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最优货币区和欧洲的经验)【圣才出品】

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最优货币区和欧洲的经验)【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第20章最优货币区和欧洲的经验20.1 复习笔记1.欧洲单一货币的演变(1)1969~1978年欧洲货币改革的原因欧盟国家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努力寻求货币政策的一致性和汇率的更大稳定性,其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影响世界经济的政策形势发生了变化;二是人们希望欧盟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三是汇率的变动给欧盟带来了不少管理上的问题。

具体原因有两个:①为了提高欧洲在世界货币体系中的地位。

1969年的货币危机使得欧洲对美国将其国际货币职责放在其国家利益之前的可靠性失去信心。

面对美国越来越自私的政策,欧盟国家为了更加有效地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决定在货币问题上采取一致行动。

②为了把欧盟变成一个真正的统一市场。

欧盟的长远目标就是要消除所有障碍,把欧盟变成一个巨大的统一的市场。

欧洲的政府官员认为,汇率的不确定性,是减少欧盟内部贸易的主要原因之一,只有在欧洲国家之间建立起固定的相互汇率,才能形成一个真正的统一欧洲市场。

(2)1979~1998年的欧洲货币体系(EMS)欧洲货币体系是欧洲共同体国家为实现经济一体化而于1979年3月13日建立的区域性金融体系。

当时参加的国家有联邦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丹麦和爱尔兰。

1984年9月希腊加入,1987年5月12日西班牙加入,1987年11月10日葡萄牙加入,1995年1月1日奥地利、芬兰和瑞典加入。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欧洲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①创建欧洲货币单位。

欧洲货币单位是欧洲货币体系的中心内容。

在结构上,欧洲货币单位与欧洲记账单位相同,都是由成员国的一定量的货币组成,是一个货币“篮子”。

与欧洲记账单位的本质区别是,欧洲货币单位不仅可以作为价值尺度给资产和负债标价,而且还是一种支付手段,在许多方面发挥着货币的功能。

所以,欧洲货币单位既是一个货币“篮子”,也是一种“篮子货币”。

②建立双重的中心汇率制,以保证成员国汇率的稳定。

根据规定,成员国货币与欧洲货币单位之间确定一个中心汇率,同时成员国的货币之间也存在一个双边中心汇率。

但成员国货币之间的双边中心汇率必须根据欧洲货币单位与成员国货币的中心汇率进行换算。

当一国货币与欧洲货币单位之间的中心汇率进行了调整,那么它与其他成员国之间的中心汇率也会相应作出调整。

所以,欧共体规定,各成员国不能擅自调整本国货币与欧洲货币单位的中心汇率,任何调整都必须经过欧共体财政部长理事会和各国中央银行行长的同意。

成员国货币可以围绕两国的双边中心汇率在上下2.25%的幅度内波动。

如果一国货币对另一国货币的汇率已接近其波动的极限,则两国货币当局都应该进行干预。

欧共体成员国对内实行固定汇率制,对外实行联合浮动汇率制。

③建立欧洲货币基金,取代欧洲货币合作基金,增强干预市场的能力。

欧洲货币基金是欧洲货币体系的基础。

早在1973年4月,欧共体为稳定汇率而建立欧洲货币合作基金,为成员国提供贷款,但基金总额远不足以适应干预市场的需要。

根据规定,各成员国缴纳其黄金、外汇储备的20%以及相同数额的本国货币作为欧共体的共同储备。

与此同时,还规定了信贷体制。

各成员国中央银行可以相互提供本国货币的短期信贷,数量不限,作为干预市场能力的补充。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欧洲货币体系从创立到1999年欧元启动,经历了20多年的历程,在稳定汇率、抑制通货膨胀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欧洲经济和货币一体化的发展提供了经验。

(3)德国在货币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及欧洲货币体系的信誉理论任何汇率导向的稳定政策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汇率政策信誉,政府希望公众相信政府的汇率政策承诺并以此决定本币的持有量。

政策的外部强制性承诺能够保持政策信誉,如通过把本国货币名义汇率钉住低通货膨胀国家的货币来引进政策信誉,这样会使预期通货膨胀率比没有实行钉住汇率时下降得更快,且将其调整到低均衡通货膨胀率的成本会更少。

在EMS下,通过固定与德国马克的汇率,欧洲其他成员国相当于引进了德国中央银行的信誉作为防止通货膨胀的屏障,从而减轻了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

EMS的信誉理论认为,违背国际汇率协定而可能付出的政治代价约束了政府的某些货币行为,即通过使得本国货币贬值来获得短期的利益,而实际付出的代价却是长期高通货膨胀带来的经济崩溃。

(4)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①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是由欧盟15个国家中11国组成的货币一体化联合体,是战后40多年的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最终产物。

从1957年的《罗马条约》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起,欧洲的经济和货币一体化踏上了一段不平坦的路。

