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钢筋工程施工方案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编制说明1 编制依据《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规范》(GB50300—2001)《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钢筋剥肋滚轧直螺纹连接技术规程》(DB50/5027—2004)《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11G101-1、-2、-3图集建设单位下发的有效施工图(建施、结施、给排水、电气施工图及室外道路管网施工图、)。
2012年11月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江津新校区建设第一期工程图纸会审及2012年11月华南理工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交底(土建、安装、室外道路设计交底)。
第一章工程概况工程设计概况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建设工程项目是由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重庆市江津区建设的新校区。
本工程一期工程总建筑面积约64500㎡,包括:教学楼、图书馆、实训楼、医院、看台和学生宿舍及学生食堂的基础、主体、室内外初装修、给排水、电气设备安装、消防设施等工程;并且包括整个校区的道路、管网等市政工程。
钢筋工程设计概况钢筋规格和型号类型:HPB235、HRB335和HRB400。
直径:HPB235、HRB335 、7、9、10等;HRB400 10、12、14、16、18、20、22、25、28等。
类型:墙、柱钢筋为HPB335和HRB400;板钢筋为冷轧扭;箍筋为HPB235。
直径:HPB235、HRB335 、7、9、10等;HRB400 10、12、14、16、18、20、22、25、28等;8mm的冷轧扭钢筋。
类型:HPB235、HRB335、HRB400直径:HPB235 8、10等;HRB335 HRB400 10、12、14、16、18、20、22、25等。
钢筋保护层厚度桩基础、地梁为40mm。
主体部位钢筋保护层厚度表 2 单位:㎜直径22mm(含22mm)以上钢筋采用滚轧直螺纹连接接头,直径22mm以下的钢筋采用绑扎搭接接头或者焊接搭接接头。
直径22mm(含22mm)以上钢筋采用滚轧直螺纹连接接头,直径16mm~20mm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接接头,14mm(含14mm)以下钢筋采用绑扎搭接接头。
第二章施工组织、部署与施工准备现场共布置8个钢筋现场加工棚,所有钢筋在钢筋加工房统一下料制作,并分类、分部位集中堆放整齐。
制作班组提前一天将钢筋半成品准备好,钢筋均为现场绑扎。
钢筋棚的布置见《施工组织设计》的临建平面布置图。
基础施工顺序基础钢筋制作绑扎→验收→砼浇筑→上部结构柱筋绑扎→基础验收。
主体施工顺序钢筋制作→框架柱(挡土墙)钢筋连接→框架柱(挡土墙)绑扎→剪力墙钢筋绑扎→梁钢筋绑扎→板钢筋绑扎→验收→砼浇筑。
施工准备人员准备钢筋加工配料钢筋进场时要核查钢筋生产厂家的备案登记证和出厂合格证,并检验其炉号、批号与出厂合格证上的填写是否一致,合格后物资设备部对进场材料填写“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报审表”,报送项目监理单位,而且要在监理现场工程师的见证下现场取样并送检合格后方能进行加工制作。
