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选修五3.1 走近合同讲义学案

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选修五3.1 走近合同讲义学案

1走近合同

(教师用书独具)

●课标要求

列举解决各种民事纠纷的事例,表明合同是当事人确定彼此的权利与义务所达成的一种协议。评述签订合同在当前人们生活中的普遍意义。

●课标解读

本课标要求学生了解合同的概念、形式及合同的设立、变更与终止;评述签订合同在当前人们生活中的普遍意义;结合合同领会法律关系中权利与义务的辩证关系。

●落实策略

课前:自主学习,调查搜集。学生阅读教材,初步了解教材内容;搜集并整理生活中与合同有关的典型实例。课上:情景导入,提出问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知识梳理——体验践行。创设情景探究,思维碰撞互动、教师总结提升、走进生活学以致用。

(教师用书独具)

●新课导入建议

方式一:问题导入

市场经济的运行离不开各种交易活动。交易活动的安全顺利进行除了依靠道德的约束外,还需要合同制度的保障。合同制度通过规范市场的交易行为,维系诚信、健康的市场秩序,成为保障社会生活正常运行、促进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法律手段。那么,什么是合同?合同有哪些形式?这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走进合同。

方式二:情景导入

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进行商场购物、餐馆就餐、坐出租车、跟团旅游、坐公交车、

存车等(可以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有人说,你从早上登上公共汽车开始,合同就一直伴随着你,可以说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合同,合同无处不在。今天就让我们学习第一框内容,走近合同。

●教学地位分析

本节课是专题三的第一框,主要介绍合同的普遍意义、合同的概念与形式等合同基本知识,这是本专题的起点,为后三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教学流程设计

课前预习安排:

1.①看教材37~38页“生活离不开合同”,完成知识1填空及辅助栏目内容;②思考教材探究问题,写出简易答案,对照探究提示,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

2.①看教材38~39页“合同就在我们身边”,完成知识2填空及辅助栏目内容;②思考教材探究问题,写出简易答案,对照探究提示,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

3.①看教材40~42页“订立合同要慎重”,完成知识3填空及辅助栏目内容;②思考教材探究问题,写出简易答案,对照探究提示,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步骤1:导入新课,简要说明本课时教学地位。?步骤2:教师通过提问,检查预习效果。注①?步骤3:师生互动完成探究1“全面认识合同”,互动方式可以利用问题导思1、2、3、4由浅入深地实施。注②

?

步骤7:先让学生自主总结本课时内容,然后对照“课堂小结”内容进行简要归纳总结。根据时间引导进行“课外生活感悟”、让学生处理课堂练习、布置课后练习。?步骤6:处理探究2,教师根据教学时间和内容灵活掌握,最好交由学生自主处理,参照探究1方式,也可采用其他方式进行。注③?步骤5:教师要求学生完成“题组训练”1和2,巩固探究成果。然后根据背景材料,让学生自己提出其他探究问题,同学之间互相讨论问题解决方式、方法和结果。最后,根据“当堂双基达标”设计变式练习,学生交流完成并互相评价。?步骤4:教师通过对知识外引内联,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注①:建议教师对【课前自主导学】中比较基本的知识点多提问几个学生,使80%以上的学生都能掌握该内容,以利于下一步对该重点知识的探究。

注②:建议教师除已有“题组训练”和“探究问题”之外,再变换一下命题角度和问题提出方式,让学生设置一些变式习题和问题以拓展学生的思路。

注③:在探究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再找一些体现本知识的事例加以说明,在探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学生的视野。

1.

(1)签订合同可以避免或有效解决纠纷,有利于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2)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2.合同的含义: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3.债权人和债务人:在合同关系中,享有合同权利的人称为债权人,负有合同义务的人称为债务人。

2013年3月23日,甲公司与乙公司以合同书的形式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

(1)合同应在自愿的基础上订立。(√)

(2)合同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3)规定权利义务是合同的主要目的和内容。(√)

(4)合同当事人单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解除合同。(×)

1.

2.合同的设立、变更与终止

无论哪种合同,都必须由两方以上的当事人在自愿的基础上达成共识,即设立、变更和终止某种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以实现各自的某种利益。

3.合同中的权利和义务

当事人订立合同的目的在于他们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这种关系受法律保护,一旦确立,即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不得随意变更或解除,否则就要承担违约责任。

有人说,从你早上登上公共汽车开始,合同就一直伴随着你,可以说合同无处不在。你能说出生活中有哪些现象属于合同吗?

【提示】商场购物,餐馆就餐,跟团旅游,坐出租车等。

1.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合同不仅限于书面形式,还包括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

2.口头合同

口头合同是以口头形式订立的合同,是当事人通过口头语言表达意思一致的合同,在现实生活中是一种常见的合同形式。

3.书面合同

书面合同是以书面形式订立的合同,它是以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签订的合同。

4.书面合同的意义

(1)签订书面合同有助于督促当事人履行义务。

(2)书面合同还可以作为仲裁机构、司法机关仲裁、调解、处理合同纠纷的有力凭证。

2013年8月23日,甲将自己的家庭财产投保,与保险公司签订了保险合同。

(1)甲与保险公司成立合同关系。(√)

(2)甲订立的是书面合同。(√)

(3)如有意外,甲财产受损,符合投保范围,保险公司应依合同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4)甲与保险公司订立的合同双方权利义务不对等,因为保险条款是保险公司定的。(×)

1.教材P37探究问题

【提示】(1)第一问的回答是开放性的,可结合自己家庭和亲友的生活纠纷解决方式

分析,例如协商、行政仲裁、诉讼等。

(2)本探究问题可结合教材P39“专家点评”组织答案。

2.教材P38探究问题

【提示】购物属于买卖合同,乘坐公交车属于客运合同,这两种合同属于有名合同,又称典型合同,是指法律上已经确定了一定名称及规则的合同。旅游属于旅游合同,看病属于医疗合同,这两种合同属于无名合同,又称非典型合同,是指法律上并未确定一定的名称及规则的合同。

3.教材P40探究问题

【提示】两个镜头通过对比的方式旨在说明慎重订立合同对于避免和解决纠纷的重要意义。之所以结果不同,主要在于当事人是否订立了内容具体明确的合同。镜头一旅客与旅行社之间实际存在合同关系,由于合同内容相对复杂不够明确,比较难以确定,且没有签订详尽的书面合同,导致发生争议旅客索赔不成。镜头二涉及借款合同,由于贷款人与借款人订立了明确的书面合同,故在借款人没有按期还款的情况下,贷款人通过法院顺利地讨回了借款。

4.教材P41探究问题

【提示】本探究活动旨在强调书面合同的重要性,教材以古今对比的方式,生动地说明了“君子协定”“先小人后君子”“亲兄弟,明算账”等日常用语在法律上的意义。

(1)通常,即使是好朋友之间的借款,也应当出具欠条。一方面,欠条是一种书面证据,具有极强的证明作用;另一方面,欠条也能督促借款人及时还款。但也不应一概而论,同学或朋友之间数额很小的日常借款,也不必每借必写欠条。

(2)本问的回答具有开放性,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某物流公司与某建筑公司签订了一份建筑一栋9层营业、办公两用楼的工程承包合同。

物流公司作为发包方,以大包干方式(包工、包料)承包给建筑公司。合同约定:开工时间为2013年4月1日,竣工时间为2013年12月31日。经双方和质量部门验收合格后交付使用。

1.材料中合同的含义是什么?

