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天气预报方法和技术
重阳无雨一冬晴
南海西沙群岛 “古龙晒太阳,不久台风狂(到)” 舟山群岛 “上灯遇风暴,稻花风吹落 “ 新疆南部“冬雪大,来年春暖多风沙” 西藏“春天风沙大,夏天雨水少”……
天气预报的历史
现代意义的天气预报由战争催生
1854年黑海上的一场强烈风暴…
1856年法国建立了正规的气象站网,开始 了天气预报的业务工作,这是世界的首创。
气作出分析和预测,这是大气科学为国民经济建设和 人民生活服务的重要手段,准确及时的天气预报对于 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的趋利避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 安全等方面有极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 社会发展对大气科学所需求的最主要内容之一是作好 天气预报工作。
天气预报的有关概念
天气系统
是指具有一定的温度、气压或风等气象要素空间结构
天气预报的意义
防灾减灾 天气预报虽不能阻止某种天气现
象的发生,但正确的预报却可使人们趋利避 害,减少灾害性天气造成的损失;
生产生活 离不开气象预报; 现代战争 对气象预报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气象预报保障在现代高科技战争中战役 的筹划与组织阶段就起着重要的辅助决策作 用…
亚洲自然灾害事件数目的分布(1975-2001) 最严重的现象: • 洪水 • 风暴
我国天气业务分工
国家级
区域中心
国 家 级 指 导 预 报 产 品
区 域 中 心 指 导 预 报 产 品
省级
省 级 指 导 预 报 产 品
对 外 服 务
地级
地 级 预 报 产 品
县级
天气指导业务流程
天气预报的有关概念
天气
指某一地区、在某一时段内由各种气象要素综合 体现的大气状态,大气中发生的阴、晴、风、雨 、雷、电、雾、霜、雪等等都是天气现象,它们 的产生都与天气系统的活动有密切的关系,而天 气与人类的生活、社会、经济活动有着十分密切 的关系。
作天气预报。
统计预报方法:以概率论数理统计为手段
副热带
飑线、暴雨 龙卷风
热 带
热带辐合带 、东风波
热带气旋、 热带风暴、 对流单体 云团 对流群
天气预报分类
天气预报按其预测时间的长短,可分为六种:
① 临近预报(0-3小时);
② 短时天气预报(3-12小时);
③ 短期天气预报(12-72小时);
④ 中期天气预报(72-240小时); ⑤ 延伸期预报(10-30天); ⑥ 短期气候预测(长期天气预报)(30天以上)
等)及相关气象衍生灾害的趋势预报。
短期预报:0-72小时天气(天气现象、气压、温
度、湿度、风向风速、降水量、能见度、云量等
)的预报及相关气象衍生灾害预报。
短时、临近预报
短时预报: 对暴雨、雷电、冰雹、
大风、沙尘暴、大雪等灾害性天气、强 对流天气和相关气象衍生灾害的0-12小 时预报。 临近预报: 对暴雨、雷电、冰雹、 大风、沙尘暴、大雪等灾害性天气、强 对流天气和相关气象衍生灾害的0-2小 时预警预报
预报检验
开展综合天气预报产品检验和客观定量
评价,开展中期预报产品的客观检验和 灾害性天气落区预报检验评分,利用加 密观测资料完善1-7天天气要素预报检 验。
天气预报的方法
天气学方法:以天气图为主,配合气象卫
星云图、雷达等资料;
数值天气预报:以计算机为工具,通过解
流体力学,热力学,动力气象学组成的预报 方程,来制作天气预报;
特征的大气运动系统。
大气中各种天气系统的空间范围是不同的,水 平尺度
可从几公里到 1~2 千公里。其生命史也不同,从几小 时到几天都有。
天气预报的有关概念
常见的各种尺度的天气系统
尺度定义 天 气 系 统 温 带 行星尺度 天气尺度 中尺度 背风波 小尺度 雷 暴 超 长 波 、 长 气旋、锋 波 副热带高压 副热带低压 、切变线
1872年建成的上海徐家汇观象台是我国最 早的气象台。
天气预报的历史
早期的天气预报都比较简单
世界上最早刊登天气预报的 报纸是1875年4月1日的伦敦 《泰晤士报》 睛时多云 偶有阵雨 19世纪80年 代日本早期 的天气预报
全国风向不定、 天气多变、可 能有雨
天气预报的历史
我国天气预报技术的发展
与技术先进国家的差距
