 – 范式遥远:国内几乎没有范式;对国外有限范式处于无知状态。
旅游学原理目录
• 第三单元 旅游微观运行研究 十一、神圣旅游与世俗生活——旅游运行的文化思考 十二、游客的需要和行为 十三、旅游运行的供给与社会支持 十四、旅游运行的跨文化主客互动关系 十五、旅游是多元系统整合的社会现象 第四单元 旅游运行的接待地影响 十六、旅游运行与接待地的经济关系 十七、旅游运行对接待地的社会影响 十八、旅游运行中的文化现象和关系 十九、旅游运行与接待地的环境生态保护 二十、论“旅游影响”与研究 第五单元 定义与学科:旅游现象的学术研究 二十一、旅游现象的抽象——定义和评述 二十二、旅游学基础理论和旅游学科研究的恿路与框架 二十三、旅游高等教育和科研的30年——我的另一类经历 参考文献与阅读书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