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吸光光度法思考题1•什么叫单色光?复色光?哪一种光适用于朗伯一比耳定律?答:仅具有单一波长的光叫单色光。
由不同波长的光所组成光称为复合光。
朗伯--比耳定律应适用于单色光。
2•什么叫互补色?与物质的颜色有何关系?答:如果两种适当的单色光按一定的强度比例混合后形成白光,这两种光称为互补色光。
当混合光照射物质分子时,分子选择性地吸收一定波长的光,而其它波长的光则透过,物质呈现透过光的颜色,透过光与吸收光就是互补色光。
3•何谓透光率和吸光度?两者有何关系?答:透光率是指透射光强和入射光强之比,用T表示T=X10吸光度是吸光物质对入射光的吸收程度,用A表示,A b e,其两者的关系 A lgT4.朗伯-比耳定律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什么叫吸收曲线?什么叫标准曲线?答:朗伯--比耳定律是吸光光度法定量分析的理论依据,即吸光物质溶液对光的吸收程度与溶液浓度和液层厚度之间的定量关系。
数学表达式为A lgT be吸收曲线是描述某一吸光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能力的曲线,即在不同波长处测得吸光度,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作图即可得到吸收曲线。
标准曲线是描述在一定波长下,某一吸光物质不同浓度的溶液的吸光能力的曲线,吸光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作图即可得到。
5•何谓摩尔吸光系数?质量吸光系数?两者有何关系?答:吸光系数是吸光物质吸光能力的量度。
摩尔吸光系数是指浓度为1.0 mol L,液层度为1em时,吸光物质的溶液在某一波长下的吸光度。
用&表示,其单位L mol 1 cm 1。
质量吸光系数是吸光物质的浓度为1g L 1时的吸光度,用a表示。
其单位L g 1 cm 1两者的关系为 e M a M为被测物的摩尔质量。
6. 分光光度法的误差来源有哪些?答:误差来源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所用仪器提供的单色光不纯,因为单色光不纯时,朗伯一比耳定律中吸光度和浓度之间的关系偏离线性;二是吸光物质本身的化学反应,其结果同样引起朗伯一比耳定律的偏离。
7. 分光光度计的基本部件有哪些?答:主要部件有:光源,色散元件(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记录仪。
8. 如何选择参比溶液?答:选择参比溶液的原则为(1)若只有显色反应产物有吸收,其它均无吸收时,可用纯溶剂作参比溶液。
(2)若显色剂或其它试剂有吸收,试样本身无吸收,则可用“试剂空白”作参比溶液。
(3)若试样本身有吸收,而显色剂等其它试剂无吸收,可用“试样空白”作参比溶液。
(4)若显色剂、试样中其它组分有吸收,则可在试液中加入掩蔽剂将被测组分掩蔽后再加显色剂,作为参比溶液。
9•何谓示差分光光度法?此法主要适合于哪些样品的测定?它为什么能提高测定的准确度?答:示差分光光度法是指试样溶液的吸光度和标准溶液吸光度之差与试样中被测组分浓度之间的定量关系进行分析的方法。
此法主要适用于高含量组分的测定。
因为高浓度的样品透光率很小,引起较大的透光率读数误差,而示差分光光度法采用比试样浓度较低的标准溶液作参比溶液,使透光率的读数标尺放大,其读数在透光率的适宜范围(10%~70% )内,可提高测定准确度。
10. 利用光度滴定法判断滴定终点的依据是什么?答:光度滴定法确定终点的依据是滴定过程中被测组分与滴定反应产物吸光度的变化。
以吸光度对滴定体积作图,所得曲线的转折点处即为滴定终点,如下图所示。
EDTVm].用EDTA滴定Bi3+和Cu2+的光度滴定曲线11. 测定工业盐酸中铁含量时,常用盐酸羟胺还原Fe3+,用邻二氮杂菲显色。
显色剂本身及其他试剂均无色,邻二氮杂菲-Fe2+为橙色。
用标准曲线法进行工业盐酸中微量铁含量分析时,应选用什么作参比溶液?答:应选用纯溶剂作参比溶液,如蒸馏水。
0.6021.28 101.有两种不同浓度的有色溶液, 当液层厚度相同时, 对于某一波长的光, 透光率T 分别为(1)65.0%,( 2)41.8%,求它们的吸光度 A 。
若已知溶液(1 )的浓度为6.51 X 10 4 mol L 1, 求溶液(2)的浓度。
解:透光率换算成吸光度A 1 = lgT 1 = lg0.65 =0.187 A 2 = lgT 2 = lg0.418 =0.379根据朗伯比耳定律 A 1 = :C 1b 1A = C 2b 2因为相同物质的吸光系数相等,两式相除后得A2$ 0.379 6.51 10 3/ ,「、c 21.32 10 3(mol L ')A0.1872. 一束单色光通过厚度为1cm 的有色溶液后,透光率为70%,当它们通过5cm 厚的相同溶液后,透光率变为多少?解:由已知条件: A 1 = b 1C = lgT 1 = lg0.70 = 0.155可求出c = 0.155/1 = 0.155c 值代入改变厚度后的关系式中,得A 2 = c b 2 = 01555 = 0.775把吸光度换算为透光率T 2 10 A 2 10 0.775 0.1679 16.79%3. 已知某一吸光物质的摩尔吸光系数为1.1 X 04L mol 1 cm 1,当此物质溶液的浓度为3.00 X 0 5mol L 1,液层厚度为0.5 cm 时,求A 和T 。