①在大气探测手段方面,气象卫星刚起步,气象雷 达的数量和质量远远不及技术先进国家,其它探测 工具有的还是空白,因此可获取的大气信息还不够 丰富; ②在反映一个国家天气预报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的主 要标志---数值天气预报方面,普及程度可能优于国 外,但在质量上仍有相当大的差距; ③在资料的利用上,卫星云图的使用水平、数值预 报产品的解释应用工作尚未形成真正的业务,在业 务预报中始终没有成为主角;
天气预报的水平和前景
现代气象是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其运行包括信息 的采集、传递、加工、反馈等方面。天气预报的水 平 <- 气象观测网调度的加强、电子计算机、气象 卫星、天气学和动力气象学的发展 根据大气运动可预报性的研究,对于大尺度运动, 从理论讲,预报时效可达到2周左右。目前达到5-7 天。 长期天气预报的水平,对美国 100 个站的检验, 5
延伸期预报
未来10-30天延伸期环流形势特征及演变趋势预报、降
水及温度趋势预报、台风、寒潮、大风、强冷空气、区
域性暴雨等重大天气过程、气象要素的趋势预报。
预报方法主要基于天气气候学、物理统计学、动力学-
动力统计学等。
中期、短期天气预报
中期预报:4-10天的天气过程预报和一些天气要
素(天气现象、温度、湿度、风向风速、降水量
天气预报的有关概念
天气预报就是要由气象要素得出天气现象 现在 的气 象要 素
未来 的天 气?
提高这种联系的准确性 天气预报百分之百的完全报准,必须深入研 究所发现的天气现象的全部根本过程(如凝 结过程),这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天气预报的有关概念
天气预报
根据大气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对某一地区未来的天
天、 1 个月、 1 个季温度距平预报准确率分别为 75 ,61,58%。降水距平预报准确率分别为 59、52 、51%。
天气预报的水平和前景
近年来 WMO 开展的全球大气观测计划,主要 目的之一也在于提高天气预报的水平,尤其是中 期预报的水平,这依赖于广泛的观测试验、综合 分析、理论研究和数值模拟试验等工作; 天气预报逐渐走向客观定量的物理化; 对于一些剧烈天气或局地预报,尤其是台风 和气旋的发展,强雷暴和暴雨的爆发等现象,还 不能完全依靠机器作出,预报员的经验仍具有相 当的地位。 此外,预报的途径也应是多种方法的综合应 用。
第六章 天气预报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主要内容
天气预报的意义 天气预报的历史
天气预报的水平和前景
我国天气预报技术的发展
天பைடு நூலகம்预报的有关概念
天气预报的意义
为什么要有天气预报?
Weather forecasting developed in response to the needs of societies to protect themselves from storms, severe heat and cold, and economic losses caused by adverse weather...
几十年来,欧美在其气候影响的主要海域开展大 规模的海气相互作用观测研究,揭示其规律,改 进气候模拟,提高了气候预测水平
Pacific panel
Atlantic panel
???
WOCE
South Ocean panel
TOGA
我国天气预报技术的发展
我国天气预报技术的发展
对于常规天气要素的 24 小时定性预报准 确率已经达到了80%, 1991~1995年我 国一般降水的短期预报准确率比 80 年代 提高了4.3%
现代天气预报的几个主要阶段
单站预报方法阶段-
地面天气图阶段- 1843年电报的发明...
现代气象学派建立阶段 -V.Bjerknes锋面气旋高空天气图与波动理论阶段-无线电探空技术 数值天气预报阶段-计算机的发展... 各种先进技术的综合应用-卫星雷达自动站...
模式…
的发展...
天气预报的水平和前景
(台风、气旋)
在中国,气象 灾害占总灾害 的70%以上
中国大陆 467个事件
• 干旱
图例: 风暴 洪水 干旱 滑坡
地震 火山 流行疫 其他
中国气象灾害造成的年经济损失
近年来占GDP 3-6%
天气预报的历史
民谚是最早的天气预报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布谷催春种 —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