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药炮制技术保护方法_措施以及立法探讨_肖永庆

中药炮制技术保护方法_措施以及立法探讨_肖永庆

热烈庆祝山东省中药炮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山东鼎立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4]陆平成,张旭,严红,叶定江. 不同炮制方法对藤黄抗菌活性和细胞毒性的影响.中国中药杂志.1996,21(5):280[5]刘逢芹,孙立立,张希林,李贵海. 炮制对槟榔抑菌作用及其毒性的影响.山东中医杂志.1997,16(4):174-175[6]陈梅玲,饶春恺. 不同炮制方法对决明子抗菌作用的影响. 药物研究.2001,10(4):7[7]袁存效. 我国炮制学的研究进展. 陕西中医函授.1999(6):34-36[8]贾天柱,沙明,王忠海,等. 肉豆蔻不同炮制品挥发油中肉豆蔻醚、黄樟醚的HPLC法测定.中国中药杂志.1997,22(7):410.[9]赵淑杰,鲁静,陈德昌. HPLC法测定栀子产地加工炮制品酶解前后栀子甙含量.中草药. 1995,26(4):1821[10]王静竹,闫汝南,关惠,等. HPLC法测定黄芪炮制品中黄芪甲甙含量.中国中药杂志. 1998,23(3):841[11]徐晓月,蔡宝昌,潘扬,等. 马钱子生物碱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药学学报. 2003,38(6):458[12]卞慧敏,等. 草乌不同炮制品对“寒凝血瘀”证动物模型血液流变性影响的研究.中国中药杂志.1994,19(2):84[13]柯青,毛淑杰,李桂芹,叶文华,程丽萍. 关白附不同炮制品抗心律失常研究.中国中药杂志.1996,21(1):25-27[14]武继彪,吕文海,王琦,卢兖伟. 三种水蛭炮制品活血化瘀作用比较.中药药理与临床[J].1996,13(3):35-37[15]赵钦祥,郑博秀,杨霞. 生艾叶及其不同炮制品凝血作用研究.时珍国药研究.1996,7(4):238-239作者:黄锐,男,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硕士,主要从事中药炮制与复方研究工作。

导师:丁安伟,男,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院长。

E-Mail: hrcaizi@中药炮制技术保护方法、措施以及立法探讨肖永庆,朱晓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北京 100700)中药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三大部分。

中药饮片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根据辨证论治和调剂、制剂的需要,对中药材进行特殊加工炮制后的制成品。

严格地讲,中药的性味、归经、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等,实为中药饮片的属性。

炮制可以减毒、增效、转变药性并产生新的药效。

饮片入药,生熟异治是中药的鲜明特色和一大优势。

中药炮制是中药传统制药技术的集中体现和核心,中药饮片炮制技术是中国所特有的,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最值得加以继承保护的文化遗产。

保护、利用好中药饮片炮制技术,不但可以保证饮片的临床疗效,还可以确保我国中药饮片产业的快速发展,提高其国际市场竞争能力,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保护中药传统技术也符合我国的一贯政策,原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于2002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一)》中就已明确指出:“中药饮片炮制技术”中的“毒性中药(制川乌、制草乌、炮附子等5种)的炮制工艺和产地加工技术”以及“常用大宗中药(熟大黄、熟地黄、六神曲、建神曲等8种)的炮制工艺和产地加工技术禁止出口。

14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六届中药炮制学术会议论文集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炮制研究中心一、中药炮制技术现状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中药炮制技术仍然处于萎缩的濒危状态。

其主要原因在于:1 继承无方1)“规范化”的现代中医教育模式培养出的现代中医师使得中医临床“现代”用药方法趋于“常规化”,传统的“一方一法”的用药模式已不复存在,许多特殊而又可产生特效的传统炮制技术逐渐被遗忘。

2)现存为数不多的身怀绝技的炮制老药工对于自己经过长期工作总结出来的炮制方法秘而不宣,传统的炮制技术面临衰退甚至失传的局面。

3)国家的饮片产业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中药饮片生产批准文号制迟迟得不到实施,饮片生产准入门槛过低而造成大量伪劣产品混入市场,不良竞争使得饮片价格失常,正规饮片生产企业利润微薄,这样不但是企业再发展无力,而且因从业人员素质减退、待遇低廉,年轻人无能力也无动力去学习、继承传统的炮制技术,而使老药工后继无人。

2 保护不力1)目前,国家禁止外企和中外合资企业利用传统炮制工艺在中国境内进行中药饮片生产,这一规定的本意是为了保护我国的传统文化,以防止我国独有的中药饮片生产传统炮制工艺泄密而有损于我国传统医药工业的发展。

这一规定的本意是非常正确的,但对于所谓“传统炮制工艺”的内涵目前还没有一个具体的界定,实施起来比较困难。

饮片行业的知识产权如何保护这一问题长期以来不能得到解决。

有专家提出饮片行业的传统炮制技术保密问题,但保什么,怎么保仍然是概念不清、方向不明、措施不力。

2)国家相关部门虽有明文规定,但某些地方考虑到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还是以独资或合资的方式批准外企在中国版图内建立了中药饮片生产企业,有的老药工被聘为专家,使得其保护管理增加了难度。

