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中心仓储优化分析
【内容提要】
现代企业竞争是企业管理和整体优化之间的竞争,物流企业必须具备现代化的硬件和管理模式,才能具备竞争力。
本文以宏达物流中心的仓储和其加工、服务等方面为依托,就其仓库、信息管理、增值服务存在问题提出优化措施,使之成为一个大型的现代化物流核心企业。
【关键词】物流中心仓储优化
宏达物流中心是随着我国物流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是我市一家中小型物流送中心,有接近2000平方米的仓库,经营范围:商品储存、加工及配送。
该中心所处区位优越,依山傍海,交通十分便捷。
多年来其业务范围不断扩大,得到用户好评。
一、本地宏达物流中心仓储存在的问题
随着市区域性物流中心的逐步形成,对于以仓储业务为中心的本地宏达物流中心来说,一方面物流需求,尤其是仓储需求不断增加。
本地丰富的产品资源和周围县区著名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对其物流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近年来新型物流企业不断涌现,它们以先进的设备、完善的供应链服务,使本地宏达物流中心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
从整体规划和管理以及其物流增值服务的角度分析,本地宏达物流中心存在如下主要问题:
(一)建筑形式以平房式仓库为主
一方面现有仓库资源利用几乎到了极点,另一方面由于物资储存模式沿用过去的旧的模式与管理方法,仓储净空高度往往得不到利用而造成大量空间资源的闲置浪费。
目前凭借优越的物流区位和快捷的运输方式,宏达物流中心在物资的集散方面,还处于比较顺畅的状态之中,仓库的利用率和周转率较高,实现收入和盈利持续增长。
相对于立体化仓库而言,占地面积浪费将近70%,势必造成仓位紧缺,再是劳动力成本在不断地攀高,统计表明,在整个供应链成本中,劳动力成本所占比重已经上升到30%。
储存业务成本不能下降,在较为激烈的市场竞争下,直接挤占企业利润。
(二)人工和机械化仓储
宏达物流中心对物资的输送、仓储管理、控制主要是依靠人工及辅助机械来实现。
物料通过机械移动和搬运,满足了对速度搬运方面的要求,但其精度、和高度无法同先进的自动化仓库相比,其实时性和直观性是显而易见的。
另一方面本地宏达物流中心简单的计算机网络应用,就仓储方面的运用而言,没有设计一套适合的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
从其整供应链管理来看,没有现代化的物流信息系统,达不成各个环节的资源共享、信息共享,整体运作效率不高。
在订货环节上、库存量、计划人员供货决策等环节上,往往出现延误、不准确、不协调等现象,管理人员不能随时掌握货源和需求,造成上下游流程的衔接困难或断接。
(三)流通加工水平低下
宏达物流中心虽然有其固定的货源,利用现有仓储设备,比如冷藏设备,具备一定的流通加工能力,但由于缺乏进一步加工设备与技术,仍然停留在
对其储存产品的初级加工,如对冷藏物资只能进行简单的包装,对豆类等农副产品进行人工除尘、分级、筛选等处理,没有形成一定规模的分类别的加工工厂,作业效率较低,流通加工的附加值较低,与其他大型仓储比较没有竞争力,同时也与市场需求存在较大差异。
2016年加工业务服务评价指标
(四)增值服务单一
宏达物流中心为口岸型物流企业,利用其物流资源可以为客户提供除加工、储存以外的其他物流服务,该中心具有自备的车队,可以为客户提供代收、代发、代运一条龙服务。
其次,没有专用的铁路专用线,功能单一。
其业务不能向食品检验、代进出口申报等方向延伸,无法为进出口物资进供一站式的服务。
2016年物流收入结构表
二、优化本地宏达物流中心仓储设计方案
(一)改造库房结构
纵观整个工程,根据对所有物资货品的物理性分析,宏达物流中心主要以农副产品储存加工及增值服务为主体,提出建设中型自动化立体仓库区解决物流中心货物仓储存放问题。
为适应现代物流的综合、高效、快速流通的管理方式,改造库房结构势在必行,建筑形式应该提倡高层货架式立体仓库,使物流由水平存储方式转变为立体存储,合理布局,充分利用空间。
据计算,仓库高度从5米提高至20米,每平方米的存储费用可以下降3%,同时出入库的过程中由于人工操作不当或不合理使用机械化搬运造成物资磕碰损耗,严重影响作业效率和质量。
而自动化立体仓库则不同,货物的堆放和提取均由自动化设备完成,不仅人员成本支出降低,货物码放整齐紧凑,损耗小,占用空间少,提高仓库的空间利用率,进出库方便,速度快,效率高,而且可以实现库存的规模效应,有效地降低单位库存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二)加强信息化管理
