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沙县辣椒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金沙县辣椒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金沙县辣椒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金沙县辣椒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导读:辣椒是金沙县特色经济作物之一,近年来,金沙辣椒产业已逐步形成了基地化、规模化、产业化的良好发展势头。

然而,生产种植管理水平不高、市场网络建设落后、政府重视力度不够等诸多不利因素,制约了辣椒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为切实解决阻碍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深层次分析问题成因,特对全县辣椒的生产、流通、加工等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并提出了发展对策,以供参考。

辣椒是金沙县特色经济作物之一,在全县种植面积大,全县26个乡镇都有种植,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以辣椒为原材料的食品加工企业不断涌现,为辣椒产业提供了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辣椒生产逐步形成了基地化、规模化、产业化的良好发展势头,辣椒种植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逐渐凸显。

然而,目前金沙县辣椒生产种植管理水平不高、市场网络建设落后、政府重视力度不够等诸多不利因素,制约了辣椒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为切实解决阻碍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深层次分析问题成因,努力探索发展对策,全面提升金沙县辣椒产业化水平,增强辣椒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努力把辣椒产业发展成为一个区域性支柱产业,2013年2~5月,对全县辣椒的生产、流通、加工等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

调研范围涉及9个辣椒主产乡镇(木孔、沙土、岚头、长坝、安底、禹谟、城关、平坝、岩孔)、3个批发市场(木孔乡湾子辣椒批发市场、安底镇黔北辣椒批发市场和金沙县城关张家湾农产品批发市场)、3个辣椒加工企业(冠香坊调味食品有限公司、贵州龙喜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和金沙县雄泰绿色食品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根据调研情况,分析了金沙县辣椒产业发展现状,指出了制约金沙县辣椒产业发展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对策。

1 金沙县辣椒产业现状1.1 辣椒生产基本情况金沙县辣椒常年种植面积7 000 hm2左右。

全县都有分布,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逐步调整,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2012年全县种植辣椒8 300 hm2,总产量16 250 t。

其中木孔乡是全县辣椒生产面积最大的乡镇,2012年种植辣椒710 hm2。

县内辣椒种植分为朝天椒和线椒两大类,朝天椒约占75%,线椒约占25%。

朝天椒品种主要有正椒系列、遵椒系列、红贵系列、金椒系列、红升、国塔112等,线椒品种主要有香辣系列、黔椒系列、韩玉3号等。

县内辣椒一般采用净作栽培模式,部分地区采用套作,如2012年城关镇在新建茶园内套种辣椒70 hm2。

在育苗方面,县内大部分地区采用小拱棚撒播育苗,从2012年开始出现了大棚穴盘育苗和漂浮育苗,如2012年西洛乡境内的台金公司在智能温室大棚内采用穴盘育苗方式育成辣椒苗80万株,品种为线椒类的英雄和满地红;城关镇前明农业专业合作社在普通钢架大棚内用漂浮育苗方式育成辣椒苗200万株,品种为朝天椒类的天红1号,一般在2~3月播种育苗,4~5月移栽,10月以前收获结束。

因传统因素的影响,县内辣椒种植以旱地为主,受气候因素的制约性较强,抗旱保肥能力差,产量和质量无法保证。

在栽培管理上,大部分地区都较为粗放,主要表现在底肥施用不足、移栽延迟、追肥不当等方面。

近年来,随着辣椒种植效益的逐步提高,平坝乡、西洛乡、岩孔镇等坝区出现了保水田连片种植辣椒的趋势。

目前,农技部门正在积极开展辣椒高产配套技术的试验研究,从育苗方式、品种对比、种植方法、施肥水平、沼肥综合利用、地方优良品种的提纯复壮、良种扩繁等方面进行系列探索。

1.2 商品椒的流量和流向辣椒是金沙县商品率较高的作物,农民除了留足自己食用的部分外,大部分作商品销售。

辣椒收入已成为当地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金沙县辣椒在县城和各个乡镇的集镇上每天都有交易,形成规模的辣椒交易市场有木孔乡湾子辣椒批发市场和安底镇黔北辣椒批发市场。

