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青年的时代使命与历史责任——学习十九大报告以及五四运功精神十九大——展望未来,奋勇争先“青年兴则国家兴, 青年强则国家强。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 国家就有前途, 民族就有希望。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 习近平同志饱含深情地向广大青年发出新时代的召唤。
新时代青年要刻苦锤炼本领、树立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担当时代重任, 自觉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使命。
一、新时代青年要刻苦锤炼本领梦想从学习开始, 事业靠本领成就。
青年是学习的关键时期, 也是黄金时期, 学习是青年的首要任务。
学习才是成才的阶梯, 古今中外成大事者, 无一例外都是勤奋学习者。
学习之道贵在钻研、贵在思考、贵在坚持, 只有珍惜韶华, 勤学苦练, 下得真功夫, 求得真学问, 才能学得真本领。
周恩来学习勤奋刻苦, 博览群书, 树立了崇高的人生目标, 立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为中华腾飞而努力奋斗”, 为了实现目标坚持不懈, 努力奋斗, 这种高尚品格值得当代青年学习。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增强本领, 就要向书本学、向群众学、向实践学、最终立足于实践。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1969年1月, 年仅15岁的习近平来到陕西省延川县梁家河大队插队落户, 带书下乡不忘学习, 白天干活, 晚上经常在煤油灯下看“砖头一样厚的书”。
经历了7年的知青岁月历练, 着实锻炼了习近平的筋骨, 磨砺了他的意志, 他无怨无悔选择了同人民一起奋斗, 走人民群众相结合的路, 青春因奉献变得厚重。
如今, 面对新时代的召唤, 我们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品格, 主动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大势。
同时, 新时代青年既要多读有字之书, 也要多读无字之书, 掌握真本领, 就要积极主动去祖国和人民最需要我们的地方砥砺磨炼、拼搏奉献, 赴基层, 去边疆, 到脱贫一线去吃苦奋斗,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与群众“零距离”接触中, 学以致用, 将书本知识转化为服务人民的能力, 才能有所作为。
二、新时代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理想是指引人生的灯塔, 是不断进取的强大动力和精神支柱, 没有理想信念, 就会导致精神缺钙。
历史上的胜利与成功, 永远属于具有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的人们。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13名代表, 平均年龄只有28岁, 他们当中许多有志青年日后成为中国革命的中坚力量。
在黑暗落后、民不聊生的旧中国, 正是因为这些为国为民、怀揣梦想、树立坚定理想信念的青年们, 开启了中国伟大的革命历程。
邓小平指出:“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 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 有马克思主义信念, 有共产主义信念。
”[2]青年是人生最关键的时期, 青年时期树立什么样的人生理想, 选择什么样的奋斗方向, 对于走好一生的路至关重要。
当前, 广大青年在理想信念认识上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 他们思想活跃, 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关心国家大事和未来国家的发展。
但不可否认, 部分青年受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冲击, 理想信念出现多样化的倾向, 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淡薄, 对国家命运和前途毫不关心, 落后的、消极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的利己主义影响着当代青年。
当代青年在理想信念上的客观处境, 是坚定理想信念不可回避的现实挑战。
“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 志存高远, 脚踏实地, 勇做时代的弄潮儿。
”为此, 应在社会、家庭、社会和个人等多个层面开展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
学校要积极引导青年客观看待现实, 完善理想信念教育体系。
重视青年理想信念教育。
强化家庭教育对理想信念教育的基础作用, 以实际行动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
发挥社会教育在青年理想信念教育中的引导和保障作用。
广大青年自己要从思想上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 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自觉抵制错误思潮的影响, 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三、新时代青年要牢记时代使命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使命担当。
马克思说:“一个时代的精神, 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个时代的性格, 是青年代表的性格。
”与老一辈相比, 新时代的青年成长在中国发展最好的年代, 未曾经历乱世如麻、山河破碎的旧中国的深重苦难, 也未经历过“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建设新中国的艰苦岁月。
生长在新时代的青年应当时刻牢记今天的美好幸福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 是多少先辈用生命、艰辛、拼搏换来。
每每谈及青年的历史使命, 习近平同志对青年寄予厚望, 重视青年和青年工作。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 国家就有前途, 民族就有希望。
”如今, 80后、90后已经成为社会各个行业的中坚力量, 接续的则是00后群体, 有的人成为公司的企业主管, 有的人成为专业技术骨干, 有的人成为领导干部等等。
从汶川抗震救灾到北京奥运会、从贫困山区支教到基层村干部, 我们应该看到, 今天的80后、90后继承了中华民族爱国爱民的优良传统, 是勇于担当时代重任, 富有责任感、使命感的青年群体。
