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说课稿-短歌行说课稿
短歌行说课稿各位老师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短歌行》,我将从教材、学生情况、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五个方面阐述我的教学思路。
一、说教材《短歌行》是语文版必修四第二单元“诗三首” 中的一首,本单元题目是“诗言志”,安排的是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
要求学生能联系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理解作品的内容价值,能从对具体语句的品味和意象入手,感受作品的思想和艺术魅力,对作品进行诵读涵咏。
《短歌行》是曹操的传世名作之一。
短歌行说课稿诗以“忧” 字统领全篇,写出诗人为何而“忧”,如何解“忧”,从而表达希望能够招揽人才、完成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
二、说学情所执教的班级是高一普通班,虽然学生经过必修一二三相关诗歌单元的学习,有了一定的诗歌理解和鉴
赏能力,但是,由于汉魏诗歌时代久远,语言精炼,加上用典和引用较多,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所以本课教学难点设置为诗歌理解。
诗歌本应以读代讲,在读中感悟,而以往重在诗歌的理解,对诵读指导的较少,所以本课诵读指导会作为重点来处理。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依据学生学习特点、教材特色以及新课标要求,制定如下教学目标:借助注释理解诗意,把握“忧” 的内涵反复诵读,体会曹操的情感变化体会并学习曹操为实现人生价值而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三、说教学方法1.诵读法:反复诵读,逐步加深对诗意的理解。
2.探讨法:把握重点,抓住关键诗句互动探讨。
四、说教学过程导入自古以来,中国诗人就与酒有着不解之缘。
他们借着酒尽情的挥洒着诗兴,写下了无数美丽的诗篇,你记得一些和酒有关的诗句吗?【比如苏轼:“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表达了
作者此时心情的孤单。
王翰的“琵琶美酒夜光杯”,表达的是豪情壮志。
范仲淹“浊酒一杯家万里” 表达的是思乡之情,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表达了对友人的送别之情。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曹操的传世名作之一《短歌行》,看作者对酒当歌书写了怎样的英雄情怀和政治抱负。
背景介绍据考证,这首诗大概是创作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冬,当时曹操已经54岁。
借着官渡大战胜利后的声威,以及成功统一北方后形成的昂扬的战斗意志与雄厚的军事实力,他亲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之岸,要一举荡平孙刘两家的势力。
大战前夕,曹操设宴犒劳众文臣武将,酒宴进行至半夜,忽然听见夜空中传来鸦鹊的叫声,一会儿,鸦鹊往南飞去。
此情此景激发了曹操的灵感和思维。
他走出营帐,面对浩瀚天宇和苍茫大地,当场赋诗一首。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的《短歌行》。
解题短歌是指歌词音节的长短而言。
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过渡:其实,我觉得若给诗加个小题目,对酒当歌,那会更好。
李白边喝酒边唱:“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 将进酒更是高歌“与尔同销万古愁”,可谓是豪气酒气冲天。
喝酒的时候诗人总喜欢唱歌,那么曹操究竟唱出了什么样的歌?请自读诗歌,标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初读感知 1. 3 分钟后看灯片,解决字音字义问题 2. 范读体会感情基调过渡:诗歌就要以读代讲,以读促讲,读中感悟,读中理解,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品读赏析一下这首诗(五) 品味赏析 1. 第一节“对.酒/当.歌”,这首诗第一句起句就不凡,唱得慷慨激昂。
但很快就变了,“人生/..”,——人的岁月能有多少呢?调子陡然变低,有消极之味。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人生短暂,就像早晨的露水,太阳一出来很快就给蒸干了;逝去的日子只恨太多。
起首四句,几何调子高低起伏,
抑扬顿挫,极具音乐美。
我们说过,每人喝酒的心情不同,代表的感情也不同,这里诗人为什么喝酒?师:而且短得就像―― 作者苦于失去的日子那么多。
师:诗人“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 慨当以慷——这是作者为了押韵而调换了语序,实际是当以慷慨。
诗人的忧愁难于排遣。
“何.以/解忧,唯有明造酒的人,这里用作酒的代称。
)../杜康” 要借助杜康来解忧。
师: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明明忧从心中而来,还要用酒来解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