木孔乡湾子辣椒批发市场5天赶一次集,逢农历的二、七赶集,每次的干椒交易量平均在22 t左右,旺季时可达80 t左右,涵盖了县内的源村乡、沙土镇、茶园乡、后山乡、官田乡及遵义县的马蹄镇、鸭溪镇、泮水镇等乡镇;安底镇黔北辣椒批发市场也是5天赶一次集,逢农历的四、九赶集,每次的干椒交易量平均在15 t左右,旺季时达50 t左右,涵盖了县内的岚头镇、禹谟镇、长坝乡等乡镇。

两个市场所收购的干椒主要销往遵义的虾子辣椒市场及重庆、贵阳等地。

1.3 加工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全县有辣椒加工企业3个,即冠香坊调味食品有限公司、贵州龙喜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和金沙县雄泰绿色食品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冠香坊调味食品有限公司(金沙县工业园区)属重点龙头企业,已获得贵州省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贵州省级诚信私营企业、贵州省重点扶贫龙头企业、贵州省旅游产品定点生产企业、贵州省著名商标、贵州省名牌产品等殊荣。

注册资金145万元,实有资产5 000万元,年生产辣椒产品1 500 t。

冠香源牌系列产品已远销北京、上海、南京、武汉、广东、云南等大中城市。

产品已进入沃尔玛、北京华联、麦德龙等大型超市和连锁店,已和韩国商人签订红酸汤出口意向协议。

公司按照“以销定产、拓销促产”的经营模式组织生产经营,产销率达98%以上。

2013年以订单的形式在平坝乡建立辣椒生产基地26.7 hm2,在新化乡建立辣椒生产基地13.3 hm2,在茶园乡除建立辣椒生产基地20 hm2,还建立了辣椒粗加工点1个。

冠香坊调味食品有限公司通过辣椒基地建设已带动农户1 500户,通过食品加工已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500人的就业问题。

贵州龙喜食品有限责任公司(金沙县木孔乡湾子村)属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注册资金388万元,实有资产4 200万元,公司以辣椒为主要生产原料, 2013年5月11日正式投产,计划年产辣椒类食品2 080 t。

该公司成立于2006年,2011年通过了QS认证,2012年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和国家标准测量体系。

2013年以订单的形式在木孔乡建立辣椒生产基地386.7 hm2,其中湾子村124 hm2,洋坝村144.6 hm2,底水村118 hm2。

公司现已聘用当地农民工280人,通过生产和经营已带动2 500户农民进行辣椒种植。

金沙县雄泰绿色食品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金沙县岚头镇岚丰村)属贵州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注册资金40万元,实有资产1 500万元,以辣椒为原料的产品是公司产品的一部分,年生产辣椒产品10 t左右。

该公司成立于2007年,产品现已通过食品安全QS认证、ISO9001-2008国家质量体系认证、南京国环有机产品认证中心权威认证。

2 金沙县辣椒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2.1 种植水平低,品种改良过慢,单位面积产量低辣椒是忌连作的作物,需进行轮作。

由于传统种植方式没有彻底改观,先进的栽培技术推广应用面积小,管理粗放,施肥水平低下,品种改良力度不够,导致大部分种植户的辣椒产量和质量都不高。

2.2 市场信息滞后,缺乏本地营销组织随着辣椒种植规模的逐渐扩大,种植户分散经营,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品质不一等问题成为辣椒生产的一大难题。

在辣椒营销中,众多小规模生产的农户信息不灵,难以掌握、捕捉和筛选准确的市场信息,上门收购的客商存在压级压价现象,很大程度上损伤椒农利益。

2.3 扶持力度不够辣椒虽然是县内极具特色的经济作物之一,种植范围广,面积大,但辣椒生产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财政基本上没有多少投入。