【提示】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2.材料中哪一方是债权人?哪一方是债务人?

【提示】在合同关系中,享有合同权利的人称为债权人,负有合同义务的人称为债务人。本案中,某物流公

司与某建筑公司是法律地位平等的主体,前者为债权人,后者为债务人。

3.材料中的合同是否是双方自愿签订的?

【提示】合同都是在当事人双方自愿的基础上达成的协议,本合同是某物流公司与某建筑公司自愿签订的协议。

4.材料中承包人和发包人各自的权利与义务是什么?

【提示】订立合同的目的和后果,必须是设立、变更和终止一定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本合同承包人建筑公司的义务是进行工程建设,权利是收取价款;发包人物流公司的义务是支付价款,权利是验收楼房质量。

合同及其法律特征

1.合同的含义

(1)合同,又称契约,是指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2)在合同关系中,享有合同权利的人称为债权人,负有合同义务的人称为债务人。

2.合同的法律特征

(1)合同是平等的民事主体之间的协议。

(2)合同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

(3)合同以设立、变更、终止某种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为目的。

(4)合同都必须由两方以上的当事人在自愿的基础上达成共识。

(5)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受法律保护,不得随意变更或解除,否则就要承担违约责任。

3.合同对于预防和解决纠纷的意义

社会生活中难免发生矛盾和纠纷,有些纠纷之所以产生,是因为当事人缺乏合同意识,没有签订合同或者没有正确地签订和履行合同。只要正确地签订合同,即使纠纷已经产生,

依据合同办事也是一个有效的解决之道。

(1)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民事主体之间关于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不适宜合同法的规定。因此,我国合同法所说的合同,仅指狭义的合同,即有关财产关系的协议。

(2)合同中的权利与义务也是合同法中的一条重要原则,即“合同必须信守原则”,指当事人必须严格遵守自己与他人依法订立的合同,受合同约束,完全依约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不能失信于人。这是合同法上的一条古老原则。

【题组训练】

1.下列关于合同的表述中,说法不准确的是()

A.合同是平等主体当事人达成的协议,所以市政府向某商店购买办公用品就不属于合同关系

B.合同关系的当事人分别称为债权人和债务人

C.合同必须是当事人在自愿基础上达成的共识

D.合同的订立可以是书面形式,也可以是口头形式

【解析】签订合同的平等主体既包括自然人,也包括法人和其他组织,市政府与商店也是平等的主体,因此其购买办公用品也构成了合同关系;其他说法都是正确的。

【答案】 A

2.合同是一种________法律行为()

A.民事B.行政

C.刑事D.劳动

【解析】根据合同的含义可知,应选A项。

【答案】 A

山东省某县教师张某2013年8月17日因与旅行社未签书面合同而上当受骗。7月29日,张某带领一家人参加了旅行社组织的北京三日游。报名时,旅行社称,如不签合同可以

优惠200元,张某随即答应。旅途中她发现行程安排、食宿等多方面与其承诺不相符。回来后,张某要求退款遭拒绝。随后将旅行社告到法院,但由于证据不足,无法获得赔偿。

1.合同的形式有哪些类型?旅行社对旅客的承诺属于哪一类型?

【提示】合同的形式包括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旅行社对旅客的承诺属于口头合同。

2.材料告诉我们签订书面合同有什么重要性?

【提示】签订书面合同有助于督促当事人履行义务。书面合同还可以作为仲裁机构、司法机关仲裁、调解、处理合同纠纷的有力凭证。张老师应该在生活中利用好这个白纸黑字的工具。

比较口头合同与书面合同的异同

(1)依据合同法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的,也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2)书面形式的效力高于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经过公证的书面形式的效力高于一般的书面形式的效力。

【题组训练】

3.下列属于书面合同的是()

A.甲向乙借了5元钱,说好2天后还

B.甲公司与乙公司以合同书的形式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

C.甲打电话给乙商量购房事宜

D.甲把自己的一块手表交给乙保管

【解析】A项属于口头合同;C项不是合同形式;D项实际可以推定为保管合同,但也没有签订书面合同;B项合同书属于书面合同。

【答案】 B

4.关于书面合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它是以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签订的合同

②它通常权责明确,有据可查,有助于避免和减少纠纷

③事先将交易内容以书面合同的形式固定下来,就可以完全地避免纠纷的发生

④对于权利义务关系复杂、标的额大、履行期限较长的或重要的合同,应当采取书面形式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③说法太绝对,排除。①②④说法正确,应选B项。

【答案】 B

走近合同错误!)错误!

【走进生活】

钢琴师陈宝拉以迟发工资为由向前经纪公司发出解除合同的通告,随后,停止了与公司发行5张CD的合同,并自行参加计划外演唱会。经纪公司指出,他们已结清了所有的欠款,陈宝拉违反了合同约定,也不作任何的协商,公司最后上诉到法院,公司按原有合同条款向

她提出相当于合同额2倍的违约金。经纪公司与陈宝拉签订的合同为其违约诉讼提供了充分的证据。最终经纪公司胜诉。

【知识对接】

1.关于合同主体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自然人可以成为合同主体

B.法人可以成为合同主体

C. 国家行政机关不可以成为合同主体

D.合同当事人一方为债权人,另一方为债务人

【解析】合同的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其他组织,所以C表述不正确,当选。

【答案】 C

2.材料中陈宝拉的行为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合同是当事人在自愿的基础上达成的共识,其订立和变更都需要当事人双方的同意,否则就要承担违约责任

②合同一经成立生效后,对双方均有法律约束力

③合同的形式包括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

④合同只约束承担义务的一方

A.②③B.①②

C.①④D.②④

【解析】①②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③不符合题意,④说法错误。所以选B。

【答案】 B

3.签订书面合同的优点()

①有助于督促当事人履行义务

②书面合同可以作为仲裁机构、司法机关仲裁、调解、处理合同纠纷的有力凭证

③充分适应了现代社会对签订合同的快捷性要求

④不易分清权责,发生纠纷时难以举证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书面合同的优点,考查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③属于口头合同的优点,④属于口头合同的缺点;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

【答案】A

1.2013年3月,A食品公司与B运输公司订立了一份运输合同,A食品公司向B运输公司支付了30%的运费,让B运输公司将价值50万元的食品运往外地。后因B运输公司车辆出故障而导致货期延误,使食品发霉变质。

谁是本案合同中的债权人?谁是债务人?

