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见危不救是否应该入刑

见危不救是否应该入刑

见危不救是否应该入刑
小月月事件中路人的见死不救引发了人们对于道德的拷问,而近年来此类事件不断增多,于是人们开始讨论:见危不救是否应该入刑?
我的观点是:并不应该入刑。

诚然,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对其他人的事漠不关心甚至是躲避,但我们的社会真的发展到需要法律来规定道德了吗?我想未必!小月月事件我想它发生有必然也有偶然,必然是在当今社会人们或多或少缺少那么一些热心和善良。

偶然是恰巧这路过的十几人中没有一个是有爱心的,善良的。

但是这件事它不饿能够反映出我们社会的整体水平。

不信的话,你可以试试,当你走在大街上,突然倒地不起,你看看会不会有人来帮助你。

我相信肯定会有的。

所以我国的现状还不至于见危不救入刑。

法律是最基本的道德,道德是最高尚的法律。

在社会中,法律和道德都是用来规范人们的生活起居的。

如果两者位置颠倒了,也就是说,用法律来要求道德,用道德来审视法律,我认为那样的社会是一个病态的社会。

谁也不想生活在那样一个社会。

放眼世界,也从未见那个国家为道德而立法。

道德是对一个人最高的要求最高的标准,如果将这种标准上升至全民都要达到,那么我们的社会是不是太压抑了,太拘束了?
还有,见危不救入刑,实践起来也很麻烦。

比如,距离多远算作见危不救?发生什么算作“危”?什么动作算不救?如果当事人有传染病,救还是不救?救了,又出意外了,怎么办?等等,,,,,,举个例子:一个聋哑老人由于骨质疏松,走在路上摔倒了,已经骨折,就近的人看到了,由于见危不救是犯法的,所以他主动去扶老人,由于不知道老人已经骨折,结果造成老人二次损伤。

那么,这个路过的路人不救是犯法,救,由于没有专业知识,对老人造成了二次损伤,又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如果这的见危不救入刑,会造成多少这种悲剧的路人啊?
如果见危不救真的入刑,那坐公交车不给老人让座要不要入刑?随地乱扔垃圾要不要入刑?公共场合喧哗要不要入刑?其他道德要求要不要入刑?如果道德变成法律,那谁还敢在中国生活?
我认为法律和道德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我们要做的是用道德去教育人,用法律去教训人,而不是把两者混为一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