欧共体在1962年确定要建立货币联盟,于1970年制定了一个10年规划《沃纳报告》,但这一规划随布雷顿森林平价制度的崩溃而告吹。

在经历了一段曲折之后,欧洲货币体系(EMS)于1979年建立,一个以稳定欧盟各国货币为己任的欧洲汇率机制(EMR)也开始运行。

在又经过10多年的风风雨雨之后,欧盟各国于1991年签订《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就欧洲货币联盟的进程的三个阶段达成协议,树立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1995年12月,欧盟在马德里会议上确定第三阶段从1999年1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月1日开始。

在1999年的新年钟声敲响之后,11个欧盟国家终于进入了创立欧洲货币联盟的第三个阶段,也是最后一个阶段。

从这一天起,欧洲货币联盟的单一货币欧元正式亮相,并将于两年后替代各成员国的货币,欧洲中央银行也在欧元区正式履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职能。

②单一货币区目标欧盟国家采取单一货币的目标,其原因主要有三点:①单一的欧洲货币将通过清除EMS货币汇率重新安排的威胁和消除EMS货币之间的兑换成本而带来比固定汇率情况下更高程度的欧洲市场一体化。

②在EMS下,德国对EMS货币政策的管理片面强调了德国的宏观经济目标而牺牲了EMS伙伴国的利益。

将要取代EMU下的德意志联邦银行的欧洲中央银行将不得不更多考虑其他国家的问题,它将自动给予这些国家与德国相同的机会来参与体系内货币政策的制定。

③由于在欧盟内部,资本是完全自由流动的,因此各国货币保留(可调整的)固定平价而放弃对单一货币的锁定平价,有很大损失。

各国货币之间不论采用何种固定汇率体系,都有可能遭受投机性攻击。

如果欧洲希望在资本自由流动的情况下维持永久的固定汇率,那么单一货币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④所有欧盟国家的领导人都希望《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能够确保欧洲的政治稳定。

新货币将把欧洲国家的经济利益联系在一起,给欧洲大陆的和平带来决定性的政治支持。

2.欧元和欧元区内的经济政策(1)马斯特里赫特一致性标准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特别指出,欧盟成员国在被批准加入之前必须满足几项宏观经济一致性标准。

这些标准有:①该国的通货膨胀率在被加入的前一年不得比通货膨胀率最低的3个欧盟成员国的平均值高1.5%以上。

②该国必须在ERM内维持了稳定的汇率,没有主动发起过贬值。

③该国的公共部门赤字不得高于GDP的3%(在异常和临时的情况下除外)。

④该国的公债必须低于或接近GDP的60%这一参考水平。

(2)《稳定与增长协定》欧盟领导人1997年通过谈判达成的具有补充作用的《稳定与增长协定》。

该协定提出了“平衡或盈余的中期财政预算目标”;它还对那些不能迅速纠正“过度的”赤字和债务的国家设定了实施金融惩罚的时间表。

(3)欧洲中央银行体系欧洲中央银行体系由设在法兰克福的欧洲中央银行和15个国家的中央银行组成。

由6名成员组成的ECB执行委员会和各国中央银行的行长组成的ECB管理委员会通过投票作出ESCB的决策。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赋予ESCB的首要任务是追求价格稳定,其中包括许多旨在把货币政策独立于政治影响的条款。

此外,与世界上的其他任何中央银行不同,ESCB的操作超越了任何单个的中央银行的管理范围。

ESCB必须定期就其活动向欧洲议会作简要汇报,但是欧洲议会无权改变ESCB的章程。

一项要求对《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修正要由欧盟的每个成员国的立法或投票批准。

(4)修正的汇率机制——汇率机制2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对于还不是EMU成员国的欧盟国家,汇率机制2规定了对欧元上下15%的宽松汇率区间,并详细说明了支持这些目标区的相互干预安排。

汇率机制2在防止欧元区以外的欧盟成员国的竞争性贬值,以及为EMU的未来加入国提供一种满足《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汇率稳定一致性标准方面被认为是必要的。

根据汇率机制2的规定,当欧元的干预操作导致的货币供给变化威胁到国内价格稳定时,欧洲中央银行或者任一拥有本国货币的欧盟成员国的中央银行都可以撤销这种干预操作。

3.最优货币区理论(1)最优货币区最优货币区又称“最佳货币区”、“最适货币区”,是各有关国家通过实现国际贸易和生产要素流动的一体化而组成的最适合于相互间实行固定汇率的地区。

也就是说,每一个实现了经济一体化的地区都可以成为一个最优货币区。

欧洲联盟各国经济一体化程度较高,适合于组成一个最优货币区。

(2)最优货币区理论最优货币区理论是有关固定汇率最适合于那些通过国际贸易和生产要素流动而实现一体化的地区的理论。

该理论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蒙代尔于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

该理论可以分析一国加入固定汇率区之后的得与失。

得与失主要取决于该国经济与区域内贸易伙伴的一体化程度。

从“得”的方面来说,一国加入固定汇率区的货币效率收益为:加入国避免了由汇率浮动而带来的不确定性、复杂性,以及国际结算成本等损失。

一国与固定汇率区成员之间的贸易量越大,这种收益就越高。

同时,该国与固定汇率区成员之间在生产要素方面的自由流动性越大,其新获得的货币效率收益也越高。

该国对固定汇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