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技术竞赛试题天气预报技术竞赛试题一、单项选择题(30分,每题1分,请在正确的字母下打“√”)1.大气运动受、、等基本物理定律所支配。
A.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热力学定律、质量守恒定律B.质量守恒、动量守恒、能量守恒C.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热力学定律、能量守恒定律D.热力学定律、能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2.热成风与平均温度线平行,背风而立高温在,低温在。
A.左,右B.北,南C.右,左D.南,北3.在正压大气中,地转风随高度。
A.的升高而增大B.的升高而减小C.的降低而降低D. 不发生变化4.在斜压大气中,等压面和等密度面(或等温面)是的。
A.相交B.平行C.垂直D.重合5.地转风是和平衡时的空气水平运动。
A.气压梯度力地心引力B.地转偏向力摩擦力C.气压梯度力惯性离心力D.地转偏向力气压梯度力6.等温线越密集,则水平温度梯度越,锋区越。
A.大强B.强大C.小强D.大弱7.由于锋面在空间是向冷空气一侧倾斜,所以高空图上锋区位置偏在地面锋线的一侧。
A.暖空气B.冷空气C.靠近暖空气D.靠近冷空气8.气旋和反气旋的水平尺度以长度来表示。
A.最外围一条特征线的B. 最外围一条等值线的C. 最外围一条闭合线的半径D.最外围一条闭合线的直径9.根据反气旋形成和活动的主要地理区域,反气旋可分为、、。
A.极地反气旋温带反气旋副热带反气旋B.冷性反气旋暖性反气旋温带反气旋C.冷性反气旋暖性反气旋副热带反气旋D.极地反气旋暖性反气旋副热带反气旋10.按倾向方程,一地的气压变化主要决定于。
A. 该地上空整层大气柱的温度变化B. 该地上空整层大气柱的湿度变化C. 该地上空整层大气柱的重量变化D. 该地上空整层大气柱的密度变化11.大气环流的水平尺度在以上,垂直尺度在以上,时间尺度在以上。
A.1000KM 20KM 1日B.2000KM 30KM 2日C.数千公里 10公里1~2日D.3000KM 10KM 3日12.急流是指一股强而窄的气流带,急流中心最大风速在对流层的上部必须大于等于,它的水平切变量级为每百千米,垂直切变量级为每千米。
A.12m∕s 10m∕s 1~5m∕sB. 15m∕s 5m∕s 1~5m∕sC.20m∕s 15m∕s 5~10m∕sD. 30m∕s 5m∕s 5~10m∕s13. 在暴雨的动力过程相似预报方法中,用于刻画有无暴雨的动力过程特征的数值产品是。
A.温度、垂直速度及水汽通量B.涡度、散度、风速垂直切变及K指数C.水汽通量散度、涡度、散度及垂直速度D.散度垂直变化、稳定度、垂直速度及水汽通量散度14.卡尔曼滤波方法适用于制作。
A.温度预报B.风的预报C.湿度预报D.以上三个都是15. 在地球大气中的传播是卫星对地遥感探测的基础。
A.反射B.发射C.电磁辐射D.散射16. MCC形成在环境中。
A.弱强迫大气B.强斜压C.强垂直切变D.大气锋生17. 在卫星红外遥感中,主要选用通道探测表面特征。
A.大气CO2吸收带B.水汽吸收带C.大气窗区D.臭氧吸收带18. 在云图上,运用确定高空急流轴线。
A.云系分布B.云区边界C.卷云区边界D.云带19.云图上常见的云型和云系有。
A.带状、涡旋状、细胞状、逗点状、斜压叶状云型和云线、云团B.积状云、涡旋状云、层状云、准圆形云、卷状云、带状云C.锋面云带、气旋云系、盾状云系、云团、逗点状云、云线D.锋面云带、急流云型、台风漩涡、细胞状云、逗点状云、云团20. 雷达定量估计降水的误差主要是因为。