【答案】在合同关系中,享有合同权利的人称为债权人,负有合同义务的人称为债务人。所以,在本案合同中,A食品公司是债权人,B运输公司是债务人。

2.俗语说:“空口无凭,立字为据。”从合同法的相关知识来看,这句话包含了怎样的道理?

【解析】本题主要通过对比口头合同与书面合同的优缺点来提醒人们应树立合同意识,学会使用书面合同这一工具。

【答案】这句话强调了在合同的形式中口头合同存在的缺点和书面合同的优点。

(1)口头合同在现实生活中是一种常见的合同形式,它可以用在一些标的额比较小、权

利义务关系相对简单的民事法律关系中,口头形式充分适应了现代社会对签订合同的快捷性要求。但是,口头合同有其不易分清权责、发生纠纷时难以举证的缺点,从这个角度说口头合同是“空口无凭”,应该慎用。

(2)“立字为据”强调了书面合同有助于督促当事人履行义务,发生纠纷时可以作为仲裁机构、司法机关仲裁、调解、处理合同纠纷的有力凭证等优点。

一、选择题

1.甲乘坐无人售票公共汽车时,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甲有乘车意图,但合同未成立

B.甲乘车时合同即成立

C.甲乘车并完成投币行为,视为合同已经成立

D.即使上车并完成投币也不能认为合同成立

【解析】本题考查合同的成立。当事人可以以口头、书面形式和其他形式订立合同。乘坐无人售票的公交车,只要完成了自动投币,就表明我们已与公交公司达成了客运合同,无需再订立口头、书面形式合同,故应选C项。

【答案】 C

2.王某骑自行车去逛超市,将自行车寄存在门口停车处,后来王某取车时发现自行车丢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王某未与寄存处签订合同,寄存处不承担赔偿责任

B.王某与寄存处成立保管合同,寄存处应予以赔偿

C.王某只有交了存车费才成立寄存自行车保管合同,否则合同不成立

D.寄存处只有照看自行车的义务,无赔偿的义务

【解析】本题中王某与自行车寄存处成立保管合同,寄存处负有保障自行车安全存放义务,自行车丢失应予以赔偿,故应选B项。

【答案】 B

3.关于合同的变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同变更,必须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

B.当事人对合同变更的内容约定不明确的,推定为未变更

C.严格意义的合同变更,包括主体的变更

D.主合同变更,应该取得保证人同意才能发生效力

【解析】合同法规定了法定变更权,故A项错误;B项出自合同法第七十八条规定,是正确的;主体的变更是合同的转让,C项错误;主合同效力并不取决于合同当事人的意志,D项错误。

【答案】 B

4.下列关于书面合同表述错误的是()

A.书面合同是以书面形式订立的合同

B.书面合同可以有形地将合同权利予以明确

C.电报不是书面合同

D.书面合同可以有效地避免纠纷的发生

【解析】A、B、D三项均是对书面合同的正确表述。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电子邮件等,这些均为书面形式,故选C项。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5.2013年5月,王东请某装修公司为自己装修新房。双方口头约定装修的价格、质量、项目、材料等内容。装修完毕后,王东发现装修公司所用木料质量差,要求公司换材料重新装修,遭到装修公司拒绝。双方发生争执,王东把装修公司告上法院,法院审理后以证据不足驳回王东的诉讼请求。

运用合同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案例的看法。

【解析】王东与装修公司双方口头约定装修新房,双方发生争执,王东把装修公司告上法院,法院审理后以证据不足驳回王东的诉讼请求。首先分析口头合同的含义及特点,然后结合材料指出其局限性。

【答案】(1)材料中“双方口头约定”体现的是一种口头合同。口头合同是当事人通过口头语言表达意思一致的合同,在现实生活中是一种常见的合同形式。它可以用在一些标的额比较小、权利义务关系相对简单的民事法律关系中。

(2)从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口头合同有其不易分清权责、发生纠纷时难以举证的缺点,应尽量慎用。如果王东与装修公司订立书面合同,此问题的解决就比较容易。

6.韩国明星李孝利曾以7亿韩元签约成为韩国某网站代言人,后卷入“抄歌”丑闻,被迫暂停演艺工作。该网站以她未能履行合约为由,索偿近5亿韩元损失。2011年12月6日,首尔中央地方法院宣判,李孝利及其经纪公司败诉,需赔偿1.9亿韩元。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案例。

【答案】(1)合同是当事人在自愿的基础上达成的共识。合同一经成立生效后,即在当事人之间形成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对双方均有法律约束力,必须共同遵守,当事人任何一方违反合同都要承担违约责任。李孝利与该网站签订合同,但因丑闻事件暂停演艺工作,没有履行合同,故造成违约。

(2)签订书面合同有助于督促当事人履行义务,还可以作为仲裁机构、司法机关仲裁、调解、处理合同纠纷的有力凭证。该网站与李孝利签订的书面合同为法院判决李孝利败诉提供了充分的证据。

劳动合同法讲义

《劳动合同法》解读 1、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原则——是保护劳动者还是保护双方当事人? ?第一稿:“为了调整劳动关系,规范劳动合同,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制定本法。” ?征求意见稿:“为了规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的行为,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制定本法。” ?第一条为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制定本法。 2、《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 《劳动法》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 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别 ?劳动关系的界定 ?劳动关系的基本特点 a) 劳动关系兼有平等性和隶属性的特征 b)劳动关系具有人身性和财产性的性质 认定劳动关系主要考虑两个标准: ?一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实际存在着管理与被管理、指挥与被指挥、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二是用人单位提供了基本的劳动条件,劳动条件包括劳动场所、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 ?此外,还可以考虑的标准是: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提供劳动报酬。 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区别 ?案例:赵某是一个从事乡镇间运输的个体经营者,自2003年2月开始雇佣张某为售票员兼沿途拉客服务,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赵某没有营业执照。同年7月,张某在下车拉客过程中不慎被另一车撞死,张某家属即向当地劳动部门申请工伤鉴定,劳动部门认为不是工伤,张某家属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法院认为,赵某虽从事个体运输,但未办理营业执照,不是劳动法所认可的用人单位,且双方没有订立劳动合同,他们之间是雇佣关系不是劳动关系,故驳回张某的起诉。 特殊劳动用工关系的认定 ?1.非法用工主体与劳动者建立的关系认定 ?2.退休人员的用工关系认定 ?3.实习生的用工关系的性质认定 ?4、公司董事、经理等高管与公司是否为劳动关系 3、劳动规章制度

