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2:国家渔船动态监管信息系统平台技术规范(初稿)农业部渔政指挥中心2010年3月目录1.引言 (3)1.1目的 (3)1.2范围 (3)1.3规范性引用文件 (4)1.4术语与定义 (4)1.4.1 全国渔船动态安全监管信息系统 (4)1.4.2 各级渔船动态安全监管信息系统 (5)1.4.3 渔船动态监管信息系统支撑平台 (5)1.4.4 应用集成中间件平台 (5)1.4.5 开发平台 (6)1.4.6 集成平台 (6)1.4.7 数据接口 (6)1.5缩写词 (7)2.总体技术要求 (7)2.1建设原则 (7)2.2设计原则 (8)2.3平台基本功能要求 (9)2.4网络系统要求 (12)2.5系统主要性能指标要求 (15)3.平台总体框架 (17)3.1平台总体结构 (17)3.2平台建设与运行管理模式 (18)3.3平台数据存储、备份和管理模式 (19)4. 应用集成中间件平台 (21)4.1技术体系 (21)4.2信息交换中心 (21)4.3配置管理 (21)4.4运行监控 (21)4.5基础业务系统 (22)4.6数据查询、分析系统 (22)4.7系统标准接口群 (22)4.8异构系统集成规范 (22)5.网络基础设施平台 (23)5.1网络结构 (23)5.2硬件系统 (23)5.2.1初级配置方案 (24)5.2.2中级配置方案 (24)5.2.3高级配置方案 (26)5.3组网方式 (27)5.4机房环境 (27)5.5操作系统 (27)5.6数据库系统 (27)6 安全保障体系 (28)6.1物理安全 (28)6.2环境安全 (28)6.3网络安全 (28)6.4系统安全 (28)6.5应用安全 (29)6.6数据安全 (29)6.7管理安全 (29)附件国家渔船动态监管信息系统系统外部数据接口协议 (30)1.引言1.1目的按照农业部统一规划部署全国渔船动态监管信息系统平台的指导精神,结合目前全国渔业系统已建和待建渔船监管信息系统平台的现状,本着资源整合、数据共享、科学建设和科学管理的原则,编制具有宏观指导并可操作的全国渔船动态监管信息系统平台技术规范,指导渔业系统各级管理部门科学合理地进行渔船监管信息系统平台的建设和整合,实现渔船动态监管信息系统平台建设的安全、高效、实用、稳定和互联互通,更好的提升各级管理部门对渔船监管的信息化水平和服务渔船的能力、最大程度的发挥平台在渔业管理、遇险救助中的辅助决策作用,特制定《国家渔船动态监管信息系统平台技术规范》。
1.2范围本技术规范主要包括各级渔船动态监管信息系统平台的开发与运行管理所需的支撑平台的总体结构、技术平台选择、系统集成、服务器与存储、数据库平台、安全保障体系等主要技术内容。
本技术规范不包括渔船监管信息系统运行所需客户端设备的有关技术要求内容和采用B/S结构进行建设的渔船动态监管WEB GIS 系统的有关技术要求内容。
本技术规范可作为各级渔业管理部门在进行渔船监管信息系统建设的技术方案制定、工程招投标、建设实施和项目验收的技术依据和规范性要求。
本技术规范的使用范围为各级渔业管理部门、各级渔船动态监管信息系统建设的承建单位、平台软件开发单位和工程监理单位等。
1.3规范性引用文件●GB/T 15237-1994 术语学基本词汇●GB2887-89 计算机站场地技术条件●GB9361-88 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GB50174-93 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BMZZ1-2000 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系统安全技术要求●GB/T 18336-2001 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技术安全性评估准则●GB/T 8567-1988 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GB/T 11457-1995 软件工程术语●IALA A-124 关于AIS岸站和网络服务的相关规定●IHO S-52:1996,ECDIS海图内容与显示形式规范●IHO S-57 数字海道测量数据传输标准●QB/CU 18—2005 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CDMA定位业务SPACCESS接口技术要求1.4术语与定义1.4.1 全国渔船动态安全监管信息系统指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的要求,以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现代化手段,对各级渔船动态监管部门及提供渔船监管服务的运营商所产生的船舶信息(船位、报警、短信等)、业务信息、管理等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存储、分析、展示、传输及交换,从而为渔业管理部门、渔业机构、渔船公司及社会公众提供全面的、自动化的管理及各种服务信息系统。
1.4.2 各级渔船动态安全监管信息系统指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的要求,以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现代化手段,对本级及所辖渔船动态监管部门和提供渔船监管服务的运营商所产生的船舶信息(船位、报警、短信等)、业务信息、管理等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存储、分析、展示、传输及交换,从而为渔业指挥和管理部门、渔业机构、渔船公司及社会公众提供全面的、自动化的管理及各种服务信息系统。