3)由于近年来国家对饮片生产及质量管理的重视,大量有关炮制工艺及饮片质量标准研究方面的文章公开发表,而且数十部炮制专著也象雨后春笋般地出版。

无论从其炮制工艺要点,还是对饮片的形、色、气、味都描述得淋漓尽致,无论是传统的炮制工艺还是现代质量控制方法都已毫无保留地公布于世。

使很多传统的炮制方法变成了“公开的秘密”。

总之,由于国家的饮片产业政策不尽合理,相关部门对炮制技术的继承和保护还不够重视,在继承和保护方面未采取具体措施,使得中药饮片炮制技术这一中国特有的几千的年传统文化瑰宝面临着萎缩的危险。

二、保护方法、措施以及立法探讨针对上述情况,国家相关部门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使统炮制技术的保护在法规、政策、技术三方面保障。

(一)迅速制定相应法规1 传统炮制技术保密法规:1)在哪些方面有“密”可保?由于近年来国家对饮片生产及质量管理的重视,大量有关炮制工艺及饮片质量标准研究方面的文章公开发表,而且数十部炮制专著也象雨后春笋般地出版。

无论是传统的炮制工艺还是现代质量控制方法都已毫无保留地公布于世。

如果要保密,必须要认真分析到底保什么?2)明确了保护内容后,就应该拿出措施如何去保?“传统炮制工艺”这一概念必须有一个具体的界定。

目前这一概念比较模糊,它到底包括哪些内容比较难以界定。

从广义而言,既然是“中药饮片”就必须是严格按照中药的药性理论而加工的产品,而这一特殊的产品必须严格按照中医中药理论来应用。

凡是生产法定商品饮片的饮片加工工艺都应属于“传统炮制工艺”的范畴。

因此,应该制定相应法规,全面禁止外企和中外合资企业利用传统炮制工艺在中国境内进行中药饮片生产!15热烈庆祝山东省中药炮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山东鼎立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3)提高人们的保密意识,制定泄密处罚法规炮制技术既有中医理论内涵,又有实践经验的总结,很多炮制方法都有各自的秘诀。

因此国家应该制定相应法规,严格禁止掌握炮制经验和秘诀的人员向非中国籍居民传授炮制技术。

2 传统炮制技术传承法规1)加强传统炮制技术、经验、秘诀的知识产权保护2)制定相应的法规,保护、鼓励具有丰富经验的老药工培养年轻药工,使传统炮制技术得以传承3 依方炮制方法保护法规目前在农村基层,还有一些祖传中医世家传承着“一方一法”的炮制技术,而这些“一方一法”的组方却具有其独特的疗效,在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认证后,这些世代中医的行医资格应得到法律的保护。

同时,相关部门应投入人力、物力进行发掘、整理和提高,使这些特有的炮制用药方法能够得以传承。

(二)认真落实相关政策,加强保护措施1)进一步全面深入细致地开展普查工作,摸清传统炮制技术发生、发展的历史沿革。

以王孝涛编著的《历代中药炮制资料辑要》为蓝本,搜集、整理历代炮制方法及饮片应用情况。

编著《传统炮制技术历史沿革》和《现代炮制方法及应用》2)对全国现存炮制方法,特别是散存在民间的特有炮制方法进行调查、分类、整理。

3)对全国现有的炮制老药工以及他们的炮制经验进行普查。

建立老药工技术档案4)对全国饮片生产企业(包括外企)的生产状况进行普查。

组建饮片生产企业协会中药饮片生产行业生产管理混乱,行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加强行业自律。

为了配合政府部门相关法规的贯彻执行,成立行业协会是非常重要的。

5)在以上基础上组织具有经验的老药工进行“以师带徒”方式的传承。

建立“以师带徒”传承网络6)饮片生产企业利润微薄,有些企业甚至是亏本经营,不但无法累积产业自身发展的资金,由于职工素质低下、待遇微薄而造成老药工后继无人、传统炮制技术得不到传承。

应尽快调整饮片产业政策。

(三)加强科学研究,提高炮制技术的科学内涵国家应投入资金,进一步加强炮制工艺、炮制原理的研究,以提高炮制技术的科学内涵,使炮制学科在传承的基础上跟上现代科学发展步伐,使之更加科学、完善。

对民间散存的“一方一法”的中医用药精方、验方进行搜集、整理、研究,用现代科学方法来揭示其用药原理。

炮制现代化相关问题的思考与建议陈泣,龚千锋,周道根,黄加龙(江西中医学院,江西南昌 330004)中医中药是中华民族和世界文化的宝贵遗产。

随着我国加入WTO,中药与植物药如何走向世界,越来越成为国人所关注的问题。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和地方在中药现代化方面已投入几十亿元巨资,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目前与国际市场要求和先进国家植物药工业相比,仍然有相当大的差距。

这主要是因为中药现代化和中药走向世界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知识创新工程,涉及的方面很广很多。

只有实现了包括中药材采制理论、生产技术及其质量标准评价的现代化,中药成方制剂理论、生产技术及其质量标准评价的现代化,以及中医药理1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