2018年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及答案

八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教学中努力推进九年义务教育,落实新课改,体现新理念,培养创新精神。 通过数学课的教学,使学生切实学好从事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现代化科学技术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努力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是初中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将来是否能升学。 3班、 4班比较,3班优生稍多一些,学生非常活跃,有少数学生不上进,思维不紧跟老师。4班学生单纯,有部分同学基础较差,问题较严重。要在本期获得理想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作用,注重方法,培养能力。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共计五章,知识的前后联系,教材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分析如下:《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下册包括二次根式,勾股定理,平行四边形,一次函数,数据的分析等五章内容,学习内容涉及到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全部四个领域。其中对于“综合与实践”领域的内容,本册书在第十九章、第二十章分别安排了一个课题学习,并在每一章的最后安排了两个数学活动,通过这些课题学习和数学活动落实“综合与实践”的要求。 第16章“二次根式”主要讨论如何对数和字母开平方而得到的特殊式子——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运算。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将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代数式及其运算的知识结构,并为勾股定理、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等内容的学习做好准备。 第17章“勾股定理”主要研究勾股定理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包括它们的发现、证明和应用。 第18章“平行四边形”主要研究一般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定,还研究了矩形、菱形和正方形等几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第19章是“一次函数”,其主要内容包括:常量与变量的意义,函数的概念,函数的三种表示法,一次函数的概念、图象、性质和应用举例,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等内容的关系,以及以建立一次函数模型来选择最优方案为素材的课题学习。 第20章“数据的分析”主要研究平均数(主要是加权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以及方差等统计量的统计意义,学习如何利用这些统计量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情况,并通过研究如何用样本的平均数和方差估计总体的平均数和方差,进一步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

劳动合同法讲义

编号:_______________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劳动合同法讲义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劳动合同法法律关系产生:是指劳动者同用人单位依据劳动法规范和劳动合同约定,明确相互间的权利义务,形成的劳动法律关系;同时,不符合劳动法律规范的行为也绝对不会产生劳动法律关系,例如:用人单位同未成年人签订的劳动合同。 (试用期) 劳动合同期限为3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1个月;劳动合同期限1年以上不满3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2个月;3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并且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内同样享受五险一金的待遇:“五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法定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共同交的)、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全由单位交);“一金”(非法定):住房公积金。 (试用期工资) 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 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未订立书面劳同合同用人单位应给的报酬) 用人单位白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 (劳动合同的种类) 分为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三种。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合同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期限届满,劳动合同即告终止。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白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 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简单说就是白签订这份合同后没有合同终止的时候,除非劳动 者违反国家法律、死亡、退休等或白己离职原因,发生不可抗力如地震等,单 位倒闭等等,不然合同不会终止】。 有下列情形之一,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应当订 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一)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的; (二)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 (三)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法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

北师大版八升九年级数学试卷两份

北师大版八升九年级数学 试卷两份 Written by Peter at 2021 in January

八升九年级数学试卷一 姓名: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不等式6-2x <0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 ) 2、若一个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则称这个四边形为对角线四边形。下列图形不是对角线四边形的是( ) A 、平行四边形 B 、矩形 C 、正方形 D 、等腰梯形 3.下列多项式中,不能运用公式进行分解因式的是( ) A.4 12+-x x +b 2-2a 2b +2xy-y 2 4、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 A 、b a b a =++11 B 、a b b a =?÷1 C 、b a a b -=-11 D 、01 111=-----x x x x 5、下列各组数中以a ,b ,c 为边的三角形不是Rt △的是( ) A 、a=2,b=3, c=4 B 、a=5, b=12, c=13 C 、a=6, b=8, c=10 D 、a=3, b=4, c=5 6.若d c b a =,则下列式子正确的是( ) A. 22 d c b a = B. d c d b c a =++ C. b c d a = D. m d m c b a ++= 7.若4x2+mxy+9y2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m=( ) A 6 B 12 C ±6 D ±12 8.要使分式2 42--x x 为零,那么x 的值是( ) A -2 B 2 C ±2 D 0

9、分式222b ab a a +-,22b a b -,2222b ab a b ++的最简公分母是( ) A (a2-2ab+b2)(a2-b2)(a2+2ab+b2) B (a+b )2(a -b )2 C (a+b )2(a-b )2(a2-b2) D 44b a - 10、m 、n 是常数,若mx+n>0的解是x<2 1,则nx-m<0的解集是( ) A x>2 B x<2 C x>-2 D x<-2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1 分) 11、(-x )2÷y ·y 1=____________ 12、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11-22=-++a x x a 的一个根是0,则a 的值为 ________。 13、如图(3)所示,在□ABCD 中,E 、F 分别为AD 、BC 边上的一点,若添加一个条件_____________,则四边形EBFD 为平行四边形。 14.若4a 2+kab+9b 2可以因式分解为(2a-3b)2,则k 的值为________. 15、如图(5)所示,有一直角梯形零件ABCD ,AD ∥BC ,斜腰DC=10cm ,∠D=120°,则 该零件另一腰AB 的长是_______cm; 16 、如图(6),四边形ABCD A 坐标为 . 17、如图(7)所示,用两块大小相同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纸片做 拼图游戏,则下列图形:①平行四边形(不包括矩形、菱形、正 方形);②矩形(不包括正方形);③正方形;④等边三角形; ⑤等腰直角三角形,其中一定能拼成的图形有__________(只填 序号)。 图(7) A D E F 图(3) C 图(5)

(完整版)关于劳动合同法案例分析

关于劳动合同法案例及分析 案例1: .陈某与某电脑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期限为6个月,如果该电脑公司与陈某约定的试用期是6个月,试用期内的月工资900元,试用期满后的月工资为2000元,如果陈某在该单位按照合同约定完成了6个月的试用期工作,而且该公司按照合同规定支付了试用期的全部工资,那么该公司与陈某约定的试用期期限是否合法?如果违法,电脑公司与陈某最多可以约定试用期的期限为多长?该公司应当支付的试用期工资是多少?陈某应该获得多赔偿金? 案例分析 该公司与陈某约定的试用期限不合法,因为劳动合同期限大于三个月小于一年的,试用期应该小于等于一个月。电脑公司与陈某最多可以约定试用期限为一个月。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劳动合同约定的百分之八十,所以不得低于1600元;赔偿陈某5500元. 案例2: 08年胡某与某劳务派遣公司签订了一份劳动合同,合同中约定:劳务公司将胡某派遣至某建筑公司工作,每月工资2000元,由劳务公司支付,派遣期限2年。随后,劳务公司又与建筑公司签订了劳务派遣协议,其中约定建筑公司每月10号前按照每人每月2000元向劳务公司支付劳务派遣人员的工资,劳务公司收到款项后,于每月10日向被派遣劳动者支付工资,劳务公司不得克扣建筑公司支付给劳动者的报酬。合同签订后开始履行。08年3月份建筑公司没有按期把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给付劳务公司。劳务公司未收到建筑公司的汇款,也就一直拖欠了被派遣到建筑公司的劳动者的工资。包括胡某在内的多名被派遣到建筑公司的劳动者找到劳务公司的管理人员交涉,要求尽快发放工资,而劳务公司要劳动者找建筑公司去要钱。胡某等人找到建筑公司要求发放工资,同样遭到拒绝,于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诉,要求劳务公司支付其工资。请运用劳动合同法对本案进行分析。 案例分析 在本案中,劳务公司、建筑公司和胡某之间建立了劳务派遣关系。在胡某与劳务公司的劳动合同和劳务合同与建筑公司的劳务派遣协议中,对于被派遣劳动者的工资支付都作了较为清楚的约定。但是在合同履行期间,建筑公司违反了劳务派遣协议的规定,没有按期向劳务公司支付被派遣劳动者的报酬,但是劳务派遣单位仍应当向被派遣劳动者支付。因为劳务公司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劳务公司与建筑公司签订的劳务派遣协议是两个独立的合同。根据合同的相对性原理,当债务人因为第三人的原因导致债务不能履行的,债务人仍然应当向债权人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

