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必修三森林的开发和保护全文课件

人教版必修三森林的开发和保护全文课件

森林面积减少 大气CO2增加
全球气候变暖 两极冰川融化 海平面上升
淹没沿海低地
产生上述问题的关键环节是全球气候变暖。解决的途径主要有:一是减少温室 气体的排放,二是增加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森林:首先要保护好现存的森林, 其次是植树造林,扩大森林面积。
【当堂训练】
我国为了改善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建设了许多防 护林体系,其中规模较大的是“三北”防护林和长江 中上游防护林。
保护亚马孙雨林,不仅是当地国家和人民的义务,而且整个国际 社会都应对此负责,尤其是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多的责任。
人教版必修三森林的开发和保护PPT完 美课件
人教版必修三森林的开发和保护PPT完 美课件 人教版必修三森林的开发和保护PPT完 美课件
人教版必修三森林的开发和保护PPT完 美课件
知 识 链 接
1、“三北”防护林所起的主要的环保功效是( C )
A、吸烟除尘
B、美化环境
C、防风固沙
D、净化空气
2、长江中上游防护林的生态作用是( A )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
C、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D、净化空气、吸烟除尘
二、世界森林的现状与分布
1、世界森林的现状 ①总量少,覆盖率低 历史上世界陆地2/3的面积曾经②为森森林林所减覆少盖继。目续前,世原界森林 面积约38.6亿公顷,覆盖率仅始为3林0%遭。毁灭性破坏
人教版必修三森林的开发和保护PPT完 美课件
有专家预测,假如地球上失去了森林,约有 450万个生物物种将不复存在,陆地上90%的 淡水将白白流入大海,人类将面临严重水荒。 森林的丧失使许多地区风速增加60%~80%, 因风灾而丧生的人就会……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生物多样性
人教版必修三森林的开发和保护PPT完 美课件
2.雨林的两种前途
⑴从全球长远利益考虑,对热带 雨林必须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
⑵从当地人争取短期内提高生活 水平来看,开发雨林又是他们最 为方便求两种利 益和目标之间的
开发 协调
消除分歧的方法:关键是要从环 境与发展的矛盾中找到一个调和 点,使两者协调发展。如建立自 然保护区、采取保护性开发方式、 或建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 和保护中获益等。
城市防护林具有减缓风速的作用,其有效 范围在树高40倍以内,其中在10~20倍范 围内效果最好,可降低风速50%。
防风固沙
一公顷林地与裸地相比,至少可以多储水 3000立方米。1万亩森林的蓄水能力相当于 蓄水量达100万立方米的水库,而建造这样 一个水库需要投资千余万元。
涵养水源
人教版必修三森林的开发和保护PPT完 美课件
有关热带雨林开发与保护的争论,其实质是什么?
明着是雨林开发与保护的争论,实质上是环境与发展的问题。发达 国家要求保护环境,而发展中国家要求利用资源优势发展经济。
如果你是下列人士,你 将做何选择
人教版必修三森林的开发和保护PPT完 美课件
3.对亚马孙雨林的保护 面对全世界保护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呼声,当地政府和人民已认识 到这种低经济效益与高环境代价的开发不可取。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确立了以 可持续发展为优先目标的一系列保护计划和措施。
人教版必修三森林的开发和保护PPT完 美课件
城市森林可增加空气湿度,一株成年树,一 天可蒸发400公斤水,所以树林中的空气湿 度明显上升。据计算,城市绿地面积每增加 1%,当地夏季的气温可降低0.1摄氏度。
调节气候
人教版必修三森林的开发和保护PPT完 美课件
人教版必修三森林的开发和保护PPT完 美课件
充足的热量 高温多雨 丰沛的水分
连续不间断的生长季节 光合作用强烈 生产力旺盛 生物循环旺盛 生物生长迅速
高生产力的生产群落
2、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
表现:⑴土壤贫瘠: 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 循环旺盛,再加上高 温多雨的淋洗,雨林 土壤一般都很贫瘠
⑵生态难以恢复:雨林
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
人教版必修三森林的开发和保护PPT完 美课件
一棵树可以生产200公斤纸浆,而这 些纸浆如果要生产卫生纸,则至少有 重为100克的卫生纸750卷。
经济效益
人教版必修三森林的开发和保护PPT完 美课件
⑵世界森林面积减少的趋势仍在继续,特别是大片热带原始林 正在遭到毁灭性的破坏。
一、森林的作用
以下森林的别称,说明森林的什么作用?
森林别称 天然净化器或吞碳吐氧机 天然吸尘器 吞水吐雨器 天然蓄水池 过滤器 绿色卫士 绿色美容师 天然消音器
森林效益 净化空气 净化空气 涵养水源 涵养水源 吸烟除尘 防风固沙,保持水土 美化环境
2、世界森林分布
集中在亚寒带针叶林 和热带雨林地区
为什么目前世界森林大多分布在低纬和中 高纬地区?而中纬度地区森林分布较少?
