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扶贫开发办公室
201*年度项目建设工作总结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扶贫办及相关科室的悉心指导和关心支持下,**市按照“五个一批、六个精准”的要求,坚持以精准施策为重点,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紧盯年度脱贫目标任务,扎实推进扶贫项目建设。
今年以来,我们围绕年度脱贫目标任务,结合实际,建立完善20**年扶贫项目库,各类项目优先向我市201**年拟脱贫的**个贫困村倾斜。
目前,我市共计**个扶贫项目均有序实施,扶贫资金规范拨付,工程类扶贫项目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0%,补贴类扶贫项目已全部拨付到位,项目资金已拨付**亿元,资金拨付率达到**%。
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
高规格成立以市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市长任组长,相关四大班子领导为成员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加强脱贫攻坚工作组织领导。
同时,专门成立贫困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建设专项扶贫指挥部,由组织部长任指挥长,市委组织部、市委农办、水务局、交通局等部门为成员单位,具体负责农村道路、安全饮水、电网改造、广播电视户户通、村容村貌等项目。
二、强化资金保障
201*年,**市配套扶贫资金**万元,较2016年市级配套**万元,同比增长63%,为全市脱贫攻坚工作提供坚实资
金保障。
三、科学编制扶贫项目库
一是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规划走、规划跟着脱贫任务走”的原则,201*年建立两批扶贫项目库。
同时,针对贫困村和贫困发生率较高的非贫困村,统筹脱贫保障类、精准到户到人类项目,及时谋划201*年扶贫项目库。
二是严格项目选定程序。
由贫困村申请,乡镇初审,市扶贫办、发改、财政等部门,统一对项目进行实地考察并进行科学论证,经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拟建立的项目库在政府网站公示等程序,选定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服务提升、贫困户居住条件改善等扶贫项目。
三是明确责任分工。
由市扶贫办牵头,明确各个项目具体建设内容、建设地点、投资预算、时间节点、责任单位等内容,同时编制安排相应投资预算,全力保障项目实施。
四、围绕精准施策,多措并举提升工作实效
1、进一步改善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
一年来,我们将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摆在突出位置,围绕201*年度预脱贫村,认真组织实施路、水、电、村庄亮化、雨污管网等工程。
201*年共实施整村推进项目15个,农业灌溉项目9个,安全饮水项目2个,第一书记项目2个,预脱贫村道路提升项目及路灯亮化项目各1个;目前各项目正有序开展,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0%,年底将全面完成建设任务。
项目共修建
通村公路19.214公里,村组公路40.45公里,户户通54325平方;安装路灯696展;解决15个村的饮水问题及10个村的灌溉问题;实现了“村村通”“户户通”水泥路工程,有力解决了出行难、运送难、饮水难、灌溉难等问题,有效改善了贫困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贫困群众的生活质量。
2、实施贫困村脱贫星级提升工程。
**市按照《河南省贫困村退出办法》相关考核标准,结合**实际,拉高标杆,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贫困村脱贫星级提升工程的实施方案》,围绕贫困村档案资料、两委班子、产业覆盖、整村推进、村容村貌、危房改造、社会保障、扶贫资金、脱贫成效等10项脱贫攻坚重点任务,设立“10星级”标准,每两个月进行一次考核确定星级,对创建成功的贫困村给予奖励,目前,已对39个贫困村发放奖励资金共计195万元。
促使全市所有贫困村争创星级,最终实现所有贫困村全部脱贫摘帽。
3、积极推进产业扶贫。
一是扶贫小额信贷助力产业扶贫,市财政在2016年2000万元风险补偿金的基础上又拿出500万元作为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金,积极引导有实力、有意愿帮扶的企业通过扶贫贷款发展产业帮扶贫困户增收。
目前,分三批筛选出产业带动能力强、技术含量高、具有特色及品牌优势的企业59家,纳入全市扶贫企业库,分别与全市1824户贫困户签订了扶贫帮扶协议,已完成扶贫贷款14171万元。