八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教学中努力推进九年义务教育,落实新课改,体现新理念,培养创新精神通过数学课的教学,使学生切实学好从事现代化建设与进一步学习现代化科学技术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努力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就是初中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将来就是否能升学。我班优生稍少,学生非常活跃,有少数学生不求上进,思维不紧跟老师。有的学生思想单纯爱玩,缺乏自主学习的习惯,有部分同学基础较差,厌学无目标。要在本期获得理想成绩,老师与学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就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就是教的主体作用,注重方法,培养能力。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共计五章,知识的前后联系,教材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分析如下: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下册包括二次根式,勾股定理,平行四边形,一次函数,数据的分析等五章内容,学习内容涉及到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3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全部四个领域。其中对于“综合与实践”领域的内容,本册书在第十九章、第二十章分别安排了一个课题学习,并在每一章的最后安排了两个数学活动,通过这些课题学习与数学活动落实“综合与实践”的要求。 第16章“二次根式”主要讨论如何对数与字母开平方而得到的特殊式子——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运算。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将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代数式及其运算的知识结构,并为勾股定理、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等内容的学习做好准备。 第17章“勾股定理”主要研究勾股定理与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包括它们的发现、证明与应用。 第18章“平行四边形”主要研究一般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性质与判定,还研究了矩形、菱形与正方形等几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第19章就是“一次函数”,其主要内容包括:常量与变量的意义,函数的概念,函数的三种表示法,一次函数的概念、图象、性质与应用举例,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等内容的关系,以及以建立一次函数模型来选择最优方案为素材的课题学习。 第20章“数据的分析”主要研究平均数(主要就是加权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以及方差等统计量的统计意义,学习如何利用这些统计量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与离散情况,并通过研究如

劳动合同法典型案例解析

劳动合同法典型案例解析 案例一:劳动合同的签订咨询题 某公司在与职员签订劳动合同时遇到一个棘手咨询题,职员甲2008年1月1日进厂,但公司一直遗忘与职员甲签订劳动合同,职员甲明白公司如果不与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依法需要向其支付双倍的工资,因此一直不 动声色,直至2008年5月1日,公司对劳动合同进行了一次普查,才发觉与职员甲漏签了劳动合同,公司表示要与职员甲补签劳动合同,职员甲同 意补签,然而公司要先支付其2008年1月至4月的另一倍工资,否则职员甲只情愿将补签劳动合同日期订在2008年5月1日。 咨询:公司应当如何处理上述案件较为妥当? ◆案例分析 针对职员甲的咨询题,介于签订劳动合同的主动权在于用人单位,且是因为用人单位的疏忽导致一直未能与甲签订劳动合同,因此职员 要求公司支付未及时与其签订劳动合同期间的双倍工资是合法的,然而从 本案实务操作角度考虑,公司完全能够先不去支付该员双倍工资,将劳动 合同的起始日期签订至2008年5月1日,因为从职员的心理上并不情愿与公司终止劳动关系,以后如果仅为3个月的工资去起诉的可能性也专门小,即使职员离职后去起诉,公司最终也仅是支付其3个月的另一倍工资,并没有其他的额外处罚。将劳动合同的起始日期签订至2008年5月1日后,单位仍应向该职员发出《签订劳动合同通知书》让职员签收。如果发觉其 再次拒签劳动合同,应在2008年6月1日前赶忙书面通知终止与其之间的劳动关系。如果差不多满一个月的,也要赶忙书面通知终止劳动关系,但 现在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操作建议

(1)建议公司加大对劳动合同的治理,建立签订、保管、存档等规范体系; (2)针对职员拒签情形,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A、时刻上把握:与其建立劳动关系之日起或合同期满之日起,一个 月内; B、形式上把握:书面通知职员签订劳动合同,职员拒签合同的,书面 通知终止劳动关系; C、证据上把握:注意保留职员拒绝签订劳动合同的证据。(意向书中设定拒签合同的缘故,访谈笔录、证人证言等) ■案例二:加班费运算咨询题 某时装有限公司与其主管级别的职员都签订有一份《定薪协议》,协议约定职员每月固定薪资3000元,该薪资包含加班费及差不多工资、奖金等;公司与普工签订的劳动合同中也对薪资作出约定,职员每月 工资1000元,公司以此作为运算加班费的运算基数。 咨询题:该公司针对工资的处理方式是否违法? ◆案例分析

八升九数学试卷

乐平五中2017年八升九数学试卷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 小题4分,共40分) 1、如图所示,在长方形ABCD 的对称轴l 上找点P,使得△PAB,△PBC,△PDC,△PAD 均为等腰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点P 有.(?????? ) A 、5个 B 、4个 C 、3个 D 、1个 第1题图 第6题图 2.已 知 化简二次根式的正确结果为( ) A. y B. y - C. y - D. y -- 3.已知梯形ABCD 的四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 (-1,0),B (5,0),C (2,2),D (0,2),直线y=kx +2将梯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则k 的值为( ) A. -32 B. -92 C. -74 D. -7 2 4、某校进行校园歌手大奖赛预赛,评委给每位选手打分时,最高分不超过10分,所有评委的评分中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后的平均分即为选手的最后得分.小敏的最后得分为分,若只去掉一个最低分,小敏的得分为分,若只去掉一个最高分,小敏的得分为分,那么可以算出这次比赛的评委有(?????? ) A 、9名 B 、10名 C 、11名 D 、12名 5.若x 取整数,则使分式的值为整数的x 值有( ) A .3个 B .4个 C .6个 D .8个 6.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对角线AC 平分∠BAD ,AB >AD ,下 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A B ﹣AD >CB ﹣CD B .AB ﹣AD=CB ﹣CD C .AB ﹣A D <CB ﹣CD D .AB ﹣AD 与CB ﹣CD 的大小关系不确定 7.边长分别是3、5、8的三个正方体被粘合在一起,在这些用各种方式粘合在一起的立体中,表面积最小的那个立体的表面积是 ( ) A .570 B .502 C .530 D .538 8、小敏尝试着将矩形纸片ABCD(如图①,AD>CD)沿过A 点的直线折叠,使得B 点落在AD 边上的点F 处,折痕为AE(如图②); 再沿过D 点的直线折叠, 使得 C 点落在DA 边上的点N 处, E 点落在AE 边上的点M 处,折痕为 DG(如图).如果第二次折叠后,M 点正好 在∠NDG 的平分线上,那么矩形ABCD 的长与宽的比值 第8题图 第9题图 第 A 、2 B 、3 C 、 D 、 9.如图,P 为ABC ?内一点,070,BAC ∠=BP ∠是ABP ∠的平分线,CE 是ACP ∠的平分线,BD 则BFC ∠= .A 085 .B 090 .C 095 . D 10.如图,一次函数 22 1 +-=x y 的图像上有两点A 坐标为2,B 点的横坐标为40(<