根据市建委《建设领域限制、禁止使用落后技术通告》(第二号)令,低碳钢热轧圆盘条不得使用卷扬机调直,必须使用钢筋调直机,项目部拟采用GT6/12型钢筋调直机,对钢筋进行调直。
钢筋切断2.“先长后短”的下料原则。
2.2.2.钢筋套丝2.钢筋端面平头:平头的目的是让钢筋端面与母材轴线方向垂直,必须采用砂轮切割机或其他专用切断设备,严禁气割。
2.2.2.2.2.钢筋连接钢筋连接接头的位置、数量除满足设计注明要求外,尚必须满足03G101-1的设置要求。
采用钢筋的冷搭接时,搭接长度必须满足03G101-1中相关规定,搭接长度范围内采用不得少于三道扎丝绑扎。
对于冷轧带肋钢筋,只能采用搭接方式,严禁焊接接长。
连接套筒的现场检验1)检查套筒是否有质量部门检验出具的合格证,技术参数说明书。
2)检查套筒是否有锈蚀和外观缺陷等。
3)有油标尺检查套筒的长度,内、外径以及壁厚是否与说明书一致并做好记录。
4)检查套筒内的螺纹是否完整、饱满。
5)用牙规检查并确定套筒的牙型,以便明确丝头牙型。
2.→接头拧紧→作标记→质量检查验收。
1)钢筋就位:将丝头检验合格的钢筋搬运至待连接处,将连接头的一端旋入套筒内到规定的长度;连接另一端头时,确保被连接钢筋的端面与套筒端面垂直,轻轻旋转钢筋让螺纹进入套筒内。
2)接头拧紧:用扳手或管钳等连接工具,卡住连接套筒,使其不能转动。
取下卡住连接套筒的工具,卡住另一被连接钢筋,向反方向用力搬动工具,确认钢筋连接紧固。
用另一连接工具,卡住被连接钢筋,旋转钢筋直至不能转动为止;检查套筒两端钢筋的外露螺纹,确认是否达到要求。
如出现一端外露螺纹超过2螺纹,应调节套筒使两端螺纹到一致。
3)作标记:对已经拧紧的接头作标记(将红油漆点在套筒之上),与未拧紧的接头区分开。
4)施工检验:对施工完的接头进行的质量检验。
钢筋现场绑扎施工钢筋现场绑扎前,各操作小组必须安排人员对钢筋规格、型号、形状、尺寸和数尾丝压入内侧。
柱子钢筋施工2.→距线→钢筋绑扎。
2.按图纸要求间距,计算好每根柱箍筋数量,先将箍筋套在下层伸出的搭接筋上,然后立柱子钢筋。
2.柱子主筋立起后,采用上述相应接长方式对主筋进行接长。
如果柱子主筋采用光圆钢筋搭接时,角部弯钩应与模扳成450,中间钢筋的弯钩应与模板成900角,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
2.画箍筋间距线:在立好的柱子竖向钢筋上,按图纸要求用粉笔划箍筋间距线。
2.1)按已划好的箍筋位置线,将已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动,由上往下绑扎,宜采用缠扣绑扎。
2)箍筋与主筋要垂直,箍筋转角处与主筋交点均要绑扎,主筋与箍筋非转角部分的相交点成梅花交错绑扎。
3)箍筋的弯钩叠合处应沿柱子竖筋交错布置,并绑扎牢固。
4)有抗震要求的地区,柱箍筋端头应弯成1350,平直部分长度不小于lOd(d为箍筋直径)。
如箍筋采用900搭接,搭接处应焊接,焊缝长度单面焊缝不小于lOd。
5)柱基、柱顶、梁柱交接处箍筋间距应按设计要求加密。
柱上下两端箍筋应加密,加密区长度及加密区内箍筋间距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如设计要求箍筋设拉筋时,拉筋应钩住箍筋。
6)柱筋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规范要求,主筋外皮为,30mm,塑料垫块卡在柱主筋外皮上,间距一般1000mm,以保证主筋保护层厚度准确。
当柱截面尺寸有变化时,柱子应在板内弯折,弯后的尺寸要符合设计要求。
剪力墙钢筋施工2.砼浇筑完时钢筋的修整→砼浇筑完达到强度后弹剪力墙线→剔凿柱混凝土表面浮浆→修理竖向筋→套暗柱箍筋→暗柱竖向筋接长→画箍筋间距→绑暗柱筋→绑定位横筋→竖向钢筋接长→绑其余筋。
剪力墙钢筋应逐点绑扎,双排钢筋之间应绑扎拉筋,拉筋应同时勾着竖向筋和水平筋,其纵横间距按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纵横间距不得大于600mm),钢筋外皮绑扎垫块或用塑料卡来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
