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某工程复杂地质条件下大面积基坑支护方案QC
某工程复杂地质条件下大面积基坑支护方案QC
优化后方案:PHC管桩+桩顶拉锚支护结构体系,
角部采用PHC管桩+钢筋混凝土内撑支护
施工程序: ①.定点、测量放线
②.PHC管桩施工
③.开槽、清理表层障 碍物至冠梁顶面标高
④.锚管施工
⑨.基坑回填
⑧.承台及地下 室底板施工
⑦.基坑封底、 填槽垫层施工
⑥.土方开 挖至坑底
⑤.冠梁及支撑 施工、养护
①. PHC管桩施工工艺 简单,质量易控制。
日期:2009年6月1 日
PHC管桩+
桩顶拉锚
最终
支护结构
方案
体系
6、制定对策
6月1日,小组在项目部会议室召开会议,针对选
定初步设计图及主要节点草图经过业主同意报请设计
院设计出施工图。确定了整个工艺流程并制定对策表。
对策表
表5
序号
实施 步骤
对策 (what)
目标 (why)
措施 (how)
地点 完成时间 负责人 (where) (when) (who)
方案评估表
表4
综合评价
结论
序号
方案
经济 投入
工期
环境
实施 难 度
原设计方案
悬臂式H型钢+桩顶护坡支护 结构体系
6
5
7
9 不选
优化后方案
PHC管桩+桩顶拉锚支护结构 体系
7
8
8
10 选择
说明:各项满分10分,最低分3分进行打分,3~4分为差,5~6分为合格,7~8为良
好, 9~10为优秀
制表人:陈可漳
②.依靠φ(48mm) 钢管锚固段与土体的 摩阻力,来加固现场 土体或限制PHC管桩 顶部变形,减小基坑 外地面沉降变形。
有利 因素:
③.施工速度快, 工期短。
④. PHC管桩+桩 顶拉锚支护结构体 系应用在复杂地质 条件下大面积基坑 支护实施具有在施 工工期较长时,基 坑变形相对较小。
优化后方案设计简图如下:
土和杂填土,有可能出现坍塌现象,坑
底淤泥会产生流沙、流泥现象。该高大
深基坑属重大危险源。
调查 分析
由于地下室周边1#、2#、3#、7#、8#、12#、13#各栋 号工程的建筑边线与地下室基坑边线距离仅在500mm~ 4500mm之间,在深厚淤泥层长时间进行地下室结构的施 工,由于地表水和雨水的作用必将使基坑内淤泥土层发生一 定的变形,如果基坑变形超过周边各栋号工程预应力管桩所 承受的水平剪应力必将使周边各栋号工程桩基的质量受到影 响。所以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务必严格限制基坑变形限 值,即支护结构水平、垂直位移报警值控制在40mm;同时 支护结构出现裂缝或钢筋应力超过钢材设计强度的70%均设 为警界值。
原设计方案:悬臂式H型钢+桩顶护坡支护结构 体系, 局部挖深较大部位采用H型钢地锚支护
①.泥土搅拌桩工作量 大施工产生泥浆废液和
拌水泥浆污染环境;
②. H型钢市场供应 紧张,拨出H型钢对 室外地面破坏大;
不利 因素:
⑤.造价较高。
③.施工工期长, 基坑变形大;
④.止水帷幕没作 用,设计三排泥土
搅拌桩不经济;
吴崇永
5 与基坑回 挖,随挖随 移或出现坑 量开挖深度及 施工现场 7月28日 张是凤
填
砌。
内滑坡。 回填高度。
陈可漳
防止地表水
6
排水施工
现场实施
流入或渗入 基坑、及时 排水便于施
采用三道明沟 浅井集水法进
行抽排。
施工现场
7月8日
刘宜友 陈梅秋
工。
7
监测
对水平、垂 直位移监测
关键部位基 坑边坡稳定, 水平、垂直 位移<40mm。
组长 组员 组员 组员 组员 组员 组员 组员
制表日期:2009年5月25日
三、PDCA循环 P阶段(Plan)
1 、课题选择
1、支护工程施工需要45天工期,无法
满足基础总工期要求。
问
2、土方开挖将严重影响周围建筑物桩
题
基工程的质量,严格控制基坑变形限,
提
该方案预计基坑变形偏大。
出
3、地下室开挖范围内土体的为粉质粘
通过活动前后进行对比,经统计计算节约的直接经济效益是21.76万元。
永南佳园地下室基坑支护工程费对比汇总表 表6
序号
项目名称
1
分部分项工程量清 单计价合计
2
措施项目清单计价 合计
3
其他项目清单计价 合计
4
规费
5
税金
6
合计
制表人:陈可漳 日
原设计方案 (元) 3803444
124245
198349 142142 4268180
土方开挖过程中存在电梯井 深基坑处前方预留后挖反压土带, 带宽10米左右,待周边基底封底 后集中力量快速施工,减小基坑 变形值。
局部电梯井按分层面放坡开 挖,即时挖土及时采用加厚 480mm砌砖地模施工,内部加钢 管水平支撑。