劳动合同法精解与经典案例分析

《劳动合同法》精解与经典案例分析 【时间地点】 2016年4月15-16日深圳 | 2016年4月22-23日上海 | 2016年5月13-14日北京2016年5月20-21日广州 | 2016年7月22-23日深圳 | 2016年7月29-30日上海【培训讲师】毕春秋 【参加对象】董事长/股东、企业中高层、人力资源总监/经理、总裁/总经理助理等 【费用】¥2500元/人(包括资料费、午餐及上下午茶点等) 【会务组织】森涛培训网( 【咨询电话】;(提前报名可享受更多优惠) 【值班手机】(可加微信) 【在线 QQ 】 8 【温馨提示】本课程可引进到企业内部培训,欢迎来电预约! 【课程网址】/10627.html 课程特色: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互动演练,突出实战性与实用性 课程背景 你知道 ——企业如何制定规章制度吗 ——何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为最佳 ——如何正确规避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如何充分、合理运用“可以约定事项”条款 ——劳动者在哪5种情形下,均不能二次约定试用期 ——什么是试用期的风险管理及其防控措施 ——培训服务期的违约金支付要点是什么 ——保密、竞业限制、竞业禁止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如何有效操作 ——上市公司如何规避社保购买 ——如何界定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 ——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是否应当事先将理由通知工会 ——“何为“N+1”?如何正确理解及运用 ——何为“不胜任工作”与“客观情况” ——裁员的6大实操要点是什么?对6大特殊群体进行协商解除的5大步骤是什么 ——出具或不出具“解除或终止证明”的风险及其具体操作技巧是什么 ——集体合同的立法脉络与初衷是什么 ——何为劳动者赔偿责任的三个构成要件 以上问题,将由国内著名劳动法/劳动关系管理实战专家、著名劳动争议预防与应对专家、员工心理健康管理专家毕春秋老师带您各个击破,为企业提供切实可行的实操解决方案,以防控企业面临的各种劳动法律法规风险。 课程收益 1、带领学员寻根究底、纵横捭阖地来一趟关于《劳动合同法》的探索之旅 2、帮助学员掌握非法务人员的劳动法律法规常识,并通过大量经典案例讲解从而将相关知识点运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之中 3、帮助学员正确、完整、充分解读《劳动合同法》条文,同时将有关内容拓展至《社会保险法》、《工伤保险条例》、《民法通则》等领域,使相关知识系统有机结合,自成逻辑体系 4、通过学习,使学员能够掌握合同解除中情理法的运用,以提高劳动合同综合管理水平 课程大纲 专题一招聘入职与劳动合同的订立 1.第八条解读与建议 1.1.“如实告知”的关键 1.2.岗位职责须确保有效签收 1.3.劳动者应承担“非如实说明事项”的责任 2.第十条解读与建议 2.1.劳动关系与劳动合同的关系 2.2.事实劳动关系的决定性作用

著名机构五升六数学讲义倒推法的妙用

倒推法的妙用 学生姓名 年级学科 授课教师日期时段 核心内容灵活运用倒推法解答题课型一对一/一对N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用“倒推”的策略寻求解答题的思路,并能根据实际的问题确定合理的解题方法,从而有 效地解答题。 2.让学生体验“倒推”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增强解答题的策略意识,进一步发展分析、综 合和简单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答题的经验,获得解答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难点 重点:学会运用“倒推”的策略解答题,并能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解题方法和步骤。难 点:在解答题过程中体验“倒推”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 课首沟通 知识导图 上讲回顾(错题管理);作业检查;询问学生学习进度等; 课首小测 1.一个数加上1,乘以8,减去8,结果还是8,这个数是。 2.某次数学考试中,小强的分数如果减去6,再除以10,然后加上6再乘以8,正好是120分。那么小强这次考试的成绩是 。 3.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 (1)85-÷7=65 (2)(37+)×2=100 (3)(448+42)÷=30 导学一:简单的倒推法问题 知识点讲解 1

例 1. 一捆电线,第一次用去全长的一半多3米,第二次用去余下的一半少10米,第三次用去15米,最后还剩7米。这捆电线原来长多少米? 我爱展示 1.把一根绳子对半剪开,再取其中一段对半剪开,这样剪了四次,剩下的正好是1米,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 2.(2016年应元二中小升初真题)一桶油,每次倒掉油的一半,倒了三次后连桶重8千克,已知桶重3千克,原来桶里有油多少千克? 3.(2013年竞赛题)一根绳子第一次剪去4米,第二次剪去余下的一半还多2米,还剩下3米,原来这根绳子有()米。 A、14 B、20 C、18 知识点讲解 2 例 1. 3个笼子里共养了36只兔子,如果从第一个笼子里取出8只放到第2个笼子里,再从第2个笼子里取出6只放到第3个笼子里,那么3个笼子里的兔子一样多。求3个笼子里原来各养了多少只兔子? 我爱展示 1.王老师说:“把我的年龄减去2,除以5,加上8,乘6,正好是7 2.”同学们,你能推算出王老师今年多大吗?

劳动合同法培训讲义

劳动合同法培训讲义

劳动合同法培训讲义 《劳动合同法》概述 一、立法背景 二、《劳动合同法》与《劳动法》的关系 案例、老王在一个单位干了十多年,对这个单位也挺有感情的。一天他的劳动合同到期了,而单位又想让他留下来,所以双方就续签了劳动合同。老王心想,自己已经在本单位工作十多年了,按《劳动法》规定,是可以与单位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的,想到这儿,他本想提醒单位一下。可是又一想,单位人事部的人政策水平一定比自己高,肯定早就知道这条规定了,自己就用不着提醒人家了,所以他一直没吱声。而单位人事部的负责人只起草了一份一年期的合同,让老王签字。当时,老王也没细看,大笔一挥,就签上了自己的名字。过了一个月后,老王无意间又看了一眼合同,发现上面的劳动合同期限是一年。于是他拿着合同去找人事部经理,问:“为什么没跟我签无固定期限合同?”人事部经理回答:“当时你并没有说要签无固定期限合同啊,我们现在的合同并不违法。”

三、《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 空间效力范围 对人的适用范围 时间的使用范围 劳动合同的订立 一、招聘录用条件设计 某公司招聘李先生为中国某大区的营销总监,并与其签订了为期3年的合同,约定试用期为4个月。3个月后公司单方面提出解除合同。李先生找公司理论,公司经理却对他说:“要知道你现在处在试用期,跟正式员工不一样,老板想让你走,你就得马上走。”李先生便去当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了申诉。在开庭仲裁中公司给出的理由是:李先生没有完 成季度营销目标。但当被问起公司的录用条件时,公司的招聘广告和与李先生签订的劳动合同中都没有明确具体的录用条件。 二、知情权的运用