2.2.2.梁钢筋施工2.画主次梁箍筋间距→放主梁次梁箍筋→穿主梁底层纵筋→穿次梁底层纵筋并与箍筋固定→穿主梁上层纵向架立筋→按箍筋间距绑扎→穿次梁上层纵向钢筋→按箍筋间距绑扎。
2.2.2.,平直部分长度为10d。
2.2.受力筋下均应垫垫块,保证保护层的厚度。
受力筋为双排或多排时,用直径为25的短钢筋垫在两层钢筋之间,钢筋排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相关梁交叉处主筋交错布置示意图2.板钢筋施工2.→模板上弹线→绑板下受力筋→绑负弯矩筋.2.2.2.2.2.×800。
垫块的厚度等于保护层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的15mm。
注:钢筋搭接长度与搭接位置的要求与前面所述梁相同。
楼梯钢筋绑扎2.→绑主筋→绑分布筋2.2.2.2.2.重点检查项目钢筋绑扎完毕后,作业班组长、钢筋工长应根据设计图纸、变更和图纸会审纪要等重点检查以下项目如表3表3第三章质量要求、成品保护和控制措施质量要求验收标准:03G101-1规定进行验收。
03G101-1相关要求进行验收。
03G101-1相关要求进行验收。
表4技术资料及管理:如表4表4成品保护基础钢筋不要被泥浆污染,被污染的要及时清理;绑扎柱、剪力墙等竖向钢筋时,必须搭设一定操作架,严禁利用已绑好的钢筋上下攀越。
各工种操作人员未经施工员同意不准移动或截割钢筋。
水、电、通等专业施工时应保证预埋线、管和盒或其他设施时等位置准确,如发生冲突时,可将竖向钢筋沿平面左右弯曲,横向钢筋上下弯曲,绕开预埋线、管和盒。
注:钢筋上下弯曲时,一定要保证钢筋保护层的厚度要求。
楼板面负筋绑扎一般为最后一道工序,人员不准在上面踩踏行走,防止钢筋的变形、位移。
浇筑混凝土时,应搭设上人和运输通道,禁止直接踩压钢筋;派钢筋工专门负责修理,保证负弯矩钢筋位置的正确。
浇筑混凝土时,剪力墙、框架柱在楼面标高处加设定型定位支架(如下图),定型定位支架与竖向钢筋绑扎,防止主筋偏位。
浇筑混凝土时,安排专人用湿抹布将钢筋上的砼擦拭干净。
浇筑混凝土时,严禁碰撞预埋件,如碰动应按设计位置重新固定牢靠。
钢筋直径(适用于框架柱)(适用于筒体)框架柱或筒体洞口边长钢筋保护层厚度框、筒定位筋焊接加工示意图质量控制技术措施建立完善的三检制度、技术交底制度、质量检验评定制度、岗位责任制、质量奖罚制度等。
使所有的管理层和操作层熟悉和了解相关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减少施工盲目性,降低返工率。
项目部根据实际进度计划提出合理的钢筋进场计划和下月的备料计划,尽可能做到进场钢筋及时制作绑扎安装,减少现场钢筋堆放量,生锈量和场地占用量。
钢筋进场后,在监理现场工程师的见证下现场取样并送检合格后方能进行加工制作,投入生产使用。
加强钢筋分类标识管理:进场的合格钢筋必须按不同规格,级别分类堆放,并及时准确的挂好物资分类标识牌。
操作工人资格控制:凡参加机械操作人员、技术管理和质量管理人员应参加技术规程培训,操作工人必须持证上岗,并经项目考核合格后方能作业;作业人员不得随意换岗,换岗工人必须经过项目从业资格认可。
设备控制:钢筋加工机械正式投入使用之前应调试使其运转正常,使用过程中应定期检修保养;丝头加工机床应选用与加工丝头钢筋直径范围相匹配,且机床、切割机等应安装牢固平稳,辅助设施应就位。
加工工艺控制:加工好的钢筋半成品须分类、分部位捆绑堆放整齐在平整地带,避免污染;并挂好注有钢筋规格、型号、数量、梁编号等内容的纸质标识牌。
“七不准”×800;剪力墙钢筋排距靠拉筋来加以保证,当设计无要求时,拉筋纵横间距一般为600×600,必须同时拉紧纵横向钢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