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开采与集输过程中稠油降粘技术研究进展
开采与集输过程中稠油降粘技术研究进展
4稠油改质降粘法
4.1
在大庆、中原、胜利、江汉和任丘等油田添加降凝剂综
合处理后,可使凝固点降低10—15℃,低温降粘率达
80%以上。
井下改质降粘开采法 井下改质降粘开采法就是将地层作为一个廉价可
利用的井下改质降粘反应器,通过向油层中注入高温 高压蒸汽,同时加入适当的催化剂、供氢体及其他助 剂,使稠油的大分子裂解为小分子,不可逆地降低稠油 粘度,提高稠油品质口j。井下改质降粘技术主要有三 种:稠油水热裂解降粘技术、稠油注空气低温氧化降粘 技术和稠油离子液体改质降粘技术。 将水热裂解降粘技术应用于辽河油田杜84块 馆陶组8口井,降粘率在初期达到80%以上,30 d内 保持在50%以上[8]。西南石油大学先后在曙光采油 厂10口稠油井使用专利中的方法进行注空气低温催 化氧化采油试验。其中6口水平井合计增产1
2化学剂降粘法
2.1化学驱油法 化学驱油法通常采用表面活性剂、聚合物及碱溶
注入水中以降低与石油问的界面张力,同时提高注入剂 粘度、波及系数和采收率。由于复合驱中的聚合物、碱及 表面活性剂之间有协同效应,并在协同效应中起到各自
万方数据
。叭…AS TRANSPORTATION麓姜蓝麓I油与储运f 03
20%一1;。
世界能源供应日趋紧张,有效、经济地开采稠油越来 越受到重视。稠油密度大、粘度高、轻油含量少、流动 阻力大,不易开采和输送,其突出的特点是含沥青质、 胶质较高。稠油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其开采、集输、炼制 必然是围绕降低稠油度进行的。常用的降粘方法
目前蒸汽吞吐在美国、委内瑞拉、加拿大等国广 泛应用于开采稠油油藏;在我国蒸汽吞吐工艺开采稠 油的比例占80%。近几年,使用各种助剂改善吞吐效 果的技术逐渐发展,注入的助剂主要有天然气、高温 泡沫及溶剂。 1.1.2蒸汽驱
液等,单独或综合使用。 2.1.1表面活性剂驱 表面活性剂驱降粘机理主要有三种:乳化降粘、 破乳降粘及吸附降粘。这三种机理往往同时存在,但 条件和表面活性剂不同时,主要的降粘机理可能不 同[3。。常用于开采稠油的表面活性剂有:水玻璃、
NaOH、ABS(烷基苯磺酸钠)、2070(聚氧乙烯聚氧丙烯
二醇醚)、平平加、SPl69、AP22等。为了既能降粘又能 脱水,多采用AP22和SPl69。 该技术在委内瑞拉、美国、加拿大均有应用。由于 储运和长距离运输过程对乳状液稳定性的要求较高, 目前这种在井下形成的乳状液一般不能直接作为产 品外输,若外输需重新处理。 2.1.2聚合物驱 聚合物驱是一种改善水驱方法,利用高分子量水 溶性聚合物增加注水的粘度以及在油层孔隙中滞留, 降低油水流度比,减弱粘性指进,提高波及效率和采 收率。有两类聚合物进行了矿场试验且效果较好:即 HPAM(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和XG(黄胞胶)。 我国目前是世界上使用聚合物驱技术规模最大、 增产效果最好的国家,聚合物驱规模以及早产油量已 居世界首位,许多研究成果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我国 聚合物驱的主战场在大庆油田。孤岛油田的稠油开发 也主要采用聚合物驱方法。 2.1.3碱性水驱 碱性水驱是将碱掺入到注入水中,与原油的有机 酸反应生成表面活性剂物质,这类活性物质能降低水 与油之间的界面张力,使油水乳化,在一定条件下改 变岩石润湿性,溶解界面薄膜,提高采油效率。碱性水 驱用碱,除一般具备碱结构的物质(如KOH、NaOH、 NH40H)外,还包括盐(如Na2C03、Na2Si03、Na4Si04 等)。