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新东方家庭教育讲座(课堂PPT)
新东方家庭教育讲座(课堂PPT)
问题,最常见的是抑郁和焦虑。研究还显示,在过去的50 年中,青少年自杀率几乎增加了两倍。面对青少年心理健
康问题发生率一直增加的现实,如何找寻到能有效改善和提 升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教育模式,是全社会关注重要主题。
大量研究显示,积极家庭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 值,能够有效地帮助孩子掌握 “心理技能”、“幸福技能” 和“成就技能”,能促进孩子更好地发展。
•15
二、为什么倡导积极家庭教育
1.科学性:积极心理学、实验数据 2.新理念:国际教育最新前沿理念 3.有效性:提升心理能力和幸福感 4.可行性:培训学习、日常生活中 5.本土性:清华附小、江阴中学等
•16
积极家庭教育的理论基础
•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致力于研究人类的 力量、优势和美德,是一门关于幸福的心理学。
•2
社会兼职: 新东方家庭教育中国行大型公益巡讲讲师
苏州市家庭教育课程项目指导专家
郑州市益爱海蓓教育咨询有限公司顾问
吉林大学培训学院特聘教授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特聘专家
北京龙天华尔集团首席培训师
天津市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特聘专家
中国青少年心理化教育中心特聘专家
吉林省中小学家庭教育促进会常务理事
山东省养成教育研究院特聘专家
16.谨慎(小心、考虑周到) 17.谦虚 (适度) 18.自律(热心、激情、精力充沛)
19.审美(美丽、优秀和完美) 20.感恩(常表达谢意、 感激、懂得感恩) 21.希望( 乐观 未来充满美好期望,努力达成心愿) 22.信仰(心灵上的目标、信念) 23.宽恕( 慈悲、宽容、原谅、不报复) 24.幽默(快乐、轻松)
4
•5
决定孩子一生的是什么?
4
•6
清楚的界定问题
家庭教育的根本问题是什么?
4
•7
在家庭教育中:
各位家长的忙!盲!茫!
一项调查表明……
4
•8
做父母的四个层次
肯为孩子积极改变 (知行合一)
肯为孩子积极学习 (共同成长)
肯为孩子花时间
(情感满足)
肯为孩子花钱
(物质满足)
•9
请大家关注:
1.李兆良:《积极家庭教育:一种科学的家庭教育新理念》, 《中国首届新家庭教育文化节》,2017年4月。
•11
一、什么是积极家庭教育
积极家 庭教育
积极家庭教育被定义为促进全面孩子发展的积极心 理品质教育,是积极心理学在家庭教育领域中的应 用和实践。
•12
积
积极家庭教育倡导品格与学业并重的教育理念,
极
认为积极心理品质教育能够有力促进孩子对科学知
家
识的掌握和学业能力的提升。
庭
教 育 的
1
家庭教育绝不单 纯是知识教育,
服务客户: 交通部、新东方教育集团、深圳市市民幸福中心、郑州市益爱海蓓、国家统计局、中国 农科院、中国科学院、中国移动、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平安人寿保险公司、 东北电力设计院、 天津市妇联、长春一汽集团、吉林高速、长春客车厂、吉林省松辽 委、吉林省妇联、吉林省机关工委、吉林省武警部队、吉林教育电视台、吉林大学第一 临床医院、吉林大学商学院、吉林省教育学院、广东省佛山税务局、哈尔滨铁路局、新 疆阿勒泰地区工商局、吉高集团、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 银行、中国交通银行、吉林银行等200多家。
•17
2014年12月在美国纽约成立“国际积极教育联盟”
•18
国际积极教育的经验
1.美国宾州抗挫折力计划(十几年前) 2.澳大利亚基隆文法中学(2009年提出) 3.英国威灵顿公立学校(06年普及、14年冥想)
2
家庭教育不仅是 从-10到0,更应
3
父母的胜任力要 有力量、美德、
主
更是积极教育。
该是从0到+10。
优势等积极元素。
张
•13
积极家庭教育内容:“6+2”
6 大 模 块
2套身心健 康培养系统
•积极自我 •积极情绪
•积极关系 •积极投入
•积极意义 •积极成就
1套身心调节方法(放松、呼吸、正念、动运、睡眠等)
2.李兆良:《积极家庭教育引导父母走出焦虑》,《中国教育 报》, 2017年5月25日。
3.李兆良:《积极教育促进学生成长》,《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8年3月27日。
4.李兆良:《家校合作要有边界意识》,《光明日报》, 2018 年8月2日。
•10
研究表明:
全世界每年大约有20%的青少年有某种形式的心理健康
北京易普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资深培训师
吉林省东财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资深培训师
吉林省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
吉林省心理教育协会常务理事
吉林省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
吉林省文化心理学委ຫໍສະໝຸດ 会常务理事吉林省心理咨询师协会理事
吉林省教育学会理事
•3
问 题1: 1.今天的孩子缺什么?
4
•4
问 题2:
2.今天的父母忽略了孩子的哪方面成长?
积极家庭教育成就孩子幸福人生
主讲人:李兆良 教授
•1
李兆良简介
李兆良:中国幸福力提升专家 国务院教育工作智库专家
心理学博士、 哲学博士后、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人才研究会经济人才专业委员会 专家、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评专家、吉林大学心理学系副主任 教育部国家公派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大学心理学系文化与认知实验室访问学者,已公开 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承担和参与省级、国家级科研课题20余项,在北京、深圳、广 州、天津、苏州、杭州、扬州、贵阳、武汉、郑州、长沙、大连、呼和浩特、乌鲁木齐、 合肥、南宁、石家庄、烟台、南通、常熟、衡阳、鹤壁、佛山、厦门、福州、晋城、无 锡、东营、义乌、阳泉等近百所城市进行各类家庭教育、亲子沟通、家校合作、心理健 康、幸福心理、压力管理、情绪管理、积极心态等讲座数百场,获得很高社会赞誉。
6.热情(热心、激情、精力充沛) 7.勇敢(勇气、面对困难、挑战和痛苦不退缩) 8.坚韧(坚持性、努力、勤奋和坚毅) 9.诚实(正直、真实)
10.善良(宽宏大量、利他、亲社会) 11.爱心(亲密关系、关怀) 12.善于交际(交往能力)
13.团队协作(责任、团队精神、忠诚) 14.公平(平等、正义、坚持原则) 15.领导才能(职责、全力和义务)
1套积极品质与美德系统(6大美德24种积极人格品质)
•14
孩子的积极心理品质
知识和智慧
勇气和决心 温情和爱护 公平和正义 节制和谦逊
精神和超越
1.好奇心(对世界的好奇、情趣、探索) 2.爱学习(喜欢学新事物、喜欢自学、上学、阅读) 3.创造力(创见性、创新性) 4.判断力(独立性、批判性思维) 5.洞察力(独特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