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A 糖尿病是什么?糖尿病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疾病。

中医称之为“消渴”,即消瘦烦渴之意。

现代医学发现它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是由于人体内胰岛素分泌或作用不足,而引起的血中葡萄糖浓度升高,进而糖大量从尿中排出,并出现多饮、多尿、多食、头晕、乏力等症状,进一步发展可引起全身各种严重的急、慢性并发症,威胁身体健康。

糖尿病通常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过去称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是由于胰岛素绝对分泌不足造成的;2型糖尿病过去称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是由于胰岛素相对分泌不足和机体对胰岛素反应下降所致,在所有的糖尿病患者中大约有90%属于此型。

B 什么是胰岛素?在人体胃的后下方有一个长形的器官,称之为胰腺,它具有内分泌和外分泌两种功能。

外分泌功能主要在人体消化食物时发挥作用,而与糖尿病有关的是胰腺的内分泌功能。

在显微镜下,胰腺细胞会结成一团团的构造,看起来就像一个小岛,因此被称为“胰岛”。

胰岛素由“胰岛”中的“β细胞”分泌产生,是一种蛋白质激素。

任何的蛋白质,要是遇到热,就好像煮过的鸡蛋一样,会变成固体,要是遇到胃酸,就好像牛奶发酵一样,变成乳酪状了。

当然,原来所有的功能、药效也就消失了。

因此,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不能“吃”,只能注射,就是这个道理。

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而能升高血糖的激素,在人体内有好几种。

在正常情况下,血糖升高时,β细胞的胰岛素分泌增加,血糖下降,而后始终保持在一种相对恒定的水平上。

C 胰岛素如何发挥作用?体内肝、脂肪、肌肉组织的细胞都含有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叫“胰岛素受体”,它能与胰岛素结合,受体与胰岛素的关系可比喻为锁与钥匙。

胰岛素像一把钥匙,只有它才能使血中的葡萄糖顺利进入各器官组织的细胞中,为人体提供能量。

正常时,进餐后人体胰岛分泌胰岛素增多,而在空腹时分泌胰岛素会明显减少,因此正常人血糖浓度虽然随进餐有所波动,但在胰岛素的调节下,这种波动保持在一定的正常范围内,处于均衡状态。

如果缺少了胰岛素这把钥匙,或者是胰岛素受体这把锁生锈了,不能正常工作时,胰岛素这把钥匙就打不开胰岛素受体这把锁,或者是打开的锁不够多,就会使血中的葡萄糖无法敲开组织细胞的大门,无法进入细胞提供能量并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一部分葡萄糖只好呆在门外,血糖因此会升高,就引起糖尿病。

D 什么是血糖,正常范围是多少?血糖就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

其他各种糖类,如果糖、双糖、多糖都只有在转化为葡萄糖进入血液以后,才能称之为血糖。

正常人体的血糖浓度是处于稳定和平衡之中的。

血糖的正常范围(血浆葡萄糖浓度):1、空腹血糖:3.9~6.1mmol/L。

2、餐后2小时血糖:3.9~7.8mmol/L。

E 如何诊断糖尿病?1、当空腹血糖≥7.0mmol/L或和餐后2h血糖≥11.1mmol/L时,就被诊断为糖尿病(DM)。

2、当空腹血糖<7.0mmol/L,7.8mmol/L<餐后2h血糖<11.1mmol/L时,就被诊断为糖耐量减低(IGT)。

3、当空腹血糖处于6.1mmol/L~7.0mmol/L,而餐后2h血糖正常时,就被诊断为空腹血糖异常(IGF)。

F 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是什么?1、空腹血糖是指前一晚8点钟以后不再吃任何东西,次日清晨未进食时的血糖水平。

2、餐后2h血糖是指从吃第一口食物开始计时,到2小时测量的血糖水平。

G 糖尿病患者有哪些常见的典型症状?糖尿病患者的典型症状有[1]多尿,[2]多饮,[3]多食,[4]消瘦,即三多一少。

1型糖尿病患者发病时其“三多一少”的表现常常很典型,而2型糖尿病患者的“三多一少”症状则不一定非常明显。

1、多尿:每昼夜尿量达3000~5000毫升,甚至更多。

排尿次数也增多,一两个小时就可能小便一次。

血糖越高,排出的尿糖越多,尿量也越多。

2、多饮:由于多尿,水分丢失过多,出现多饮,排尿越多,饮水也越多,形成正比关系。

3、多食:由于大量排糖,身体处于半饥饿状态,需要补充能量,引起食欲大增。

4、消瘦:即体重减少。

H 糖尿病患者有哪些不典型的症状?1、经常感到疲乏、劳累。

2、视力下降、视物不清。

3、皮肤瘙痒。

4、手、足经常感到麻木或者刺痛。

5、伤口愈合非常缓慢。

6、经常或者反复发生感染,比如泌尿系统感染、疖肿及霉菌感染。

7、男性发生阳萎,女性发生阴道异常干燥。

8、极易饥饿。

9、恶心、呕吐。

糖尿病的不典型症状往往在其他非糖尿病的情况下也可出现,因此人们容易忽略,不能及时发现自己患有糖尿病。

I 2型糖尿病的治疗目标是什么?数据引自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和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发布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05年版。