A.Z-I关系不稳定B.计算方法精度低C.单部雷达探测范围有限D.雷达难于精确测量参数21.大气中出现超折射时,电磁波传播路径。
A.微微向上弯曲B.直线C.与地球曲率相同D.微微向下弯曲22.雷莱散射时,散射截面Qs比后向散射截面σ。
A.大B.小C.相等D.不好比较23.雷达探测脉冲在大气中传播,遇到降水粒子产生雷达回波是。
A.粒子对电磁波的反射B.粒子对电磁波的折射C.粒子对电磁波的散射D.粒子对电磁波的后向散射24. 在螺旋度与暴雨落区中, P坐标系的高空垂直螺旋度与低空垂直螺旋度的不同点是。
A.同属一种暴雨天气学模型, 但一个构造了高空模型, 一个构造了低空模型B.都是暴雨数值模式的一部分, 只是预报层次不同C.都是相对涡度与垂直速度乘积的垂直积分, 但约束条件与积分方向不同D.都构造了大气的辐合上升运动, 但一个在高空, 一个在低空25. 水汽图上的“水汽羽”,是对流层中上部的。
A.湿舌或湿涌B.厚高云区C.对流不稳定区D.厚卷云区26. 水汽图像中的水汽,是反映的水汽分布。
A.对流层顶部B.对流层中层C.对流层D.对流层中上层27.我国北方地区的雷暴云团,主要形成在中。
A.高空槽B.晴空区C.层状云D.切变线、低涡及冷锋低槽云系28. 气团指标(K指数)的计算公式。
A. K=〔T500-T800〕+〔Td〕850-〔T-Td〕700B. K=〔T850-T500〕+〔Td〕500-〔T-Td〕700C. K=〔T850-T500〕+〔Td〕850-〔T-Td〕700D. K=〔T850-T500〕+〔Td〕850-〔T-Td〕85029.对流性不稳定或位势不稳定层结的判据是。
A. ∂θse / ∂Z >0B. γ>γd >γsC. γd >γ>γsD. ∂θse / ∂Z <030. 一般情况下,高空急流出口区的。
A.左侧高空辐散B.左侧高空辐合C.右侧高空辐散D.左右两侧都辐散二、多项选择题(40分,每题2分,多选或少选不得分。
请将选择的字母填入括号内)1.气象上的重力,除在( )外,并不指向地球中心。
A.极地B.赤道C.北回归线D.南回归线2.根据锋在移动过程中冷、暖气团所占的主、次地位,可将锋分为( ) 。
A.冷锋B.地面锋C.高空锋D.暖锋E.准静止锋F.锢囚锋G.极锋3.根据气旋形成和活动的主要地理区域,可分为( )。
A.温带气旋B.地方性气旋C.热带气旋D.锋面气旋E.无锋面气旋4.锋面的坡度与( )等因素有关。
A.经度B.纬度C.锋面两侧的温度差D. 锋面两侧的风速差E.冷空气的厚度5.温带气旋发展的四个阶段是( )。
A.生成阶段B.波动阶段C.成熟阶段D.锢囚阶段E.发展阶段F.消亡阶段6.蒙古气旋活动时,总是伴有冷空气的侵袭,所以( )等天气现象都可以随之而来。
A.降温B.升温C.风沙D.吹雪E.霜冻7.西风带波动按其波长可分为( )。
A.超短波B.中波C.超长波D.长波E.短波8.在对流层底部,由海陆差异造成的东亚四个大气活动中心分别是( )。
A.青藏高压B.蒙古冷高压C.阿留申低压D.印度热低压E.太平洋副热带高压9.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源地有三个,即( )。
A.西西伯利亚以西B.新地岛以西的洋面上C. 新地岛以东的洋面上D. 西西伯利亚以东E.冰岛以南的洋面上F. 新地岛以南的洋面上10.暴雨的形成,除具备一般降水所必须满足的条件外,还必须满足( )。