二是财政资金投入988.5万元,在全市首批建
设9个特色产业扶贫车间,引进农产品加工、中草药加工、制鞋制衣等特色产业,使贫困户就地就近就业,带动帮扶200余人就业,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同时厂房的租金收入可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
三是充分发挥光伏扶贫项目,做强村集体经济。
我市采取村级光伏扶贫方式,开展201*年—201*年光伏扶贫工程,利用两年的时间,选择符合建设条件的贫困村,建设61个300-500KWp的村级光伏电站,总容量23.285MWp,其收益将全部用于纳入光伏扶贫计划的贫困人口帮扶和贫困村公益事业建设,光伏项目的实施可扶持贫困户4253户,12878人。
4、完善各项行业扶贫政策。
**市调整成立了教育扶贫、医疗救助扶贫、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等行业扶贫指挥部,压实医疗、教育、卫生、住建等行业职能部门的责任,对照贫困村退出的12个指标,贫困户脱贫的“两不愁、四保障”目标,积极查漏补缺。
出台《关于印发**市教育脱贫等5个专项方案的通知》,制定了教育、住房保障、转移就业、医疗卫生、社会兜底等行业扶贫政策。
在此基础上,我市投资200万元,对贫困家庭劳动力外出务工人员给予补贴,以增强其内生动力;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参加新农合的个人缴费部分给予财政补贴共计446.47万元,并提高贫困群众医疗报销比例;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免费提供技能培训;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购买人身意外保险41.28万元;为残疾人发放
两项补贴76.5万元;对贫困户家庭有安全住房,但缺门少窗、房屋漏雨,达不到基本居住条件的111户贫困户进行居住环境提升,共计投入90.62万元;通过各项政策性帮扶措施,提高了贫困群众的获得感,实现群众满意度和认可度的提升。
5.全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
**市聚焦“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区,研究出台了《**市“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方案》,对同步搬迁的非贫困户,在免费享受集中安置点公共设施的基础上,人均再享受建房补助1.2万元,确保通过整村搬迁项目实现顺利脱贫。
同时,成立市易地扶贫搬迁领导小组,由市发改委搬迁办具体负责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推进。
201*年**市坚持“四靠”原则进行安置点选址,汝南街道怯庄村、寄料镇镇区和陵头朱沟村3个搬迁安置点分别靠城、靠镇、靠景区,目前,各安置点正在有序推进,基础设施配套、就业基地、光伏电站、产业扶持等工作正在加快推进中。
五、紧盯目标任务,凝心聚力奋战百日攻坚
依托201*年扶贫项目库,聚焦基础设施建设类、产业发展类、社会服务类三大类42个具体项目,利用9月5日至12月15日一百天时间,开展脱贫攻坚百日会战,对201*年拟脱贫的15个贫困村优先保障实施。
一是强化攻坚意识。
9月7日,由市长主持召集全市各乡镇、市直委局一把手召开脱贫攻坚百日会战动员会,明确
以“抓项目、抓产业、抓政策、促脱贫”为重心,各相关单位一把手亲自部署、亲自参与、强力推进,奋力完成“年度贫困户脱贫、贫困村推出、建立稳固利益联结机制”3个重点任务。
二是紧抓关键环节。
出台《**市脱贫攻坚百日会战实施方案》,紧盯“扶贫项目落地、扶贫产业发展、扶贫政策落实”3个重点目标,落实各责任单位职责任务,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优先招投标办理,各相关单位全力配合,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扎实稳步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
三是健全督查机制。
建立健全“周通报、月评比”脱贫攻坚百日会战督导制度,市委市政府督查局、市扶贫办组成联合督查组,对各相关单位责任落实情况及项目推进情况进行不间断督查,发现问题、当日反馈;每周汇总一次督查结果,并在全市范围内进行通报;每月对各责任单位工作推进情况进行评比,连续两次被通报批评的责任单位在次月市四大班子联席会议上进行通报批评,相关单位一把手作表态发言。
以督查考评促工作实效,确保脱贫攻坚百日会战取得预期效果,全面完成我市201*年各类扶贫项目。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立足精准扶贫,加大工作力度,推进工作创新,全力开创我市扶贫项目建设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