目前治疗糖尿病常用的中成药主要有以下几种:(1)消渴丸。

主要成分:北芪、生地、花粉、优降糖(每丸含0.25mg,即10丸消渴丸含一片优降糖)。

由广州中药一厂生产。

功用及主治:滋肾养阴、益气生津。

具有改善多饮、多尿、多食等临床症状及较好的降低血糖的作用。

主治Ⅱ型糖尿病。

服法及注意事项:每次5~20粒,每日2~3次,饭前30分钟服用。

由于本药内含优降糖,所以严禁与优降糖同时服用,以免发生严重的低血糖。

严重的肝肾疾病慎用,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不宜服用。

(2)降糖舒。

主要成分:由人参、生地、熟地、黄芪、黄精、刺五加、荔枝核、丹参等22种中药组成。

由吉林省辉南参鹿药厂生产。

功用及主治:益气养阴、生津止渴。

对改善口干、便秘、乏力等临床症状及降低血糖有一定作用。

主治Ⅱ型糖尿病无严重并发症者。

服法及注意事项:每次6片,每日3~4次,Ⅰ型糖尿病及有严重并发症者不宜服用。

(3)玉泉丸。

是清代名医叶天士治疗消渴病的有效药物。

现市场出售的玉泉丸是在第一代玉泉丸的基础上加上葛根、花粉、生地、五味子等中药研制而成。

功用及主治:益气生津、清热除烦、滋肾养阴。

药理研究,本方具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

主治Ⅱ型糖尿病轻、中型患者及老年糖尿病。

服法及副作用:每次5g,每日4次。

长期服用部分患者有胃肠道反应。

(4)降糖甲片。

主要成分:生黄芪、黄精、太子参、生地、花粉。

由北京中医学院实验药厂生产。

功用及主治:益气养阴,生津止渴。

主治Ⅱ型糖尿病。

据报道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用降糖甲片治疗成年型糖尿病405例,总有效率为81.4%。

服法及副作用:每次6片,每日3次,无明显副作用。

(5)甘露消渴胶囊。

主要成分:熟地、生地、党参、菟丝子、黄芪、麦冬、天冬、元参、山萸肉、当归、茯苓、泽泻等。

制成胶囊。

功用及主治:滋阴补肾、益气生津。

药理试验;本品对四氧嘧啶性高血糖症小白鼠及大白鼠肾上腺素性高血糖症,有明显的降糖作用。

主治Ⅱ型糖尿病。

据报道应用甘露消渴胶囊治疗Ⅱ型糖尿病102例,总有效率为85.3%。

服法及副作用:每次1.8g,每日3次,无明显副作用。

(6)六味地黄丸、麦味地黄丸,功能滋阴补肾,主治Ⅱ型糖尿病证属肝肾阴虚者。

金匮肾气丸功用补肾温阳,主治Ⅱ型糖尿病证属肾阳虚者。

药理试验表明:六味地黄丸、麦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不仅具有降糖作用,而且还具有降脂作用。

但阴虚化热型糖尿病不宜服用。

(7)石斛夜光丸(《原机启微》)。

主要成分:天门冬、人参、茯苓、麦冬、熟地、生地、菟丝子、菊花、草决明、杏仁、干山药、枸杞子、牛膝、五味子、蒺藜、石斛、苁蓉、川芎、炙甘草、枳壳、青葙子、防风、乌犀角、羚羊角、黄连。

制成蜜丸。

功用及主治:滋补肝肾、养肝平肝明目。

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糖尿病性白内障早期有一定疗效。

用法:每次1丸,每日2次,口服。

(8)明目地黄丸(《审视瑶函》)。

组成:熟地、生地、山药、泽泻、枣皮、丹皮、柴胡、茯神、当归、五味子。

功用及主治:滋补肝肾、平肝明目。

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及白内障早期有一定疗效。

用法:每次1丸,每日2次,口服。

(9)参芪降糖片。

主要成分:人参皂甙、五味子、山药、生地、麦冬等。

广东省汕头制药厂生产。

功用及主治:益气养阴、滋脾补肾。

对四氧嘧啶性糖尿病小鼠有一定降糖作用。

主治Ⅱ型糖尿病。

服法及副作用:每次8片,一日3次。

注意事项:实热证者禁用。

(10)渴乐宁胶囊,主要成分:黄芪、地黄等。

由威海昆仑山制药厂生产。

功能及主治:益气养阴生津。

本品对四氧嘧啶性糖尿病大鼠有降低血糖、提高血浆胰岛素和C肽水平的作用。

主治气阴两虚型糖尿病,症见口渴多饮、五心烦热、乏力多汗、心悸等。

服法及用量:一次4粒,一日3次,3个月为一疗程。

(11)消渴灵片:主要组成:地黄、五味子、麦冬、牡丹皮、黄芪、黄连、茯苓、红参、天花粉、石膏、枸杞子。

功能及主治:滋补肾阴、生津止渴、益气降糖。

主治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12)金芪降糖片功能及主治:清热益气,主治气虚内热消渴病,症见口渴喜饮,易饥多食,气短乏力等。

用于轻中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服法及用量:每次7~10片,一日3次。

注意事项:偶见腹胀,继续服药后,自行缓解。

(13)糖脉康颗粒功能主治: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主治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对防治糖尿病并发症也有一定作用。

服法及用量:每次6g,日2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