碱性水驱时,它们在水溶液中的浓度为0.05%~ 5%。相对密度在0.93左右、粘度低于200 mPa・S、酸值 大于0.5的原油都适合碱性水驱。4]。 国外目前仍在使用单一的碱化物或其混合物,取 料方便、价格便宜,具有一定效果,适合于化学工业不 发达的产油国。碱水一表面活性剂驱、碱水一聚合物驱 以及碱水一聚合物一表面活性剂复合体系应用效果良 好,但成本较高。 2.1.4复合驱 复合驱是将低浓度的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加入
万方数据
天熟号与石油
NATURAL GAS
AND OIL
2012年12月
株式会社的“全部重油残渣改质精炼法(CHERRY— P)”用以生产城市煤气、轻质燃料油和炼钢用焦。用热
微生物降粘法和井下改质降粘法应用前景很好。 微生物降粘剂特点是无毒、价格低等,如果能培养合
裂化和重整工艺来加工减压渣油,取代常用的降粘裂
30%。
t稠
油(单井日产量平均提高48%),4口垂直井合计增产
1 107
t稠油(单井13产量平均提高25%)。
4.2改质降粘输送法
3掺稀降粘法
3.1掺稀开采法 掺稀开采法是在稠油中加入石油产品、液化石油 气或低粘原油等稀油,降低沥青质、胶质的含量以降 低粘度。稀油除了可较好地与稠油混合,产生稀释降 粘作用,还可避免因掺水污染油层,减少原油脱水费 用。粘度低于100 mPa・S的稠油,可用掺稀油常规方 法开采。 对塔河油田的7K612井进行掺稀试油开采,效果
剂,以降低原油凝点、粘度、屈服值和结蜡强度,改善
原油的低温流动性能,实现不加热输送。目前使用较 多的是乙烯一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和丙烯酸高碳 醇酯共聚物。工程应用中,可将加降凝剂和热处理两 种方法联合使用[5]。 国外已有10条输油管道采用了加降凝剂输送 法,由于工艺中没有考虑热处理的作用,注入量较大, 大致为200~300 mg/kg。国内降凝剂的试制试验先后
的作用,因此复合驱比单一驱有更好的驱油效果。 国内已完成不同表面活性剂的驱油机理和先导 试验研究。大庆油田工业化矿场试验效果显著,较之 水驱采收率提高20%以上;克拉玛依油区化学复合驱 利用石油磺酸盐作为驱油体系,采收率提高24.5%, 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2加添加剂输送法 原油管道内所加添加剂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降凝 剂,也称流动改进剂;另一种是减阻剂。 2.2.1加降凝剂输送 加降凝剂输送是在原油中加入一定浓度的降凝 良好,此法是塔河油田稠油井试油及开采的一种有效 技术措施I 3|。胜利油田某稠油藏经试验得出,生产井含 水率在0%~50%时,25%~50%的掺油比最佳。含水率 高于50%的油井无需掺人轻质油即可正常生产。 3.2稀释输送法 原油稀释输送法是指在稠油中加入低凝点或低 凝度的稀释剂,使原油粘度降低,改善原油流动性的 输送方式。稀释剂主要有石油产品、轻质原油、液化石 油气及有机稀释剂等。中高粘度稠油宜采用掺稀释剂 降粘的集油流程。 稠油的开采与输送采用稀释工艺比较经济合理, 该法已在加拿大、美国、委内瑞拉及我国得到广泛应 用。如加拿大的洛伊德莱姆尼斯一哈尔吉斯基长16 km,直径219 mm的输油管道输送高粘原油就掺人 22.5%的凝析油。我国新疆、胜利、河南等油田较远距 离的接转站,均采用掺稀油降粘方法。但若稀释剂缺 乏,用此法输送将会增加成本晒]。
化和延迟焦化。辽河油田运用改质降粘法解决高含 蜡、高凝固点原油降凝集输问题,凝固点从57.5℃降