虽然农业部门在结构调整和特色种植示范项目中,安排了一定的资金在木孔乡实施辣椒项目,但对全县较大规模的辣椒产业来说还只是杯水车薪,能发挥的作用较有限。

3 金沙县辣椒产业发展潜力3.1 市场前景非常广阔辣椒富含丰富的维生素C、β-胡萝卜素、叶酸、镁及钾,其维生素C的含量在蔬菜中居第一位。

在我国,辣椒已成为一种大众化蔬菜,辣椒除可食用外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医药专家认为,辣椒能缓解胸腹冷痛,制止痢疾,杀抑胃腹内寄生虫,预防心脏病及冠状动脉硬化,还能刺激口腔黏膜,促进唾液分泌,增强食欲,促进胃的蠕动,利于消化。

辣椒具有杀菌、防腐、调味、营养、驱寒等功能,可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膳食结构正逐渐发生变化,由原来的温饱型向保健型转化,对辣椒的需求正逐渐扩大。

另外,随着辣椒产品生产企业的不断开发,各类新的辣椒产品层出不穷,产品销路十分广阔。

3.2 生产条件比较优越金沙县地处贵州省西北部,境内地势呈三级台阶,西高东低逐渐下降,海拔在457~1 884 m,高差悬殊,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区,温、光、水、气、热较为充沛,年均温15.3℃、降雨量1 048 mm、日照时数1 118 h、无霜期287天左右,境内气候条件非常适宜于辣椒作物生长发育,辣椒生产具有一定的区域优势。

3.3 内在品质好辣椒对土壤要求不太严格,黏质土、砂壤土、红黄壤土均可栽培。

金沙县大部分乡镇适宜种植,其中尤以木孔乡辣椒品质为好,木孔乡大部分土地土种为石砂土,质地为砂土,俗称“火石土”。

2012年经金沙县土肥站测定,木孔乡大部分土壤pH值平均在5.98左右,为微酸性土壤;速效钾含量较高,平均含量为423.6 mg/kg;有机质含量丰富,平均值为32.83 mg/kg;有效磷含量较高,平均值为22.74 mg/kg。

生产的辣椒内在品质好,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3.4 群众基础好,种植规模逐渐扩大辣椒是金沙县常年种植的蔬菜作物之一,农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

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辣椒产业与粮食作物的比较效益逐渐凸显,自发种植辣椒6 667 m2以上的农户逐渐增多。

在销售方面,重庆及遵义虾子辣椒市场的商户不断上门收购,县内以辣椒为原料的加工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形成的订单基地逐渐增多。

3.5 交通运输便捷随着瑞杭高速公路的贯通,各乡通村公路的不断健全,金沙县已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为辣椒产品的外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 金沙县辣椒产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4.1 抓好规划,稳步发展在种植规模上应以市场为导向,科学规划,稳步发展,实行区域化布局,加强生产基地建设。

金沙县辣椒产业应分为两个区域进行规划发展,第一区域为中部地区,依托城关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冠香坊调味食品公司原材料生产基地,以城关镇、西洛乡、平坝乡、岩孔镇、禹谟镇为中心,辐射带动桂花乡、龙坝乡、新化乡、安洛乡、大田地乡、石场乡、太平乡、清池镇、马路乡;第二区域为东部地区,依托木孔乡湾子辣椒批发市场、安底镇黔北辣椒批发市场、龙喜食品公司原材料生产基地、雄泰公司原材料生产基地,以木孔乡、茶园乡、沙土镇、安底镇为中心,辐射带动源村乡、官田乡、岚头镇、长坝乡、后山乡、化觉乡。

4.2 完善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建立和健全市场营销体系积极进行项目申报,在金沙县城内兴建一个比较完善的大型农贸批发市场,对现有的木孔乡湾子辣椒批发市场和安底镇黔北辣椒批发市场加强整顿和完善,通过组建辣椒协会等形式理顺辣椒销售渠道,建立和健全市场营销体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