北师大版八升九年级数学试卷两份

北师大版八升九年级数 学试卷两份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八升九年级数学试卷一 姓名: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不等式6-2x <0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 ) 2、若一个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则称这个四边形为对角线四边形。下列图形不是对角线四边形的是( ) A 、平行四边形 B 、矩形 C 、正方形 D 、等腰梯形 3.下列多项式中,不能运用公式进行分解因式的是( ) A.4 1 2+ -x x +b 2-2a 2b +2xy-y 2 4、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 A 、 b a b a =++11 B 、a b b a =?÷1 C 、b a a b -=-11 D 、01 111=-----x x x x 5、下列各组数中以a ,b ,c 为边的三角形不是Rt △的是( ) A 、a=2,b=3, c=4 B 、a=5, b=12, c=13 C 、a=6, b=8, c=10 D 、a=3, b=4, c=5 6.若 d c b a =,则下列式子正确的是( ) A. 22d c b a = B. d c d b c a =++ C. b c d a = D. m d m c b a ++= 7.若4x2+mxy+9y2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m=( ) A 6 B 12 C ±6 D ±12 8.要使分式2 42--x x 为零,那么x 的值是( ) A -2 B 2 C ±2 D

9、分式222b ab a a +-,2 2b a b -,2222b ab a b ++的最简公分母是( ) A (a2-2ab+b2)(a2-b2)(a2+2ab+b2) B (a+b )2(a -b )2 C (a+b )2(a-b )2(a2-b2) D 44b a - 10、m 、n 是常数,若mx+n>0的解是x< 2 1 ,则nx-m<0的解集是( ) A x>2 B x<2 C x>-2 D x<-2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1 分) 11、(-x )2÷y · y 1 =____________ 12、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11-2 2=-++a x x a 的一个根是0,则a 的值为 ________。 13、如图(3)所示,在□ABCD 中,E 、F 分别为AD 、BC 边上的一点,若添加一个条件_____________,则四边形EBFD 为平行四边形。 14.若4a 2+kab+9b 2可以因式分解为(2a-3b)2,则k 的值为________. 15、如图(5)所示,有一直角梯形零件ABCD ,AD ∥BC ,斜腰DC=10cm ,∠D=120°,则该零件另一腰AB 的长是_______cm; 16 、如图(6),四边形ABCD A 坐标为 . 17、如图(7)所示,用两块大小相同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纸片做拼图游戏,则下列图形:①平行四边形(不包括矩形、菱形、正方形);②矩形(不包括正方形);③正方形;④等边三角形; ⑤等腰直角三角形,其中一定能拼成的图形有__________(只填序号)。 图(7) A D E F 图(3) C 图(5)

劳动合同法十五个典型案例解析

劳动合同法十五个典型案例解析■案例一:劳动合同的签订问题某公司在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时遇到一个棘手问题,员工甲2008年1月1日进厂,但公司一直遗忘与员工甲签订劳动合同,员工甲知道公司如果不与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依法需要向其支付双倍的工资,因此一直不动声色,直至2008年5月1日,公司对劳动合同进行了一次普查,才发现与员工甲漏签了劳动合同,公司表示要与员工甲补签劳动合同,员工甲同意补签,但是公司要先支付其2008年1月至4月的另一倍工资,否则员工甲只愿意将补签劳动合同日期订在2008年 5月1日。问题:公司应当如何处理上述案件较为妥当? ◆案例分析针对员工甲的问题,介于签订劳动合同的主动权在于用人单位,且是因为用人单位的疏忽导致一直未能与甲签订劳动合同,因此员工要求公司支付未及时与其签订劳动合同期间的双倍工资是合法的,但是从本案实务操作角度考虑,公司完全可以先不去支付该员双倍工资,将劳动合同的起始日期签订至2008年5月1日,因为从员工的心理上并不愿意与公司终止劳动关系,以后如果仅为3个月的工资去起诉的可能性也很小,即使员工离职后去起诉,公司最终也仅是支付其3个月的另一倍工资,并没有其他的额外处罚。将劳动合同的起始日期签订至2008年5月1日后,单位仍应向该员工发出《签订劳动合同通知书》让员工签收。如果发现其再次拒签劳动合同,应在2008年6月1日前立即书面通知终止与其之间的劳动关系。

如果已经满一个月的,也要立即书面通知终止劳动关系,但此时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操作建议(1)建议公司加强对劳动合同的管理,建立签订、保管、存档等规范体系;(2)针对员工拒签情形,应当注意以下几点:A、时间上把握:与其建立劳动关系之日起或合同期满之日起,一个月内;B、形式上把握:书面通知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员工拒签合同的,书面通知终止劳动关系;C、证据上把握:注意保留员工拒绝签订劳动合同的证据。(意向书中设定拒签合同的原因,访谈笔录、证人证言等)■案例二:加班费计算问题某时装有限公司与其主管级别的员工都签订有一份《定薪协议》,协议约定员工每月固定薪资3000元,该薪资包含加班费及基本工资、奖金等;公司与普工签订的劳动合同中也 对薪资作出约定,员工每月工资1000元,公司以此作为计算加班费的计算基数。问题:该公司针对工资的处理方式是否违法?◆案例分析公司的上述两种操作方式在法律上都是不违法的,第一种与员工所签订的定薪协议正好是公司证明其所支付的工资包含加班费的有力证据;第二种公司通过合同方式将加班费的计算基数进行明确约定,也是以后避免发生加班费争议的很好的途径。◆操作建议(1)公司对薪资部分的约定,建议不要通过内部文件方式进行操作,因为内部文件一般是公司单方制作的,其证明效果明显弱于双方合同约定;(2)让员工对其每月薪资进行签收,并建议

劳动合同法培训讲义(1)

劳动合同法培训讲义 第一部分劳动合同的基本规定 一、目的意义 (一)制订《劳动合同法》是尊重劳动,保护劳动者的重要举措 该法通过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解除、终止等作出了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我国国情的规定,在尊重用人单位用工自主权的基础上,要求用人单位必须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规定用人单位必须全面履行劳动合同,引导用人单位合理约定劳动合同期限规定用人单位在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时必须依法支付经济补偿,从而在劳动者十分关心的问题上有效地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二)制订《劳动合同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在劳动关系中,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一方面有其共同利益,另一方面又有不同需求,是一对既统一又对立的矛盾共同体,该法在维护用人单位合法权益的同时,更侧重于维护处于弱势一方的劳动者合法权益,作为一部社会法,有必要适当倾斜,以维护公平,实现双方力量与利益的均衡,从而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以此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三)制定《劳动合同法》是我完善劳动保障法律体系的重要举措 制定该法不仅可以直接维护劳动者劳动合同权益,而且还可以起到间接维护劳动者的其他各项劳动保障权益作用。该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在完善劳动保障法律体系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由此可见《劳动合同法》是对劳动合同制度进一步的完善。