692
2.2.2加减阻剂输送 减阻剂是某些高分子聚合物,如聚一对一异丁基苯 乙烯(PIBS)、聚甲基丙烯酸月桂酯(PLMA)。当一定量 的减阻剂加入原油中,能在紊流状态下减少流动阻 力。减阻剂在层流状态时不起作用,在紊流状态作用 显现。 减阻剂抗剪能力差,经泵剪切失效后需要再次加 剂;减阻剂价格较高,用于应急或短期的增输场合瞪]。 目前国内新研制出的油相减阻剂已接近国外同类产 品的水平。美国阿拉斯加州、墨西哥弯沿海、中东、印 度等原油管道应用减阻剂比较多,输量可提高10%一
左毅2
2.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新疆克拉玛依834000
0前言 稠油在世界油气资源中所占比例较大,据统计,
世界稠油、超稠油和天然气沥青的储量约1
000x108
t。
热水驱、火烧油层。其中,蒸汽吞吐和蒸汽驱为主要开 采稠油的方法。 1.1.1蒸汽吞吐 蒸汽吞吐是一种单井作业,在同一口井中,先将 大量的蒸汽以较高的速度注入,然后关井焖2~7d, 再开井排液采油。蒸汽吞吐的采收率一般为15%~
收稿日期:
2012——03—.02
基金项目: 国家863计划课题(2006AA092325) 作者简介: 王治红(1974一),男,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天然气处理与加工、石油炼制与加工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万方数据
02 I悉慧熏黎I
2012,2月
转入蒸汽驱。蒸汽驱采收率较高,一般为30%一50%。 世界上许多油田试验证实了蒸汽驱在目前开采 稠油技术中是应用最有效和广泛的。中国石油新疆油 田公司六区、九区是我国最大稠油面积区生产基地, 蒸汽吞吐转蒸汽驱井组累积达700多个,蒸汽驱年产 量在90×104t以上。 1.1.3热水驱 热水驱即注热水开采是注热流体中最简便的方 法,利用已有的流水设施,应用在粘度较小的稠油油 藏开发中。向油层注热水进行驱替,在保持油层压力 的同时,也保持油层温度,避免油层孑L隙中出现凝固 和析蜡现象。 由于热损失大,开发效果不如蒸汽驱好,通常不
NATURA第L G3。A卷S
U AN第D60韶L l天然号与石油l o 1
I
l天然号与石油i
开采与集输过程中稠油降粘技术研究进展
王治红1肖惠兰1
1.西南石油大学,四川成都610500
摘要: 稠油具有密度大、粘度高、轻油含量少、流动阻力大的特点,使得开采和输送稠油的工艺难度 大,增加了成本,为了能够合理、经济地开采和输送稠油,必须进行降粘。综述了稠油开采和集输过 程中常用的降粘方法(包括加热降粘法、化学剂降粘法、掺稀降粘法、稠油改质降粘法、微生物降粘 法等)的降粘原理及技术应用情况,比较了开采和集输在具体条件下降粘方法的特点。分析认为,化 学剂降粘法因工艺简单、成本较低易于实现,具有一定的优势,建议优先考虑。 关键词: 稠油;开采;集输;化学剂降粘;加热降粘;微生物降粘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5539(2012)06—0001—04
改质降粘输送法是在稠油输送前,用加氢或除碳 方法使高分子烃分解为小分子烃来降低稠油粘度的输 送方法。除碳过程主要为热加工和催化加工。稠油改质 降粘输送法从根本上降低稠油粘度,改善原油的流动 性[9]o 近年来,国外采用建立于油田内的一套稠油改质 装置。例如法国的加氢降粘裂化法:原油在油田进行 加压加氢处理,粘度降至可用管线输送,并在下游炼 油厂用普通炼油方法加工。日本瓦斯株式会社和三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