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晨旭固硫(节煤剂)

晨旭固硫(节煤剂)

1

编号: QZJN2015WT0017

节煤添加剂节能效益评估报告

委托单位: 泉州朝旭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评估单位:泉州市锅炉节能检测中心

报告时间: 2015年9月

2

节煤添加剂节能效益评估报告

泉州市锅炉节能检测中心于2015年8月25日开始对泉州朝旭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晨旭”节煤添加剂进行对比测试在福建达利食品有限公司进行。测试项目包括:炉渣残碳含量正常工况与添加节煤剂后数据对比、锅炉热效率正常工况与添加节煤剂后数据对比、实验室状态耗正常工况与添加节煤剂后数据对比、煤量正常工况与添加节煤剂后数据对比等。测试期间煤质稳定,锅炉工况稳定。

测试结果:节煤率为:12.3%,炉温提高温度为72℃,炉渣含碳量降低为55.1%,实验室状态热值提升6.5% ,锅炉烟气成分明显改善,CO、SO2排放大幅减少。

委托单位:泉州朝旭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被测试设备名称:蒸汽锅炉

设备规格型号:SZL10-1.25-WII

设备使用单位:福建达利食品有限公司

测试地点:福建省惠安县

测试日期:2015年8月25日

测试负责单位:泉州市锅炉节能检测中心

测试负责人:李明、何玲玲、刘明舜

3

一、 测试任务和目的

通过对福建达利食品有限公司锅炉进行正常工况与添加“晨旭”节煤剂后对锅炉热效率的影响和对比,对使用“晨旭”节煤剂的节能率进行测试计算。

二、 测试要求

1. 添加节煤剂之前和加节煤剂之后的锅炉负荷应保持运行稳定,以利于比较节煤效果,尤其避免试验期间出现停炉或检修之类;

2. 锅炉测试所使用的燃料应符合设计要求,为避免误差,每次上煤时应提取煤样进行热值化验,折算标煤后进行对比;

3. 安全阀不得起跳,一般情况不排污;

4. 根据用户的生产安排,选择空白5小时和添加节煤剂5小时做数据对比;

5. 试验的操作及数据记录每小时采集一组数据,由泉州节能检测中心现场工程师与使用单位技术员共同完成。

三、 测试说明

1. 测试时间:2015年8月25日8:00-19:00

2. 测试组织:此次测试在泉州市锅炉节能检测中心、福建达利食品有限公司 、泉州朝旭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三方的全程监督 4 和负责下开展,节能中心只按技术要求保证药剂的投放,不参与锅炉工况的任何调整。

3. 测试方法:在保持测试期间锅炉工况相同和使用煤质相同的情况下,对比添加节煤剂前后的实际节煤效果。同时提取添加节煤剂前后的炉渣样本,进行含碳量测定,对比使用效果。

4. 煤质和炉渣检测:对使用的原煤及炉渣各取一份留存和检测,泉州市锅炉节能检测中心对煤质成分以及炉渣进行工业分析,出具相关报告。

四、 测试数据说明

1. 空白期数据:空白期从8:00开始采集数据,到13:00结束。

2. 加剂期数据:14:00开始添加节煤剂,从19:00开始采集加剂期数据。

3. 原煤和炉渣数据:此次测试中,共提取原煤样本1份,炉渣样本2份,同时进行工业分析,以分析燃料热值及炉渣含碳量,对比加剂期前后燃烧状态的变化。

五、测试主要检测设备及性能

序号

测量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测量设备编号 性能状态

开机后 关机后

1 烟气分析仪 TESTO 340 QZA0848 正常 正常

2 电子天平 BSA2202S QZA0853 正常 正常

3 电子分析天平 BSA124S QZA1059 正常 正常 5 4 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 DGG-9140A QZA1061 正常 正常

5 全自动测硫分析仪 5E-S3100A QZA0856 正常 正常

6 快速量热仪 5E-KC5410 QZA0857 正常 正常

7 快速量热仪 5E-C5500 QZA1079 正常 正常

8 全自动工业分析仪 SDTGA5000 QZA1060 正常 正常

9 全自动工业分析仪 5E-MAG6700 QZA0960 正常 正常

10 全自动工业分析仪 WS-G808 QZA1115 正常 正常

六、测试数据汇总分析对比

(一)锅炉正常工况与加剂后工况对比

见表1:锅炉测试期间运行工况数据对比分析表。

表1:锅炉测试期间运行工况数据对比分析表

时间

内容 8:00-13:00 14:00-19:00 变化量

空白期 加剂期

平均室外温度(℃) 30.2 30.5 +0.2

炉排转速(r/min) 900 800 -100

燃层厚度(mm) 100 100 0

煤发热值(kCal/kg) 4342.0 4484.4 142.4

粉料烘干量(Kg) 1 1 0

测试说明 由于测试期间煤质不稳定,热值相差较大,因此以实测煤质热值为准,折算成标煤后进行换算。 6 (二)火线位置与燃烧状况对比

内容 项目 空白期状况 加剂期状况

线

度 781℃ 853℃

明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添加节煤剂后,燃烧状况得到改善,火焰密度增加,炉膛温度上升,提高了煤的燃烧热值和持久性,使燃烧火线位置延长1米左右。 7