我国从1984年开始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试点,国务院86年77号文件已经确定对用人单位新招人员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劳动合同制度在整个市场经济体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95年1月1日《劳动法》的实施,正式以法的形式正式确立了劳动合同制度。这次颁布的《劳动合同法》即坚持了《劳动法》确立的基本框架,同时又对《劳动法》做出了较大的修改,使其更趋完善,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有针对性地解决现行劳动合同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如一些用人单位不依法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滥用试用期和劳务派遣,限制劳动者择业自由和劳动力合理流动等。为此劳动合同法针对现行存在的问题加以补充并修改了相关规定。加重了用工不签合同的法律责任,对劳务派遣进行了规范,加大对试用期劳动者保护力度,以弥补现行劳动合同制度的不足。 2、促进劳动者的就业稳定。目前一些用人单位为规避法律义务,不愿与劳动者签订长期合同,合同短期化倾向明显(据统计一年以下三年以下)影响劳动关系的和谐及就业稳定性。《劳动合同法》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劳动合同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在最大限度保护劳动者的同时,根据实际需要增加维护用人单位合法权益的内容。比如,为保护用人单位商业秘密,促进创新、促进公平竞争,规定了竞业限制制度。为了适应企业结构调整,参与市场竞争需要,适当放宽了用人单位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新法规定了在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属仍需裁减人员的,以及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的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企业可以依照法定程序裁减人员。 二、适用范围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八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本学期教学内容共计五章,知识的前后联系,教材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分析如下: 第十六章分式 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分式的概念,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约分与通分,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整数指数幂的概念及运算性质,分式方程的概念及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 第十七章反比例函数 函数是研究现实世界变化规律的一个重要模型,本单元学生在学习了一次函数后,进一步研究反比例函数。学生在本章中经历:反比例函数概念的抽象概括过程,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经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的探索过程,在交流中发展能力这是本章的重点之一;经历本章的重点之二:利用反比例函数及图象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经历函数图象信息的识别应用过程,发展学生形象思维;能根据所给信息确定反比例函数表达式,会作反比例函数图象,并利用它们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本章的难点在于对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以及提高数形结合的意识和能力。 第十八章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它有许多重要的性质,如两个锐角互余,30度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本章所研究的勾股定理,也是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而且是一条非常重要的性质,本章分为两节,第一节介绍勾股定理及其应用,第二节介绍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第十九章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应用较广泛的一种图形,尤其是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等特殊四边形的用处更多。因此,四边形既是几何中的基本图形,也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本章是在学生前面学段已经学过的四边形知识、本学段学过的多边形、平行线、三角形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来学习的,也可以说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系统的整理和研究,本章内容的学习也反复运用了平行线和三角形的知识。从这个角度来看,本章的内容也是前面平行线和三角形等内容的应用和深化。 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 本章主要研究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以及极差、方差等统计量的统计意义,学习如何利用这些统计量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情况,并通过研究如何用样本的平均数和方差估计总体的平均数和方差,进一步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二、提高学科教育质量的主要措施: 1、认真做好教学六认真工作。把教学六认真作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

劳动合同法典型案例

劳动合同法典型案例 篇一:劳动合同法争议经典案例 劳动合同法争议经典案例 王某在S公司第一份为期三年的劳动合同于2009年3月10日到期,2009年3月10日后王某仍继续在S公司工作。由于S公司人事的疏忽,直至3月底结算当月工资时,才意识到王某的劳动合同已到期。S公司人事部遂于4月5日向王某用EMS寄出两份劳动合同,请王某签字。3日后,S公司收到签有王某姓名的劳动合同。2009年8月王某突然向上海市某区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声称公司于旧劳动合同到期后,至今未与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要求公司按照法律相关规定,自2009年3月10日起支付双倍工资。仲裁期间,公司提交签有王某姓名的书面劳动合同,但经公安机关笔记鉴定,劳动合同上王某的

姓名并非出自王某所签。 律师分析 拒绝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无法拿到经济补偿金 孔琪表示,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在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若一直未予订立,从第二个月起,用人单位须向劳动者支付双倍工资。而对于劳动合同到期后未能及时与之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情形,不予以一个月的宽限期。本案中,经权威部门鉴定,该书面劳动合同上签字并非王某签字,这意味着这份书面劳动合同失去真实性,公司无法证明双方之前存有书面劳动合同。但公司人事部持有EMS寄出凭证以及送达到对方的回执,且寄出凭证上的邮件内容一栏明白无误地写着“劳动合同”及该合同编号。此外,亦有电子邮件证明公司就签订劳动合同多次与王某沟通。故此,可以得出公司已履行了与王某订立劳动合同的义务。而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

法律强调的只是用人单位一方的“订立”合同义务,而没有讲“持有”、“保存”的义务加于用人单位。且《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也有规定,用人单位提出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而劳动者拒绝的,用人单位可以终止劳动关系。 最终,经过裁决,裁决S公司支付王某2009年3月10日至2009年4月5日期间的双倍工资,其余时间的双倍工资未予支持。 经典重现2 “跨法年”的补偿金怎么算? 入围热度:★★★★★采 访专家:上海江三角律师事务所律师团沈骏 小张的劳动合同是在2006年11月签订的,合同期3年,到2009年11月期满,小张在合同即将到期的时候收到公司不再续签劳动合同的通知。按照小张的理解,既然她工作了三年,就应该有三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但是公司却只计算了两个月。而人事部门的解释

五升六数学暑假衔接讲义-分数简便运算

五升六数学暑假衔接讲义-分数简便运算(总5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第五课时 分数简便运算 一、直接运用运算定律简算的 107×103+107×107 (65+87)×24 1312×12+13 12 263×7 5 ×39 536834.383?+? 二、变形后能简算的 (271-361)÷9 1 537632124?+÷ 201128.245.7542?+? 37 17251371725737292517?+?+? 137681801372013613713627?+?+? 三、拓展延伸 126125127? 2012 2011 2011? 51326275274326275-??+

1998÷1998 1999 1998 512125611281641321161814121++++++++ 四、不能用简算的 87÷98+87÷91 24÷(98-116) 4241×23-42 41÷23 五、基础练习 ?45(9151-) 9×65+65÷91 (83+271)×8+27 19 1913352219133548÷+÷ 84×(43-31) 83+(73+141)×3 2 1211 ÷81+1213×8 (43-43×65)÷34 74×98+73×9 8 5034×74-74×509 43×5687+4481×43-43 (43+232)×8+23 7

六、拓展提高练习 例1、58 57 57? 411412001÷ 巩固练习:199819971997? 51151601÷ 例2、 472723 712716?÷+? 35 225533951?+?+? 巩固练习:361911361117?+? 15 492911615132294?+?+? 例3、20122011)2012 220113(??- )()(71 5121752++??? 巩固练习:20102009)2010320095(??- 9 871 )109198187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