当今社会是个信息的时代,网络的时代。
从物流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对物流的研究最初是从解决“牛鞭效应”开始的,即在多环节的流通过程中,由于每个环节对于需求的预测都存在误差,因此随着流通环节的不断累加,误差就会被放大,库存也就越来越偏离实际的最终需求,从而造成保管成本和市场风险的提高。
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是从研究集中的、现代的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管理模式开始的。
本地宏达物中心要提高仓库的进出库效率,先提条件必须是具备先进的信息网络系统。
根据宏达物流中心现有的计算机只停留在一般的应用,各个部门,各个环节之间没有设计一套符合自身的仓储及增值服务的特点的管理网络,立体化仓库要自动化,装御作业不仅要机械化,而且要智能化,必须设立与之相配套的计算机网络系统。
有了资源的共享和信息的共享,物资的控制和管理就会达到实时、协调、一体化,计算机之间、数据采集点之间、机械设备的控制器之间、与主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可以及时的汇总信息,仓库计算机可以及时地记录订货和到货时间,显示库存量,计划人员可以方便地作出供货决策,管理人员可以随时掌握货源及需求。
这样上下游流程之间就可以畅通无阻。
(三)提高加工业务能力
现代物流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充分利用仓储条件向供应链的上下游延伸,实现高附加值。
例如在蔬菜摘装这条供应链上,传统的仓库可以将其业务向上、下游拓展,可以延伸到农民的蔬菜大棚、加工、批发等物流环节,形成供应链管理,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盈利机会。
本地宏达物流中心应充分认识流通加工在供应链物流中的重要作用,把原来作为附属加工的群体实行单独核算和加强内部管理。
一方面在原有的加工能力基础上扩大加工范围和提高加工总量,对蔬菜不只是简单的冷藏后复出,而是在分拣挑选的基础上进行深加工,可以切配成快餐包装单独销售。
积极与周边连锁商业企业联系,以冷藏为依托,成为它们生鲜加工食品的稳定供应商,即可以消化本地的生产原料,又可以提高该企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应提
高加工质量与技术水平,保证冷藏保鲜的安全卫生,尤其要和进出口生产加工标准接轨,不断扩大自身的业务量。
(四)完善物流增值服务
本地宏达物流中心随着业务的不断增大,逐渐发展为资产型物流企业,应强化业务代理的职能,凭借从事仓储业的丰富经验,以良好的客户关系为基础,为货主提供订舱、托运、报关报硷、保险等服务,即可以优化本企业的供应链流程,又可提高双方的经济效益。
例如本地宏达物流中心在仓库改造后,可以向海关申请海关监管仓库资格,在蔬菜进出口环节上,可关海关人员可以直接到仓库进行查验,勿须再转运到海关指定监管仓库接受查验,这将会大大缩短蔬菜出口的通关时间、减少食品耗损,节省转运装卸费用;其次要提高物流信息水平,完善内部仓储数据查询和上下游企业实现电子数据交换,及时掌握购、销、存信息,使以上信息成为决策分析的重要依据,降低成本;最后应该充分发挥其运输设备与设施的优势,除完成货主的配送任务外,还应积极独立揽货,提高准时性与及时性为目标。
弥补社会物流运输配送的不足。
以上是对本地宏达物流中心作为仓库、运输与配送企业进行的分析研究,也是对其仓库改造信息化现代化设计的一次尝试,希望能对本地宏达物流中心的库存管理及物流的服务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李政.《物流技术发展对我国仓储物业的影响》.《物流科技》,2006年
[2]董彦龙.《我国仓储物流现状及其优化》.《商业时代》,2006
[3]何文成、钱芳.《物流信息技术在现代商场仓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商业时代》,2006.2
[4]戴定一.《仓储管理在物流中的地位》.《信息与电脑》,2006.2
[5]洪水坤.《解读中国仓储——业务及对策篇》.《科技通讯》,2006.5
[6]詹凌云.《浅谈我国物流中心的仓储自动化》.《商场现代化》,2006.7
[7]张悦来.《城市仓储物流企业发展的思考》.《物流论坛》,2006.5
[8]李玉廷.《现代商场仓储自动化系统的应用研究》.《商场现代化》,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