(三)实验室燃煤热值工业分析数

序号 项目 空白期 加剂期

1 全水分Mar 16.90 16.86

2 收到基灰分Aar 14.41 12.40

3 收到基挥发分 Var 26.29 26.62

4 收到基固定碳 FCar 42.41 44.12

5 收到基低位热值 4739.6 Cal/g 5047.1 Cal/g

说明 1、 按泉州朝旭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所提供的配比在实验室下测试,以下检测报告可知添加节煤剂后热值由4739.6Cal/g提高到了5047.1 Cal/g,热值提升6.5%。

2、实验室采用同一批煤炭进行测试。

8

泉州市锅炉节能检测中心

检测报告

报告编号: QZJN2015WT0803

委托单位 福建达利食品有限公司 送/取样日期 2015.8.24

样品名称 褐煤(空白期) 样品重量 1kg

样品粒度 / 样品编号 QZJN2015WT

参照标准 《煤样的制备方法》GB474-1996; 《煤中全水分测定》GB/T211-2007;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GB/T212-2008; 《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 GB/T213-2008;

《煤中碳和氢的测定方法》GB/T476-2008; 《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 GB/T214-2007.

检 测 分 析 结 果

全水分Mar(%) 16.90

(%) / / 空干基水分Mad 4.49 干燥基灰分 Ad 17.33

收到基灰分Aar 14.41 空干基灰分Aad 16.56 干燥基挥发分 Vd 31.64

收到基挥发分 Var 26.29 空干基挥发分Vad 30.22 干燥无灰基挥发份Vdaf 38.27

收到基固定碳

FCar 42.41 空干基固定碳FCad 48.74 干燥基固定碳FCd 51.03

氢含量(%) 收到基氢Har 3.43 空干基氢Had 3.94 干燥基氢 Hd 4.12

硫含量(%) 收到基硫Sar 0.47 空干基硫Sad 0.54 干燥基硫 Sd 0.56

热量

(Cal/g) 空干基弹筒发热量 Qb,ad 5767.4 Cal/g 干燥基高位发热量

Qgr,d 6018.6 Cal/g

空干基高位发热量 Qgr,ag 5748.3 Cal/g 收到基低位发热量

Qnet,ar 4739.6 Cal/g

注 收到基低位热值 (Qnet,ar)=4739.6 Cal/g

检测 : 何玲玲 2015年8月31日

分析单位(章)

2015年8月31日 审核 : 刘明舜 2015年8月31日

审批 : 李 明 2015年8月31日

注:1)试验结果以来样为准,如有疑问于一周内提出。 2)本报告仅对来样负责。

9

泉州市锅炉节能检测中心

检测报告

报告编号: QZJN2015WT0804

委托单位 福建达利食品有限公司 送/取样日期 2015.8.24

样品名称 褐煤(添加节煤剂) 样品重量 1kg

样品粒度 / 样品编号 QZJN2015WT

参照标准 《煤样的制备方法》GB474-1996; 《煤中全水分测定》GB/T211-2007;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GB/T212-2008; 《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 GB/T213-2008;

《煤中碳和氢的测定方法》GB/T476-2008; 《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 GB/T214-2007.

检 测 分 析 结 果

全水分Mar(%) 16.86

(%) / / 空干基水分Mad 4.85 干燥基灰分 Ad 14.91

收到基灰分Aar 12.40 空干基灰分Aad 14.19 干燥基挥发分 Vd 32.02

收到基挥发分 Var 26.62 空干基挥发分Vad 30.47 干燥无灰基挥发份Vdaf 37.63

收到基固定碳

FCar 44.12 空干基固定碳FCad 50.50 干燥基固定碳FCd 53.07

氢含量(%) 收到基氢Har 3.50 空干基氢Had 4.00 干燥基氢 Hd 4.20

硫含量(%) 收到基硫Sar 0.43 空干基硫Sad 0.49 干燥基硫 Sd 0.51

热量

(Cal/g) 空干基弹筒发热量 Qb,ad 6100.2 Cal/g 干燥基高位发热量

Qgr,d 6389.3 Cal/g

空干基高位发热量 Qgr,ag 6079.4 Cal/g 收到基低位发热量

Qnet,ar 5047.1 Cal/g

注 收到基低位热值 (Qnet,ar)=5047.1 Cal/g

检测 : 何玲玲 2015年8月31日

分析单位(章)

2015年8月31日 审核 : 刘明舜 2015年8月31日

审批 : 李 明 2015年8月31日

注:1)试验结果以来样为准,如有疑问于一周内提出。 2)本报告仅对来样负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