A.垂直运动条件B.充分的水汽供应C.云滴增长的条件D.强烈的上升运动E.较长的持续时间11.用雷达参数判别冰雹云,主要从下列方面考虑( )A.回波强度B.回波速度C.回波高度D.强回波高度12. 下列那几条在主观判断速度模糊时是正确的( )A.一般情况下,Vr=0,肯定不模糊B.一般情况下,Vr=0,肯定模糊C.Vr=0的邻近地区的Vr不模糊D.由正(负)最大(次大)突变成负(正)最大(次大),则模糊产生13.影响风暴结构、强度和类型的三个主要环境因子是( )A.动力因子B.热力不稳定(浮力)C.能量因子D.风的垂直切变E.水汽的垂直分布14.影响速度谱宽的因子有( )A.垂直方向上的风切变B.大气湍流C.不同尺度降水粒子产生的降落末速度D.水平方向上的风切变15.按天气状况分类,在我国常见的中小尺度天气系统一般有( )A.中尺度雨带B.雨团C. MCCD.雷暴E.强雷暴F.龙卷G.飑线16.现代天气业务的主要特征是( )A.以数值预报为基础B.精细化C.时间和空间上无缝隙D.综合应用各类气象观测资料17.( ),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数值天气预报误差和拓展的数值环境预报误差。
A.观测误差B.模式误差C.大气系统的非线性特性D.客观分析误差18.预警信号由( )组成。
A.图标B.防御指南C.名称D.标准E.防护指引19.客观天气要素指导预报的作用有( )A.培训作用B.提醒作用C.控制作用D.初始预报E.最终预报20.检验数值预报模式的特征量有( )A.平均误差B.均方根误差C.倾向相关误差D.距平相关误差E.绝对误差三、填空题(40分,每题2分,请将答案填写在横线上)1.西北地区出现的低涡有两类,一类是涡旋;另一类是涡旋。
2.西北地区东部的低空急流,包括大尺度低空急流伸向西北地区的部分,在低层等压面图上有两个特点。
一是;二是。
3.形成西北地区暴雨的大尺度环流条件与、和系统有关。
4.一般来说,大气环流是指范围内的大尺度大气运动的基本状况。
5.WMO定义的数值天气预报可用时效是:。
6.数值预报产品存在误差,其主要原因是。
7.某地某月报对小雨10次、报对中雨5次,空报中雨13次,有1次预报大雨实际出现暴雨,有2次未报降水但出现0.0微量降水,其一般性降水TS为,晴雨TS为(保留两位小数)。
8.水汽图像主要揭示水汽分布状况,并且水汽分布具有良好的。
运用水汽场中的边界特征,可以勾画出环流及其相关的。
9. Rayleigh散射和Mie散射的主要区别在。
10. PPI图像上某点径向速度为零,则可能是:。
11.发展成熟的逗点云系,包括、及三部分云区。
12.高空冷涡是深厚的,它在表现最强,并在逐渐减弱消失。
13.超级单体风暴是指。
14.在“北槽南涡”的天气系统影响下,特大暴雨的落区是在及与的交汇处,也是附近。
15.主导系统是指所显示的高空图范围内,直接操纵或左右影响系统移动、演变的环流系统,一般指、、、、等。
16.PP法用作为预报因子,建立统计关系;而MOS法直接把作为预报因子,并与预报时效对应时刻的天气实况(预报对象)建立统计关系。
17.超折射是指。
18.大风是指气象站在定时天气观测时次任意一次观测到分钟或有自记气象仪器任意分钟记录到的平均风力达到米/秒或以上,或者瞬时风力大于等于米/秒。
19.层状云一般与稳定大气相联系,它们包括、、以及。
20.多普勒效应是指。
四、判断题(20分,每题1分,请在括号里打“√”或“×”)1、预报一般性降雨,实况为一般性降雪,评定一般性降雪正确。
( )2、青藏高原对大气运动过程的影响,主要是地形的动力机械作用、热力作用和地表的摩擦作用。
( )3.副热带西风急流是由哈得来环流的上层支(或向北支)携带低层大气在西风带中获得的地球角动量来维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