解:A = b c = 1.1 1043.00 10 5 0.5 0.165T 10 A 10 0.1650.6839 68.39%50%,试求:(1)此溶液的吸光度是多少?(2) 如果KMnO 4的浓度是原来浓度的两倍,透光率和吸光度各是多少? (3) 在1cm 比色皿中,若透光率是 75%,则其浓度又是多少? 解:(1) A = lgT = lg0.5 = 0.301(2)浓度为 2 倍时,c = 2 1.28 10 4 = 2.56 10 4 ( mol L -1)此时两种溶液的吸光度相比可得4.用1cm 的比色皿在525 nm 波长处测得浓度为1.28 X 10 4 mol L ^MnO d 溶液的透光率是0.301 2.56 10透光率为T210 A210 0.6020.25 25.00%(3) 透光率T = 75%时,A = IgT = lg0.75 = 0.125故浓度为4Aq 0.125 1.28 10 4 5 1c3 Q 5.32 10 5 (mol L 1)A0.3015.浓度为25.5 g/50 mL的Cu2+溶液,用双环己酮草酰二腙比色测定。
在波长7.有一化合物的摩尔质量是125,摩尔吸光系数为2.50 X04L mol 1•m S今欲配制该化合物的溶液1L,使其在稀释1200倍后,在1 cm的比色皿中测得的吸光度为0.60,则应称取该化合物多少克?解:根据朗伯-比耳定律求算该物质溶液的浓度Ac£0.6042.4 10 5(mol L 1)1.02.5 104稀释前的浓度为1200 X2.4 >10 5= 2.88 1区2( mol?_ 1)要配制1L该溶液所需称量化合物的质量为m nM 2.88 10 2 125 3.6(g) 600 nm处,用1 cm的比色皿测得解:Cu2+溶液的浓度:透光率换算为吸光度:根据朗伯比耳定律A£ —cb£ aM T = 70.8%,求摩尔吸光系数和质量吸光系数。
25.5 10 6 1000 6 1、c 8.03 10 (mol L )63.5 50A = lgT = lg0.708 = 0.1500.1501.0 8.03 101.87 104(L mol 1 cm 1)2.35 10463.55294.2(L g 1 cm 1)解:先计算Fe3+溶液的浓度m 10 31000cM 50 由朗伯比耳定律A = b c 0.088 10 3 100055.8 5050 mL,用1cm比色皿,在波长5 13.15 10 5 (mol L 1)A 0.740cb 3.15 10 5 1.02.35 104(L mol 1 cm 1)42.35 10455.81 1421(L g 1 cm 1)6. 0.088 mg Fe3+,用硫氰酸盐显色后,在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480 nm处测得A = 0.740。
求吸光系数a和8.今有一台分光光度计,透光率的读数误差为0.5%。
计算在下列吸光度时,测得的浓度相对误差(只考虑正误差)?从计算结果得出何结论 ? (1)0.095( 2)0.631( 3)0.803 ( 4)0.942解:已知透光率读数误差 ?T = 0.5%(1)当 A = =0.095 时, T 10 A 10 0.0950.8035 80.35%由误差公式:C 0.434T 0.434 0.0050.0284 2.84%C TlgT 0.8035 lg0.8035 (2)当 A = =0.631 时, T 10 A 10 0.63-10.2339 23.39%由误差公式:C 0.434T0.434 0.0050.0147 1.47%C TlgT 0.2339 lg0.2339(3)当 A = =0.803时, T 10 A 10 0.8030.1574 15.74%由误差公式:C 0.434T 0.434 0.0050.0172 1.72%C TlgT 0.1574 lg0.1574 (4)当 A = =0.942 时, T 10 A 10 0.942 0.1143 11.43%由误差公式:C 0.434 T0.434 0.005 0.02022.02% C TlgT 0.1143 lg0.1143 结果表明吸光度过大或过小时,产生的相对误差较大。
9•某溶液浓度为C ,以纯试剂作参比溶液时, 吸光度A 为0.434,设仪器读数误差为 0.2%,( 1)求浓度的相对误差。
(2)在相同测量条件下,浓度为 3c 的溶液在测量时引起的浓度相对 误差为多少?(只考虑正误差)(3)计算结果说明什么?解:(1)吸光度换算为透光率 T 10 A 10 0.434 0.3681,已知?T = 0.2%根据浓度相对误差公式C 0.434〒TC TlgT0.434 0.002 0.0054 0.54%0.3681 lg0.3681(2)其他条件不变,浓度变为3c 时,吸光度变为 A = 3A 1 = 30.434 = 1.302则透光率为T 10 A 10 1.3020.0499(3)结果表明浓度过大时,相对误差较大。
0.434TlgT 0.434 0.002 0.0499 lg0.04990.0133 1.33%10•在1.00cm 比色皿中测得下列数据,求A+B 混合液中A 和B 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多少?解:根据已知条件,计算不同物质在两个波长下的摩尔吸光系数根据混合试样的测定数据,可以建立如下联立方程式:A 450 A A,450 A B,450^,450 CA bfe ,450 CB bA 700A A,700A B,700§A,700 CA bfe ,700 S b-0.6 1.48 103 C A 1.0 5.0 102 c B 1.0-1.0 1.85 102 C A 1.0 5.0103 c B 1.0解上述联立方程式41C A 3.42 10 4(mol L 1)41C B 1.87 10 4(mol L 1)11.用8—羟基喹啉—氯仿萃取比色法测定 Fe 3+和Al 3+时,吸收曲线有部分重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