1.4.3 渔船动态监管信息系统支撑平台支持渔船动态监管信息系统开发、集成、运行、管理和服务的软硬件基础平台,包括支持渔船动态监管信息系统运行的网络基础设施平台,如服务器、存储、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等,支持渔船动态监管信息系统开发及与其它异构信息系统集成的应用集成中间件平台,以及用于渔船基本信息维护、管理和系统运行服务、管理的平台。
1.4.4 应用集成中间件平台应用集成中间件平台是指以业务为导向和驱动的、可快速构建和运行管理应用软件系统的基础软件平台,包括开发平台和集成平台两个部分。
应用集成中间件平台主要能满足复杂应用软件系统构建和运行管理的如下要求:一是速度要求,通过开发平台提供的基本框架以及预置好的模块,能很快地开发出所需要的应用软件系统;二是灵活性要求,通过开发平台提供的开发与管理工具,能很方便地满足业务个性化的需求,以及在业务发展过程中变化的需求。
三是集成性要求,通过集成平台为复杂应用软件系统提供了一个集成框架,不仅为集成同一平台上的各种不同软件提供了规则,还为集成其他应用软件和数据库系统提供了集成接口。
1.4.5 开发平台开发平台为复杂应用软件系统的开发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并有与之相应的、方便易用的开发与维护管理工具。
这个框架给出了一些复杂应用软件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实现方法,并且预置了很多供参考的软件模块。
有了这样的准备,在开发平台之上开发管理软件就可以降低复杂性,省去很多基础性的研发工作,从而大大缩短研发周期,提高研发效率。
1.4.6 集成平台集成平台为独立软件开发商、系统集成商和用户机构提供集成应用开发以及日常运营的平台,在此平台之上可有效整合各类业务应用系统,能支持异构系统之间的数据整合,快速实现应用程序节点部署以及各业务子系统之间的协同通讯,最终形成一个互联互通的业务协作网络,高效地管理、传递和展现整个业务过程中的相关信息。
1.4.7 数据接口数据接口是指应用集成中间件平台软件模型定义的提供给各系统接入单位或应用系统开发商使用的统一WebService接口,系统接入单位或应用系统开发商可通过该接口进行系统互联互通实施工作,使各机构的应用信息系统可与上级数据中心进行实时或非实时的通讯,进行数据采集或数据交换等操作。
1.5缩写词本规范所涉及的专业术语的缩写及说明;英文缩写英文全称中文全称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全球定位系统API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应用程序接口函数B/S Brower/Server 浏览器/服务器体系结构C/S Client/Server 客户端/服务器体系结构GI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地理信息系统AIS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SOA 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 面向服务的架构VPN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虚拟局域网络XML 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 可扩展性标志语言2.总体技术要求2.1建设原则系统建设原则按照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编制:●统一规划国家渔船动态监管信息系统平台建设应实行统一规划,省市级渔船动态监管机构应根据国家标准负责制定相应的地方标准和总体规划,以指导辖区渔船动态监管信息系统平台的建设。
●分步实施渔船动态监管信息系统的建设应遵循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
要切实做好需求分析和总体设计,最大限度地降低系统风险和重复投资的现象。
在总体规划和设计的指导下,采取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建设模式,做到边建设、边应用、边服务、边见效益。
根据渔船动态监管业务发展的需求,确定阶段建设目标,分期分批建设业务信息系统;统一建设公共网络平台,做好系统整合和衔接工作。
●先软后硬渔船监管信息系统的建设应遵循先软后硬的原则。
根据软件系统建设的需求和进度计划,合理制定硬件系统的技术架构和配置要求,并按照软件系统建设的实施步骤分期配置硬件设备。
●联合共建国家渔船动态监管信息系统涉及到各级渔船管理部门,应在农业部渔政指挥中心的组织协调下,按照统一规划和统一标准,与国家各相关行业的船舶监管信息系统建设实行分工协作,共同建设好跨部门的系统接口和信息共享体系,实现区域船舶监管救助协同。
2.2设计原则●实用性使用方便,结构合理,经济实用,资源共享。
●兼容性监管信息平台的体系结构应与已有的业务系统兼容。
●先进性采用最新软硬件技术,保持高起点。
考虑系统未来功能升级的要求,使系统具有开放性、兼容性、扩展性。
●标准化采用的各类数据接口标准、通讯协议、软硬件设施等应遵循国际、国内有关标准规范要求。
●安全性建立严密的安全保障措施。
充分应用身份识别与验证、访问权限控制等技术。
2.3平台基本功能要求2.3.1 渔船动态监管客户单软件的基本功能要求1、电子海图显示基本要求:●显示背景控制:分为白天、黄昏、夜晚三种背景。
●电子海图放大、缩小:支持鼠标滚轮缩放、拉框无级放大、固定倍数缩放。
●电子海图定位:以定位点为中心,按设定比例尺显示电子海图。
●漫游:可以在指定比例尺下漫电子海图。
●分层显示:按S52标准分为基础层显示、标准层显示、完全层显示。
●电子海图下载更新:导入并显示符合国际标准的S57格式的电子海图。
●电子海图符号支持:简单符号和传统符号切换显示。
●物标信息查询:可查询电子海图物标信息,内容包括:用国家语言表示的信息,水深值,物标类名,灯质、颜色等信息。