从现在算起, 距离本世纪中叶中国实现现代化建设预定的目标还有33年, 未来33年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之路能不能走好, 关键就在“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一代”。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从未改变。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只有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 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因此, 青年要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坚定不移跟党走, 忠于党和人民, 把个人理想与奋斗融入到实现民族复兴伟大梦想使命之中, 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 不负人民和时代的重托。
五四精神——铭记历史,不忘初心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以青年学生为主的一场学生运动,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广泛参与的一次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形式的爱国运动。
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中国革命史上划时代的事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五四精神: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积极创新、探索科学的爱国主义精神。
一.常具忧患意识, 发扬实干精神当代青年应当继承“五四”青年的忧患传统。
因为现在中国和世界, 仍然存在许多可忧之“患”。
就在国内而言, 官僚主义严重、干群关系紧张、腐败现象滋长等政治之“患”可忧;地区发展水平悬殊、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国有企业经济效益欠佳、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等经济之“患”可忧;一部分思想保守愚昧、生计没有保障、文化素质差, 道德水准低等“患”可忧;还有人口、环境等问题之“患”也很值得忧;就国际来看, 天下并不太平、国际霸权仍然存在、地区冲突时有发生、南北经济差距日益扩大等“患”令人深忧。
可见, 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都有许多可忧之患。
如果大家, 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 对这诸多的“患”视而不见, 见而不思, 思而不忧, 那么, 我们这个国家、民族就没希望了, 全人类解放的宏愿也难实现。
正因为有诸多的可忧之“患”, 当代青年人应该向“五四”时期的青年一样, 勇于担负起历史的重任, 拿出自己的豪情与魄力, 发挥自己的聪明与才智, 想方设法, 采取措施来消除忧患, 以达到不忧、无忧和无“患”。
二.树立创新理念, 发扬革新精神我们正在实施的改革是历史赋予当今国人的使命, 而青年人则是改革的主要实践者, 改革的价值目标和改革的每一步深入, 都要求改革的实践者必须具有革新精神, 而最主要的是要有一种革新意识。
只有这样, 才能认可、拥护并积极推行、推进改革。
这就要求当代青年同“五四”时期的青年一样要有创新意识, 破旧立新、敢闯、敢干、敢为天下先、锐意进取, 以积极的心态对待改革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三.永抱求实态度, 发扬务实精神求真务实、讲求实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对每个人的具体要求。
“五四”青年的务实精神, 对当代青年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务实精神的现实体现就是关注现实、立足现实。
关注现实、立足现实, 是青年走向社会, 成就一切的基础。
要使自己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那就应关心现实。
青年人应该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重要的是事事从我做起, 从现在做起, 不要做空谈家, 要做实干家, 真抓实干, 拿出当代青年应有的品格, 投身到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洪流中去, 在实践中展示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四、努力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 永攀科学高峰“五四”时期, 进步的青年知识分子为获取最先进的科学知识, 拯救苦难祖国, 高扬“科学”的旗帜, 唤醒了我们古老民族对近代科学的认识。
今天, 科学这面旗帜依然鲜艳夺目。
建国以来, 我国的科学事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尤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学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
科学技术对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
当今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快速发展, 知识经济时代扑面而来, 国际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科学技术的竞争、民族责任的竞争、人才的竞争。
因此, 提高全民族特别是青年一代的科学文化素质, 已是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
当代青年要挑起“科教兴国”这副重担, 以振兴中华为已任, 以赶超时代、迎接挑战为动力, 珍惜光阴、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大胆创新, 不断汲取新知识, 用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和先进科学知识来丰富和提高自己, 不断增强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本领, 不断攀登科学高峰, 勇当“科教兴国”先锋。
五、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五四”青年高扬民主的旗帜, 是为了推翻专制独裁的旧制度, 实现最广大人民的解放、民主和自由。
当代青年要继续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因为社会主义民主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 是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民主, 这种民主具有人类历史上其他民主不具有的优越性。
人民群众不仅享有管理国家的最高权力, 而且还有广泛的管理经济、文化事务和各项社会事务的权利。
由于长期受封建统治的影响, 我们这个民族迄今缺乏民主意识、民主观念和民主习惯。
即就是现今的青年, 缺乏足够的民主意识者也不少。
因此, 当代青年必须树立正确的民主观, 增强民主意识, 同一切压制民主、破坏民主的行为作斗争, 自觉抛弃一切错误的民主观念, 坚持党领导下的民主, 法律允许范围内的民主, 处理好民主集中、民主与法制、民主与纪律等多方面的关系, 使国家的民主建设稳妥、健康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