分层开挖
实施六、 排水施工:
1、地表排水:在基坑外侧地面设置环状排水沟,排水沟截面为300×400,并 在坑外设置若干个集水井,防止地表水流入坑内。 2、坑内排水:坑内采用明沟浅井集水法进行抽排。基坑底四周设置明沟排水 ,明沟采用人工挖土沟,沟宽为300mm,沟深300~500mm,流水方向每隔15m设 置集水坑,坑尺寸为600~1000 mm,深度1m,,每个集水坑备一台潜水泵(或 污水泵),坑内集水抽水之用。 3、防渗措施:为了稳定,在放坡的 坡面上喷射50厚C20的混凝土,并在 基坑坡面设置两排φ50@3600、 L=1000泄水管。
优化后方 节约成本 案(元) (元) 3549477 253967
201863 -77618
174293 24056 124903 17239 4050536 217644
日期2009年10月18
4、基坑变形控制在限制范围内:
根据监测报告可知:塔吊基础处、周边建筑的管桩工程及 危险性较大的部位实现了支护结构及坡顶的变形限值的规 定,同时也保证了周围建筑物桩基的质量。
基坑影响范围内主要土层及参数取值为:
土层
杂填土 粉质粘土
淤泥 粉质粘土
平均厚度 (m)
1.35 1.56 13.71 9.22
制表人:陈可漳
重度 (KN/m3)
C(Kpa)
18.0
5.0
17.8
15.39
15.2
8.0
18.0
15.0φຫໍສະໝຸດ º)10 6.266 12
日期:2009年5月28日
2、课题确定
2.支护安 全
目标
3.基坑变形 控制在限值
内
4、可行性论证
业主的大力支持及公司的重 视,在人员、资金、材料物 资等方面给予很大的协助。
原设计方案没有考虑工期短
等因素,拟选择合理方案,
可
降低工程成本投入,可缩短
工期,提高安全性能。 行
对于边坡不稳定,专项讨论 研究,并制定相关方案,可
实现目标 。
5、提出方案,确定最佳方案
抗拔力 ≥60KN
接击入法并 随打随注, 采用2次注浆
施工现 场
7月1日
张延斌 陈梅秋 许文泉
工艺
技术指标应 沉降与水平 严禁超挖,机
4
冠梁 角撑施工
符合《混凝 土结构设计
位移在允许 范围内且无
械不得在冠梁 后方及支撑结
施工现场
7月1日
张是凤 许文泉
规范》
结构裂缝
构上施工
土方开挖 分层分段开 无工程桩推 施工员现场测
经过QC小组的攻关,以及项目部人员的不懈努力, 深基坑的施工保证了进度、安全、实现了严格控制基坑 变形的要求,并且创造了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 了预设的目标。为公司及项目部赢的了良好的声誉,也 向外界展示了公司“团结、开拓、务实、创新”的精神。
基坑坡顶沉降 监测、深层土 体位移监测、 冠梁水平位移
监测。
施工现场
7月8日
郑振新 吴崇永 陈可漳
制表:陈可漳
日期:2009年9月2日
D阶段(DO)
实施一、方案优化设计:
PHC管桩+桩顶拉锚支护结构体系,角部采用PHC管桩+钢筋混凝土内撑支护
实施二、PHC管桩:
1.材料:采用PHC500-125-AB型管桩,管桩砼强度为C80。 2.放样:先放出建筑物地下室结构外轮廓线,然后进行桩位放 样。 3.PHC管桩采用静压法施工工艺。桩间距为1.2M,桩长15M。 终止压桩标准均以设计桩长和桩顶标高控制,支护桩施工严格 按照工艺标准,减少沉桩的挤土效应。桩顶标高误差±15mm 以内,桩位偏差≤50mm,经检查全部合格。 4.管桩采用低应变动测法检测桩身质量,检测数量为122根, Ⅰ、Ⅱ类桩为100%。
四、合理化建议
一、工程概况(Project Overview)
永南佳园工程位于福州市仓山区福峡路东侧、胪雷路北侧,由16幢高层拆迁 安置房与1幢3层幼儿园组成,局部设一层地下室。工程造价2.545亿元,总建筑面 积为18.29万平方米,其中地下室建筑面积为2.37万平方米。基坑开挖深度为3.7m、 4.2m、5.2m。开挖土方量共约13万立方米。基础底板均落在淤泥层中。本基坑属 于复杂地质条件下大面积地下室基坑工程。
如果没有有效处理 好基坑支护问题, 因土方工程量大支 护使用时间长坑内 於泥遇水软化,基 坑周围变形大,基 坑开挖将严重影响 周围建筑物桩基工 程的质量及支护结 构安全,必将影响
工程进度。
最终确定本 次QC活动课 题为:“复 杂地质条件 下大面积基 坑支护方 案”。
3、确定目标
1.缩短工期 30日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