2、世界森林分布
集中在亚寒带针叶林 和热带雨林地区
为什么目前世界森林大多分布在低纬和中 高纬地区?而中纬度地区森林分布较少?
地球的低纬度气候湿热,高纬度长冬无夏,自然条件 严酷,难以通行,地广人稀,开发较晚,因而森林免 遭人类大规模破坏,得以保存下来。
消除噪声
[案例分析——P30活动题]
• 一些沿海低地的国家十分关心全球木材生产的年产量报表, 并把它们未来的命运与热带丛林的木材公司联系起来,你 认为他们的担心有道理吗?请你代表这些国家说出你的理 由并绘制一幅联系框图加以说明。
一些沿海低地国家的担心是有道理的。因为森林具有稳定大气成分、吸收二 氧化碳、放出氧气的作用,当森林被大量砍伐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会 急剧增加,导致温室效应加强,气温不断升高。两极的冰川融化,引起海平 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沿海国家会因此失去大量的国土,甚至有被淹没的 危险。
一、森林的作用
大 1、生态效益
自 ①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然 ②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的 总
③繁衍物种,保持生物的多样性
调 2、环保功效
度 室
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吸烟除尘、防风固沙
气候失调 自然灾害频发 生物多样性锐减
生态环境恶化 自然灾害频发
3、经济效益
2、森林的破坏
⑴破坏森林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全球气候失调、生态环境恶 化、自然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4、有关世界森林资源现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森林面积呈不断增加的趋势 B、现存原始森林集中分布在温带地区 C、世界森林面积减少的趋势仍在继续,特别是大片原 始森林正在遭到毁灭性破坏 D、刚果河流域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的,保 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林。
四、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1、雨林生态的优越性
根本原因:人口增长和贫困(雨林开发的背景和前提) 直接原因:人类的开发活动
㈡亚马孙开发计划
1、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 2、移民亚马孙平原 3、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
六、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
1.世界雨林的现状
全球的热带雨林正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减少
全球最大的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前景不容乐观 10年间南美洲损失32万多平方千米,过去的30年 巴西境内约15%雨林被毁,面积相当于一个法国。
若休耕期>15年,森林能完全再生形成次级森林,但要恢复成原始森林状况, 还需要80~100年时间。
人口增加
可供迁移空间减少
迁移农业的频率和规模加大
休耕期变短 森林植被恢复困难
加速雨林的衰亡
五、亚马孙雨林开发计划及其影响
㈠雨林被毁的原因
1、当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和贫困,以及由此产生 的发展需求。
2、发达国家的无度需求及跨国投资手段。 一些发达国家出于自身的生态利益考虑,坚持保护本 国的森林资源,却提供巨额投资来开发亚马孙等地区 的雨林。
有机质含量很少,土壤是贫瘠的,一旦热带雨林被破坏,土壤中的
养分随雨水迅速淋失,森林生态系统就很难恢复
⑴至少15年
焚烧后使土壤肥力增加
弃耕后土壤肥力 缓慢增加
原始森林 肥力状况
经过几年耕种后土壤肥力逐渐下降
当休耕期<15年,森林再生是不完全的,长此以往必会引起土地性状的改变, 出现森林减少甚至丧失。
2、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①调节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地球之肺
②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 P27思考
全球水平衡
③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从某种意义上说,亚马孙雨林不仅属于当地国家, 也为全人类所共有。
【当堂训练】
3、亚马孙雨林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肺”是因为( B )
A、能够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 B、深刻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C、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D、雨林是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
有全人部说储热存带在雨地林上是的“植长物
着体森内林,的地绿上色植沙被漠又”是,雨
这林是系为统什中么最?主要最关键 的部位,而这正是最容
圆圈大小反映养分储量的多少,箭头粗细表示物流量的大小
这易主遭要受是人因类为破:坏⑴的高部温分多。雨的气候使植物的生长过程和枯枝落叶的
分解过程都非常迅速,养分主要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土壤中的
而中纬地区因气候适宜,地形平坦,利于发展农业, 人类在此聚居的历史悠久,经过人类长期的开发,多 数地方的原始森林已被破坏殆尽,部分林地已永久性 地变为农田和牧场。
三、雨林的全球环境效益
1、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区
刚果河 流域
东南亚 地区
亚马孙 河流域
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两侧,大约南北纬10°范围内,所以又称 赤道雨林。在大陆向风地带可以伸展到南北纬15~25°左右。 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 始热森带林雨,林集为中什分么布又着称地赤球道上雨大林约?一其半分的布热有带什雨么林特。点?
数字说树
在城市,一棵树一年可以贮存一辆汽 车行驶16公里所排放的污染物。很多 树木可以吸收有害气体,如1公顷柳杉 林每天可以吸收二氧化硫60千克,其 他如臭椿、夹竹桃、银杏、梧桐等都 有吸收二氧化硫的功能。当城市绿化 面积达到50%以上时,大气中的污染物 可得到有效控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